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和今天習慣不同,當時不講究吃某家飯館,而是講究追著某個廚師吃,這叫“吃大師傅”。好廚師不只手藝好,對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一清二楚,會根據場合來調整菜式的口味、出菜的順序。

對飯館來說,另一類核心人物是跑堂兒的堂頭,也就是領班。城裡最有號召力的堂頭轉到其他酒樓,連王公貴族都會趕去捧場。堂頭除了專業技巧,最核心的本事是察言觀色,善於說話。語氣要不卑不亢,既得順著客人的話茬,又得堅持底線。要做到駁回對方的時候還讓他有面子。

唐魯孫舉過一些例子。比如,性子急的客人催菜,堂頭會說:“火候不到家,不能給您端上來。情願菜來晚了讓您罵兩句,也不能端不好的東西給您。”客人嫌菜做得不好,他們會說:“這是您的口味越吃越高了。您要是常來指點,我們就不會這樣子了。”客人嫌魚蝦不新鮮,他們是這麼半開玩笑半解嘲的:“一來是這貨太少。二來您府上的大師傅眼疾手快,先叫他給買走了。”讓客人當著外人被恭維,覺得臉上有光。這些智慧,倒是可以供某些大企業的公關學學。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和今天習慣不同,當時不講究吃某家飯館,而是講究追著某個廚師吃,這叫“吃大師傅”。好廚師不只手藝好,對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一清二楚,會根據場合來調整菜式的口味、出菜的順序。

對飯館來說,另一類核心人物是跑堂兒的堂頭,也就是領班。城裡最有號召力的堂頭轉到其他酒樓,連王公貴族都會趕去捧場。堂頭除了專業技巧,最核心的本事是察言觀色,善於說話。語氣要不卑不亢,既得順著客人的話茬,又得堅持底線。要做到駁回對方的時候還讓他有面子。

唐魯孫舉過一些例子。比如,性子急的客人催菜,堂頭會說:“火候不到家,不能給您端上來。情願菜來晚了讓您罵兩句,也不能端不好的東西給您。”客人嫌菜做得不好,他們會說:“這是您的口味越吃越高了。您要是常來指點,我們就不會這樣子了。”客人嫌魚蝦不新鮮,他們是這麼半開玩笑半解嘲的:“一來是這貨太少。二來您府上的大師傅眼疾手快,先叫他給買走了。”讓客人當著外人被恭維,覺得臉上有光。這些智慧,倒是可以供某些大企業的公關學學。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老北京是熟人社會,好堂倌要懂得既成全主顧的面子,又能替他省錢。如果老主顧領來的是生面孔,一開口點的又是價碼高的場面菜,堂倌就明白這頓飯有特殊題目,會額外贈送兩道很貴的菜作為敬菜。客人覺得主人平時一定出手大方,才讓飯店如此尊敬。主人自然也心領神會,會把額外的菜價一總算進小費。梅蘭芳最喜歡恩承居的鴨油素炒豌豆苗和蠔油燒鱔魚,跑堂的只要見到他來,就通知廚房先把這兩道菜作敬菜,不用單點。

中國的人情向來含混。老北京的規矩,很難說是唯利的策略,還是厚道的情懷。吃和情感相連,飲食業和顧客的關係是最容易由信任發展出親近的。

比如,北京的東來順是從市場擺攤起家的,直到發展成幾層樓的大飯館。民國時候,東來順的後灶外,一直保留著兩排露天桌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牛羊肉餡餃子。時人都說東來順的老闆不忘本、默默行善。後來寫文章回憶東來順的,必提此事。又如,揚州的富春花局的早茶麵點最有名。富春的老闆也一直聽任賣熟食、雜貨、零食的小販在店堂裡隨意出入,從來不驅逐,儼然成了一種生態。

唐魯孫下筆謹慎,絕口不談時事,鄉愁不太外露。但中國文人喜歡在家常日用裡琢磨玄妙道理,談飲食,向來都有所寄託。

至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氣,會以緩慢持久的方式,滲透到生活裡,呈現自己的風韻。那麼,一種飲食或者說一類味道,因為時代和生活變了,恐怕也是必然要變的。

既然如此,這類感慨,也就點到為止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和今天習慣不同,當時不講究吃某家飯館,而是講究追著某個廚師吃,這叫“吃大師傅”。好廚師不只手藝好,對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一清二楚,會根據場合來調整菜式的口味、出菜的順序。

