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蔥、姜、蒜若干。切碎待用。多少看個人的習慣,一般是羊肉量的二十分之一,放是為了除羶。;

3.鍋燒熱,放少量油,油量淺淺覆蓋鍋底即可。(因為羊肉有羊油,炒制時會出很多油。當然最好用羊尾巴油炒,沒有的話,任何植物油都行。)油熱後,有煙冒出,此時把切碎的蔥薑蒜放進去爆香。然後放入姜粉,全調料粉,辣椒粉(放姜粉、全調料粉是為了調味除羶味。這些調料的分量看個人口味,全調料粉農貿市場有賣調料的攤位現場粉碎製作,或者買超市的王守義十三香就行。姜粉、辣椒粉超市都有袋裝出售的。辣椒粉多寡隨意,看你能不能吃辣啦。我們這兒口味嗜辣,認為沒辣椒不好吃的),略炒一下就行,這裡要注意時間,千萬別炒焦了,很容易焦的。炒一下是為了把辣椒粉炸熟,不炸熟很辣的。

4.把羊肉丁放進鍋裡翻炒,不停翻炒直至羊肉變色成熟。這個步驟的理想狀態是不放水,純靠臂力翻炒成熟。但現實操作中因為怕糊鍋底總要加一部分水,加了水,就要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羊肉差不多熟的時候加醬油。再炒一會兒湯收的差不多就要加鹽。加鹽的分量看羊肉的分量。如果炒的臊子多的話因為要久放就要多放鹽防腐。如果只炒吃一頓兩頓的量那鹽放適量不淡口就行。想放胡椒粉的可以少灑點。放鹽後就可以關火了。

羊肉臊子炒好後用合適的盆碗裝好。放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了,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細心的人還會按照每頓吃的分量一份份分好,方便取用。

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做酸菜羊肉了。

原料:蔥一根,姜一片,蒜兩瓣,十三香,姜粉,辣椒粉,酸菜一把,土豆一個,羊肉臊子一勺。

製作方法:1.土豆切成條備用,酸菜切斷纖維切絲備用;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蔥、姜、蒜若干。切碎待用。多少看個人的習慣,一般是羊肉量的二十分之一,放是為了除羶。;

3.鍋燒熱,放少量油,油量淺淺覆蓋鍋底即可。(因為羊肉有羊油,炒制時會出很多油。當然最好用羊尾巴油炒,沒有的話,任何植物油都行。)油熱後,有煙冒出,此時把切碎的蔥薑蒜放進去爆香。然後放入姜粉,全調料粉,辣椒粉(放姜粉、全調料粉是為了調味除羶味。這些調料的分量看個人口味,全調料粉農貿市場有賣調料的攤位現場粉碎製作,或者買超市的王守義十三香就行。姜粉、辣椒粉超市都有袋裝出售的。辣椒粉多寡隨意,看你能不能吃辣啦。我們這兒口味嗜辣,認為沒辣椒不好吃的),略炒一下就行,這裡要注意時間,千萬別炒焦了,很容易焦的。炒一下是為了把辣椒粉炸熟,不炸熟很辣的。

4.把羊肉丁放進鍋裡翻炒,不停翻炒直至羊肉變色成熟。這個步驟的理想狀態是不放水,純靠臂力翻炒成熟。但現實操作中因為怕糊鍋底總要加一部分水,加了水,就要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羊肉差不多熟的時候加醬油。再炒一會兒湯收的差不多就要加鹽。加鹽的分量看羊肉的分量。如果炒的臊子多的話因為要久放就要多放鹽防腐。如果只炒吃一頓兩頓的量那鹽放適量不淡口就行。想放胡椒粉的可以少灑點。放鹽後就可以關火了。

羊肉臊子炒好後用合適的盆碗裝好。放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了,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細心的人還會按照每頓吃的分量一份份分好,方便取用。

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做酸菜羊肉了。

原料:蔥一根,姜一片,蒜兩瓣,十三香,姜粉,辣椒粉,酸菜一把,土豆一個,羊肉臊子一勺。

製作方法:1.土豆切成條備用,酸菜切斷纖維切絲備用;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蔥、姜、蒜若干。切碎待用。多少看個人的習慣,一般是羊肉量的二十分之一,放是為了除羶。;

