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場“沙”點兵,沙蔘來滋陰

沙蔘 中藥 人蔘 玉竹 生薑 藥盾公益 2018-12-11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中醫醫院 鄔雪妹


我們一直把參當做很好的保健食材,它不管是食用還是藥用價值都是非常的高的,參對老人來說更是非常好的滋補身體的藥材。提起參對於大部分人會想到人蔘、西洋參、黨蔘等補氣的,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沙蔘,一味補陰效果很好的中藥。

沙蔘,別名泡參、泡沙蔘,以根入藥。秋季刨採,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颳去粗皮,即時晒乾。主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本經》)。根煮去苦味後,可食用。

產地環境

沙蔘有南北之分,據古代文獻記載,前人所用沙蔘,即南沙蔘。至清代載有沙蔘分南、北兩種。

北沙蔘多生於海岸沙地、沙灘,或栽培於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主產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地;而南沙蔘多生長於山野的陽坡草叢中,以安徽、江蘇、浙江所產質量為佳;以貴州產量為大。

秋場“沙”點兵,沙蔘來滋陰

性味功效與臨床應用

無毒,甘而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滋補、祛寒熱、清肺止咳,也有治療心脾痛、頭痛、婦女白帶之效。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中藥飲片南、北沙蔘,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功效也相似,但它們來自於不同科屬、不同植物,所含成分、歸經也不同,雖然都有養陰清肺的功效,但南沙蔘又稱大沙蔘,其形粗大,質較疏鬆,長於入“肺”,側重祛痰止咳,而北沙蔘又稱北條參,其形細長,質堅疏密,長於入“胃”,偏於養陰生津止渴。《本草求真》記載:“沙蔘有南、北二種,北沙蔘質堅性寒,南沙蔘體虛力微。”臨床應用還是有所區別,要辨證用藥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性狀鑑別

秋場“沙”點兵,沙蔘來滋陰

秋場“沙”點兵,沙蔘來滋陰

南沙蔘,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長7~27cm,直徑0.8~3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凹陷處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的環狀,下部有縱紋和縱溝。頂端具1或2個根莖。體輕,質鬆泡,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氣微,味微甘。

秋場“沙”點兵,沙蔘來滋陰


北沙蔘,呈細長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5cm,直徑0.4~1.2cm。表面淡黃白色,略粗糙,偶有殘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和縱溝,並有棕黃色點狀細根痕;頂端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上端稍細,中部略粗,下部漸細。質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淺黃白色,木部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臨床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南沙蔘鮮用清熱養陰生津力較好。

食用價值與食用方法

南、北沙蔘均額養陰清肺,益胃生津作用,用於治療肺熱燥咳,胃陰不足,咽乾口渴,有較好的滋補作用,對很多疾病和症狀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附:沙蔘玉竹老鴨湯

材料:老鴨一隻,沙蔘玉竹各50g,生薑2-3片 ,蜜棗3-4粒

步驟:鴨肉洗淨切塊,開水十分鐘,飛水瀝乾,去油。將所有材料放進煲中,一次性加足水量,大火燒開,澇掉浮沫,轉小火煲2至3小時,食用前調味即可。

此款湯滋陰降火,清熱養陰。一週喝2至3次就可,冬天可一週一次,不僅補心陰,長期喝還會改善氣色。不過陽虛怕冷,手腳特別冰冷的人不建議過頻食用,以免加重體內陽虛症狀。


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中醫醫院 李麗明、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張耕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