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殼孢子”一詞由曾呈奎定名

得到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

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從50年代末開始

這一成果在沿海推廣

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紫菜年產量現已達一萬多噸幹品

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殼孢子”一詞由曾呈奎定名

得到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

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從50年代末開始

這一成果在沿海推廣

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紫菜年產量現已達一萬多噸幹品

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創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曾呈奎想讓中國的海洋科學

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念頭更強烈了


1949年7月

曾呈奎和童第周參加了

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

趁此機會

他們向當時的分管領導竺可楨

彙報建立全國性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

得到了竺可楨的全力支持

1950年3月9日

竺可楨向國務院彙報建立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之事

獲國務院批准


1950年8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宣告成立

童第周任主任,曾呈奎、張璽任副主任

它像一顆火種

點燃了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熊熊烈火

並且迅速地形成燎原之勢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殼孢子”一詞由曾呈奎定名

得到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

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從50年代末開始

這一成果在沿海推廣

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紫菜年產量現已達一萬多噸幹品

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創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曾呈奎想讓中國的海洋科學

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念頭更強烈了


1949年7月

曾呈奎和童第周參加了

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

趁此機會

他們向當時的分管領導竺可楨

彙報建立全國性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

得到了竺可楨的全力支持

1950年3月9日

竺可楨向國務院彙報建立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之事

獲國務院批准


1950年8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宣告成立

童第周任主任,曾呈奎、張璽任副主任

它像一顆火種

點燃了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熊熊烈火

並且迅速地形成燎原之勢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54年1月1日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直屬中科院領導

1957年9月1日

再次更名升格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

又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並沿留至今

第一任所長是童第周

曾先生是副所長

自1978年起

曾先生任所長

1984年因年事已高任名譽所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是海洋所全體海洋科技人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當然也凝聚著曾呈奎先生

和老一輩海洋科學家的心血結晶

◆◆從“科技帥才”到“獎掖後學”◆◆


曾呈奎既是一位海洋戰術科學家

又是一位海洋戰略科學家

以其精深的學術造詣與卓越的領導才能

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海洋科學重大規劃的制定工作

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在曾呈奎的積極推動下

我國與美、英、法、德、日、加等

在海洋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有力提升了我國海洋科學的國際影響力

上世紀50年代

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

組織了大規模的全國海洋綜合普查

60年代

他和29名科學家一起聯名上書

國務院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

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


70年代

他和一些科學家積極向國家

建議開展南極調查研究

被採納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殼孢子”一詞由曾呈奎定名

得到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

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從50年代末開始

這一成果在沿海推廣

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紫菜年產量現已達一萬多噸幹品

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創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曾呈奎想讓中國的海洋科學

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念頭更強烈了


1949年7月

曾呈奎和童第周參加了

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

趁此機會

他們向當時的分管領導竺可楨

彙報建立全國性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

得到了竺可楨的全力支持

1950年3月9日

竺可楨向國務院彙報建立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之事

獲國務院批准


1950年8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宣告成立

童第周任主任,曾呈奎、張璽任副主任

它像一顆火種

點燃了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熊熊烈火

並且迅速地形成燎原之勢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54年1月1日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直屬中科院領導

1957年9月1日

再次更名升格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

又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並沿留至今

第一任所長是童第周

曾先生是副所長

自1978年起

曾先生任所長

1984年因年事已高任名譽所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是海洋所全體海洋科技人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當然也凝聚著曾呈奎先生

和老一輩海洋科學家的心血結晶

◆◆從“科技帥才”到“獎掖後學”◆◆


曾呈奎既是一位海洋戰術科學家

又是一位海洋戰略科學家

以其精深的學術造詣與卓越的領導才能

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海洋科學重大規劃的制定工作

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在曾呈奎的積極推動下

我國與美、英、法、德、日、加等

在海洋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有力提升了我國海洋科學的國際影響力

上世紀50年代

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

組織了大規模的全國海洋綜合普查

60年代

他和29名科學家一起聯名上書

國務院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

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


70年代

他和一些科學家積極向國家

建議開展南極調查研究

被採納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5年以周培源為團長、曾呈奎為副團長的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美,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


