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臺北寧夏夜市的烏魚子,一個牙籤是一串,每串合人民幣10元。

要擱以前,我絕對不買,10塊錢來三串烤肉筋不比這帶勁?不過當時我已經在考證《海錯圖》了,想起了書中的鯔魚,心想總得了解一下研究對象吧,就買了一串,不,一牙籤。

一邊嚼,一邊努力推開搗亂的蔥和蘿蔔,咂摸烏魚子。口感就像月餅裡的鹹蛋黃,味道有點鹹,有點香,有點腥,很一般。不過我這種夜市糊弄版吃法,能吃出驚豔感倒怪了。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臺北寧夏夜市的烏魚子,一個牙籤是一串,每串合人民幣10元。

要擱以前,我絕對不買,10塊錢來三串烤肉筋不比這帶勁?不過當時我已經在考證《海錯圖》了,想起了書中的鯔魚,心想總得了解一下研究對象吧,就買了一串,不,一牙籤。

一邊嚼,一邊努力推開搗亂的蔥和蘿蔔,咂摸烏魚子。口感就像月餅裡的鹹蛋黃,味道有點鹹,有點香,有點腥,很一般。不過我這種夜市糊弄版吃法,能吃出驚豔感倒怪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臺北寧夏夜市的烏魚子,一個牙籤是一串,每串合人民幣10元。

要擱以前,我絕對不買,10塊錢來三串烤肉筋不比這帶勁?不過當時我已經在考證《海錯圖》了,想起了書中的鯔魚,心想總得了解一下研究對象吧,就買了一串,不,一牙籤。

一邊嚼,一邊努力推開搗亂的蔥和蘿蔔,咂摸烏魚子。口感就像月餅裡的鹹蛋黃,味道有點鹹,有點香,有點腥,很一般。不過我這種夜市糊弄版吃法,能吃出驚豔感倒怪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除了卵巢,鯔魚胃的幽門部特化成的球形肌胃(俗稱烏魚肫)和雄魚的精巢(俗稱烏魚鰾)也很受歡迎。這些內臟都被掏空後的鯔魚,被臺灣人民稱為“烏魚殼”。

乍一聽很沒道理,鯔魚明明身圓肉厚,按聶璜話講“腹背皆腴”,即使內臟沒了,也到不了“殼”的程度。但在漁民眼裡,這就是殼。採收烏魚子的季節很短,只能在冬至前後集中捕撈,取掉內臟後,市面上一下湧入了海量的烏魚殼,又得短時間內賣完,價格一定高不了。有臺灣漁民在網上說:“要靠烏魚殼賺錢,不如去吃土。”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臺北寧夏夜市的烏魚子,一個牙籤是一串,每串合人民幣10元。

要擱以前,我絕對不買,10塊錢來三串烤肉筋不比這帶勁?不過當時我已經在考證《海錯圖》了,想起了書中的鯔魚,心想總得了解一下研究對象吧,就買了一串,不,一牙籤。

一邊嚼,一邊努力推開搗亂的蔥和蘿蔔,咂摸烏魚子。口感就像月餅裡的鹹蛋黃,味道有點鹹,有點香,有點腥,很一般。不過我這種夜市糊弄版吃法,能吃出驚豔感倒怪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除了卵巢,鯔魚胃的幽門部特化成的球形肌胃(俗稱烏魚肫)和雄魚的精巢(俗稱烏魚鰾)也很受歡迎。這些內臟都被掏空後的鯔魚,被臺灣人民稱為“烏魚殼”。

乍一聽很沒道理,鯔魚明明身圓肉厚,按聶璜話講“腹背皆腴”,即使內臟沒了,也到不了“殼”的程度。但在漁民眼裡,這就是殼。採收烏魚子的季節很短,只能在冬至前後集中捕撈,取掉內臟後,市面上一下湧入了海量的烏魚殼,又得短時間內賣完,價格一定高不了。有臺灣漁民在網上說:“要靠烏魚殼賺錢,不如去吃土。”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認清鯔魚全靠瞳色

奇怪的是,不管是烏魚子、烏魚鰾還是烏魚肫,聶璜完全沒提及。為什麼?我從他文中的兩個字找到了點線索。

在畫旁,聶璜寫了首《鯔魚贊》,說鯔魚“目赤背豐”。再看畫中魚,眼睛也是黃裡泛紅的。並且眼睛很靠近頭頂,頭較扁,嘴較尖。這些特點都屬於鯔魚的親戚——鮻魚。而真正的鯔魚,眼睛位置較靠下,呈青黑色,頭較鈍。也就是說,聶璜畫的根本不是鯔魚,而是鮻魚。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臺北寧夏夜市的烏魚子,一個牙籤是一串,每串合人民幣10元。