3.鍋燒熱,放少量油,油量淺淺覆蓋鍋底即可。(因為羊肉有羊油,炒制時會出很多油。當然最好用羊尾巴油炒,沒有的話,任何植物油都行。)油熱後,有煙冒出,此時把切碎的蔥薑蒜放進去爆香。然後放入姜粉,全調料粉,辣椒粉(放姜粉、全調料粉是為了調味除羶味。這些調料的分量看個人口味,全調料粉農貿市場有賣調料的攤位現場粉碎製作,或者買超市的王守義十三香就行。姜粉、辣椒粉超市都有袋裝出售的。辣椒粉多寡隨意,看你能不能吃辣啦。我們這兒口味嗜辣,認為沒辣椒不好吃的),略炒一下就行,這裡要注意時間,千萬別炒焦了,很容易焦的。炒一下是為了把辣椒粉炸熟,不炸熟很辣的。

4.把羊肉丁放進鍋裡翻炒,不停翻炒直至羊肉變色成熟。這個步驟的理想狀態是不放水,純靠臂力翻炒成熟。但現實操作中因為怕糊鍋底總要加一部分水,加了水,就要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羊肉差不多熟的時候加醬油。再炒一會兒湯收的差不多就要加鹽。加鹽的分量看羊肉的分量。如果炒的臊子多的話因為要久放就要多放鹽防腐。如果只炒吃一頓兩頓的量那鹽放適量不淡口就行。想放胡椒粉的可以少灑點。放鹽後就可以關火了。

羊肉臊子炒好後用合適的盆碗裝好。放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了,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細心的人還會按照每頓吃的分量一份份分好,方便取用。

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做酸菜羊肉了。

原料:蔥一根,姜一片,蒜兩瓣,十三香,姜粉,辣椒粉,酸菜一把,土豆一個,羊肉臊子一勺。

製作方法:1.土豆切成條備用,酸菜切斷纖維切絲備用;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鍋內加適量油,加熱,放入切碎的蔥薑蒜爆香,依個人口味放入姜粉、十三香,辣椒粉適量,炒熟防焦;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蔥、姜、蒜若干。切碎待用。多少看個人的習慣,一般是羊肉量的二十分之一,放是為了除羶。;

3.鍋燒熱,放少量油,油量淺淺覆蓋鍋底即可。(因為羊肉有羊油,炒制時會出很多油。當然最好用羊尾巴油炒,沒有的話,任何植物油都行。)油熱後,有煙冒出,此時把切碎的蔥薑蒜放進去爆香。然後放入姜粉,全調料粉,辣椒粉(放姜粉、全調料粉是為了調味除羶味。這些調料的分量看個人口味,全調料粉農貿市場有賣調料的攤位現場粉碎製作,或者買超市的王守義十三香就行。姜粉、辣椒粉超市都有袋裝出售的。辣椒粉多寡隨意,看你能不能吃辣啦。我們這兒口味嗜辣,認為沒辣椒不好吃的),略炒一下就行,這裡要注意時間,千萬別炒焦了,很容易焦的。炒一下是為了把辣椒粉炸熟,不炸熟很辣的。

4.把羊肉丁放進鍋裡翻炒,不停翻炒直至羊肉變色成熟。這個步驟的理想狀態是不放水,純靠臂力翻炒成熟。但現實操作中因為怕糊鍋底總要加一部分水,加了水,就要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羊肉差不多熟的時候加醬油。再炒一會兒湯收的差不多就要加鹽。加鹽的分量看羊肉的分量。如果炒的臊子多的話因為要久放就要多放鹽防腐。如果只炒吃一頓兩頓的量那鹽放適量不淡口就行。想放胡椒粉的可以少灑點。放鹽後就可以關火了。

羊肉臊子炒好後用合適的盆碗裝好。放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了,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細心的人還會按照每頓吃的分量一份份分好,方便取用。

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做酸菜羊肉了。

原料:蔥一根,姜一片,蒜兩瓣,十三香,姜粉,辣椒粉,酸菜一把,土豆一個,羊肉臊子一勺。

製作方法:1.土豆切成條備用,酸菜切斷纖維切絲備用;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鍋內加適量油,加熱,放入切碎的蔥薑蒜爆香,依個人口味放入姜粉、十三香,辣椒粉適量,炒熟防焦;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3.放入土豆條炒制,不停翻動防止糊鍋,稍炒一會兒加水,水要淹過土豆條(冷水開水都行)。蓋上鍋蓋開始燜。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蔥、姜、蒜若干。切碎待用。多少看個人的習慣,一般是羊肉量的二十分之一,放是為了除羶。;

