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滷水配方的前世今生,從演變中體會如何讓滷水變得更有創造性

接著上一篇文章的滷水的話題,在滷水的分類中,潮汕滷水和精滷水、川辣滷水一樣,都是不能錯過的一課。說起潮汕滷水,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在很多人的眼中,那是一種不入流的角色,看到此處,有些朋友會覺得不以為然,而事實上小鳴並沒有貶低之意,在朱彪初老師的《潮州菜譜》中記載的潮州滷水配方:八角5克、桂皮5克、甘草5克、辣椒3克、香菜頭25克、青蔥15克、蒜頭10克、生抽150克、清水3000克

對比昨天列敘的精滷水配方,大家便可以發現小鳴所言不虛。

潮汕滷水配方的前世今生,從演變中體會如何讓滷水變得更有創造性

所謂時勢造英雄,在滷水的江湖中也是這樣,精滷水以壓倒性的優勢輝煌了近70年之後,在進入了90年代後,生產豉油的廠家不再以生晒的方式製作豉油,豉油的味道因此而出現了變化,豉油作為精滷水的靈魂,它的變化讓精滷水變得黯然許多,而這時吸收了不少新概念,將一些中西結合的概念引入傳統滷水之後,脫胎換骨的潮汕滷水才終於有了粉墨登場的時機。

潮汕滷水配方的前世今生,從演變中體會如何讓滷水變得更有創造性

此時的潮汕滷水經過了打磨,它的做法變得十分的講究,味道上呈現了‘濃、香、醇’的特點,製法上也從原來的簡單熬製變成了四道必不可缺的工序,不僅是製法工序上有變化,此時的潮汕滷水在配方上也是變化頗大,出現了以南姜為君料來構築前端的配方架構,以下是一組比較經典的潮州滷水配方以及製法,大家從中體會到這道經典美味的演變。

香料:南姜200克、香菜籽12克、香茅8克、香葉8克、白蔻8克、草果5克、草蔻5克、幹辣椒5克、八角2克、桂皮3克、幹蔥頭20克、香菜頭5克、大蒜30克。

底湯配料:大地魚50克、瑤柱100克、豬大骨250克、火腿250克、火腿骨200克、老雞肉200克、梅花肉200克、鵝油150克、清水5500克

調味料:生抽150克、魚露100克、冰糖50克、味精150克、白醬油50克、糖色適量

潮汕滷水配方的前世今生,從演變中體會如何讓滷水變得更有創造性

此時的潮汕滷水,在製作方式也變得十分講究,使用底湯材料熬製底湯,小火大約兩個小時,剩餘湯底大約5000克左右,這便是潮汕滷水的基礎底湯。

在香料的處理上,也是比較細緻的,如大蒜和幹蔥頭必須過油炸香,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幹辣椒則是用幹鍋炒香,而餘下的則是可以直接使用。對於香料的細緻預處理之後,可以讓香料更好的出香。

經典的潮汕滷水製法中,對於香料並沒有使用沙袋包裹的,而是直接將香料投入底湯中,這樣的做法可以讓香味更好的融入底湯中,一般熬製時間大約是小火半個小時即可。

熬製完成之後,便可以使用調味料進行調味,調味完成之後,最後是使用糖色調色,至於糖色的用量,一般是讓滷水出現金黃色為佳。

潮汕滷水配方的前世今生,從演變中體會如何讓滷水變得更有創造性

從潮汕滷水的演變中朋友們可以看到,前輩們不拘一格的創造思維,利用香茅香味的前衝勁為推力,配合上南姜和香菜籽,以此來構築前香,用以取代了八角、桂皮構築前香的方式,用這種做法最大程度的突出了清新和鮮度,讓使用這種滷水滷製的食材鹹鮮口感十足。

這道經典的潮汕滷水不僅在香料架構上有充滿了創新,同時它在調味料上也是如此,將一般用於西廚的白醬油引入,因為白醬油的特性,在於魚露、生抽等調味料交融之後,口感上十分的豐富而濃郁,卻避開了渾濁的感覺。

對於喜歡滷水的朋友而言,瞭解潮汕滷水的前世今生,好好理解,特別是那種海納百川胸懷,對於學活滷水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