要擱以前,我絕對不買,10塊錢來三串烤肉筋不比這帶勁?不過當時我已經在考證《海錯圖》了,想起了書中的鯔魚,心想總得了解一下研究對象吧,就買了一串,不,一牙籤。

一邊嚼,一邊努力推開搗亂的蔥和蘿蔔,咂摸烏魚子。口感就像月餅裡的鹹蛋黃,味道有點鹹,有點香,有點腥,很一般。不過我這種夜市糊弄版吃法,能吃出驚豔感倒怪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除了卵巢,鯔魚胃的幽門部特化成的球形肌胃(俗稱烏魚肫)和雄魚的精巢(俗稱烏魚鰾)也很受歡迎。這些內臟都被掏空後的鯔魚,被臺灣人民稱為“烏魚殼”。

乍一聽很沒道理,鯔魚明明身圓肉厚,按聶璜話講“腹背皆腴”,即使內臟沒了,也到不了“殼”的程度。但在漁民眼裡,這就是殼。採收烏魚子的季節很短,只能在冬至前後集中捕撈,取掉內臟後,市面上一下湧入了海量的烏魚殼,又得短時間內賣完,價格一定高不了。有臺灣漁民在網上說:“要靠烏魚殼賺錢,不如去吃土。”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認清鯔魚全靠瞳色

奇怪的是,不管是烏魚子、烏魚鰾還是烏魚肫,聶璜完全沒提及。為什麼?我從他文中的兩個字找到了點線索。

在畫旁,聶璜寫了首《鯔魚贊》,說鯔魚“目赤背豐”。再看畫中魚,眼睛也是黃裡泛紅的。並且眼睛很靠近頭頂,頭較扁,嘴較尖。這些特點都屬於鯔魚的親戚——鮻魚。而真正的鯔魚,眼睛位置較靠下,呈青黑色,頭較鈍。也就是說,聶璜畫的根本不是鯔魚,而是鮻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鮻魚和鯔魚同為鯔科,但不同屬。外形極似,最大的差別就是眼睛顏色了,鮻魚眼紅色或黃色,鯔魚眼青黑色。這一點古人早就知道。清代郝懿行的《記海錯》裡就說:“梭魚其形與鯔同,唯目做黃色為異,當是一類二種耳。”今天南方人管鮻魚叫“紅眼鯔”,山東文登人管鯔魚叫“青眼”,鮻魚叫“黃眼”,都是一脈相承的樸素分類法。

鮻魚的內臟不名貴,只是普通的海魚。它的優點是比鯔魚更耐寒,所以北方沿海多養殖鮻魚,南方多養鯔魚,有“南鯔北鮻”之稱。

這些知識,聶璜大概都不瞭解,所以把鯔魚和鮻魚混為一談了。不過還好,除了形態上出了錯,其他習性記載還都是鯔魚的,錯得不離譜。

吃泥就行,還愛交際

好養,是鯔魚的一大優點。聶璜說:“松江海民於潮泥中鑿池,仲春,於潮水中捕小鯔盈寸者養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為池魚之最。”

古人很少養海魚,但鯔魚是個例外。它屬於“廣鹽性”魚,就是說在鹹水、淡水裡都能活。正適合在江河入海口的淤積灘塗上養殖。今人養鯔魚,用的還是當年松江海民的方法,在有淡水注入的港灣、灘塗上圈起池塘,稱為“魚塭”。隨著漲潮退潮,塭中水的鹽度變化很大,但鯔魚依然活得開心。

"

有一種魚,出名的不是它的肉,漁民朋友說要想靠賣這個魚肉賺錢,還不如吃土。而就算說出它的名字,你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聽到烏魚子你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也沒聽過的朋友,假裝哦一句,繼續看就是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大名鼎鼎的烏魚子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那麼烏魚子到底是什麼魚的魚子呢?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鯔魚(鯔念 滋)吧。

生魚片“指定用魚”

三國時,吳國有位牛人,名叫“介象”。傳說他法術高強,能讓方圓一里內的居民全都做不熟飯,讓家家的雞犬三天內叫不出聲,讓全城的人都坐地上站不起來,是一位非常欠揍的方士。