80年代

他密切關注正在興起的海洋生物技術

提出了中國發展海洋生物技術的設想

在他的倡導下

國家科委啟動了

以曾呈奎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攀登計劃項目

“海水增養殖生物優良種質和抗病力的基礎研究”

該項目以豐碩的研究成果

使我國海洋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躋身於國際領先行列


90年代

針對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

環境的巨大壓力

他提出了開發我國300萬平方公里

“藍色國土”的科技戰略構想


他的學術成果如山一般高

獨立撰寫和與他人合作先後發表了

37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出版了12部學術專著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殼孢子”一詞由曾呈奎定名

得到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

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從50年代末開始

這一成果在沿海推廣

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紫菜年產量現已達一萬多噸幹品

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創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曾呈奎想讓中國的海洋科學

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念頭更強烈了


1949年7月

曾呈奎和童第周參加了

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

趁此機會

他們向當時的分管領導竺可楨

彙報建立全國性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

得到了竺可楨的全力支持

1950年3月9日

竺可楨向國務院彙報建立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之事

獲國務院批准


1950年8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宣告成立

童第周任主任,曾呈奎、張璽任副主任

它像一顆火種

點燃了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熊熊烈火

並且迅速地形成燎原之勢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54年1月1日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直屬中科院領導

1957年9月1日

再次更名升格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

又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並沿留至今

第一任所長是童第周

曾先生是副所長

自1978年起

曾先生任所長

1984年因年事已高任名譽所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是海洋所全體海洋科技人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當然也凝聚著曾呈奎先生

和老一輩海洋科學家的心血結晶

◆◆從“科技帥才”到“獎掖後學”◆◆


曾呈奎既是一位海洋戰術科學家

又是一位海洋戰略科學家

以其精深的學術造詣與卓越的領導才能

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海洋科學重大規劃的制定工作

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在曾呈奎的積極推動下

我國與美、英、法、德、日、加等

在海洋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有力提升了我國海洋科學的國際影響力

上世紀50年代

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

組織了大規模的全國海洋綜合普查

60年代

他和29名科學家一起聯名上書

國務院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

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


70年代

他和一些科學家積極向國家

建議開展南極調查研究

被採納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5年以周培源為團長、曾呈奎為副團長的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美,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


80年代

他密切關注正在興起的海洋生物技術

提出了中國發展海洋生物技術的設想

在他的倡導下

國家科委啟動了

以曾呈奎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攀登計劃項目

“海水增養殖生物優良種質和抗病力的基礎研究”

該項目以豐碩的研究成果

使我國海洋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躋身於國際領先行列


90年代

針對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

環境的巨大壓力

他提出了開發我國300萬平方公里

“藍色國土”的科技戰略構想


他的學術成果如山一般高

獨立撰寫和與他人合作先後發表了

37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出版了12部學術專著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院士生前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辦公室

他的一生桃李滿天下

為我國海洋界培養了100多位高級科技人才

其中僅兩院院士就有8位

成為相關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和國際知名科學家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還以他的名字設立了

曾呈奎海洋科技獎

這也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科學家命名的科技獎項


◆◆曾呈奎海洋科技獎◆◆


“曾呈奎海洋科技獎”

由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設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具體承辦

2008年經科技部國家獎勵辦公室批准

每兩年評選一次

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科學家命名的科技獎項


在海洋科學研究的茫茫征途中

曾呈奎像一座燈塔

照亮了後來者前進的方向

指明瞭研究者前進的道路


2005年1月20日

帶著對海洋科學的深深眷戀

滿含著對祖國人民的殷殷真情

96歲的中國海洋科學界泰斗曾呈奎走了

但他留下了豐富的海洋科學研發成果

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

海帶、紫菜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是現在老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

海帶卻是稀罕物

海帶原本分佈在日本和俄羅斯海域

那時中國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海帶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現在

中國成為世界上產海帶的第一大國

紫菜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這些奇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這首先歸功於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

