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城市裡的涼糕,都像在工廠生產線上批量製作,從形狀到口味都出奇的一致。

將用模具做出來的半圓形涼糕放在碗裡,澆上一袋液體紅糖水,涼糕便傾入紅糖中,溢出的紅糖水從四周裹住涼糕。吃起來口感順滑,談不上享受但也不差,吃的多了就覺得太膩,不是紅糖放多了,而是這種由機械加工而出的紅糖,少了些紅糖的魂,多了些添加糖的味。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城市裡的涼糕

在沒去四川樂山前,我以為涼糕都是這樣做的,去了樂山後,我才知道,看起來簡單的涼糕,也能在極簡中找到一些攝人心魄的味,一些獨屬於匠人的味。

樂山蘇稽有一家只賣涼糕和冰粉的店鋪,店鋪很小,坐不下多少人,店家更多是把座椅擺在外面,從店鋪到街上都被排隊的遊客擠滿。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火熱的小店

如此火爆的陣勢,價格卻出奇的便宜,涼糕和冰粉統一3元,裝在農家白色土碗中。涼糕不是半圓形而是方形,邊角能清晰看見被刀切割的痕跡。老闆娘說,涼糕定型會用定製的方形木模,這樣能保證米粒的香濃味道均勻,在熱氣還沒冷卻時放入涼水中,以此保證涼糕的彈性,最後用刀按塊切開,每碗兩塊。

涼糕本無味,要由紅糖來賦予,一勺手工紅糖是涼糕不可多得的伴侶,紅糖就是涼糕的精魂,好紅糖必然不是城市裡的紅糖水,而是純手工製作的紅糖漿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手工紅糖

紅糖由甘蔗製成,將榨好的甘蔗汁用紗布過濾,倒入鍋中大火烹煮,期間將糖水從高處拋下數次,把空氣從汁水中排出,汁水就慢慢變得濃稠,顏色由青變黃,糖味四溢,按師傅的話來說「就像掉進糖罐裡,那味道怎麼也散不了」。

將已經冷卻,但來不及成型的紅糖漿,一點點淋在涼糕上,待紅糖漿順著涼糕邊緣滑落,慢慢包裹住整塊涼糕時,就是食用涼糕的最佳時機。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一勺送入口中,甜中帶一點米粒的粘膩,舌尖先觸達到紅糖漿的香甜,濃郁在口腔中散開,牙齒先被漿液纏繞,然後沒入涼糕中,舌尖開始感受到清涼與粘膩,但不過度停留,片刻就又被紅糖味包裹,吃完整塊涼糕,就是一次先甜後涼再甜的過程

熬煮紅糖,必然留砂,涼糕裹砂,砂硬糕軟,舌尖先在紅糖砂中探明情況,剛出來立馬又被涼糕的彈性襲擊,這一硬一軟,讓味蕾瞬間爆發,這便是手工紅糖涼糕獨有的韻味。

一碗紅糖涼糕下去,炎夏也變得能忍受了。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涼糕和冰粉

真正讓我感概的是,這麼一碗紅糖涼糕,店家居然只賣3元,就算翻一倍賣6元也未嘗不可。

我這樣想或許太世俗,當一件物品有了超出常規期待後的底氣,人們便不自覺地把它和金錢做等價對比,持有人免不了把它定價拿出去賣,定多少價合適,又或者說定多少價才能讓我賺的更多。

在這樣一種想法下,人很容易忘記,一件物品能持續受到世人喜愛,是因為人們能從中獲得超越常規的體驗。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紅糖漿

難能可貴的是,這家涼糕店並沒有忘記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都喜歡吃涼糕,涼糕就能拿出去賣,於是大家都賣工廠線上批量生產的快捷涼糕,味道不是最好也不算太差,勝在製作簡單,賺錢更快。

但這家涼糕店知道,自己必須給人有超越常規的體驗,不然大家都做一樣的涼糕,客人憑什麼來吃我這家呢?

他們想到了,就是從紅糖入手。在大家都用紅糖水,在周圍都求快時,他們選擇了另一條更難的路,他們選擇手工製作紅糖,以此給客人超出常規的期待。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這是求快的店鋪做不到的。一遍遍榨甘蔗汁、熬煮、翻攪、打撈、成形,每一道工序都耗費精力,他們很清楚,要提供超越常規的期待,那必然要把細節都做到極致,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突出重圍。

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在周圍的涼糕店都營業不佳時,他們卻常年爆滿,排隊排到路邊上。一碗涼糕看似簡單,一糕一糖,兩步結束,之所以好吃,是因為他們把簡單的兩步,打磨到了極致,讓人在平淡中找到一些驚喜。

在四川樂山,3塊錢的涼糕,讓你吃出米其林三星般的高級感

他們完全有理由漲價,但我每年去吃時發現永遠都是3元,他們似乎一點也不急,不急著走那麼快,或許一切都要慢,要慢慢做才能做好一碗超出常規體驗的涼糕。驅車兩小時吃這碗涼糕,值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