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在這種情況下運動風險高,這樣運動降血糖

糖尿病人經常運動,因為運動對降血糖的好處確實不錯,但是有些情況下卻不能運動,否則很危險。比如空腹運動!

如今不少年輕人下班後,背起健身包就衝向健身房,省了晚飯還瘦了身。空腹運動對減肥有一定好處,因為沒有能量攝入,鍛鍊過程中能消耗脂肪。有研究曾對比空腹和早餐後快走的兩類人群發現,空腹狀態下運動的人,脂肪供能比例要比在早餐後運動的人高13%。空腹運動雖有減肥效果,但可能出現不適,尤其不適合老年人和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在這種情況下運動風險高,這樣運動降血糖

年輕人如果選擇空腹運動,建議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鍛鍊,儘量不要做爆發力強的無氧訓練,鍛鍊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有些老年人起得早,習慣晨練結束再吃早飯,這是有對健康不利隱患的。經過一夜的消化,胃內已處於空虛狀態,體內血糖濃度偏低。如果老年人空腹運動,勢必消耗大量能量,血糖濃度會更低,大腦就可能因缺少動力而感到疲勞,易出現心慌氣短、虛汗淋漓、頭暈目眩甚至暈厥的情況。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絕對不能空腹運動。

糖尿病人在這種情況下運動風險高,這樣運動降血糖

此外,人在空腹的時候,能量的主要來源是靠體內脂肪轉化供給,這時血液中的遊離脂肪酸明顯增高。脂肪酸是心肌等肌肉活動的能量來源,但過量時,它又可成為心肌的毒物,引發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糖尿病患者如何晨練?

1、為了確保運動安全,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整理放鬆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熱身運動 運動前需要先做5-1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熱身運動,但要避免屏氣動作,因屏氣可使收縮壓升高。例如,在跑步前先做些伸展運動,然後慢走5-6分鐘,再逐漸加快步頻。目的是通過逐步增加運動強度,提高心血管系統對運動的適應能力,改善關節、肌肉的柔韌性,以免運動使肌肉拉傷。

放鬆整理 運動時大量血液聚集在四肢肌肉組織中,若突然停止運動,血液不能很快回到心臟而導致暫時性腦缺血,引起頭暈、噁心甚至虛脫等症狀。為防止不良症狀的出現,運動不要突然停止,至少要做5-10分鐘的整理運動,使心率恢復至每分鐘比靜息時高10-15次的水平後再停下休息。例如,慢跑20分鐘後,逐漸改成快走、慢走、伸腰、踢腿,再步行回家休息。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晨練前,要少量進食餅乾之類的零食,或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比如米粥、牛奶、燕麥粥等,但不宜過多 。

糖尿病人在這種情況下運動風險高,這樣運動降血糖

2、適合的運動才是最好的

老年人晨練應按照身體健康狀況、體質特徵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最好以舒緩的運動為主,適合於糖尿病人運動的項目很多,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極拳、游泳、跳舞、健身操等。糖尿病人最佳運動時間,應在進食1小時後(即吃第一口飯算起的1小時後)。一般情況下,進食1小時後,糖尿病人的血糖升至最高值,在此時運動,不僅不易發生低血糖,而且還能避免餐後高血糖的發生,有助於血糖的穩定。而一天中較適宜運動的時間,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後。

運動後應休息半小時左右,再適當補充能量和水分。補充水分也要少次多量,更利於腸道吸收。

糖尿病患者應採取“有氧運動”方式。

但具體到每一位患者可結合年齡大小、體力狀況、實際病情、興趣愛好、環境條件等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舉例如下。

1型糖尿病患者,要保存體力,適合於低強度的活動,如散步、健身操、太極拳、平地騎自行車或輕便的家務勞動等。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心功能允許,可選擇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登山、騎自行車、打乒乓及羽毛球等。

糖尿病人在這種情況下運動風險高,這樣運動降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體質較差者),步行是最安全、最適宜的運動方式。

合併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應避免跳躍、碰撞或用力憋氣等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游泳或者手部運動,進行適度鍛鍊。

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限制運動強度,在不會產生高血壓及缺氧反應的前提下進行。

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最好選擇游泳、划船、騎自行車等非承重性的運動方式,以減輕下肢負擔。

糖尿病腎病變者可以選擇步行,應避免過於激烈運動或用力憋氣快速升高血壓的運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