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自從掌握了糖醋排骨的兩大祕籍之後,餐廳裡38塊錢一份的糖醋排骨就成了過眼雲煙。

這是從一個做糖醋排骨巨好吃的朋友偷學。他媽媽曾經是機關單位食堂專門做菜的,存了一手做菜祕籍。在無數次追問後,他仍然拒絕吐露祕密,所以在每次有糖醋排骨的晚餐聚會,我一定會提前到,並消失在廚房門後的某一角。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巨好吃的糖醋排骨*大師的菜

“1,2,3,4,”他拌糖醋汁的時候,總會這麼嘀咕。

念1的時候,他倒了一勺料酒在碗裡。2的時候,手裡抓著生抽醬油,倒了兩勺。3的時候是三勺山西老陳醋,4的時候是四大勺白糖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明白了,這是他的第一個祕籍。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日日煮DayDayCook

然後炒鍋燒熱,起油和蔥姜爆香,排骨也不焯水,直接煎到兩面金黃。這是第二個祕籍。

混好的汁入鍋,加水關小火蓋蓋子,他就會出來繼續跟我們嘮嗑。半個小時左右,他會回廚房收滷,最後嚐嚐味道,加點鍋邊醋和鹽就出鍋了。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日日煮DayDayCook

這樣的糖醋小排,焦糖般的甜是舌尖觸到的第一感覺,但瞬間被醋的酸香打住,讓甜無法進入“齁和膩”的段位。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糖醋小排出鍋了!*微博

一口咬下去,焦糖裹著煎過表面微酥的排骨,脣齒間是酥脆的“咔呲”聲,有時候還有一小段脆骨。

鹽的鹹味在咀嚼的時候現身,給酸甜帶來了一種生津的回味,每一口都是完美的甜酸鹹酥嫩的結合。拿筷子吃那是浪費醬汁!我從來都是直接上手,一邊吃一邊嗦,最後把不剩多少的酸甜汁拌到飯裡。

那一口,絕美!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這一口的美妙*BTV暖暖的味道


1

做排骨最出名的還是無錫人,只是他們不愛加醋,做的時候只有甜鹹調味。

很多北方人第一次去無錫吃排骨,可能會被一下子的甜驚到吐出來:這是肉誒,怎麼能這麼甜!!

於是無錫排骨就被安上了“甜到齁”的罪名。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無錫醬排骨*韓熙美食

所以要為無錫正名一下。無錫醬排骨是甜,但甜只是它的外表。

就像說無錫人嗜甜一樣,它沒錯,但止步於此無錫人就會很難過:甜的目的是為了吊鮮的,其他的菜,該甜的甜,該鹹的鹹。我們不是吃米飯都要加糖的。

比如無錫人的早飯鹹豆漿配油條,在豆漿加糖喝的中國大部分地區,這種加醬油蝦皮蔥花和油條的喝法,無疑是一種另類。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鹹豆漿配油條*微博

還有正當時令的太湖三寶:白蝦,梅鱭和銀魚。這個季節去無錫的酒樓,要上一份白蝦做成蝦肉清炒,梅鱭清蒸,銀魚跑個蛋或者做成銀魚羹,都是鹹鮮的經典特色。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太湖三寶*微博


2

無錫不產糖。這裡對糖的偏愛,更多是歷史以來作為富裕地區遺留到今天的痕跡。

江南曾經是中國最大的米倉糧倉所在地,也是多條運河的必經之地。宋朝時候不是有句話麼,“蘇湖足,天下熟”,說的很霸氣了。

富足讓這裡的人們有機會更多接觸稀缺資源。糖在過去大多來自於廣東種植的甘蔗,除了必須進貢給皇帝,剩下的,幾乎被江南富商包圓了。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過去的糖大多來自於甘蔗*搜狐

元朝有個很會吃的畫家叫倪雲林。在700多年前,就專門花筆墨記錄了無錫的飲食文化。在他收集的菜餚做法裡,20%的菜都提到了蜜和糖。

什麼肘子要刷蜜啊,田螺不要用水,要用白砂糖醃洗啊,要不是知道宋元時期糖產能十分有限,我們可能會誤以為那個年代的人吃糖就可以像今天的我們一樣,甩開來放。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今天做排骨甩開來放糖*《舌尖上的中國》

而且家裡越是有錢,越舍放用糖,尤其在其他稀缺食材上(比如肉)。

今天看來這的確有點土豪的意思,但百年之後,當一切行為有了時間的沉澱,它便成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習慣:這個肉不夠鮮來一勺糖,這個菜太鹹了來一勺糖。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紅燒肉也加點糖*日日煮DayDayCook

除了吃的就是本味的當季湖鮮和蔬菜,在幾乎所有肉菜裡,無錫人都會下意識的加糖。無錫人把這個叫“吊鮮”,但更合適的解釋,或許是糖給他們一種味蕾上的熟悉和安全感。

倘若你來到一家無錫醬排骨店,你會發現這裡做排骨的方法,一開始其實跟別的地方無差:先醃肉,新鮮的肉排骨在鹽裡醃上6個多小時,讓骨頭吸飽了鹹味才開始做。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這樣的方法可以延長肉的新鮮期。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