對飯館來說,另一類核心人物是跑堂兒的堂頭,也就是領班。城裡最有號召力的堂頭轉到其他酒樓,連王公貴族都會趕去捧場。堂頭除了專業技巧,最核心的本事是察言觀色,善於說話。語氣要不卑不亢,既得順著客人的話茬,又得堅持底線。要做到駁回對方的時候還讓他有面子。

唐魯孫舉過一些例子。比如,性子急的客人催菜,堂頭會說:“火候不到家,不能給您端上來。情願菜來晚了讓您罵兩句,也不能端不好的東西給您。”客人嫌菜做得不好,他們會說:“這是您的口味越吃越高了。您要是常來指點,我們就不會這樣子了。”客人嫌魚蝦不新鮮,他們是這麼半開玩笑半解嘲的:“一來是這貨太少。二來您府上的大師傅眼疾手快,先叫他給買走了。”讓客人當著外人被恭維,覺得臉上有光。這些智慧,倒是可以供某些大企業的公關學學。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老北京是熟人社會,好堂倌要懂得既成全主顧的面子,又能替他省錢。如果老主顧領來的是生面孔,一開口點的又是價碼高的場面菜,堂倌就明白這頓飯有特殊題目,會額外贈送兩道很貴的菜作為敬菜。客人覺得主人平時一定出手大方,才讓飯店如此尊敬。主人自然也心領神會,會把額外的菜價一總算進小費。梅蘭芳最喜歡恩承居的鴨油素炒豌豆苗和蠔油燒鱔魚,跑堂的只要見到他來,就通知廚房先把這兩道菜作敬菜,不用單點。

中國的人情向來含混。老北京的規矩,很難說是唯利的策略,還是厚道的情懷。吃和情感相連,飲食業和顧客的關係是最容易由信任發展出親近的。

比如,北京的東來順是從市場擺攤起家的,直到發展成幾層樓的大飯館。民國時候,東來順的後灶外,一直保留著兩排露天桌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牛羊肉餡餃子。時人都說東來順的老闆不忘本、默默行善。後來寫文章回憶東來順的,必提此事。又如,揚州的富春花局的早茶麵點最有名。富春的老闆也一直聽任賣熟食、雜貨、零食的小販在店堂裡隨意出入,從來不驅逐,儼然成了一種生態。

唐魯孫下筆謹慎,絕口不談時事,鄉愁不太外露。但中國文人喜歡在家常日用裡琢磨玄妙道理,談飲食,向來都有所寄託。

至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氣,會以緩慢持久的方式,滲透到生活裡,呈現自己的風韻。那麼,一種飲食或者說一類味道,因為時代和生活變了,恐怕也是必然要變的。

既然如此,這類感慨,也就點到為止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本期互動】

在這個難熬的漫長夏天,食堂都開始做起了涼麵,大家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夏日消暑美食呢?評論區聊聊你的解暑必備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和今天習慣不同,當時不講究吃某家飯館,而是講究追著某個廚師吃,這叫“吃大師傅”。好廚師不只手藝好,對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一清二楚,會根據場合來調整菜式的口味、出菜的順序。

對飯館來說,另一類核心人物是跑堂兒的堂頭,也就是領班。城裡最有號召力的堂頭轉到其他酒樓,連王公貴族都會趕去捧場。堂頭除了專業技巧,最核心的本事是察言觀色,善於說話。語氣要不卑不亢,既得順著客人的話茬,又得堅持底線。要做到駁回對方的時候還讓他有面子。

唐魯孫舉過一些例子。比如,性子急的客人催菜,堂頭會說:“火候不到家,不能給您端上來。情願菜來晚了讓您罵兩句,也不能端不好的東西給您。”客人嫌菜做得不好,他們會說:“這是您的口味越吃越高了。您要是常來指點,我們就不會這樣子了。”客人嫌魚蝦不新鮮,他們是這麼半開玩笑半解嘲的:“一來是這貨太少。二來您府上的大師傅眼疾手快,先叫他給買走了。”讓客人當著外人被恭維,覺得臉上有光。這些智慧,倒是可以供某些大企業的公關學學。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老北京是熟人社會,好堂倌要懂得既成全主顧的面子,又能替他省錢。如果老主顧領來的是生面孔,一開口點的又是價碼高的場面菜,堂倌就明白這頓飯有特殊題目,會額外贈送兩道很貴的菜作為敬菜。客人覺得主人平時一定出手大方,才讓飯店如此尊敬。主人自然也心領神會,會把額外的菜價一總算進小費。梅蘭芳最喜歡恩承居的鴨油素炒豌豆苗和蠔油燒鱔魚,跑堂的只要見到他來,就通知廚房先把這兩道菜作敬菜,不用單點。