3.鍋燒熱,放少量油,油量淺淺覆蓋鍋底即可。(因為羊肉有羊油,炒制時會出很多油。當然最好用羊尾巴油炒,沒有的話,任何植物油都行。)油熱後,有煙冒出,此時把切碎的蔥薑蒜放進去爆香。然後放入姜粉,全調料粉,辣椒粉(放姜粉、全調料粉是為了調味除羶味。這些調料的分量看個人口味,全調料粉農貿市場有賣調料的攤位現場粉碎製作,或者買超市的王守義十三香就行。姜粉、辣椒粉超市都有袋裝出售的。辣椒粉多寡隨意,看你能不能吃辣啦。我們這兒口味嗜辣,認為沒辣椒不好吃的),略炒一下就行,這裡要注意時間,千萬別炒焦了,很容易焦的。炒一下是為了把辣椒粉炸熟,不炸熟很辣的。

4.把羊肉丁放進鍋裡翻炒,不停翻炒直至羊肉變色成熟。這個步驟的理想狀態是不放水,純靠臂力翻炒成熟。但現實操作中因為怕糊鍋底總要加一部分水,加了水,就要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羊肉差不多熟的時候加醬油。再炒一會兒湯收的差不多就要加鹽。加鹽的分量看羊肉的分量。如果炒的臊子多的話因為要久放就要多放鹽防腐。如果只炒吃一頓兩頓的量那鹽放適量不淡口就行。想放胡椒粉的可以少灑點。放鹽後就可以關火了。

羊肉臊子炒好後用合適的盆碗裝好。放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了,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細心的人還會按照每頓吃的分量一份份分好,方便取用。

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做酸菜羊肉了。

原料:蔥一根,姜一片,蒜兩瓣,十三香,姜粉,辣椒粉,酸菜一把,土豆一個,羊肉臊子一勺。

製作方法:1.土豆切成條備用,酸菜切斷纖維切絲備用;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鍋內加適量油,加熱,放入切碎的蔥薑蒜爆香,依個人口味放入姜粉、十三香,辣椒粉適量,炒熟防焦;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3.放入土豆條炒制,不停翻動防止糊鍋,稍炒一會兒加水,水要淹過土豆條(冷水開水都行)。蓋上鍋蓋開始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做的時候手邊沒有羊肉臊子,用的生羊肉,要先把羊肉放鍋裡炒,再放土豆條)

4.用筷子戳一下土豆覺得土豆熟了就加入酸菜,翻炒幾下讓酸菜和土豆、調料充分接觸,然後繼續蓋上鍋蓋燜制。(之所以要土豆熟了再加酸菜,是因為土豆如果在沒熟的時候接觸酸菜就脆心了,再也不能燜出澱粉般軟糯的口感了。如果喜歡吃脆土豆的童鞋,可以土豆和酸菜一起入鍋);

"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西北味蕾符號:酸菜羊肉

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菜,地域色彩極濃。是典型的西北地方菜餚。但原料並不稀有,很容易取得。工序也不繁複,極其簡單,就是需要時間去醞釀準備。

這道菜叫酸菜羊肉,是西北小鎮的特色做法。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沒有吃到同樣的。不過我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就是了。

菜的主要材料就三樣:酸菜、羊肉、土豆。

羊肉和土豆暫且不說各地品質差異,也算普遍性食材,大江南北各個地方都有。但酸菜卻算是地域性食材,可能只有西北和東北這種冬季苦寒之地才會醃酸菜。我在東北看到吃到的酸菜和我的家鄉並無二致。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酸菜的醃製手法極其簡單,比起韓國辣白菜,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家地處西北。在我們這兒,每年十月中下旬,天氣開始變冷,大白菜批量成熟上市,滿街都是拉著車賣白菜的商販。白菜上市量大而價極廉。我今年買了一大袋,二十來顆白菜,個頭粗壯,水分充足。每斤四毛五,總共才二十多元。搬回家,略做晾晒,在陰涼處放一兩天就行。然後開始清洗醃菜的容器。

