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小吃 羊雜 羊湯 豆腐 巍巍上郡風 2017-05-24

俗話說“人生在世、吃穿二事”,此話當下雖不合時宜,但也的確說明吃穿的重要。“吃”有大小之說,凡名貴小吃,一般是做給當地人吃,說給外地人聽的,都有其很深的歷史淵源。榆林人喜歡“羊雜碎”由來已久,時下更是日盛。大街小巷,賣羊雜的鐵勺子飛舞不絕,攤主店主個個賺的盆滿缽滿,眉開眼笑,毅然將小吃做成了大事業。此小吃談不上“貴”,但名甲一方,卻是事實。

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榆林羊雜的起源很難考證,傳說是古代一財主殺羊待客,擺闊的過了頭,殺的羊多了,羊雜碎堆山,看門狗吃不完,便讓長工扔掉,長工覺得可惜,就送了窮人朋友,結果窮朋友精心烹調,燴制的這道菜香飄十里,從此有了“羊雜碎”。這說法了無趣味,和歷史痕跡毫不沾邊,只能說明是民間智慧。但榆林邊陲要塞,西夏、匈奴常年金戈鐵馬,鮮血掠過的土地,野草茂盛,留下了以牧為主的遺風。於是榆林人有了吃羊肉的傳統,羊雜乃羊的附屬產品,如何做法,大傷腦筋,北方漢子豪爽粗獷,吃飯像狼一樣風捲殘雲,對於做法,更不講究,乾脆腸腸肚肚一鍋燴了。歪打正著地燴成了名小吃“羊雜”。

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羊雜碎”是陝甘寧蒙地區的大眾小吃,西安等地稱之為“雜肝湯”,各地做法不盡相同,味道均異。榆林羊雜的做法是用羊頭、心、肝、肺等加上土豆粉條燴制而成,出鍋後佐入事先炸好的土豆條、豆腐條、香菜、蔥花。用料在“雜”, 雖然不像南方將鴨肝腸肚分門別類,十分細膩,但也不是雜亂無章。功夫在“燴”,燴出的羊雜酥爛綿軟,湯鮮味美,香味撲鼻、口生津液,榆林人對此著特別的情懷。

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製作羊雜講究“三料”,即以心、肝、肺為主,腸、肚、頭蹄肉為輔,主料切做片丁狀,輔料切為絲狀,行家裡手一看就知是否偷工減料。當然也講究“三湯”之說,即原湯,清湯,老湯。原湯是以煮了”羊下水”的湯做料製作羊雜,味醇地道。清湯則是為了清除羶味,將煮了羊下水的湯倒掉,換做清水製作,清鮮寡淡,這種做法本地人不太喜歡,太細膩了往往沒有了特色,就如大觀園裡燒茄子,幾十道工序下來,誰還知道那是茄子。老湯講的是小攤店鋪的大鍋文火常熬不換,不斷往內添入新料,湯稠色釅,此湯適合經營買賣,也最得知味顧客的青睞,居家過日子倒是不很常用。

早年以前,榆林賣羊雜的並不普遍。記得上學時車站門外有一羊雜小攤。長桌長凳四下散開,中間一個小火爐上頂了一口碩大的鐵鍋,頭重腳輕,雜碎的味兒悠悠盪盪,大媽坐在火爐後的小凳上,滿臉彌勒佛的笑,手裡的長把子鐵勺在鍋裡倒騰,不時舀起一勺從左邊挪在右邊,好像校正一幅精巧的油畫。生意興隆,不久就成了半鍋,一聲吆喝,不知何處鑽來的廋男人拎了一桶“咕嘟咕嘟“的添入,老湯舊客。每每落腳必吃一大碗,迎來送往的三年讓我對此有了很深的情感,前些日子路過,攤位依舊,香味依然,只是彌勒佛換成了她兒子,據說財產殷實敦厚,家族事業做成了老字號,難得的是守一方市場,心靜無波,不像一些企業貪大張揚。

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榆林羊雜起先並不入高堂大院,只是一般平民的早點夜宵。由於地處邊塞,溫差特大,冬季天寒地凍,凜冽寒風襲來,那真是臉如刀割,清早喝一碗滾燙的羊雜,通體舒泰,腳板心裡一股熱氣冒出,頓時精神抖擻。榆林的桃花水養育了桃花臉姑娘,毫不矜持,照樣吃得頭頂熱氣蒸騰,黑水汗淋。一些領導禁不住誘惑,加入進來,食髓知味,慢慢地羊雜就步入賓館飯店,時下榆林高檔場所,最後一道菜,就是羊雜湯。早上起來,只要你發現各類車輛橫七豎八,一坨一坨的,準是喝羊雜的。據說市府大院門外開了一個羊雜攤,結果領導早上上班,下車就喝了一碗,砸吧砸吧嘴說“咦,好吃,好吃”,領導的鑑賞果然厲害,第二天羊雜攤就繡成了疙瘩,機關食堂只好關門大吉,可見羊雜的威力。

天天喝雜碎,你知道榆林羊雜那些事兒嗎?

榆林羊雜不在吃而在喝,準確地說是喝羊雜碎。味道獨特的奧祕就在湯裡,很多人探究配方,結論大都一樣,關鍵是姜粉要合適。至於到底要多少,全憑老師傅的經驗,中國飲食文化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用料模糊,往往是某某“少許”,沒有一個準確定量,根本無需知識產權保護,老外就是想破了腦袋也不得其法。

喝羊雜是榆林人生活的一部分,平淡自然。民間處處充滿智慧,創造的東西在於“神”而不在於“形”。一碗稀湯寡水的羊雜依然成了榆林的一張名片。小智慧慢慢沉澱積累,就傳承出獨特的飲食大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