中國的人情向來含混。老北京的規矩,很難說是唯利的策略,還是厚道的情懷。吃和情感相連,飲食業和顧客的關係是最容易由信任發展出親近的。

比如,北京的東來順是從市場擺攤起家的,直到發展成幾層樓的大飯館。民國時候,東來順的後灶外,一直保留著兩排露天桌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牛羊肉餡餃子。時人都說東來順的老闆不忘本、默默行善。後來寫文章回憶東來順的,必提此事。又如,揚州的富春花局的早茶麵點最有名。富春的老闆也一直聽任賣熟食、雜貨、零食的小販在店堂裡隨意出入,從來不驅逐,儼然成了一種生態。

唐魯孫下筆謹慎,絕口不談時事,鄉愁不太外露。但中國文人喜歡在家常日用裡琢磨玄妙道理,談飲食,向來都有所寄託。

至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氣,會以緩慢持久的方式,滲透到生活裡,呈現自己的風韻。那麼,一種飲食或者說一類味道,因為時代和生活變了,恐怕也是必然要變的。

既然如此,這類感慨,也就點到為止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本期互動】

在這個難熬的漫長夏天,食堂都開始做起了涼麵,大家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夏日消暑美食呢?評論區聊聊你的解暑必備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相關圖書】

唐魯孫作品集

唐魯孫 著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和今天習慣不同,當時不講究吃某家飯館,而是講究追著某個廚師吃,這叫“吃大師傅”。好廚師不只手藝好,對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一清二楚,會根據場合來調整菜式的口味、出菜的順序。

對飯館來說,另一類核心人物是跑堂兒的堂頭,也就是領班。城裡最有號召力的堂頭轉到其他酒樓,連王公貴族都會趕去捧場。堂頭除了專業技巧,最核心的本事是察言觀色,善於說話。語氣要不卑不亢,既得順著客人的話茬,又得堅持底線。要做到駁回對方的時候還讓他有面子。

唐魯孫舉過一些例子。比如,性子急的客人催菜,堂頭會說:“火候不到家,不能給您端上來。情願菜來晚了讓您罵兩句,也不能端不好的東西給您。”客人嫌菜做得不好,他們會說:“這是您的口味越吃越高了。您要是常來指點,我們就不會這樣子了。”客人嫌魚蝦不新鮮,他們是這麼半開玩笑半解嘲的:“一來是這貨太少。二來您府上的大師傅眼疾手快,先叫他給買走了。”讓客人當著外人被恭維,覺得臉上有光。這些智慧,倒是可以供某些大企業的公關學學。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老北京是熟人社會,好堂倌要懂得既成全主顧的面子,又能替他省錢。如果老主顧領來的是生面孔,一開口點的又是價碼高的場面菜,堂倌就明白這頓飯有特殊題目,會額外贈送兩道很貴的菜作為敬菜。客人覺得主人平時一定出手大方,才讓飯店如此尊敬。主人自然也心領神會,會把額外的菜價一總算進小費。梅蘭芳最喜歡恩承居的鴨油素炒豌豆苗和蠔油燒鱔魚,跑堂的只要見到他來,就通知廚房先把這兩道菜作敬菜,不用單點。

中國的人情向來含混。老北京的規矩,很難說是唯利的策略,還是厚道的情懷。吃和情感相連,飲食業和顧客的關係是最容易由信任發展出親近的。

比如,北京的東來順是從市場擺攤起家的,直到發展成幾層樓的大飯館。民國時候,東來順的後灶外,一直保留著兩排露天桌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牛羊肉餡餃子。時人都說東來順的老闆不忘本、默默行善。後來寫文章回憶東來順的,必提此事。又如,揚州的富春花局的早茶麵點最有名。富春的老闆也一直聽任賣熟食、雜貨、零食的小販在店堂裡隨意出入,從來不驅逐,儼然成了一種生態。

