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魚菜共生系統,再薦一魚:攀鱸魚(會走路的魚)

鱸魚 羅非魚 畜牧業 小農爸爸 小農爸爸 2017-09-02

針對最近老是有人問小農爸爸為何魚菜系統的魚總是死,我想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第一是沒花心思去了解魚菜共生系統的運行要求,第二是選擇了一些不健康或者難養的魚。小農爸爸昨天介紹了紅色羅非魚,作為魚菜共生系統的首選養殖魚類,既可食用,又可觀賞。

今天小農爸爸在推薦一種魚,是非常適合魚菜系統初學者養殖的,那就是如怪物一般存在的“攀鱸魚”!

玩轉魚菜共生系統,再薦一魚:攀鱸魚(會走路的魚)

小農爸爸的魚菜共生系統飼養的攀鱸魚,朋友從農村的山坑抓了送我的,共8條

什麼是攀鱸魚?

攀鱸魚,又稱:過山鯽、巴摩(潮汕地區俗稱)、飛鯽、太陽魚。

屬於鱸形目,攀鱸亞目,攀鱸科,攀鱸屬的小型亞洲淡水魚。分佈於亞洲,產於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屬。攀鱸屬全球僅有2個種,中國僅龜殼攀鱸一種,分佈於香港、福建、廣東、廣西、臺灣、澳門、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溼地、稻田,屬中國原生魚類。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

玩轉魚菜共生系統,再薦一魚:攀鱸魚(會走路的魚)

小農爸爸的魚菜共生系統飼養的攀鱸魚,朋友從農村的山坑抓了送我的,共8條

攀鱸為何怪?

被稱為神祕殺手魚的攀鱸,極具侵略性,可穿越陸地,並讓鳥類和其他魚類窒息而死,攀鱸能在陸地上用肺部呼吸,可存活6天,還能在乾涸的河床泥沼中冬眠6個月,科學家相信牠們也能在鹹水中生存。攀鱸是侵略性和攻擊性極強的淡水物種,往往在新環境中強勢壓倒本地物種。攀鱸被其他動物吞噬時, 能通過膨脹來阻擋捕食者的喉嚨,以此摧毀大型生物、窒息對手或強迫對手捱餓, 來消滅對手。

龜殼攀鱸的鰓上器非常發達,能呼吸空氣,故離水較長時間而不死,當水體缺氧離水、或在稍溼潤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較長時間。

此前,攀鱸魚入侵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農林漁業部的報告稱,攀鱸“能利用胸鰭在陸地上爬行,它們甚至可能會爬樹。”,這讓小農爸爸想起“緣木求魚”這個典故,難道求到的魚就是攀鱸魚?

玩轉魚菜共生系統,再薦一魚:攀鱸魚(會走路的魚)

小農爸爸的魚菜共生系統飼養的攀鱸魚,朋友從農村的山坑抓了送我的,共8條

攀鱸魚生存環境如何?

生活的環境被汙染,水質變質發臭,其它魚類都無法生存相繼死亡時,這種小魚依然頑強的活著(這也就是為何小農爸爸推薦魚菜共生初學者養殖這種攀鱸魚的原因了。),但它們並不喜歡生活在受汙染的水裡,每當大雨過後,水位上漲後,魚兒們就會集體爬上岸,去尋找良好的新環境裡生活。攀鱸魚因對水體汙染不太敏感,但生存個數卻可反映水汙染程度,所以可以作水汙染的指標物種。

攀鱸魚適宜的水體PH值:6~9,硬度 : 36~447 PPM,生長水溫:18~35℃,最適生長水溫:25~30℃,低於15℃停止攝食,臨界水溫:10℃,致死亡水溫:約5℃,屬熱帶、亞熱帶淡水魚。

玩轉魚菜共生系統,再薦一魚:攀鱸魚(會走路的魚)

介紹完攀鱸魚,言歸正傳,魚菜共生系統初學者由於缺乏養魚種菜的經驗,又對水的質量難以控制,所以,小農爸爸推薦的紅色羅非魚和攀鱸魚都是非常適合魚菜共生系統初學者養殖的,兩者均具有觀賞價值,還有食用價值,不過據小農爸爸瞭解,攀鱸魚刺多肉少,許多人不喜歡食用,多用於觀賞。下面看看攀鱸是如何在陸地上“走路”的。

玩轉魚菜共生系統,再薦一魚:攀鱸魚(會走路的魚)

攀鱸魚在走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