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金絲小把饊子飄香,徐州飲食文化一絕
就醬看
1/8 饊子,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遺產,源於商周時期。據考證,是一個叫林洪的人發明了這一精美食品,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徐州為官時就喜歡吃饊子,並在他的《寒具詩》中寫道“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其中寒具就是饊子在兩漢時期饊子的別稱。 圖為林新在手工和麵
2/8 古代,饊子還被百姓作為中藥食用。徐州民間常用饊子泡延胡索、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熱後再用饊子湯送服治療紅痢不止。尤其是產後的婦女,月子裡用紅糖泡饊子喝下,有利於散腹中之瘀。 二是盤成粗條
3/8 饊子的傳統制作工藝講究,要選用上等的小麥麵粉,食用油和芝麻。一是用手工活面,二是盤成粗條,三是拉成細條放在油中,四是放上芝麻用手盤把,五是放在適當的油溫中煎炸,六是在油鍋中均勻地翻把,七是快速取出通風保持香酥。大把饊子盤成扇形,每斤四把左右;小把盤成圓柱形,稱之為“金絲小把饊子”,每斤約七把。顏色金黃,細脆香酥。 盤成粗條
4/8 拉成細條放在油中
5/8 放上芝麻用手盤把
6/8 放在適當的油溫中煎炸
7/8 在油鍋中均勻地翻把
8/8 在油鍋中均勻地翻把
2017-05-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