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稱,電影版《尋秦記》集合了眾多原班人馬準備開拍,這部堪稱穿越劇鼻祖的經典之作是90後們共同的的童年記憶。

不過,在感慨之餘也希望導演可以注意一下劇版中曾出現過的食物穿幫問題,影版裡可一定要避免呀~比如第二集中,項少龍在一對老夫婦家借宿一晚,臨行前人家送他一包地瓜用以充飢。這份善良讓人感動,這包地瓜卻讓觀眾看得尷尬。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01

地瓜即番薯,這麼洋氣的名字一聽就是妥妥的“外來戶”。話說,明朝萬曆年間有個福建商人名叫陳振龍,他去呂宋(也就是菲律賓)做生意的時候看到當地人多以薯充飢,打聽後得知這種薯味道不錯,極易成活,產量也很高。

他想,要是把這種薯運回去種植不僅能緩解饑荒還能賣個好價錢,於是就把這一發現告訴了兒子陳經綸。陳經綸時任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幕僚,就向上司提議可引種此薯以應對災情。金學曾大喜,當即下令派陳振龍前往呂宋購買薯苗。

就這樣,番薯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傳入了中國。在金學曾的大力推廣下,漳州成為最早種植番薯的地區之一。福建百姓不僅填飽了肚子,還填飽了口袋。後世因此把金學曾尊稱為番薯公,番薯也被稱為金薯,這段歷史被陳振龍的後人陳世元記錄在了《金薯傳習錄》中。

在收成不好的年歲,蔬菜是國人食物的主要來源。然而我國古代本土栽培的蔬菜種類不多,產量也受限於時節氣候等諸多因素。百姓常吃的就只有韭、薤、葵、蔥、藿這“五菜”,因此各朝歷代的統治者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外域引進了許多新品種。

當然我們也不是來者不拒的,這些蔬果作物要想“移民”過來,必須擁有頑強的生命力,特別是要適應高溫多雨的夏季。而且產量也不能太低,最重要的是味道要好。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國於漢、唐、明清時期迎來了引進蔬菜的三個高潮,陸、海絲綢之路則是主要傳播路線。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張騫出使西域圖

公元前140年,大漢王朝武帝即位。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對西邊一直搞事情搶地盤的匈奴,漢武帝決定招募能人出使西域,想要聯合被欺負的大月氏和有點強的烏孫國一起收拾匈奴。

隨時準備著為國效力的小郎吏張騫挺身而出,於公元前138年從都城長安出發,開始了自己第一次出差。但是要去到大月氏還得路過匈奴,匈奴自然不會讓張騫順利通過,二話不說就給扣下了。

他這一留就是十年,後來好不容易逃出去了,也到了大月氏,卻沒曾想人家已經玩嗨了不願意打了。無奈之下張騫只得作罷,可儘管回程改了道卻還是又被抓了。幸好趕上了匈奴自己窩裡鬥,張騫終於在公元前126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雖說張騫第一次出使沒能完成任務,卻把西域的地理、物產和風土人情給摸熟了,這些信息在後來衛青狠揍匈奴的戰役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七年後,河西走廊已經是大漢掌管了。漢武帝為“斷匈奴右臂”,再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這次是打算和烏孫國一起抵抗匈奴,同時也想和西域各族搞好關係。

張騫帶了三百人組團出行,還有大量的絲綢和金帛等貨物。這一次出使收穫頗豐,張騫不僅圓滿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還和西域眾國交了朋友,開闢出一條絲綢之路。從此,漢朝和西域在物質文化等方面你來我往,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02

張騫在返程時還帶回了用絲綢和茶葉等物換來的大蒜、胡荽、胡豆、胡瓜、苜蓿、葡萄等一眾蔬果。其他的大家都認識,只是這胡荽、胡豆和胡瓜是什麼?這三位表示改名的鍋要讓東晉趙王石勒那小子來背,他是胡人,當了皇帝之後覺得“胡”字帶有歧視性質,就把我們叫做原荽(後演變為芫荽,也就是香菜)、蠶豆黃瓜了。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明永樂 青花加金彩纏枝苜蓿花紋碗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史記•大宛列傳》:“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

對於不吃蒜和香菜的人來說,張騫帶回的這份菜單口味可真是不輕,但這二位不僅能做菜還能入藥。就拿蒜來說吧,它原產於西亞,跟著張騫來到我國以後,就憑藉著自己的神仙味道收穫了大批粉絲,各地也都陸續開始種植。

有記錄可循的如山東地區,班固在《東觀漢記•李恂傳》中寫道“為兗(yǎn)州刺史,所種小麥、胡蒜,悉付從事,無所留。”這裡的胡蒜就是大蒜的初稱。

歷代人吃蒜,或生食,或醃製,或與魚肉同烹,總之是變著花樣地吃它。其追隨者還把對它的愛意寫進了各種奇聞軼事裡,我們從《廣古今五行記》中就可以領略到它在大唐盛世的受歡迎程度。