曾呈奎是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是我國海洋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海藻學研究和海帶栽培業的奠基人和我國海藻化學工業的開拓者,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1年曾呈奎畢業於廈門大學植物系1934年於嶺南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碩士學位1942年於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擔任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由於他的出眾才華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美國密執安大學、華盛頓大學等都希望他留下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條件並沒有沖淡他對祖國的眷戀之情1946年12月,曾呈奎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及其藻類學分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國際藻類學會主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45年曾呈奎在美國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潛水做海藻栽培試驗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祖輩的愛國傳統影響,科學思想的啟迪,使我決心用科學救國、強國。”曾呈奎說,我將此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自己取號“澤農”,以明心志。

◆◆“中國海帶之父”◆◆

1909年,曾呈奎生於廈門

自小生活在農村的他目睹人民的艱苦

便給自己起號“澤農”

立志要“為人們飯桌上添幾道菜”

他確實做到了

海帶和紫菜

就是他奉獻給人們的兩道美味


海藻除了做食用之外

在醫藥、紡織、國防等方面

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

但遺憾之極

在當時的中國

這還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20世紀初

就讀於廈門大學植物系的曾呈奎

看到人們經常採集海藻充飢

由此萌生了“海洋農業”的想法

從此,他開始在這片蔚藍中

實現他變滄海為桑田的“澤農”理想


要研究海藻、種植海藻

必須先摸清家底

掌握我國的海藻資源分佈的種類和數量

所以曾呈奎決定從“廈門的海藻”開始研究


隨後他從海南島、東沙島開始

沿著廣東、福建、浙江、

江蘇、山東、河北、遼寧一路考察

足跡幾乎遍及我國沿海的漫長海岸線

在許多海灘和海底採集了數千號海藻標本

這些標本成為中國最早的海藻資料


曾呈奎還培養了一批藻類分類學家

有計劃地對渤海、黃海、東海和

南海的底棲海藻作了全面調查

開展了中國海藻資源和分類區系的研究

發現了幾十個新種、幾個新屬、

一個新科和一門藻類(原綠藻門)。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6年曾呈奎帶隊進行西沙群島海洋生物資源綜合調查


這一切努力

鋪開了他引導人工養殖海帶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帶人工養殖難以擴大規模

主要卡在育苗上

中國早期養殖海帶採用秋苗培育法

但生長期短

還有雜藻威脅

在海上培育秋苗生產力也極低


經過觀察

曾呈奎採取海帶夏苗人工低溫培育法

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帶夏苗

一舉成功

曾呈奎還提出陶罐滲漏施肥法

對海帶生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曾呈奎還親自組織指導進行了海帶南移試驗

又一舉獲得成功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晚年曾呈奎在實驗室觀察海藻標本


曾呈奎創新發明的

海帶“夏苗培育法”和“陶罐海上施肥法”

推動中國的海帶栽培業迅速發展

使我國海帶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隨著切梢增產法、合理密植法、

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誕生

海帶人工養殖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並從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國


到1985年

中國年產海帶品25萬噸

佔全世界年產量的80%

成為世界上頭號海帶養殖生產大國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身份比蝦還高的海帶

如今不僅成為人們飯桌上的一道普通菜

還成為生產碘的豐富原料

並進一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藥品、食品和飼料

形成頗具規模的海帶工業

原產亞寒帶的海帶

栽培地區擴展到了亞熱帶

形成了大規模的栽培業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福建省霞浦白鷺村海帶養殖基地


海帶大規模栽培的巨大成功

為中國科學家開發利用海洋打響了第一炮

其理論也被廣泛應用於紫菜、龍鬚菜等海藻的栽培

直接推動了以海藻栽培為主的

我國海水養殖第一次浪潮的興起

1978年,國際海藻學會主席

率團專程來看望曾呈奎

並出海蔘觀一望無際的海帶栽培區

外國專家興奮不已

當天,他們就向國外同事發去電報

中國海帶栽培神話是真的,是奇蹟!