過去冬天難熬,沒有大棚菜,我們這兒全靠酸菜土豆蘿蔔度日。醃酸菜都是用缸醃,就是那種用陶土燒製的大缸,口大底略小,缸高至成人腰部。過去醃一大缸,天天酸菜土豆,從頭年立冬吃到來年春天,足有四個來月。現在冬天吃食選擇多了,超市裡綠葉菜應有盡有,酸菜成了調劑,就拿罈子醃,就是過去那種醃鹹菜的罈子,袖珍秀氣了許多。但無論怎樣,最好是陶製品。老人說陶器透氣,器身有氣孔,醃菜不易壞。不過現在條件限制,很多人家用其他材質的器皿醃菜。我就在微信上看到過用乾淨的塑料油桶醃酸菜的。十幾年前,我在長春,也聽說政府禁止在樓道放菜缸,讓市民用塑料桶醃酸菜。沒嘗試過不知味道如何。但總覺得用陶器更安全些。

我家現在用的是一隻不大不小的深褐色醃菜壇。醃菜前要把罈子洗乾淨,尤其是罈子內壁,絕對要涮洗乾淨,否則醃菜容易壞掉。然後抓幾把粗鹽,就是超市賣的那種大粒醃製鹽,灑在壇底,一定要把罈子底鋪滿。抓一把花椒,灑在鹽上。加花椒是為了加味添香,多少隨意。然後就可以把大白菜豎著從中間劈開,一顆劈成四瓣也行,兩瓣也行,看菜大小,主要看你吃的時候一頓需要多大的量。把劈開的白菜放到壇裡,壓緊壓實,一層層摞起來,中間不需要再加任何調料。菜壓滿罈子後,在上面再灑一層粗鹽,一層花椒,然後用石頭壓上。用乾淨容器接冷水把罈子裡灌滿,最後要讓水能淹過白菜。差一點點水沒有淹過菜也沒關係,菜在醃製發酵過程中會出水,會軟化,最終白菜都會沉入水中。(這個醃菜的水,有的人很講究,要熬花椒水,放涼後再倒到缸裡。我前幾年試過,但沒覺得酸菜味道有什麼不同。所以各人隨意啦。我覺得用純淨水好些,畢竟衛生嘛。)

上面的工序都做完後,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把醃菜罈子放在陰涼通風處,靜置。氣溫不能太熱,太熱菜會壞。樓道是理想場所。但現在很多地方是不讓放的。靜置三十天左右,酸菜就可以吃了。如果著急吃,也必須超過二十天,否則亞硝酸鹽比較多,對人身體不好。

羊肉土豆各地都有,但也有品質好壞。羊肉全國各地都有,但據說南方的羊肉不好吃,北方內蒙草原上養的羊肉最好。但我都沒吃過,不好置評。我只吃過我們當地的羊肉,味道很好。我們這兒買羊肉講究買羯羊,就是閹割過的公羊。這幾年鹽池灘羊名氣蠻大,但我覺得我們本地的羊也不錯。冬天冷起來的時候,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隻半隻羊,炒羊肉臊子。我們本地標準的羊肉酸菜做法也是先把羊肉炒成肉臊子再做。


羊肉臊子做法:

1.羊肉要肥瘦相間的,肉多少要看鍋大小,肉最多能蓋滿鍋容量的四分之三,再多炒制時翻不過來。把羊肉切成肉丁,丁越小越好,容易入味;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蔥、姜、蒜若干。切碎待用。多少看個人的習慣,一般是羊肉量的二十分之一,放是為了除羶。;

3.鍋燒熱,放少量油,油量淺淺覆蓋鍋底即可。(因為羊肉有羊油,炒制時會出很多油。當然最好用羊尾巴油炒,沒有的話,任何植物油都行。)油熱後,有煙冒出,此時把切碎的蔥薑蒜放進去爆香。然後放入姜粉,全調料粉,辣椒粉(放姜粉、全調料粉是為了調味除羶味。這些調料的分量看個人口味,全調料粉農貿市場有賣調料的攤位現場粉碎製作,或者買超市的王守義十三香就行。姜粉、辣椒粉超市都有袋裝出售的。辣椒粉多寡隨意,看你能不能吃辣啦。我們這兒口味嗜辣,認為沒辣椒不好吃的),略炒一下就行,這裡要注意時間,千萬別炒焦了,很容易焦的。炒一下是為了把辣椒粉炸熟,不炸熟很辣的。

