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1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無論在哪座城市生活,關於食物的記憶,總會在歲月裡留下不輕的分量。

中國沒有深夜食堂,只有大排檔和路邊攤。

那些在深夜裡,疲憊至極地返回出租屋的北漂青年們,還會告訴你,對於他們來說,24小時便利店,也是人生的饋贈。

記得,有一期《康熙來了》,“麻辣教授”曲家瑞分享,每到深夜走進711買食物的心情。

“雖然一個人很孤獨,但看見還有人24小時微笑著等待自己,就覺得如果沒有便利店,真是不敢單身太久!”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記得,《重慶森林》裡編號223的警察,患上失戀綜合徵,在便利店買了三十罐鳳梨罐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記得,《志明與春嬌》裡不肯長大的張志明,從新歡舊愛、煙飛煙滅中發現愛食物和愛人是一個道理。

“我小時候就很喜歡便利店的肉醬意粉,很多人都問我,你為什麼喜歡吃?它真的是有點鹹,肉也不多,喜歡就是喜歡。我喜歡她是因為,我覺得她好,她什麼都好。”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便利店最大的吸引力,是它之於北漂青年們的符號意義:新的一天的打開方式、城市的精神力、永不掉線的安全感、黑暗裡的天堂之光……


2

解決一日三餐,便利店24小時在線。

請店員幫忙打包兩個豬肉芹菜包子和一杯豆漿,排隊等著掃描二維碼時,你看見前面身材瘦削的短髮女孩,手裡拿著一個培根雞蛋三明治和一杯三元酸奶。

你記得她,有好幾次買早餐的時候都有碰到,她之前很愛喝味全果汁,胡蘿蔔味,和自己的喜好一樣。

你們並不認識,出了便利店各走各路,但在這三十平方米的房間裡,這種小熟悉卻給了你開始新的一天的秩序感。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午餐,便利店滿足了白領們的雙重訴求:社交和省時。

和同事一塊去買份便當,冷凍櫃前關於食物選擇的交流,是緩解不熟悉的尷尬,最自然的搭話。

想要減肥,可以考慮純蔬菜沙拉,或者帶些肉的也可以。

想嘗試新口味的飯糰和便當,一定要趕在大批顧客湧入前到達店內。

等待微波爐加熱的幾分鐘內,也足夠聊幾句不鹹不淡的私生活,以拉近同事間的距離。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只要半個小時,午餐就能解決。高強度工作的人士都偏愛便利店這麼便利。

據說,《時尚芭莎》的總編輯蘇芒,周旋在各種奢華場合,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實際上,吃的最多的,卻是和助理窩在辦公室一起吃的711便當。因為省時間。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寒冷的冬天,孤獨的時刻,加班的深夜,沒有什麼能比一碗關東煮更能治癒你的胃和你的心了。

魔芋絲、海帶結、蟹粉包、牛肉丸、蘿蔔、海苔雞肉棒……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趁著悲情還沒氾濫,再喝一口熱湯,將所有負面情緒燙成一口熱氣。

吞吐之間,你覺得,你要在這個城市裡,堅持下去。一定。


3

我還喜歡便利店,那種剋制的善意、剋制的熱情。

完全自助式的服務,店員熱情缺缺,即使你茫然地在貨架間走來走去,也沒人會管你到底要買啥,或者到底買不買。

除了結賬不會有任何交流,這讓被生活和工作搞得心累的你,感到異樣的安心。

但當你看到冷凍櫃邊,店員用pop寫著“明治酸奶半價”時;當你在方便麵貨架,看到開杯樂泡麵“第二件5.9元”時;當你在霧霾壓城的北京的冬天,看到3M口罩數量充足地掛在牆上時。你知道,這些都是便利店為你準備的小確幸與愛。

在北京,便利店是生活之光

有一次,我放任自己天秤座的選擇困難症,在冷飲櫃前發呆。一個小學二、三年級的小蘿莉,悄悄地,甜甜地,拜託我,“阿姨,你能不能幫我拿一下最上面的可樂?”她仰著頭,天真的模樣。

“好啊。”我條件反射一般拿給了她,被她的可愛感染,自顧自傻笑。

“謝謝。”她小貓一樣,邁著古靈精怪的步子,走掉了。

轉念一想,我是阿姨嗎?我是少女啊!

我真的是阿姨嗎?小孩子真是……不會說謊。

好吧,那就是阿姨吧!

我果斷地拿了一瓶艾爾啤酒,這是我這個月買的第11瓶啤酒。

我,一個嗜酒的小阿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