不過吳國的君主很欣賞他,請他到武昌來,教自己法術。酒席上,二人聊到“鱠”這種料理。鱠就是切的很薄的生魚片、生魚絲。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哪種魚做成“鱠”最美味呢?介象說:“鯔(音“滋”)魚為上。”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如今生魚片成了日本料理中的招牌。而和今天的日本人一樣,古代中國人曾奉生魚肉為高級美味。圖片來自:123rf.com.cn

當時人們一般用淡水魚做鱠,而鯔魚是海魚,少有人做,而且武昌根本沒有。吳主說你別鬧了,鯔魚“出海中,安可得邪” ?介象就讓人在院子裡挖了個方坑,灌上水,開始釣魚。沒過一會兒,“果得鯔魚”。吳主驚喜,一邊讓廚子切魚,一邊唸叨著“蜀地的姜做成的齏(音‘雞’,吃生魚的蘸料)最好,可惜現在沒有。”介象一聽,畫了個符,塞在竹竿裡,讓一位僕人閉眼騎上去,再一睜眼,僕人發現自己被成功發射到了成都的菜市場。買了蜀姜再飛回來時,廚子剛把鯔魚切完。

不愧是方士啊,果然魔幻,令人羨慕,簡直是把如今的手機點餐業務超前實現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海錯圖》中聶璜記載的鯔魚

上面說的當然就是個故事,是東晉煉丹家葛洪在《神仙傳》裡記載的,大家都知道的聶璜同學在《海錯圖》的一幅鯔魚畫像旁引用了這個故事,不過他手抖了一下,把《神仙傳》寫成了《神女傳》,不知道他當時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麼。

水獺鑑定過了,肯定好吃!

除了這個傳說之外,我沒有再找到中國人生吃鯔魚的記載。中國人更偏愛鯔魚的內臟。它的卵巢叫“烏魚子”,是最受重視的部位。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上也有售賣烏魚子的,但編輯我沒(錢)買過。

《本草綱目》說,鯔魚之所以叫鯔魚,是因為它身體是黑色的,黑者緇也,故名。然而“粵人訛為‘子魚’”,這個訛變除了由發音相似所造成,還有一大原因就是鯔魚以魚子著名:“其子滿腹,有黃脂,味美。”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筆下的鯔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的後背烏黑(緇色),故名。

最好的情況下,一條鯔魚15%的體重都來自卵巢。李時珍還特意說,烏魚子“獺喜食之”。水獺閱魚無數,它喜歡的,錯不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原圖來自:123rf.com.cn

堪比金磚的烏魚子

烏魚子的做法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清代的《海錯百一錄》說:“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今人也是一樣用醃的方法。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剛捕上來的鯔魚,被迅速剖腹取子。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以其子成片,用薄鹽薨之,味豐。”圖片來自:123rf.com.cn

一條魚的卵巢分為兩個大長條,一端相連,像一個鏈子極短的雙節棍。用線綁住“鏈子”處加固,然後去掉血管,裹鹽醃漬,把它們擺在板子上,擺滿後再壓一層板子,一層層往上碼,用重量把烏魚子壓扁、脫水。最後把它們擺在大空場上,讓風和太陽完成最後的乾燥。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臺灣朋友們喜歡把烏魚子稱為“烏金”,以示其昂貴。我是不喜歡這類命名思路,過於功利了。不過光從外表看,這名字倒也貼切——做好的烏魚子,就像大金條一樣,走進賣烏魚子的商店,簡直就進了金庫,立刻讓人眼前一亮!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賣烏魚子的臺灣老伯,好似開了一家金庫,腦補效果如下圖。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舌尖上的中國》拍過烏魚子的吃法:抹上酒,拿火燎到外皮微焦,切成片吃。還說“炙烤的時間差上幾秒就會有天壤之別”,很高端的樣子。

後來去臺北玩,在寧夏夜市看到個攤位賣烏魚子,我嚇了一跳,這麼高檔的東西竟然夜市就有?再一看價格就瞭然了,別看在夜市,照樣不便宜——一小塊烏魚子、一塊白蘿蔔、一段蔥,用一根牙籤串起來,也就一口的量,也不烤,就涼著賣,50新臺幣一串,合人民幣10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臺北寧夏夜市的烏魚子,一個牙籤是一串,每串合人民幣10元。