故事發生在咸亨四年,洛陽有個和尚嘴饞得不行了,就找到當地的司戶唐望之家,問能不能給他做條魚吃。唐望之說可以,正準備去殺魚,和尚又問有沒有蒜。唐望之回答說蒜吃完了,得再去買。和尚卻說蒜沒了就算了,魚也不吃了轉身就要走,任憑唐望之怎麼勸說都不願意留下。雖說和尚討魚吃是犯了葷戒不合常理,但整個故事的字裡行間也透露出蒜在當時人們飲食中的重要性。

除了佐飯調味,人們還把蒜當藥使。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引用《別錄》所言:“葫,大蒜也。五月五日採,獨子者入藥尤佳……歸五臟,散癰腫瘡,除風邪。”

《三國志·魏書·華佗傳》裡也有華佗用蒜給人治病的記錄。有一天,華佗乘車趕路的時候遇見有人用馬車拉著個病人,說是咽喉堵著,想吃東西卻咽不下去,正要去看醫生。華佗聽那病人難受得直哼,就下車去看了一下。完了跟他們說,平常路邊有一家賣餅的,他們那兒有用醋和蒜泥調成的湯汁,去弄三升來喝下去就好了。病人按華佗說的去做,剛喝完就吐出一條長蟲來,病也好了。由此可見,古人早已會用蒜治病了。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漢代 漢蒜頭口素瓶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張騫“鑿空”了西域之後,受政策的鼓勵和支持,許多商人都開始前往西亞、歐洲各國做生意。我們的絲綢、玉器、漆器等走出去了,他們的樂舞、雜技和蔬菜作物等也被帶回來了。

和大蒜一樣具有藥性的進口蔬菜還有來自印度的茄子,它耐溼熱,適應力強,易栽培,產量也高,完全符合我國引進的條件。食用茄子還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西漢的王褒曾在《僮約》中寫道“種瓜作瓠,別茄披蔥”,這說明茄子很早就成為國人餐桌上的一員了。

茄子可是一種無論蒸、煮亦或炸、炒都很好吃的蔬菜。《紅樓夢》裡賈府的廚師將“才下來的茄子把皮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這樣做成的“茄鯗”直接震撼了劉姥姥的味蕾和想象,驚得連呼“阿彌陀佛”。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清康熙 素三彩茄式壺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03

魏晉南北朝時期,進口菜譜中出現了兩種讓現代人看不懂的東西。一個是蒔蘿,另一個是莙薘。經查證,蒔蘿就是小茴香,莙薘就是葉用甜菜。

有關蒔蘿最早的直接記述是在晉代的古籍《廣州記》中,“蒔蘿生波斯國”一句說明了它的來處。蒔蘿可鹽可甜,因味道辛香甘甜,還可開胃健脾等,故最初既被當做香料使用,其藥性也被記錄在冊。

北宋江西詩派的開山大大黃庭堅還十分迷戀它的香味:

鄰家爭插紅紫歸,詩人獨行齅芳草。

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直到明清時期才有人把它當菜吃,李時珍就在《本草綱目》中給它調換了座位——從草部移到了菜部。

而莙薘菜又名厚皮菜、豬菠菜,是甜菜的變種。甜菜起源於地中海沿岸,“莙薘”就是波斯語中甜菜 gundar 的音譯。

根據元人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的相關記載和元初《農桑輯要》中“莙薘作畦下種,如蘿蔔法。春二月種之,四月移栽,園枯則食”的介紹可以推斷,莙薘菜最晚也是在元初之前引進到我國的。

到了大唐盛世,中外交往更加密切,周邊許多國家都派了使者來串門兒。可既然跋山涉水地來了自然就不能空著手來,各種香料、珠寶都拉了一大堆。然而民以食為天,我們更關心的是這群來朝貢的人都帶了些什麼好吃的。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唐 閻立本繪《職貢圖》(局部)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據《唐會要》所言,“太宗時,尼婆羅國獻波稜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這裡的波稜菜就是菠菜,原產于波斯(今伊朗),故又名波斯草。由此可知,菠菜是在唐代傳入我國的。

菠菜可是眾蔬菜裡的“營養模範生”,它口感清甜軟滑,傳入之後頗受國人喜歡。北宋的吃貨代表蘇軾曾留下“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稜如鐵甲,豈知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一詩大讚菠菜不畏嚴寒的特性。

民間還有一則關於乾隆皇帝和菠菜的傳說:那年,乾隆又去江南溜達了,在鎮江鄉下時因飢餓難耐,就到一農家討要吃食。農家貧寒只能拿菠菜燉煎豆腐招待他,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頓覺驚豔,便向其請教菜名。農家人見他衣著談吐不凡,就隨口一編告訴他說是“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此後,“紅嘴綠鸚哥”就成了菠菜的雅號。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大家快來看吶,這裡有個老實人!

