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美食 物道 物道 2017-08-29

(本文由物道原創,點擊上方關注)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登門約“灶”訪

記得早先少年時,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灶臺。它方方正正、憨憨笨笨,卻承載著一家人三餐的口食。無論日子是豐盈還是貧苦,只要灶臺冒起熱氣,日子便有了生機,有了希望。

可對於離鄉15年的王邦相來說,灶臺不僅養活了他,還藏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帶給他的味覺力量 。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在我小的時候,並不覺得灶臺飯有多好吃,可自從長大後漂泊他鄉,我的胃一刻都沒有安分過,似乎這世上再也沒有一樣美食,能給帶你灶臺般的踏實感。”王邦相說道。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為了找回那份踏實感,王邦相在遠離家鄉的寧波開了間「登門“灶”訪」的小店。裡面所有的食材都來自他的故鄉寧海。

不僅如此,他還把媽媽和她的手藝也一起接到了身邊,他希望每一個登門造訪的人,都能趕赴一場和故鄉的約飯。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 王邦相與媽媽

守候城市裡的異鄉人

不知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歷,在他鄉漂泊時,定要找一個有故鄉味道的店,那裡不僅有故鄉的美食,還得有故鄉的碗、故鄉的桌子......最最最重要的,是得有故鄉的人,他們說著親切的鄉音。

對於每一個登門造訪這間小店的人而言,二樓有一面能重載記憶的牆。勺子、絲瓜烙、板子、剪刀、印糕板......曾有一個年過80的老者站在這裡數了很久,它們聚在一起,就是老者最思念的地方。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上到小店二樓,王邦相曾特意回到故鄉把收來的簸箕做成了靠背牆,把老粗布縫成了抱枕......

可最閃閃發光的地方,永遠是盡頭處的玻璃窗,在燈光的照耀下,那裡的舊碗,一個個安放著,閃爍著微弱的光。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在我的故鄉寧海,家家戶戶的碗的底部會刻上姓氏,婚慶擺酒的時,大家借碗來用,用完後可以根據碗底的姓氏還回去。”王邦相說道。

中國人有句老話,吃過百家飯,才能長大成人,可在王邦相看來,百家碗是家鄉人的情誼。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登門“灶”訪裡的每一件物,都和王邦相的故鄉寧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這裡多呆一分鐘,就離故鄉更近一點。

而它就像一盞家中等待的燈,守候著這所城市裡的異鄉人。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世界上極致的口味永遠是媽媽的味道

登門“灶”訪最神奇的地方,一定在後廚,因為裡面掌勺的人,是王邦相的母親和家鄉來的阿姨。

王邦相曾特別自豪的告訴我,只有媽媽做的菜,才能有故鄉的味道。其中有一道美食“麥餃筒”,讓王邦相愛得最深切。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在寧海,家家戶戶都會做麥餃筒。它的神奇之處是,在一張薄薄的麵餅皮裡,竟然包上面幹、豆芽、香乾、土豬肉等十幾種小菜。再丟入油鍋,煎得兩面金黃,一口下去,哪怕再堅強的寧海人,都會淚流滿面。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除了麥餃筒,登門“灶”訪另一個神奇之處,在於它每天都會營業到凌晨一點半。

王邦相告訴我:“一般來說周邊的店家晚上8點就關門了,可當地很多寧海人經常加班到午夜,怕他們撲空,所以我們才臨時調整了營業時間。”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深夜不挑嘴,看的是走心。每一個深夜而來的寧海人,會叫上一壺小酒,配上烤前童香乾、帶豆烤花生等小菜,或者左手握著一個麥餃筒,右手攪拌著粘稠的粥,直至安妥深夜那不安分的胃。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去赴故鄉約,去見故鄉人,去吃故鄉飯。

哪怕是一間小小登門“灶”訪,都能牽動著每一個異鄉人的心,在這裡,食物只是紐帶,暖心才是它存在的根本。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我們吃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種鄉愁

作家阿城說過,鄉愁其實是思念家鄉食物。

對於王邦相來說,只有家鄉的食物,才能激化他腸道內的蛋白酶。它不僅存有記憶,還存有故土的溫情,既然無法避免,唯有把它帶在身邊,不知不覺中,他鄉變故鄉。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然而對於每一個漂泊在外的我們來說,我們無比期待著,在異鄉找到一間像登門“灶”訪一樣閃閃發光的小店,它是獨屬於故鄉的風物,不論你開心還是難過,哪怕灰頭土臉,一旦你走進它,都能得到妥帖的安放。

因為,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鄉愁。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由「登門灶房」授權提供,攝影師:張飛,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這個懷舊小餐館,菜式平淡沒有大廚,異鄉人吃了卻想流淚

微信搜索關注:物道(ID:wudaoone)微博@物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