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名菜“開水白菜”在坊間炒的是熱鬧非常,誤解多多,莫衷一是。開水白菜,僅看其名,似乎不太符合菜餚命名原則,然而品嚐中慢醞味,細思量,又頗感這菜名取得真個是妙不可言,言之難表。妙就妙在這“開水”二字,難表亦也盡在“開水”之韻味中。眾所周知,開水即燒開後的白水,無色無味,謂之白開水。過去,再窮的人家也不會只是開水煮菜,即便煮清水菜,也配有醬油或豆瓣、辣椒麵碟子蘸食。然而眼下所說的這款開水白菜,實則是此開水非彼開水,或者說不是一般化之“開水”,是川菜的一款經典席宴湯菜。此菜湯為主、菜為輔,其湯,清亮淡雅、似水如鏡,看似清湯寡水、意一如清淡綠茶,入口卻香鮮異常,故戲稱為“開水”。

常有一些外來客,耳聞川菜皆辣麻,來到成都後,大多挑選些不辣不麻或似辣非麻的菜。這開水類、水煮類的菜自然便引人注目。水煮就不說了,只是這開水白菜一上桌,卻又讓人眼鏡大跌、眉頭緊鎖。一盅清水幾匹白菜心,連顆油珠子都見不到,既無看相又無吃頭,更談不上佐酒助餐。再看菜價居然貴得讓人想拔腳開溜。還有不知陰晴的食客點了此菜,一看如此這般,退又不好退,只好食管哽塞鼓倒把幾片白菜心吃了,剩下的湯都賴得喝,心中暗呼上當受騙,今天萬惡不幸遭“開水”燙捲了。

大話開水煮白菜

開水白菜

然而,如此體驗,卻並非“開水白菜”之過。在川菜中,類似這樣的餚饌亦有不少。像“水煮牛肉”並非就是白水清煮;“河水豆花”,也非河水煮豆花;“白汁魚肚”,亦不是無鹽無味……四川風味小吃裡還有款“炒米糖開水”,是過去走街串巷的一款風味夜宵,因用鮮開水將炒米糖沖泡而成故叫此名。最為有意思的是川東巴渝人家,大凡有親朋好友或客人到訪,主人家總少不了要送上一句話:“稀客哈!吃碗開水再走噻。”外鄉人一聽會心生困惑,吃啥開水?而當地人一聽,便禁不住會口舌生津,再急再忙都要把這碗“開水”吃了才走。原來川東人家的這碗“開水”,乃是一道傳統民間風味小吃,叫“涪陵油醪糟”。它是將化豬油下鍋燒熱,下醪糟、黑芝麻面、核桃仁、油酥花生仁、瓜仁,剁茸的橘餅、蜜棗、桂花炒香,然後加清水燒開舀入碗中。你只有吃了方知巴渝人家這碗“開水”之美妙。更有盛情的還打個荷包蛋,那簡直安逸得你會思想一輩子,才會感悟到川味美食中稱之為“開水”的卯竅和幽默

大話開水煮白菜

“開水”韻味

開水白菜 味韻悠長

開水白菜作為一款高級席宴湯菜,其“開水”則是川菜烹飪中之特製高級清湯。開水白菜,則是先把白菜心用沸水氽斷生(或蒸),放入涼開水中漂一會兒撈起,挑去筋絲,修理整齊,然後順條擺進湯碗;然後鍋燒熱,摻進制好備用的特製清湯,放少許鹽、胡椒粉,沸騰後打去浮沫,過濾後緩緩倒入盛有菜心的湯碗中。此時之開水白菜,湯醇色雅、如溪似泉、皎潔晶螢、清幽怡情;湯中之菜心嫩黃碧綠,有沉魚落雁之態,閉月羞花之形;慢嘗細品、鮮美柔嫩、芬芳沁心。尤其在席間吃了辣麻鹹甜酸各式濃味菜餚後,心膩腸肥之際,一款開水白菜入席,亦如柳暗花明、紅杏出牆,讓人一陣欣喜,一匙入口齒舌俱芬,白菜下肚酒解膩消,這便是開水白菜之風韻魅力。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最初這款著名湯菜在川菜國宴大師羅國榮手裡叫清湯菜心,用的是特製清湯和碧綠脆嫩的青筍尖,故此又叫“開水鳳尾”,其後又用精選的黃秧白菜心。至於現今所見的白菜心,那都是近四十年的事情。

開水白菜既然是款高級湯菜,何以選用如此大眾化之白菜,而非別的高檔鮮蔬?這便又是傳統食養中講的“性味之和”。白菜,古時叫菘。南北朝時代,有位叫周顒的名士曾任成都縣令,對蔬食頗有研究。一日,當南齊文惠太子問他:“菜食何味為勝?”顒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周顒把白菜列為群蔬之冠的美食推薦給帝王之家,並且還被載入國史之中。

白菜,蔬中閨秀,白嫩水靈、素雅潔淨、豐腴盈美、白綠相襯;其味清甜芳香、鮮嫩脆爽、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礦物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微量原素等。尤其是白菜所含的,被現代營養學家稱為“第七營養素”的纖維素,對預防結腸癌有良好作用。白菜含熱能低,也是肥胖病、糖尿病患者較理想的輔助食品。如此營養豐富且口感甚佳的白菜,配置上同樣營養豐富的清湯,“開水白菜”作為一款席宴高級湯菜,也便是實至名歸、理所應當。