4.把羊肉丁放進鍋裡翻炒,不停翻炒直至羊肉變色成熟。這個步驟的理想狀態是不放水,純靠臂力翻炒成熟。但現實操作中因為怕糊鍋底總要加一部分水,加了水,就要蓋上鍋蓋燜一會兒。羊肉差不多熟的時候加醬油。再炒一會兒湯收的差不多就要加鹽。加鹽的分量看羊肉的分量。如果炒的臊子多的話因為要久放就要多放鹽防腐。如果只炒吃一頓兩頓的量那鹽放適量不淡口就行。想放胡椒粉的可以少灑點。放鹽後就可以關火了。

羊肉臊子炒好後用合適的盆碗裝好。放涼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凍層保存了,可以保存比較長的時間。細心的人還會按照每頓吃的分量一份份分好,方便取用。

好了,現在就可以開始做酸菜羊肉了。

原料:蔥一根,姜一片,蒜兩瓣,十三香,姜粉,辣椒粉,酸菜一把,土豆一個,羊肉臊子一勺。

製作方法:1.土豆切成條備用,酸菜切斷纖維切絲備用;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2.鍋內加適量油,加熱,放入切碎的蔥薑蒜爆香,依個人口味放入姜粉、十三香,辣椒粉適量,炒熟防焦;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3.放入土豆條炒制,不停翻動防止糊鍋,稍炒一會兒加水,水要淹過土豆條(冷水開水都行)。蓋上鍋蓋開始燜。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我做的時候手邊沒有羊肉臊子,用的生羊肉,要先把羊肉放鍋裡炒,再放土豆條)

4.用筷子戳一下土豆覺得土豆熟了就加入酸菜,翻炒幾下讓酸菜和土豆、調料充分接觸,然後繼續蓋上鍋蓋燜制。(之所以要土豆熟了再加酸菜,是因為土豆如果在沒熟的時候接觸酸菜就脆心了,再也不能燜出澱粉般軟糯的口感了。如果喜歡吃脆土豆的童鞋,可以土豆和酸菜一起入鍋);

我敢肯定!中國一半以上的人沒有吃過這道菜

5.放入炒好的羊肉臊子(如果是冷凍的臊子要早一點放),翻炒攪拌均勻,看鍋裡湯收得差不多了就放入適量的鹽、胡椒粉。攪拌均勻關火。

一盤酸辣適口、脆爽鮮香的酸菜羊肉就出鍋啦。超級下飯,配著這菜我能吃兩大碗米飯。

酸菜要是嫌自己醃太麻煩的話,可以在網上買真空包裝好售賣的,在某寶上搜西北酸菜、東北酸菜都行,有很多。不過我沒買過無法推薦。羊肉如果當地買的不好吃的話,也可以在網上買。不過這菜有一定的地域性,南方好多人連羊肉都不吃,估計這菜就更不喜歡了。但酸菜羊肉是我們這兒冬天的標配啊,基本上就沒有不喜歡吃的人。

我生活的地方在寧夏。古時屬於西北邊陲小鎮,就在沙漠邊兒上,氣候乾燥,風沙肆虐,但因為緊鄰黃河,是平原川區,不缺水,人們還是可以生存下去的。酸菜的產生起源,我認為還是跟生活的艱難有關。過去這裡冬天蔬菜不易得,必須靠醃製菜來下飯。而醃製鹹菜需要大量的鹽。在過去這裡窮,生活水平低,鹽對勞苦大眾來說也是貴重的,不是所有窮人家都醃得起鹹菜。所以為生活所迫,人們發明了酸菜。只需要不多的鹽和一缸水,就可以醃製發酵出在冬日可以長久保存的酸菜,是窮人的恩物。

時至今日,人們在冬天已經不缺新鮮蔬菜吃了。但長久的食用習慣已經變成了血液中食物基因的符號。酸菜以它獨特的風味在我們的餐桌上佔據著一席之地。

我們西北山區人民一直有養殖羊群的傳統,養的羊喝著鹽鹼水,吃著戈壁灘上的甘草,味道鮮美無羶味。羊肉自古以來就是我們這兒的頂級美味。

土豆就更不用說了。缺水的沙地種不了別的糧食,種土豆卻豐產。土豆在我們這兒叫芋頭,在古時是擔當著口糧充飢的重擔。

這三種都是對我的家鄉意義重大的食材,它們的交匯融合產生了酸菜羊肉這道菜餚。哪怕在世間種種早已發生翻天覆變化的今天,家鄉的冬日,這道菜依然有著無可撼動的江湖地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每一位家鄉人,無論是在外鄉奔波的,還是在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都念念不忘這一口酸菜羊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