定名“殼孢子”一詞


紫菜是曾呈奎奉獻給人們的又一道美味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

紫菜的生長史和孢子來源是個謎團

人工採苗和養殖面臨諸多困難

但它卻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

為了搞清紫菜的身世之謎

曾呈奎帶領團隊夜以繼日深入研究

50年代初得出結論

殼斑藻晚秋生成的殼孢子

萌發為幼體後長成葉狀體紫菜

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而“殼孢子”一詞由曾呈奎定名

得到國際藻類學界的普遍承認

並一直沿用了下來

從50年代末開始

這一成果在沿海推廣

使得人工栽培紫菜業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紫菜年產量現已達一萬多噸幹品

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紫菜生產國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創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曾呈奎想讓中國的海洋科學

進入世界強國之林的念頭更強烈了


1949年7月

曾呈奎和童第周參加了

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

趁此機會

他們向當時的分管領導竺可楨

彙報建立全國性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

得到了竺可楨的全力支持

1950年3月9日

竺可楨向國務院彙報建立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之事

獲國務院批准


1950年8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宣告成立

童第周任主任,曾呈奎、張璽任副主任

它像一顆火種

點燃了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熊熊烈火

並且迅速地形成燎原之勢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54年1月1日

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直屬中科院領導

1957年9月1日

再次更名升格為

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

又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並沿留至今

第一任所長是童第周

曾先生是副所長

自1978年起

曾先生任所長

1984年因年事已高任名譽所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是海洋所全體海洋科技人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

當然也凝聚著曾呈奎先生

和老一輩海洋科學家的心血結晶

◆◆從“科技帥才”到“獎掖後學”◆◆


曾呈奎既是一位海洋戰術科學家

又是一位海洋戰略科學家

以其精深的學術造詣與卓越的領導才能

參與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海洋科學重大規劃的制定工作

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在曾呈奎的積極推動下

我國與美、英、法、德、日、加等

在海洋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有力提升了我國海洋科學的國際影響力

上世紀50年代

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

組織了大規模的全國海洋綜合普查

60年代

他和29名科學家一起聯名上書

國務院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

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准


70年代

他和一些科學家積極向國家

建議開展南極調查研究

被採納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1975年以周培源為團長、曾呈奎為副團長的中國科學技術代表團訪美,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


80年代

他密切關注正在興起的海洋生物技術

提出了中國發展海洋生物技術的設想

在他的倡導下

國家科委啟動了

以曾呈奎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攀登計劃項目

“海水增養殖生物優良種質和抗病力的基礎研究”

該項目以豐碩的研究成果

使我國海洋生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躋身於國際領先行列


90年代

針對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

環境的巨大壓力

他提出了開發我國300萬平方公里

“藍色國土”的科技戰略構想


他的學術成果如山一般高

獨立撰寫和與他人合作先後發表了

37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出版了12部學術專著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曾呈奎院士生前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辦公室

他的一生桃李滿天下

為我國海洋界培養了100多位高級科技人才

其中僅兩院院士就有8位

成為相關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和國際知名科學家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還以他的名字設立了

曾呈奎海洋科技獎

這也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科學家命名的科技獎項


◆◆曾呈奎海洋科技獎◆◆


“曾呈奎海洋科技獎”

由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設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具體承辦

2008年經科技部國家獎勵辦公室批准

每兩年評選一次

是中國首個以海洋科學家命名的科技獎項


在海洋科學研究的茫茫征途中

曾呈奎像一座燈塔

照亮了後來者前進的方向

指明瞭研究者前進的道路


2005年1月20日

帶著對海洋科學的深深眷戀

滿含著對祖國人民的殷殷真情

96歲的中國海洋科學界泰斗曾呈奎走了

但他留下了豐富的海洋科學研發成果

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人從吃不起海帶到海帶隨便吃,這首先歸功於他


“身體有用的器官捐獻給社會,

骨灰撒入大海,

所有書籍和資料全部捐給中科院海洋所。”

這是曾呈奎臨終前的遺言

他的夫人張宜範女士說

“他與大海打了一輩子交道。

他生前說 '我是大海的兒子’。”


2019年6月18日

是曾呈奎先生110週年誕辰

作為海洋從業者

我們要傳承和發揚曾呈奎等

老一輩科學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履職盡責,砥礪前行

為加快建設海洋科技強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來源:海洋網綜合新華網、搜狐、大風號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