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
"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七圓滴還是七扁滴?”如果生活在湖南,肯定對這句由著名主持人汪涵獨創的常德話耳熟能詳。

對於湖南人來說,美好的一天,大多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開始的。

湖南的粉店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嘗不盡的美味。兩年前的9月,我有幸跟隨小夥伴一起,去拜訪了最能代表常德牛肉粉的劉聾子粉館。

這是一家在津市經營了81年的老店。創辦人黃震選擇了在2016年9月將劉聾子粉館帶到長沙,為愛嗦粉的長沙人增添了不少幸福指數。

"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七圓滴還是七扁滴?”如果生活在湖南,肯定對這句由著名主持人汪涵獨創的常德話耳熟能詳。

對於湖南人來說,美好的一天,大多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開始的。

湖南的粉店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嘗不盡的美味。兩年前的9月,我有幸跟隨小夥伴一起,去拜訪了最能代表常德牛肉粉的劉聾子粉館。

這是一家在津市經營了81年的老店。創辦人黃震選擇了在2016年9月將劉聾子粉館帶到長沙,為愛嗦粉的長沙人增添了不少幸福指數。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整個店大約300平米的營業面積,創始人透露每天的客流量高達4000人,還有顧客自帶摺疊圓桌在門口吃粉。這裡中午和晚上生意好,米粉這類早餐品類基本被打造成了正餐主食。

誕生於民國的老字號粉店,融合了獨創配方

民國27年(1938年),在湖南常德津市夾街(今西河街),幼年因患中耳炎導致耳聾的劉鬆森創辦了一家粉館,因自身綽號取名“劉聾子粉館”。據記載,因劉與回族交往甚密,粉館積累了加工牛肉的經驗,獨創了系列米粉。當時“房屋簡陋,八張方桌一溜靠東擺放,店堂內終日肉香氤氳,慕名而往者絡繹不絕。”

至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粉館納入津市食品公司。至80年代,黃震的父親黃承餘招工去做學徒,因為當時條件艱苦,沒有自來水和煤氣,全靠從河裡挑水,自己磨碳粉做煤餅,沒有太多人願意去學。黃承餘學了3、4年,到1989年,單位基本發不出工資,黃承餘辭職開了一家小粉店養家餬口。“當時粉店沒有取名字,因為我父親手藝很好,在津市做得還不錯,1996年的時候,津市為了保住劉聾子的招牌,就找到我父親讓他把這個老字號重新打起來。”

1996年,黃承餘把無名粉店取名為“劉聾子粉館”,黃震也是那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學手藝的。“我學的時候沒那麼辛苦了,就是從進肉開始,進一整頭牛肉自己分割,看每個部位適合什麼樣的碼子。比如紅燒的我們用牛腩,麻辣的用好一點的腱子肉,醬汁的用牛的裡脊肉。最難的是最後一道工序,蓋粉。鹽、油、醬油、蔥,打碼子,鹽以前是沒有做定量的要通過眼睛看,手感如何,這個比較難把握。”

1999年,黃震出來單幹,劉聾子粉館在津市開了3家家族式直營店。2016年9月,黃震到長沙開了第一家店。

"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七圓滴還是七扁滴?”如果生活在湖南,肯定對這句由著名主持人汪涵獨創的常德話耳熟能詳。

對於湖南人來說,美好的一天,大多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開始的。

湖南的粉店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嘗不盡的美味。兩年前的9月,我有幸跟隨小夥伴一起,去拜訪了最能代表常德牛肉粉的劉聾子粉館。

這是一家在津市經營了81年的老店。創辦人黃震選擇了在2016年9月將劉聾子粉館帶到長沙,為愛嗦粉的長沙人增添了不少幸福指數。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整個店大約300平米的營業面積,創始人透露每天的客流量高達4000人,還有顧客自帶摺疊圓桌在門口吃粉。這裡中午和晚上生意好,米粉這類早餐品類基本被打造成了正餐主食。

誕生於民國的老字號粉店,融合了獨創配方

民國27年(1938年),在湖南常德津市夾街(今西河街),幼年因患中耳炎導致耳聾的劉鬆森創辦了一家粉館,因自身綽號取名“劉聾子粉館”。據記載,因劉與回族交往甚密,粉館積累了加工牛肉的經驗,獨創了系列米粉。當時“房屋簡陋,八張方桌一溜靠東擺放,店堂內終日肉香氤氳,慕名而往者絡繹不絕。”

至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粉館納入津市食品公司。至80年代,黃震的父親黃承餘招工去做學徒,因為當時條件艱苦,沒有自來水和煤氣,全靠從河裡挑水,自己磨碳粉做煤餅,沒有太多人願意去學。黃承餘學了3、4年,到1989年,單位基本發不出工資,黃承餘辭職開了一家小粉店養家餬口。“當時粉店沒有取名字,因為我父親手藝很好,在津市做得還不錯,1996年的時候,津市為了保住劉聾子的招牌,就找到我父親讓他把這個老字號重新打起來。”

1996年,黃承餘把無名粉店取名為“劉聾子粉館”,黃震也是那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學手藝的。“我學的時候沒那麼辛苦了,就是從進肉開始,進一整頭牛肉自己分割,看每個部位適合什麼樣的碼子。比如紅燒的我們用牛腩,麻辣的用好一點的腱子肉,醬汁的用牛的裡脊肉。最難的是最後一道工序,蓋粉。鹽、油、醬油、蔥,打碼子,鹽以前是沒有做定量的要通過眼睛看,手感如何,這個比較難把握。”