等到上鍋熬煮,香料和醬油之後,就是糖了。糖是他們味蕾中,肉必須存在的滋味。如果你能攻克這個甜,透過甜吃到它的內心,你會發現無錫醬排骨真正的滋味其實是:甜中有鹹,回味無窮。

而且無錫醬排骨不是空口吃的,是要配大米飯的。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


3

即便已冠名“甜到齁”,無錫醬排骨也還稱不上登峰造極。

“糖燒肉”裡真正的獨孤求敗,在四川農村,是一道舊時農村人逢年過節會做的,名不見經傳的菜,叫夾沙肉。

說它的另一個名字或許知道的人更多一點:甜燒白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甜燒白*大師的菜

與無錫不同,四川自古就是糖業重地。

除了生產種植甘蔗,製糖術也是最早從印度到達的四川。所以在辣出現以前,四川的主要味道之一就是甜。甜皮鴨,甜水麵,甜燒白,都是糖在這裡存在過的痕跡。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甜皮鴨*搜狐

而甜燒白呢,則是四川人把本地的稻米種植,製糖工業與一年吃不上幾次的豬肉,進行了人類想象世界裡最誇張的結合。

豬五花有三層,瘦肉層,肥肉層和肥肉皮。日常吃飯,一塊紅燒肥五花下肚,靈魂便已經開始受到折磨和拷問。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來自五花肉的拷問*搜狐

四川人民,則是把豬五花煮好後,先抹上糖色,切成蒜泥白肉裡的那種薄片。但不是單片哦,是每隔一刀不切斷,做成一個可以張口的小書頁,目的是:裹“糖”。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大師的菜

這是一種用豬油、麵粉、白糖和堅果一起炒制的油糖,豬油混合著白糖甜和堅果的香,每一縷都是罪惡的味道。炒好的油糖取一勺,抹勻在豬五花書頁裡,墊在蒸碗的最下方。這才只是一半。

今天的餐廳有的會用豆沙,但傳統方法還是這種炒制的油糖酥。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炒糖酥*大師的菜

另一半,是將糯米用白糖、紅糖和豬油拌勻,待米呈現自然潤澤的紅糖色後,鋪滿墊了五花肉的蒸碗。

最後,將這一碗糯米、白糖、紅糖、豬油、豬肉的精緻組合放入蒸鍋蒸2個小時。等到五花的脂肪呈現幾近透明的狀態,完美的融合到每一粒糯米中,這道菜才基本大功告成。

上桌之前,再撒勺白糖。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大師的菜

這是四川逢年過節的壓軸大菜,從真誠和紮實角度來看,放眼中國,無出其右。

而且更讓人“痛苦”的是,它真的好吃!甜燒白的味道,很像最好吃的江浙滬的豬油八寶飯,糯米吸收了豬油和紅糖白糖的甜鮮,在蒸鍋裡融化自己的澱粉,轉成晶瑩粘糯,綿密到用嘴一抿就能化的狀態。

豬五花的存在,一下子會讓你恍惚,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好像不應該出現在這裡。但直到吃進嘴裡,才會釋然。 “天才啊”!你會小聲驚呼。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大師的菜

真的意想不到:五花的肥膩早已被糯米吸收,瘦肉的纖維和沙沙糖油酥在糯米柔情的包裹裡顯得那麼的溫順,絲毫不違和,反而因為多那麼幾次的咀嚼,讓糯米的甜綿更加充盈在口腔中。

最後划進胃裡,是一種“大功告成”的完滿。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搜狐


4

當糖成為生活中太平常的一部分,就不再有“彰顯家庭富足地位”的意義。當社會發展到控糖控油,低碳低脂的時代,那種“一年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可以吃上一頓甜燒白”的期待,就漸行漸遠了。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 吃甜燒白的幸福的時刻*搜狐

不過食物的美好,就在於它還有一層超脫文化的,對人類原始慾望的滿足。

無論是配稀飯的醬排骨,還是入口就化的甜燒白,都是一種我們對甜蜜的追求。這是刻在骨子裡,永遠都抹去不掉的。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搜狐


作者:梅姍姍

頭圖來自:微博


圖片部分來源網絡

如有疑問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上期留言

你最愛的粉裡絕不可少的是什麼?

@不經意的快樂:不能少的豆泡算一個吧,吸飽了湯汁,咬一口熱辣的湯汁溢滿在嘴裡,吸溜著嘴還要繼續吃,燙到嘴裡起泡也不能停!

小編:豆泡吸滿裡汁真的太好吃裡

@Autumn:剛在南寧夜市轉圈回來 肚子裡還裝著晚飯的舒記老友粉 看到這篇推送真是覺得太奇妙了哈哈哈哈

小編:看完想不想再來一碗?

本期聊天

吃肉這件事上你是甜黨還是鹹黨?

糖和肉結合的香氣,每一縷都是誘惑味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吃百家飯。歡迎關注風味星球!

微信搜索「風味星球」吃懂中外美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