唐魯孫下筆謹慎,絕口不談時事,鄉愁不太外露。但中國文人喜歡在家常日用裡琢磨玄妙道理,談飲食,向來都有所寄託。

至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氣,會以緩慢持久的方式,滲透到生活裡,呈現自己的風韻。那麼,一種飲食或者說一類味道,因為時代和生活變了,恐怕也是必然要變的。

既然如此,這類感慨,也就點到為止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本期互動】

在這個難熬的漫長夏天,食堂都開始做起了涼麵,大家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夏日消暑美食呢?評論區聊聊你的解暑必備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相關圖書】

唐魯孫作品集

唐魯孫 著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春天,味覺和植物一同復甦,一把春筍燉上五花肉,小火燜著,一碗醃篤鮮便出爐了,或者炒上一把香椿、芥菜抑或是馬蘭頭,皆為美味;而夏天,新鮮雪藕配上杏仁、芡實、核桃,則是酷暑消夏的好冰碗,或者煮上幾把手擀麵,涼水一潑,拌上西紅柿雞蛋滷或青椒肉絲滷,再配一碗綠豆湯,一個冰西瓜,暑焰頓消。秋天是貼膘的好時節,螃蟹肥美,圍爐涮羊肉也不失為良選。冬天,各式羊湯、豬蹄湯、魚湯則是暖胃驅寒的好選擇。

飲食,人之大欲存焉。飲食因時而變,也因地制宜,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物體系,在中國,則有“三大菜系”、“八大菜系”的說法。各地人也因著不同的食物體系而發展出了各自對於食物的身份認同,甚至是發展出了“地域歧視”,構建起了一套“鄙視鏈”。諸如“北方是美食荒漠”的說法或是“八大菜系誰居首”的爭論層出不窮。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是會吃、懂吃的好手,他出身貴胄,出入宮廷,品名家奇珍,也踏遍中國合川,遍嘗各地美食,但在他看來,根本不存在美食“鄙視鏈”,氣候物產決定了地域特色,而各地皆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平等”才是他的飲食理念。

除了平等外,唐魯孫還認為,飲食需“適度”,饒是他遍嘗珍饈,也從不炫耀食材的珍貴與造價的高昂。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自己對於美食的判斷力與審美體系,想必要是在今天,他定是不會照著米其林餐廳和網紅榜單“按圖索驥”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唐魯孫談吃,舌尖上的民國

作者:賈行家

(本文來自得到APP“每天聽本書”欄目)

在中國散文裡,談吃是一大類。或抒發生活態度,或寄託灑脫幽遠的情感,或只剩了這一條路可走,總之,是種由來已久的風氣。散文家愛寫,讀者們也愛讀。現存的舊有飲食資料,也大多是文人整理的。近現代的談吃文章,純粹以飲食的見識和眼力論,唐魯孫是公認的 “中華談吃第一人”。無論先天,還是機緣,都有讓人望塵莫及之處。

先說先天。唐魯孫名葆森,生於1907年,是清代滿洲鑲紅旗塔喇氏後裔,祖父、外祖都是翰林。於是,唐魯孫的文章也寫得古雅流暢,代表一種曾經流傳的體例。這樣的門第,在飲食起居上也有定規:廚師當然要請好的;該怎麼吃,也有嚴格家教。

再說後天。唐魯孫是珍妃的侄孫,自幼出入宮廷。民國時期,他出入官場和工商界,與許多名流權貴交往密切:和宋子文論過河豚,和袁寒雲吃過螃蟹。唐魯孫自年輕就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名人家宴和各地名菜。他筆下的許多美味,如今都已經失傳了。還有一些,已經是保護動物。

唐魯孫中年以後在臺灣經商,退休才開始為報刊寫專欄,一共結成十二冊、大約一百萬字。他記民國風土人情、逸聞掌故、飲食風尚的文字,一時無兩。不僅文筆眼界俱佳,而且記憶力也特強:是哪一年,在哪裡吃的,什麼做法,味道如何?美食的來歷掌故,都記得清清楚楚,說得興趣盎然,讓梁實秋、逯耀東都佩服不已。談吃談得飽滿,要有一種超脫或優裕的情緒。讀唐魯孫,相當於讀一部舌尖上的民國。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1.

