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菩薩,皆生彼國

無量壽經 彌勒菩薩 楞嚴經 雞湯 禪宗文化 2017-07-16

一切菩薩,皆生彼國

選自蘇樹華著《佛說無量壽經釋義》(該書準備出版,歡迎同仁贊助。)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蔘學。遵元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一切菩薩,皆生彼國

【原文】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於此世界,有幾所不退菩薩,生彼佛國?”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佛告彌勒:“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其第一佛,名曰遠照,彼有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二佛,名曰寶藏,彼有九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三佛,名曰無量音,彼有二百二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四佛,名曰甘露味,彼有二百五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五佛,名曰龍勝,彼有十四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六佛,名曰勝力,彼有萬四千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七佛,名曰師子,彼有五百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八佛,名曰離垢光,彼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九佛,名曰德首,彼有六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佛,名曰妙德山,彼有六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一佛,名曰人王,彼有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無上華,彼有無數不可稱計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佛語彌勒:“不但此十四佛國中諸菩薩等,當往生也。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亦復如是,甚多無數。我但說十方諸佛名號,及菩薩比丘生彼國者,晝夜一劫,尚未能盡,我今為汝,略說之耳。”

【章旨】

十方世界,一切菩薩。悉皆往生,彼佛國土。彼佛國土,不在別處。彼佛國土,即是自性。

一切菩薩,皆生彼國

【譯文】

彌勒菩薩問佛:“世尊!娑婆世界,多少菩薩,往生彼國,得不退轉?”

佛告彌勒:“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菩薩,往生彼國,得不退轉。此等菩薩,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功德智慧,僅次彌勒。復有無數,小行菩薩,皆當往生,彼佛國土。”

佛告彌勒:“我剎眾生,往生彼國。十方世界,無量眾生,悉皆往生,彼佛國土。第一,遠照佛剎,有一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剎,有九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三,無量音佛剎,有二百二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四,甘露味佛剎,有二百五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五,龍勝佛剎,有十四億菩薩,皆當往生。第六,勝力佛剎,有一萬四千菩薩,皆當往生。第七,師子佛剎,有五百億菩薩,皆當往生。第八,離垢光佛剎,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九,德首佛剎,有六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十,妙德山佛剎,有六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十一,人王佛剎,有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十二,無上華佛剎,有無數菩薩,皆當往生。此諸菩薩,智慧勇猛,皆不退轉,已曾供養,無量諸佛,七日之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諸大菩薩所修堅固之法。第十三,無畏佛剎,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諸小菩薩,及比丘等,無量無數,皆當往生。”

佛語彌勒:“如上所說,十四佛剎,國中菩薩,皆當往生,彼佛國土。十方世界,無量佛剎,國中菩薩,皆當往生。十方國土,諸菩薩眾,及大比丘,得往生者,但說名號,晝夜不停,歷經一劫,說之不盡,我今為汝,略說之耳。”

一切菩薩,皆生彼國

【釋義】

地前菩薩,一念回頭,便是一念供佛,念念回頭,便是百千萬次供佛。

問:回頭作麼?

答曰:只為見得這百般作用的主人公,只為見得這化現萬相的主人公。回頭即是迴向,回這外求的心,向這當下的佛。

問:這佛是誰?

答曰:唯此一心,更無別佛。此心不生不滅,是名無量壽。此心妙用無窮,是名無量光。此心不在別處,只在諸人當下,所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景德傳燈錄》卷第三。《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二一八頁中。)。

迴向彼佛,即是回這外求心,向這自性佛。如是迴向,是名供養諸佛。供者,拱也,向也。養者,順也,從也。一心求見自心,念念迴向自心,即是作諸功德,供養諸佛。此是地前菩薩的供養。

登地菩薩,安住本國,供養十方,一食之頃,還至本國,飯食經行,所謂“從體起用,攝用歸體”是也。《楞嚴經》雲:“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三。第十九冊,第一一九頁中。)此是登地菩薩的供養。

法有無量,性體是一,是名“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一念迴歸,還同本來,是名“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迴歸自性,普度有情,是名“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全體大相,全相即體,是名“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問:佛告彌勒菩薩:“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十方菩薩,皆生彼國,彼國人民,豈不極多,他國人民,豈不極少?

答曰:彼國,即是彼岸的國。彼岸在哪裡?回頭是岸。我國菩薩,往生彼國。他國菩薩,往生彼國。一切菩薩,悉皆往生彼國。彼國即是自性。自性即是彼國。往生彼國即是迴歸自性。迴歸自性即是往生彼國。若離自性,更有彼國,此是外道見。若離自性,更往別處,此是外道行。依外道見,行外道行,不得成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