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對孩子好,可是他不愛吃是怎麼回事?

烹飪技巧 豆腐 鯽魚 恰是逝水流年 恰是逝水流年 2017-09-09

都說魚的營養豐富,對寶寶健康成長非常有利,可是有的寶寶對魚一點也不感冒。很多媽媽辛苦半天做出來的魚類輔食,他聞一聞就走開了,哄半天也沒吃下幾口。面對這種情況該怎樣讓他愛上吃魚呢?

吃魚對孩子好,可是他不愛吃是怎麼回事?

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冷靜下來先找出問題根源,然後才好對症下藥。一般情況下寶寶不愛吃魚,可能是由以下3個原因造成的:

1.曾經有過卡刺的不好經歷。

魚類是脊椎動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骨刺,有些魚雖然美味,但小刺挺多,比如我們常常食用的鯽魚。即使很細心也不容易清理細小的骨刺,在享用時得時刻注意毛刺。

如果寶寶小時候吃魚曾經被魚刺卡過喉嚨,很有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孩子都不敢再吃魚了,畢竟那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

吃魚對孩子好,可是他不愛吃是怎麼回事?

2.烹飪時方法不對造成魚腥味太重。

魚類基本都有腥味特別是烹飪過程中處理不當時,會使魚腥味加重一時間會讓人毫無食慾。而且有些魚類它本身的腥味還比較重,最常見的有鯉魚、羅非魚。有些寶寶生來就對氣味很敏感,如果媽媽烹飪時處理不當,有可能使寶寶一下子受不了。

腥味實際上是魚肉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是一種名叫三甲胺的物質散發出來的,三甲胺濃度越高魚腥味就越重。因此媽媽們在烹飪時一定要要注意烹飪方法。烹飪前可以考慮用料酒和薑片幫忙去腥,烹飪過程中一定不要蓋上鍋蓋,這會讓三甲胺無法散發出去加重魚腥味。

3.做出的食物口感不佳。

吃魚對孩子好,可是他不愛吃是怎麼回事?

烹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隨便煮一煮,魚肉很有可能根本沒入味,這樣做出來的魚大人不愛吃,孩子也不會喜歡。

媽媽們可以試著掌握魚的不同烹調方法,蒸、煮、燉都是比較健康的烹飪方法,偶爾也可以嘗試用油炸、煎烤等方法調劑一下口味。只要方法得當一定會讓孩子喜歡吃的,如果有精力的話還可以做成魚丸、魚泥、魚湯、魚粥,孩子吃起來會更加爽口美味。

另外烹飪魚時最好添加蔬菜作為配菜,既能增加營養,還能豐富口感。比如燉魚時,可以搭配香菇、豆腐等食材。

魚肉營養豐富,所含的蛋白質容易被人體吸收,對於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寶寶來說十分有益。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找到處理方法讓寶寶愛上吃魚。

給孩子吃魚時一定要防止卡刺。這點媽媽們一定要萬分小心!必須確保給寶寶吃的魚肉中一點毛刺都不能有,可以夾小塊魚肉放到碟子中,用筷子細心捻碎,一根根清理乾淨。

像武昌魚是不錯的選擇,毛刺幾乎沒有而且味道也很鮮美。其他魚類在食用時最好選取魚的腹部,那裡毛刺相對較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