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草魚 翹嘴鮊 釣魚 鯉魚 鰱魚 鯽魚 鯰魚 蚯蚓 飼料 垂釣是一種生活 2019-05-05

野釣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可控的情況,比如野釣時遇到魚情不佳的情況,這時我們該怎麼解決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老釣客在魚情不佳時是怎麼做到讓魚口多起來的,一起來看看吧!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一、及時更換釣場

及時改變塘口,野釣時最為適用。山塘小溝,面積小,魚情變化太大。釣者在到達目的地後,要先看再試,看什麼?看水色,看走星,看溝塘所處環境,光看還不行,還要試,一排窩子撒上誘餌,巡上兩遍,無魚問鉤,拎竿走人,另選塘口。選擇一個好塘口,這是釣魚人應變的第一招,找準了好塘口才能多獲魚。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二、及時更換釣位

不過,光是選中了釣場,也不能保證多獲魚,還要選準釣位。俗話說:七分釣位三分技。可見這釣點的選擇是多麼的重要了。窩點的選擇更是一門學問,在垂釣中,還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兩個窩點相距半尺,釣獲卻有著天壤之差。不過,釣位的選擇是有規律可循的,我選釣位,一般從五個方面去考慮: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一)、有水草的地方;;

(二)、入水口或出水口;

(三)、靠近塘邊和水溝邊;

(四)、根據風力、風向;

(五)、隨水溫變化而變化,但也不能墨守成規;

就好比如春釣灘吧,初春時選灘垂釣,特別是溫度剛起來,淺灘就不如深水。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三、及時改變釣層

魚在水中活動,不同的魚類都有相對固定的泳層。比如鯽、鯉、鯰等,喜在水底覓食;鰱、鱅、鯿等,喜在中層;而翹嘴鮊、鯵鰷魚等,喜在水上層。但是,魚的泳層也並非一成不變的。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天氣燥熱,水中含氧量減少,即使底層魚也會冒出水面喘氣;天寒地凍,水上層的翹嘴鮊、鯵鰷魚也會躲到水裡去取暖了;受了驚嚇的鰱、鱅會躍出水面;而鯽、鯉則往泥淖中藏身;水底有食物,連翹嘴鮊也會潛入水底去爭食,水面浮著青菜葉兒,那些鯿魚、草魚也會浮到水面來享受美餐……垂釣時,應審時度勢, 及時改變釣層。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四、及時更換釣餌

餌料對不對路數也是決定釣獲多少的重要因素。在運用餌料上,須從下面幾點考慮: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一)、餌隨魚變。魚與其它動物相似,也分肉食性、雜食性、植食性的。鯰魚之類屬肉食性魚類;鰱魚、草魚屬素食性魚類;鯉魚、鯽魚屬雜食性魚類。窩中進的是鰱,用蚯蚓去釣,它自然不太咬鉤。草魚是植食性的,用面餌去搏,效果不佳,如改用葦心、青草去逗引,效果就不同了。因此,用餌須隨魚而變,用對了路數,收穫自然就大。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二)、餌隨塘變。特別是養魚塘,塘主養魚餵食的多為固定飼料,因此,塘裡的魚,已形成了進食習慣,只有弄清了塘裡魚兒進食習慣,有針對性地下餌,才能多獲魚。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三)、餌隨時變。特別是季節變化,對魚類進食影響較大,一些雜食性魚類,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加之春天又是魚類繁殖期,需補充大量的營養,這時它偏吃葷食;到了夏天,它們的口味有了變化,偏重素食;一入秋季,它們須儲存營養越冬,又開始食葷食。如果垂釣者能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獲魚機會自然增多。無怪有人說,“餌隨時變,釣獲無限。”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四)、餌隨地變。這裡說的“地”指地區。我國幅員遼闊,北方一些地區白雪皚皚,南方一些地方卻綠草茵茵。一般來說,北方的魚以吃粗糧為主,如玉米、谷粟之類的,南方的魚以食細糧為主,如米、面之類的。因此,北方的魚口味偏重,喜濃香;而南方的魚口味偏淡,喜清香。隨著地域的變化餌料也應有相應變化才好。

魚情不佳時,老釣客這麼做,吃口多起來!

遇到魚口不佳的情況時,以上這些技巧,釣友用過哪個呢?

祝釣友們爆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