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上海記憶,早餐界“四大金剛”——豆漿,油條,上海大餅和粢飯糰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說起早餐,大家平時都會吃什麼呢?傳統的中式早餐,可以說是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碰撞,而老上海傳統的「早餐四金剛」之一“上海粢飯糰”,就是這樣一種厚實料理,碳水裹碳水,絕對的“能量棒、充電神器”。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說起飯糰,大家可能比較熟悉韓劇裡的三角飯糰,日劇裡的壽司,殊不知,我們中國上海也有這樣一種美味「粢飯糰」,它是很多人記憶裡的那一縷鄉愁,是多少人童年時的清晨記憶,是活躍在街頭巷尾,小攤上的快手早點。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這種粢飯糰,早年盛行於上海,後來隨著人口流動,也陸續的在香港和臺灣等地流行開來,在南京人們喜歡叫它蒸飯包油條,好寫實的名字呀。它可鹽可甜,俗話說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它用一張白布裹著糯米飯加上油條,放上你喜歡的其他配料,像是榨菜絲,蘿蔔乾,肉鬆,豆皮,甚至培根雞蛋都可以,傳說中的“糯米包一切”(咳咳,我為啥又想起麻薯,週六可以繼續吃麻薯了,好開心,之前關於麻薯的文章也放在這裡,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啦麻薯、糯米滋傻傻分不清?好啦,這不是科普貼,我們今天做麻薯吧

一日三餐,如非刻意控制,我想很多人也是喜愛米飯、油條這一類食物的吧,畢竟快樂和滿足來的那麼直接,它是身體最直接的能量來源,哇,回想著小學時經常吃到的這個早點,真想好好的放肆一回呀。

「那年那月那個飯糰,今年今日此時來做」

作為記憶中最想再吃一次的早點,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它完美「復刻」吧——

我需要糯米/油條/肉鬆/榨菜絲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糯米飯用電飯煲提前蒸好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我喜歡用保鮮膜,把米飯稍微放涼,平鋪在保鮮膜上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關於油條,大家可以買現成的,也可以買速凍的放烤箱裡烤,自己做當然更健康,記得牛奶小油條最棒了,3塊錢四根哈哈,也不知道現在那個阿婆還在不在~

如果你材料都齊活了,就可以組裝了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有點像機器人,整張圖拍出來的感覺)

把肉鬆和榨菜擺放兩邊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用竹篩裹起來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與當年的阿婆不一樣,阿婆會用白布,打溼雙手,抹上糯米,放上油條,再來點榨菜絲,辣椒油,倆手以我,往中間一躉,中間兩頭細,記得我吃到底的時候總會用小拳頭使勁再攥一下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壓好的粢飯糰,用刀切成我們喜歡的長度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可以愉快的開吃了,嗯,今 兒太晚了,明天做早餐吧,同志們~~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米飯壓的越緊實,咬下去的滿足感才愈加強烈,有點任性的糯米,加上焦脆的油條,還有肉鬆,哇塞,可以這麼痛快的在春天的早上,吃上一個,感覺這個春天會更幸福呢。而且用保鮮膜包好以後,還可以拿去公司或者學校當午餐,不過到了夏天會擔心它變餿。不過,現在是美麗的春天呀,這麼吃完全沒問題了。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等吃完這一波,我還要嘗試蛋黃醬、橄欖菜、培根、牛肉條的。彷彿會了一種方法,可以承包所有的早餐,午餐,或者晚餐一樣,就像大餅夾一切吧,煎餅果子來一套,哈哈,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今天也是健康,美麗,學習新東西,並且好好吃飯的一天。

感謝,努力,上進,依然相信世界的你。

願你,每天都收穫新知,一如既往,好好吃飯。


所以呀,今天的彩虹屁是屬於上海的,吹爆這個粢飯糰。

愛你❤️上海。

上海粢飯糰——果然飯糰還是要自己親手做,才好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