美食只有有地域特色,沒有鄙視鏈

交通不便時,文人談吃,大多限於家鄉菜和家鄉味,這也能挑動讀者的鄉情。有時,對家鄉菜的執念,又容易轉化為偏見。古代文人地域歧視起來,也是很厲害的。

唐魯孫的眼界,卻與這種“文人氣”不同。他的幾百篇談吃文章,除了西藏等一兩個省區,幾乎涉及了所有省份。每到一地,吃的都是當地的名菜名廚。見聞廣,能幫助寬容理性。唐魯孫是沒有地域偏執的,對各地美食,都一視同仁地欣賞。

逯耀東開創了一門中國飲食文化史,按他的劃分法,中國的脈絡是一城和兩江一河。一城即長城。考察長城的歷史,等於是觀察中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關係。兩江是長江、珠江,河是黃河。江河是文明的主場。就像喬羽所說,人的故鄉記憶,離不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景象,這是共通的情感。

於是,中國的文明歷史,從上古、中古到近代,在這幾條主要水系的流域兩岸,由西向東,由北向南,逐漸過渡,次第展開。

同樣,人們的生活和飲食也隨河流的氣候物產,發展出各自的體系。唐魯孫就認為,中國菜的傳統派系,可以按這三大流域來觀察。以地域來說,就是山東菜、江蘇菜和廣東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先說山東菜和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發端於黃河流域。由於過度開墾,到清代,治黃已經是事關天下的頭等大事,朝廷在山東濟寧設置一品大員“河道總督”,地位高於巡撫衙門。河道是清代最大肥差,經費無上限,實報實銷。閒的時候多,忙的時候少。唐魯孫說,歷任河道總督衙門的揮霍,為山東官場養成了一種排場的官府菜。官府菜用料奢侈,工藝複雜,口味偏向濃重。電影《飲食男女》裡,大廚老朱做的就是官府菜。這種飲食風格,發展成北方高端酒席的主流。

再說江蘇菜和長江流域。因為運河開鑿,從隋唐起,揚州就是經濟中心。在清中期,乾隆數下江南,鹽商經濟鼎盛,讓講究原湯原味、精工細作的淮揚菜名聞大江南北,成為江蘇菜代表。

粵菜的興起,也是同樣道理。廣州富商雲集,中外匯聚,養成了花樣翻新、精緻細膩的口味。到民國時,已經後來居上了。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三大菜系,是近兩三百年來中國飲食的主流。至於今天盛行的川菜,則是七七事變後,隨國民政府西遷重慶才開始流行。西南山區霧氣溼重,需要多用麻辣和蔥姜調味,外來者的口味,也跟著入鄉隨俗了。在我們今天的印象裡,四川菜、湖南菜,好像都以辛辣見長。但這不是川菜、湘菜的全貌,川菜還有多種流派。在民國時,成桌的高級川菜、湘菜宴席,都是完全不用辣味的。

唐魯孫是地道老北京,用北京話說,是個“門兒清的大吃主”。對於北京的吃,上自宮廷官府,下到街頭小吃,都一清二楚,感情深厚。但他說,北京雖然有很多小吃,卻沒有能力擺出一桌本地菜宴席。除了烤鴨,幾乎沒有地道原生的北京菜。很多習慣上的北京名菜,都來自清真菜和山東菜。有人說砂鍋居的白煮肉是北京菜。唐魯孫說,那是滿族人在東北時祭神用的,應該算東北菜。

道理很簡單,北京從元代建都以來,六七百年人文薈萃,包羅各地飲食,是各地口味的承接者,不需要建立特殊食譜。當時的南京也是如此:因為是首都,反倒沒有獨立成桌的地方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2.

烤鴨、大煮乾絲、拉皮:數之不盡的各地名菜

說完菜系,再說各地名菜。

北京的烤鴨起源於明代宮廷,今天作為烤鴨代名詞的全聚德,在民國時是後起之秀。當時北京最好的烤鴨店是老便宜坊,是明永樂年間的老字號。老便宜坊從養鴨、填鴨到燒烤,都有一套保密手法。凡是達不到肥瘦標準的鴨子,都賣給其他雞鴨店。當年吃烤鴨,需要選個晴天,讓小風把生鴨子吹透晒乾,否則烤熟的鴨皮不脆。

