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可能是神州大地最多味型的一個菜系了,其擁有的味型多達24種,足以使其在眾多菜系中一枝獨秀。川菜講求一菜一味,涼菜也不例外,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椒麻味

椒麻味是川菜中特有的一種味型,多用於製作涼菜。它具有鹹麻醇鮮、味帶清香的特點。

按傳統的調製方法,會用到椒麻糊,那是把花椒加小蔥葉一起剁細而成的,其色澤有些偏黑。現在廚師製作此糊時,一般都不加花椒,而是直接把小蔥葉絞成茸,然後加適量的藤椒油拌勻。

1

菜例:椒麻桃仁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去皮核桃仁200克。

輔料:

紅腰豆15克。

調料:

小蔥茸15克,鹽3克,味精1克,雞汁1毫升,藤椒油20毫升。

製法:

1、把小蔥茸納盆,依次加鹽、味精、雞汁和藤椒油,攪勻即得到椒麻味料(圖1~4)。

2、把去皮核桃仁納盆,與調好的椒麻味料一起拌勻,裝盤時點綴制熟的紅腰豆,即成(圖5)。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藤椒鮮辣味

此味雖麻辣,但卻很爽口,因為是在鮮椒味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藤椒的麻香。

調製此味時,提辣用的是小米椒油而非小米椒末,同時藤椒油的用量也大大增加了,以體現其特有的麻香風味。

2

菜例:蟲草花拌耳絲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熟豬耳100克,發好的蟲草花200克。

輔料:

香菜節10克。

調料:

蒜末8克,味精1克,雞精2克,生抽2毫升,辣鮮露5毫升,一品鮮醬油2毫升,美極鮮味汁2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25毫升,小米椒油15毫升,煳辣油10毫升。

製法:

1、把熟豬耳切成細絲,蟲草花下到沸水鍋裡汆一水後,撈出來晾涼。

2、拌菜盆放蒜末、味精和雞精,再加放生抽、辣鮮露、一品鮮醬油、美極鮮味汁和香醋和勻,最後加藤椒油、小米椒油、煳辣油,調勻即成藤椒鮮辣味汁(圖1~3)。

3、把豬耳絲和蟲草花放拌盆裡,與調好的味汁一起拌勻,裝盤後稍加點綴便好(圖4)。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鮮椒味

鮮椒味主要突出的是小米椒的鮮辣風味,這種風味目前在冷熱菜製作中都比較流行。

調好這種口味,需在小米椒鮮辣味的基礎上輔以其他蔬菜增香(如大蒜、韭菜、香菜和芹菜等),其味才更爽口。

3

菜例:鮮椒犛牛掌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煮熟的犛牛掌300克。

輔料:

蒜末8克,小米椒末8克,香菜末6克。

調料:

鹽1克,味精1克,雞精2克,生抽3毫升,一品鮮醬油3毫升,辣鮮露3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5毫升,小米椒油20毫升。

製法:

1、把熟犛牛掌切成片。

2、在拌菜盆裡放蒜末、小米椒末、香菜末、鹽、味精、雞精、生抽、一品鮮醬油、辣鮮露和香醋先調勻,然後加入藤椒油和小米椒油,拌勻即成鮮椒味料(圖1~3)。

3、把犛牛掌片放拌菜盆裡,與鮮椒味料充分拌勻後,裝盤時加放少許的香菜末和小米椒末,即成(圖4~6)。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說明:

1、小米椒油是取小米椒節和子姜入鍋後,與色拉油一起煉成。

2、在煮犛牛掌時,要加姜、蔥、芹菜、香菜、花椒、胡椒等,這樣才能去除其異味。

豉香麻辣味

這是在麻辣味的基礎上突出豆豉的香味,多用於拌制川式涼粉等菜。

4

菜例:川味涼粉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涼粉300克。

輔料:

芹菜花、花生碎、蔥花各適量。

調料:

蒜末6克,鹽3克,味精1克,雞精1克,白糖粉2克,生抽6毫升,香醋5毫升,花椒粉2克,自制豆豉醬40克,油辣子10克,紅油15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把蒜末、鹽、味精、雞精、白糖粉和自制豆豉醬納盆,加生抽、香醋、油辣子、花椒粉、紅油和熟芝麻調勻後,便得到豉香麻辣味料(圖1、2)

2、把涼粉製成小條狀,分裝在小碗裡,澆上豉香麻辣味料後,放上芹菜碎、花生碎和蔥花即成(圖3、4)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說明:

1、自制豆豉醬,是取陽江豆豉5盒、老乾媽豆豉醬6瓶,一起裝入攪拌機後,加適量的紅油攪碎而成。

2、在調製豉香麻辣味料時,醋不能放得過多,因為醋一多就變成酸辣味了,另外也壓制了豆豉的香味。

麻辣幹香味

同樣是麻辣味,此味突出的是幹香風味,這在川式涼菜的幹拌菜一類更為常見。

5

菜例:幹拌肺片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白滷牛肉100克,白滷牛板肚150克。

調料:

二荊條辣椒粉10克,朝天椒粉5克,鹽1克,味精1克,雞粉2克,白糖粉1克,花椒粉4克,熟芝麻3克,鹽炒花生8克。

製法:

1、把鹽炒花生用手搖粉碎機先打細,與二荊條辣椒粉、朝天椒粉、花椒粉、鹽、味精、雞粉、白糖粉和熟芝麻一同放入拌盆,拌勻便成麻辣幹拌料(圖1、2)

2、把滷牛肉和滷牛板肚切成片,納盆後與麻辣幹拌料一起拌勻,裝盤後稍加點綴即成(圖3~5)。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說明:

調料中所用到的二荊條辣椒粉、朝天椒粉和花椒粉,最好是自制,這樣才能保證其純正的麻辣味和香味。製作方法是,把辣椒和花椒分別入熱鍋裡焙香,晾涼以後再用機器打碎,即成。

糖醋味

糖醋味具有味重酸甜等特點,在冷熱菜式中均有運用,其調製的方法也比較多。

在冷菜中,糖醋味多見於炸收菜式,如糖醋小排、糖醋薰魚等,另外一部分拌菜也有用到。調製糖醋味時需注意,菜餚一入口就能感覺到那股甜酸味,而鹹味只是在回口時才有感覺。

6

菜例:涼拌苦苣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苦苣350克。

調料:

蒜末8克,鹽3克,白糖水50毫升,生抽45毫升,香醋50毫升,辣鮮露8毫升,花生油8毫升。

製法:

1、把蒜末和鹽納盆,加放白糖水、生抽、香醋、辣鮮露和花生油攪勻以後,即成糖醋味汁(圖1、2)。

2、把苦苣納盆,與調好的糖醋味汁一起拌勻,即可裝盤上桌(圖3、4)。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說明:

1、在調製此味汁時,一定要把握好白糖水、生抽和香醋的用量比例。

2、加適量辣鮮露和味,可以讓糖醋味顯得清爽不膩。

3、苦苣本身略帶苦味,因此才要拌以糖醋味,而甜酸味不僅削弱了苦苣的苦味,吃起來也更為爽口。

煳辣味

煳辣味原本只是熱菜中的一種常見味型,比如宮保系列菜及熗炒素菜等,都是這種味型的具體體現。在近些年裡,煳辣味逐漸在涼菜中運用起來,不過與烹製熱菜還不同,它用於涼菜一般都需要提前製作煳辣椒和煳辣椒油。

7

煳辣椒節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製作煳辣油最好是選用幹小米椒和大紅袍花椒,因為這樣熗出來的煳辣味及麻味、香味更突出。製作時,往炒鍋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先下薑片、蔥節炸香撈出,待油溫升至六成熱時,下幹小米椒節和花椒熗香後,快速撈出棄用(以免炸過火)。另取幹辣椒節和花椒熗香後,撈去棄用,隨後把油鍋端離火口,待油溫降至四成熱時,再次取幹小米椒節和花椒熗香,撈出來的幹小米椒節(呈棕紅色)即是煳辣椒節,而鍋裡剩下的油便是煳辣油。把煳辣椒節和煳辣油分別裝在盆裡,晾涼以後用保鮮膜封好,放一晚上就可用來拌菜了。

菜例:煳辣土雞爪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土雞爪400克。

輔料:

蔥節12克。

調料:

煳辣椒節15克,蒜末8克,味精1克,雞精2克,白糖粉1克,生抽3毫升,美極鮮味汁2毫升,鮮露2毫升,辣鮮露4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10毫升,煳辣油25毫升,紅油15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土雞爪放沸水鍋裡煮熟後,撈出來用冰塊冰鎮一會兒,然後拆去骨並改刀成小塊。

2、拌菜盆裡先放蒜末、味精、雞精和白糖粉和勻,加入生抽、美極鮮味汁、辣鮮露、鮮露和香醋後,再放藤椒油、煳辣油、紅油、熟芝麻和煳辣椒節,拌勻即成煳辣味汁(圖1~3)。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3、把土雞爪和蔥節放拌菜盆裡,與調味汁充分拌勻後,裝盤即成。