04

南瓜,又名番瓜、倭瓜、金瓜等,引種於美洲,至遲在元末就已傳入我國。關於南瓜最早的記載是在蘭茂(1397-1476)所著的《滇南本草》中,“南瓜,味甘,性溫。”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也對南瓜的起源、傳播和形態等做了詳細的描繪:“南瓜種出南番, 轉入閩浙, 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節節有根, 近地即著。其莖中空, 其葉狀如蜀葵而大如荷葉……其肉厚色黃, 不可生食, 惟去皮瓤瀹(煮烹)食,味如山藥。”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清 紫檀鏤雕瓜式盒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奉命七次下西洋。他們一行人代表大明王朝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與30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彼此之間禮尚往來,使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到達了高峰。

故明清時期,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便利,蔬菜界的玉米花生馬鈴薯,番薯菜花向日葵,番茄辣椒四季豆等也都紛紛組團赴華定居。它們大多都原產於美洲,在不同時間經由不同路線從不同地點登陸,之後入鄉隨俗慢慢地遍佈全中國,並在各地方誌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樑莊王墓中出土的金錠,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金錠正面鑄有“永樂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一錠五十兩重”的銘文。

其中,辣椒在我國最早的記載是在明萬曆年間高濂的《遵生八箋》中:“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

番椒即辣椒,湖南人叫它海椒,貴州人叫它辣角,各個地方對它的稱呼各不相同。綜合多方研究成果來看,辣椒的傳入很有可能是海陸兩線同時進行的,也因此才造成了它名目繁多的情況。

辣椒出生於美洲,最初是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中國的。後來人們發現它和大蒜一樣,不僅可以做菜,還能有效地溫和脾胃,就讓它接替了茱萸的崗位。辣椒就以自己的火辣和熱情幫助中華料理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可以說如果沒有辣椒,川菜和湘菜根本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毛血旺、剁椒魚頭、虎皮辣椒、麻婆豆腐和辣味火鍋謹代表“辣”系菜餚向所有為辣椒的引進做出過貢獻的人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清 宜興窯紫砂百果壺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和辣椒一樣靠顏值出道的還有番茄,它的籍貫也是美洲,最早在墨西哥馴化栽培。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它就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出來看世界了。它和辣椒一樣,應該也是分多批次、多途徑進入我國的。

番茄最早擁有自己的姓名是在明末王象晉的《二如亭群芳譜·果譜》中,因來自西蕃,故名蕃柿,又名六月柿,作者還詳細描述了它的身高和樣貌。

清朝的時候,我國又引進了西芹、西葫蘆、結球甘藍等蔬菜。其中生於中南美洲的四季豆因一年可收穫多次,四季均可吃到,故得此名。四季豆又叫菜豆、芸豆等,具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多種用途。

康熙五十四年( 1715) 雲南的《建水州志》卷九物產篇裡已有“四季豆”的條目,四川、貴州、陝西等省的地方誌中也有著述。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千百年來,我國不斷引進各類蔬菜作物,不僅逐步平衡了淡季蔬菜供應不均的情況,還大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飲食內容。如此看來,大家早就已經實現了“進口蔬菜自由”呢。

瞭解了這麼多各朝代的進口蔬菜,大家快來檢驗一下學習成果,在下面這份菜單中,哪一位“移民”來到我國的歷史更為悠久呢?評論區裡告訴我吧~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番茄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蒔蘿(小茴香)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南瓜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菠菜

圖片來源於博物館官網及網絡

參考文獻:

張連傑《論張騫出使西域與絲綢之路相關聯的幾個問題》

李昕升 王思明《中國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種增加及動因分析》

閔宗殿《海外農作物的傳入和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何柄棣《美洲作物的引進傳播及其對中國糧食生產的影響》

王思明《美洲原產作物的引種栽培及其對中國農業生產結構的影響》

王賽時《中國古代對大蒜的引進與利用》

張若麟 《物質性與文化性的交錯——以辣椒在中國的傳播及審美表徵為例》

劉玉霞《番茄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影響研究》

張箭《南瓜發展傳播史初探》

李昕升 王思明 丁曉蕾《南瓜傳入中國時間考》

惠富平 錢伶俐《中國古代茄史考述》

王錦秀《<植物名實圖考>中一些百合科植物考證兼論茄子在中國的栽培起源和傳播——植物考據學個例研究》

郝天民 侯倩 陳小文 劉彩霞《西漢至南北朝時期的中國蔬菜》

李紫琳《釋“蒔蘿”》

葉靜淵《明清時期引種的豆類蔬菜考》

PS:若喜歡本文,記得分享至朋友圈或點擊文末右下角“好看”哦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除了拍照發朋友圈,還有什麼有趣的春遊模式?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芝麻皴、雨點皴、豆瓣皴、米點皴、披麻皴、亂麻皴、解鎖皴……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跟著電視劇看懂文物~

投稿事宜:


請在後臺回覆關鍵詞“投稿”,獲取具體信息。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該碼為小編工作微信號,

加入交流群請在添加時備註“加群”)

秦朝吃地瓜,唐代啃番茄?別被電視劇騙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