揚州菜裡最有名的是大煮乾絲和揚州炒飯。乾絲所用的白豆腐乾,是明末清初由安徽移民帶到揚州的。揚州廚師學徒,都要先學切乾絲,一塊白乾,標準是片十三片,高手能片出二十片。豎切的絲,長短粗細要整齊劃一。當時煮乾絲的湯頭比今天覆雜,多達幾十種。其中有一種是用雞皮煮。揚州炒飯也不是起源於揚州,發明者是乾隆年間的進士、福建人伊秉綬。唐魯孫說,標準的揚州炒飯,應該用鬆散、少黏性的泰國越南大米,輔料必須是金華火腿和鈕釦大小的河蝦。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唐魯孫記載的很多江浙美食,今天都沒法複製。比如有個揚州富商為了炫耀,請他吃過一道拉皮。這粉皮是把甲魚的裙邊漂白成半透明膠體,用雞油翻炒的。當年無錫最昂貴的娛樂是到太湖上去吃船菜。外地人對無錫菜的印象都是太甜。但船菜和本地口味不同,掌勺的不是廚師,而是高級妓院的花魁。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府、潮州、東江等派。著名的順德菜當時稱為鳳城菜,是廣府菜的代表。唐魯孫記載的廣東飲食裡,最出奇的是使用七種毒蛇的七蛇大會,其中有一種蛇號稱百年難遇。

對各地的物產和食材,唐魯孫都有獨特見解。比如,他覺得熱帶或亞熱帶的海鮮,雖然種類繁多,但因為氣溫偏高,生長速度快,纖維就比較粗,鮮度也比較差。要論細膩和鮮嫩,要數東北和山東半島的海鮮。在當時的山東日照,大對蝦每隻有二三兩重。在海邊撒細網,半天就能捕撈三四百斤。漁民們吃一頓韭菜對蝦餡的餃子,比吃豬肉白菜餡還便宜。

過去在張家口外草原盛產的口蘑珍品,今天也少見了。按他的說法,口蘑是牧民們把吃剩的羊骨、肉湯灑在帳篷外的草場上,形成利於蘑菇生長的腐殖土(今天看,並不完全如此)。最大的口蘑,晒乾以前重達一斤,傘帽直徑七八寸。夏末秋初溼度大時,會生出一種顏色潔白、鮮味濃郁的小口蘑,這叫“白蘑釘”,在口蘑裡是最昂貴的,每斤要賣三十塊銀元。地方政府對口蘑專門徵稅。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3.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平等、適度

唐魯孫的飲食觀念:第一條可以說是平等。他吃遍全國,覺得所謂“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不盡然,但大致不離譜。中國飲食以藝術自居,理由是擁有複雜深厚的傳統。幅員廣闊,山川險阻,氣候風土、材料各異,決定了口味和烹飪手法的差異。從他的角度看,常常引起大家爭論的各地美食誰高誰下,誰先誰後,並不是什麼問題。

唐魯孫自嘲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細分析起來,這裡面就有一種飲食態度。有些自命的美食家,要在身價上下足功夫,對餐廳有沒有米其林的星級,人均標準多少,同桌客人有誰,挑挑揀揀。大概是沒有這種焦慮,唐魯孫不大留意雅俗和貴賤。他的口味是真正的“能屈能伸”。上到王公貴族的家宴,下到路邊攤的餛飩、豆腐腦,他回憶起來都津津有味,從不厚此薄彼,只講好吃與否。

第二條可以說是適度。他不炫耀飲食材料如何珍惜,造價如何高昂,也是出於觀念。他說,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要在最經濟實惠的原則下,變粗糲為精美,實現色香味俱備,有充分均衡的營養。揮霍浪費,根本上就是違背這種中華飲食傳統的。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1977年,日本一家電視臺拍攝中國烹飪專題片,在香港定製了一桌造價兩萬美元的滿漢全席。這在當年是很大的數目。菜餚包括熊掌、駝峰、象鼻。唐魯孫看了菜單,奚落說:清代的滿漢全席,要遇到鄰國進貢、平叛勝利這樣的大事才舉辦,菜單是由光祿寺或內務府擬定的。哪有這些半通不通的奇怪名目。

更何況,清代帝王的真實伙食標準,並沒有今天想象中那樣奢華。清代的帝王后妃裡,慈禧算會享受的。但是按清宮檔案記載,她的一桌壽宴,種類也不過十六樣,除了幾道菜用到了燕窩,材料大多在雞鴨上打轉。裡面還有像醬蘿蔔、肉絲炒雞蛋這類家常菜。溥儀出宮之前的午膳菜單,主要材料只有豬肉、羊肉和各類蔬菜,別說魚翅鮑魚,連魚蝦海鮮都沒有。所以,出宮以後,溥儀一直在西餐廳點外賣吃。