說明:

1、加藤椒油可起到輔助增麻味的作用,不過要注意,其用量以不搶煳辣風味為宜。

2、煳辣椒節要在最後才加入,以保持其脆爽的口感。

紅油荔枝味

紅油味,是川式涼菜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味型。傳統方法是以紅油、鹽、醬油、白糖、味精和香油,放一起調製而成。紅油味具有鹹裡微甜、辣中有鮮、鮮上加香的特點,其代表菜如紅油雞片、紅油肚條等。而荔枝味則是川式熱菜當中的一種味型,其甜酸鮮香、回口微鹹呈荔枝味感,川菜名菜鍋巴肉片正是這一味型的代表作。

當把兩種看似不相干的味型融合在一起後,就“複合”出了紅油荔枝味,其口味是甜酸中略帶麻辣,用來拌制兔肉,效果尤佳。

8

菜例:小蔥拌仔兔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煮熟的帶皮兔肉300克。

輔料:

蔥花20克。

調料:

蒜末8克,小米椒圈8克,味精2克,糖水50毫升,生抽45毫升,香醋45毫升,辣鮮露10毫升,藤椒油15毫升,紅油30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在拌菜盆裡先放入蒜末和小米椒圈,加入味精、糖水、生抽、香醋和辣鮮露調勻以後,再加藤椒油、紅油和熟芝麻,調勻即成紅油荔枝味汁(圖1~3)。

2、把帶皮兔肉斬成條,放拌菜盆裡與味汁一起拌勻,靜置5分鐘便可裝盤,最後撒上蔥花即成(圖4~7)。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說明:

1、調製涼菜味汁時,由於白糖不易溶化,故最好選用白糖粉或糖水。白糖粉市場上有成品出售,糖水則只需把白糖入鍋加水熬化。

2、因為要突出適中的甜酸味,所以糖水、生抽和香醋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

3、兔肉條在拌勻後,一定要過幾分鐘才裝盤,以讓成菜更入味。

4、最後加入了大量蔥花,不僅給菜餚帶來蔥香風味,同時也是為了扯人眼球。

新派麻辣味

在傳統涼菜的製作中,調製麻辣味是以醬油來定味提鮮,加放精鹽輔助醬油定味。白糖和味提鮮,以食用時回口微帶甜味為好。

在鹹中有鮮、鹹鮮有味的基礎上,重用紅油和花椒末,使其麻辣味更加突出。在調製麻辣味時需注意,若麻辣味過輕則風味全無,若底味缺少鹹鮮,則麻辣也無味,一定要突出味濃味厚的特色。

當下川式涼菜流行的麻辣味,一般還會加蒜末、薑末以增香,甚至還會加蠔油以提鮮,而在花椒的運用方面,除了加花椒麵,可能還會用到藤椒油,而辣味除了來自紅油,油辣子也是不可少的。

7

菜例:麻辣土雞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主料:

滷土雞300克。

輔料:

大蔥節30克,油酥花生米20克,蔥花5克。

調料:

蒜末8克,薑末3克,味精1克,雞精1克,白糖粉1克,蠔油2克,一品鮮醬油3毫升,大王醬油3毫升,香醋2毫升,花椒粉2克,紅油30毫升,藤椒油20毫升,油辣子10克,熟芝麻少許。

製法:

1、往拌菜盆裡先放蒜末、薑末、味精、雞精、白糖粉和蠔油,拌勻了再加一品鮮醬油、大王醬油、香醋、油辣子和花椒粉,最後加藤椒油、紅油並撒入熟芝麻,攪勻即成麻辣味汁(圖1~3)。

2、把滷土雞斬成條,放在盛有麻辣味汁的拌菜盆裡,加些小蔥節和油酥花生米一起拌勻,裝盤後再撒少許蔥花做點綴,即成(圖4、5)。

9種味型川式拌菜(附做法

說明:

1、調料中的油辣子,是選二荊條幹辣椒和幹小米椒各半,入鍋炒香後,晾涼了打成粉末,裝盆後澆入五成熱的菜油,炸香便得到。

2、調味汁時加入糖和醋,主要是起中和口味的作用,因此用量不可多。

3、過去製作麻辣拌雞,多是把土雞煮熟了斬件後再拌,可是這裡卻把雞先滷熟以後拌制,由此讓麻辣雞又“複合”了些許的五香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