1999年,黃震出來單幹,劉聾子粉館在津市開了3家家族式直營店。2016年9月,黃震到長沙開了第一家店。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坐在明代官帽椅嗦粉 日迎4000人顧客自帶摺疊桌

目前這個頗具古風的粉店是黃震一手籌備的,與街邊小攤或者其他普通的粉店相比,這家店鋪的桌椅都透著明清的風格,你很難想像,吃粉也有包廂,也可以坐在官帽椅上慢悠悠地燉粉。

開店之前,黃震並不是信心十足的。“長沙的米粉以豬肉碼子為主,有很多免費的配菜在裡面。長沙人習慣把免費的配菜、碼子和米粉混在一起吃,津市米粉不主張把配菜混在一起吃,這樣對湯是一種很大的破壞,我們講究原汁原味。有很多做牛肉粉的很辣,重油,我們的湯比較清,比較鮮,特色是香、鮮、滾、辣,不注重辣。”

"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七圓滴還是七扁滴?”如果生活在湖南,肯定對這句由著名主持人汪涵獨創的常德話耳熟能詳。

對於湖南人來說,美好的一天,大多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開始的。

湖南的粉店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嘗不盡的美味。兩年前的9月,我有幸跟隨小夥伴一起,去拜訪了最能代表常德牛肉粉的劉聾子粉館。

這是一家在津市經營了81年的老店。創辦人黃震選擇了在2016年9月將劉聾子粉館帶到長沙,為愛嗦粉的長沙人增添了不少幸福指數。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整個店大約300平米的營業面積,創始人透露每天的客流量高達4000人,還有顧客自帶摺疊圓桌在門口吃粉。這裡中午和晚上生意好,米粉這類早餐品類基本被打造成了正餐主食。

誕生於民國的老字號粉店,融合了獨創配方

民國27年(1938年),在湖南常德津市夾街(今西河街),幼年因患中耳炎導致耳聾的劉鬆森創辦了一家粉館,因自身綽號取名“劉聾子粉館”。據記載,因劉與回族交往甚密,粉館積累了加工牛肉的經驗,獨創了系列米粉。當時“房屋簡陋,八張方桌一溜靠東擺放,店堂內終日肉香氤氳,慕名而往者絡繹不絕。”

至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粉館納入津市食品公司。至80年代,黃震的父親黃承餘招工去做學徒,因為當時條件艱苦,沒有自來水和煤氣,全靠從河裡挑水,自己磨碳粉做煤餅,沒有太多人願意去學。黃承餘學了3、4年,到1989年,單位基本發不出工資,黃承餘辭職開了一家小粉店養家餬口。“當時粉店沒有取名字,因為我父親手藝很好,在津市做得還不錯,1996年的時候,津市為了保住劉聾子的招牌,就找到我父親讓他把這個老字號重新打起來。”

1996年,黃承餘把無名粉店取名為“劉聾子粉館”,黃震也是那時候開始跟著父親學手藝的。“我學的時候沒那麼辛苦了,就是從進肉開始,進一整頭牛肉自己分割,看每個部位適合什麼樣的碼子。比如紅燒的我們用牛腩,麻辣的用好一點的腱子肉,醬汁的用牛的裡脊肉。最難的是最後一道工序,蓋粉。鹽、油、醬油、蔥,打碼子,鹽以前是沒有做定量的要通過眼睛看,手感如何,這個比較難把握。”

1999年,黃震出來單幹,劉聾子粉館在津市開了3家家族式直營店。2016年9月,黃震到長沙開了第一家店。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坐在明代官帽椅嗦粉 日迎4000人顧客自帶摺疊桌

目前這個頗具古風的粉店是黃震一手籌備的,與街邊小攤或者其他普通的粉店相比,這家店鋪的桌椅都透著明清的風格,你很難想像,吃粉也有包廂,也可以坐在官帽椅上慢悠悠地燉粉。

開店之前,黃震並不是信心十足的。“長沙的米粉以豬肉碼子為主,有很多免費的配菜在裡面。長沙人習慣把免費的配菜、碼子和米粉混在一起吃,津市米粉不主張把配菜混在一起吃,這樣對湯是一種很大的破壞,我們講究原汁原味。有很多做牛肉粉的很辣,重油,我們的湯比較清,比較鮮,特色是香、鮮、滾、辣,不注重辣。”

無米粉不早餐,你是“七圓滴還是七扁滴?”

因為店面營業面積比較小,有客人每次來的時候沒地方坐,後來乾脆自己帶了摺疊的小圓桌,擺在門口就開吃了。

一般的粉店都是主打早餐,但在這裡生意最好的是中午和晚上。米粉也可以做成火鍋,3、4個,10來個人也可以燉著吃。燉粉的開創,也是機緣巧合。黃震的父親自己出來開店後,生意火爆。店鋪都是來了客人就會給客人下粉,給自己下的粉可能剛準備吃又來客了,冬天溫度下降很快,不可能把沒吃完得粉倒掉。“我父輩是很節約的,後面想到用火鍋加熱了吃,發現燉完後的粉比下的粉味道更濃郁一些,他就研發說看能不能燉著吃,就慢慢引導客人這樣吃,客人的接受程度也很好,就慢慢成為一個特色。這是我們店開創出來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