大話開水煮白菜

三十年前的開水白菜

唱戲靠腔 制味在湯

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名師大廚調製的湯“濃厚而不油膩,清鮮而不淡薄”,功夫之深非同尋常。老一輩名師大廚十分注重湯的作用,因此常能巧用湯而烹製出奇風妙味的各式菜餚。川菜中的筵宴大菜,除開水白菜,還有如雞豆花、竹蓀肝膏湯、竹蓀鴿蛋湯、一品官燕、如意鮑魚、鳳尾魚翅、蝴蝶海蔘等,無一不是灌以特製清湯或奶湯而盡顯其風味神韻。

就說清湯吧,那是以老母雞、老母鴨、豬排骨、火腿、棒骨入鍋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再用旺火熬煮約一小時後,把所有物料撈起沖洗乾淨,原湯過濾後再燒開,然後用剁茸的豬瘦肉(紅茸子)掃湯,再放入撈出的原料,改小火慢熬一小時後又將原料撈出,再用剁茸的雞脯肉(白茸子)掃湯。並把兩次掃湯的紅白肉茸壓成肉餅,用紗布包起墜入湯鍋,以炆火煨起備用。吊制清湯的祕籍是:無雞不鮮,無鴨不香。

清湯製作技術要求較高,且須十分用心。其成本也較高,故叫特製清湯。成湯色澤略黃、清澈見底、香鮮味美,多用於筵席高檔菜式。過去多是老師傅親自“吊湯”,制好後通常盛於一大鋁盆中,上面放兩根蔥葉。懂得起的都知道這是吊制好的清湯。某餐館曾鬧過這樣的笑話,一新來的學徒娃人倒勤快、手腳麻利,收工後清掃廚房,見案頭一大盆清水飄起兩個蔥葉子,以為是洗菜水,就用來搓洗抹桌帕,而後一倒了之。第二天大師傅一問清湯呢?知道被新毛頭倒了,氣得吹鬍子瞪眼一整天都沒緩過氣來。

不過,在現今的大多餐館酒樓中,除了極少數品牌餐飲、高檔酒樓仍按傳統工藝吊湯制湯烹製菜餚,絕大多數餐館酒樓為降低成本,提高出菜效率,老闆和廚師多不弔湯。有些則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或以各種增鮮劑、增香劑、濃縮雞汁、濃湯膏等加開水調兌。像“開水白菜“便真就是白開水加濃縮雞汁、濃湯膏調成。

川菜中有不少高檔菜式或鮮香風味的菜餚,尤其是燕鮑翅參類,確非好湯不可。決非雞精、濃縮雞汁、濃湯膏、一滴香等所能替代的。也難怪食界和行業中對不善制湯而完全依靠各種調味料的廚師,貶為“雞精廚師”,或冠以某調味品企業名稱的“××廚師”。雞精的鮮味雖香鮮濃郁,但卻遠不如從禽畜原料中經吊熬所獲得的自然鮮香,更何況吊熬出來的湯還富含多種天然營養成分。特別是綠色環保食品已成當今食眾的共同追求,努力恢復並推崇傳統吊湯、制湯、用湯技藝,方才是廚藝之正道。

大話開水煮白菜

竹蓀鴿蛋湯

開水白菜之雅韻

開水白菜名聲遠揚,是在1953年川菜大師羅國榮奉命進京,他的開水白菜、竹蓀肝膏湯、雞皮冬筍湯三款高級湯菜也就成了北京飯店的國宴大菜。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常在北京四川飯店宴請國內外賓客,對北進四川飯店國寶級川菜大師陳鬆如做的"開水白菜"讚不絕口。有次宴請日本貴賓,席近尾聲時上來開水白菜。一位女賓看見只是一碗清水裡面浮著兩棵白菜心,覺得肯定寡淡無味,便遲遲沒動勺。周總理幾次示意,出於禮貌,女賓拿起小湯匙輕輕舀一點嚐了嚐。誰知,湯剛入口,那位女賓竟瞪大起雙眼驚呼:“哇!太鮮美啦!”於是一干為快。1962年,周恩來在上海用餐後說:“開水白菜還是四川飯店的好。”於是上海錦江飯店、華僑大廈、國際飯店等便先後派人進京切磋技藝。

1962年鄧小平在成都逗留時,在商業場原龍抄手店第一次品嚐了張懷俊師傅為他主理的一桌席桌,其中就有開水白菜,小平吃後連聲贊到:好菜!好菜!此菜只能天上有。鄧小平復出後的1980年,張懷俊師傅上調到北京,在北京四川飯店擔任廚師長。鄧小平和其他川籍國家領導人招待外賓或貴客就會到四川飯店,由張懷俊師傅親自主廚,而且必定會點開水白菜。

大話開水煮白菜

雞豆花

然而,人類之進化,文明之演繹,總是與飲食同步,人間世事不光是烹調之道,人生亦是如此。蘇軾一生坎坷波折,仕途跌跤,宦海嗆水,他在命運的激流中浮沉,無論是同流合汙,還是出於汙泥而不染,人生五味他都嚐了個夠,才品出“人間有味是清歡”,方才明白“淡泊”是人間至味。“也無風雨也無情”便是他歷經滄海情殤後心如止水之內心寫照。這一種人生境界也如“開水白菜”,淡雅清純,回味無盡。

想來,人,不論輝煌與淡泊,都會殊途同歸,煙花散盡一片灰,也總是在絢麗中歸於平淡,於喧囂中沉入寂靜,人生真也是雲淡風輕,歷經過雷電雪雨,嚐盡酸甜苦辣,方才悟得箇中真味。故而,人生若是達到“開水白菜”的境界,實在是達到了生命之佳境。情到濃時淡如水,返璞歸真,讓生命迴歸最自然,最宜人的狀態,心境自會明朗豁達,人會亦活得灑脫自在。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裡的一句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這便是開水白菜之雅風味韻。

大話開水煮白菜

鴿蛋肝糕湯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19.03.07 成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