再來說唐魯孫自己的節制。不看照片的話,一般人都以為這種“吃主兒”,想必是心寬體胖、從不忌嘴的胖子。唐魯孫不僅消瘦,食量也不大。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美味,他都是隻吃一兩口嚐嚐味道。對稀奇古怪的食材,或者殘忍吃法,像猴子腦、果子狸,也一概不吃。

第三條,可以說是他評判廚藝的標準。唐魯孫和一般喜歡談吃的文人不同,不大親自下廚,這也是世家的規矩。唐家僱廚師,試工考三樣菜。先煨一道雞湯。如果火力稍大,湯就會變得渾濁,味道不清爽。這是考驗文火。再炒一道青椒肉絲,標準是肉絲要嫩而入味,青椒要脆不泛生。這是考驗武火。最後再來一碗蛋炒飯,有經驗的廚師,要先觀察涼米飯的乾溼程度,再決定火力和烹飪時間。標準是蔥花要炒得去生蔥氣,雞蛋要老嫩適中,直到把飯炒透,潤而不膩。唐魯孫說,這頂平常的一湯一菜一飯,就能把一般廚子考得手忙腳亂。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這不過是那句我們熟悉的話,“家常菜最難做”,因為人人會做,天天都吃。真正的吃主,對家常菜也有特殊的敏感。比如,北方人吃餃子,通常追求薄皮大餡,唐魯孫卻說,關鍵是要邊窄皮薄,餡兒太大的話,反而失去了皮和餡的中和滋味。唐魯孫見過最會吃餃子的人,是光緒的弟弟載濤。載濤有一回到東來順吃飯,指明要羊後腿包餃子。廚子為了討好,用了更嫩的羊裡脊。餃子上桌,載濤一口就吃出了不對。

在這幾條之後,可以來談吃的極致了。既然說吃是藝術,自然就要允許不計工本的藝術家。承認適度生活是常態,也需要尊重這種特殊存在。民國時這類飲食的代表,是名人家的私家菜。

我們都聽說過譚家菜。民國時出名的譚家菜有兩家:其一是當過國民政府主席的譚延闓家,經他調教的廚師,拿手菜以湘菜為主,菜式軟爛柔嫩,適合老年人口味,當年號稱“譚廚”。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食神》截圖

第二家,是在民初做過財政部機要祕書的譚篆青家。掌勺的是譚篆青的姨太太,食客都叫她譚家阿姨的。譚家阿姨的廚藝底子是淮揚菜加粵菜。還有幾道北方菜,是向唐魯孫家的廚師學的。

二三十年代,譚篆青把住宅改成私家菜館,招牌菜是紅燒鮑魚和紅燜鮑翅。譚家的鮑魚發足以後,每隻都要和小湯碗一樣大小,過大或過小,都會被剔除。然後用在雞湯裡煮透的細羊肚手巾,把鮑魚逐個包緊,放在小火上慢烤,讓內部纖維全部放鬆。這樣處理之後,鮑魚的滋味馥郁,入口即化,被張大千稱為極品。

當年譚家菜每桌銀元一百塊,相當於酒樓裡最高檔宴席的五六倍。而且還要熟人引薦才能預定。每桌只能請八位客人,因為要留一個位置給譚篆青。唐魯孫不僅吃過很多譚家菜,還能請譚家阿姨專門為他做四菜一湯的家常菜。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舌尖上的中國》截圖

4.

吃中自有世道人心

譚家菜受追捧,也因為民國的生活比今天簡單,飲食的分量自然比今天重。吃裡折射的世道人心,也比現在要複雜細緻。

在京劇界,最大的美食家是馬連良。抗戰時,馬連良到長春演出過。抗戰勝利後,他害怕這段經歷被抓住不放,就竭力奔走。最高明的一招,是請到了北平的清真名廚儲祥,每天晚上到他家做夜宵。一時之間,去馬家去吃蟹黃燒賣、雞茸蒸餃,成了國民黨接收大員和地方權貴的時尚。