要擱以前,我絕對不買,10塊錢來三串烤肉筋不比這帶勁?不過當時我已經在考證《海錯圖》了,想起了書中的鯔魚,心想總得了解一下研究對象吧,就買了一串,不,一牙籤。

一邊嚼,一邊努力推開搗亂的蔥和蘿蔔,咂摸烏魚子。口感就像月餅裡的鹹蛋黃,味道有點鹹,有點香,有點腥,很一般。不過我這種夜市糊弄版吃法,能吃出驚豔感倒怪了。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除了卵巢,鯔魚胃的幽門部特化成的球形肌胃(俗稱烏魚肫)和雄魚的精巢(俗稱烏魚鰾)也很受歡迎。這些內臟都被掏空後的鯔魚,被臺灣人民稱為“烏魚殼”。

乍一聽很沒道理,鯔魚明明身圓肉厚,按聶璜話講“腹背皆腴”,即使內臟沒了,也到不了“殼”的程度。但在漁民眼裡,這就是殼。採收烏魚子的季節很短,只能在冬至前後集中捕撈,取掉內臟後,市面上一下湧入了海量的烏魚殼,又得短時間內賣完,價格一定高不了。有臺灣漁民在網上說:“要靠烏魚殼賺錢,不如去吃土。”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圖片來自:《舌尖上的中國》

認清鯔魚全靠瞳色

奇怪的是,不管是烏魚子、烏魚鰾還是烏魚肫,聶璜完全沒提及。為什麼?我從他文中的兩個字找到了點線索。

在畫旁,聶璜寫了首《鯔魚贊》,說鯔魚“目赤背豐”。再看畫中魚,眼睛也是黃裡泛紅的。並且眼睛很靠近頭頂,頭較扁,嘴較尖。這些特點都屬於鯔魚的親戚——鮻魚。而真正的鯔魚,眼睛位置較靠下,呈青黑色,頭較鈍。也就是說,聶璜畫的根本不是鯔魚,而是鮻魚。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鮻魚和鯔魚同為鯔科,但不同屬。外形極似,最大的差別就是眼睛顏色了,鮻魚眼紅色或黃色,鯔魚眼青黑色。這一點古人早就知道。清代郝懿行的《記海錯》裡就說:“梭魚其形與鯔同,唯目做黃色為異,當是一類二種耳。”今天南方人管鮻魚叫“紅眼鯔”,山東文登人管鯔魚叫“青眼”,鮻魚叫“黃眼”,都是一脈相承的樸素分類法。

鮻魚的內臟不名貴,只是普通的海魚。它的優點是比鯔魚更耐寒,所以北方沿海多養殖鮻魚,南方多養鯔魚,有“南鯔北鮻”之稱。

這些知識,聶璜大概都不瞭解,所以把鯔魚和鮻魚混為一談了。不過還好,除了形態上出了錯,其他習性記載還都是鯔魚的,錯得不離譜。

吃泥就行,還愛交際

好養,是鯔魚的一大優點。聶璜說:“松江海民於潮泥中鑿池,仲春,於潮水中捕小鯔盈寸者養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為池魚之最。”

古人很少養海魚,但鯔魚是個例外。它屬於“廣鹽性”魚,就是說在鹹水、淡水裡都能活。正適合在江河入海口的淤積灘塗上養殖。今人養鯔魚,用的還是當年松江海民的方法,在有淡水注入的港灣、灘塗上圈起池塘,稱為“魚塭”。隨著漲潮退潮,塭中水的鹽度變化很大,但鯔魚依然活得開心。

只吃魚子不吃魚肉?這什麼魚

鯔魚經常聚成大群,活潑地跳出水面。

不少養殖的海魚都是肉食性的,要投喂小魚蝦。但鯔魚吃的是浮游生物、淤泥裡的有機物。《海錯圖》也指出:“鯔魚啖泥。”養起來可太方便了。隨便喂點飼料就行,養殖密度低的話,都不用怎麼喂。

養殖戶往往不會單養鯔魚,而是把它和其他水產混養,這樣經濟效益高一點。它能和對蝦混,和梭子蟹混,和海蔘混,和蛤蜊混,和其他海魚混,甚至放進淡水池子和四大家魚混……

能成為魚塘交際花,一是因為鯔魚吃有機物碎屑,不會危害其他動物,反而能吃掉其他動物的殘餌,淨化水質。二是鯔魚很愛鬧騰,要麼跳出水面,要麼集群吞食水面浮著的藻類殘塊,發出“叭叭”的聲音,這些行為都能製造氣泡,給水體增加溶氧,讓其他動物呼吸更暢快。一旦它們不撲騰、不“叭叭”了,就提醒養殖戶:水質出了問題,趕快檢查吧。

*沒承接烏魚子的售賣廣告,想吃的自己去搜索

*另外誰吃過,告訴我啥味,好不好吃。

撰文 | 嘉楠

微信編輯 | 小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