馬連良的這步棋下得不露聲色,成本也不算高。儲祥也不是為了報酬,他是西來順的老闆,來這裡是為接近上流社會。於是,各自的心腹事,盡在這小小的一頓夜宵裡。

民國初年,北京有一千家左右飯館子。能稱為飯館子,要達到一定標準:最大的飯館叫飯莊子,承辦的是幾十上百桌的酒席。正廳要有戲臺,前後有跨院。講究的還有亭臺和園林。一般的飯館稱為“酒樓”,承辦酒席的規模,一般在十桌左右。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飲食男女》截圖

和今天習慣不同,當時不講究吃某家飯館,而是講究追著某個廚師吃,這叫“吃大師傅”。好廚師不只手藝好,對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一清二楚,會根據場合來調整菜式的口味、出菜的順序。

對飯館來說,另一類核心人物是跑堂兒的堂頭,也就是領班。城裡最有號召力的堂頭轉到其他酒樓,連王公貴族都會趕去捧場。堂頭除了專業技巧,最核心的本事是察言觀色,善於說話。語氣要不卑不亢,既得順著客人的話茬,又得堅持底線。要做到駁回對方的時候還讓他有面子。

唐魯孫舉過一些例子。比如,性子急的客人催菜,堂頭會說:“火候不到家,不能給您端上來。情願菜來晚了讓您罵兩句,也不能端不好的東西給您。”客人嫌菜做得不好,他們會說:“這是您的口味越吃越高了。您要是常來指點,我們就不會這樣子了。”客人嫌魚蝦不新鮮,他們是這麼半開玩笑半解嘲的:“一來是這貨太少。二來您府上的大師傅眼疾手快,先叫他給買走了。”讓客人當著外人被恭維,覺得臉上有光。這些智慧,倒是可以供某些大企業的公關學學。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老北京是熟人社會,好堂倌要懂得既成全主顧的面子,又能替他省錢。如果老主顧領來的是生面孔,一開口點的又是價碼高的場面菜,堂倌就明白這頓飯有特殊題目,會額外贈送兩道很貴的菜作為敬菜。客人覺得主人平時一定出手大方,才讓飯店如此尊敬。主人自然也心領神會,會把額外的菜價一總算進小費。梅蘭芳最喜歡恩承居的鴨油素炒豌豆苗和蠔油燒鱔魚,跑堂的只要見到他來,就通知廚房先把這兩道菜作敬菜,不用單點。

中國的人情向來含混。老北京的規矩,很難說是唯利的策略,還是厚道的情懷。吃和情感相連,飲食業和顧客的關係是最容易由信任發展出親近的。

比如,北京的東來順是從市場擺攤起家的,直到發展成幾層樓的大飯館。民國時候,東來順的後灶外,一直保留著兩排露天桌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牛羊肉餡餃子。時人都說東來順的老闆不忘本、默默行善。後來寫文章回憶東來順的,必提此事。又如,揚州的富春花局的早茶麵點最有名。富春的老闆也一直聽任賣熟食、雜貨、零食的小販在店堂裡隨意出入,從來不驅逐,儼然成了一種生態。

唐魯孫下筆謹慎,絕口不談時事,鄉愁不太外露。但中國文人喜歡在家常日用裡琢磨玄妙道理,談飲食,向來都有所寄託。

至少可以做這樣的理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氣,會以緩慢持久的方式,滲透到生活裡,呈現自己的風韻。那麼,一種飲食或者說一類味道,因為時代和生活變了,恐怕也是必然要變的。

既然如此,這類感慨,也就點到為止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武林外傳》截圖

【本期互動】

在這個難熬的漫長夏天,食堂都開始做起了涼麵,大家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夏日消暑美食呢?評論區聊聊你的解暑必備吧。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相關圖書】

唐魯孫作品集

唐魯孫 著

「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吃」,可別被美食網紅榜單綁架

唐魯孫是中國飲食文化和掌故雜談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傳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國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尤為難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魯孫還記錄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掌故、宮闈祕聞,以及晚清民國的服飾、手藝、年俗、名人軼事等。

《唐魯孫作品集》[套裝版]共11卷,收錄了唐魯孫先生幾乎全部的文字作品,內容以飲饌雜談為主,更廣涉故都百態、人物軼事、典章制度、聲名文物、戲劇電影、三教九流……被譽為“一部有滋味的民國史”,“民國文化的百寶箱”,“可以當做《洛陽伽藍記》看,比照《東京夢華錄》來讀的”。

轉載:請聯繫後臺

商業合作或投稿:rq@imaginist.com.c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