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
"
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東子,齊齊哈爾林家燒烤的“二把手”,就在距離他一米遠的地方,站著一位排隊加塞兒的大哥。大哥手握一瓶北大倉小部優,口中嘟囔:“快先墊吧墊吧。”這位耐心即將耗盡的大哥,正是東子的老爹,老林。“給我一串兒就行,要那個……再來一個……一個一個弄啊,再弄一個,一個一個吃……再弄一個我把這酒乾了……真香,好吃!”

老林愛吃串兒,但不會烤,作為串兒店的大掌櫃,未免有些不太稱職。“站那旮我能吃兩口,讓我烤我可整不了。烤串兒這方面,東子是頭兒,誰也整不了。”

而讓老林能夠威信不倒的原因,卻是齊齊哈爾人人都會的一種燒烤,它是啥呢?“家庭烤肉,過去不時興吃烤串兒,都烤肉。小爐子,每家必須得有,最少有倆。”老林重音強調:“我說的是家家!”

伴隨著東子的燒烤爐和老林大碴子味兒的解說,“齊齊哈爾芭比Q”在火遍全網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中閃亮登場——

千家千味

去年夏天,一部名叫《人生一串》的紀錄片在豆瓣上拿到了9分的高分。小成本的製作卻勾出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饞蟲和眼淚。與它相比,之前完全仿照日本原版翻拍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則是鎩羽而歸。對於喜歡煙火氣的中國人來說,精雕細琢的食物尚不足以消解掉生活帶給他們的疲憊,只有夜深時街頭巷尾吵鬧喧騰的燒烤攤,配上兩瓶冰鎮啤酒,才能真正撫慰一個個無處安放的靈魂。今夏,《人生一串2》如約歸來,其中的主角之一,就是齊齊哈爾燒烤。

提到齊齊哈爾的老傳統——家庭烤肉,大部分本地人都坐不住了。在齊齊哈爾,幾乎每個人都是“烤肉專家”——“如果家裡面沒有一個烤鍋,你不能是完整的齊齊哈爾人。”“買點兒大片兒肉切一片兒一片兒的”“拌肉時在裡面加啤酒,加雞蛋”“下樓鍋一點,小菜兒一拌”“擱點兒海鮮醬油一軲轆,小蘇子葉往裡一包,咔,一口”“夏天你看,遍地全是”“你出去就能聞著烤肉味兒,然後你拿個饅頭就能吃飽”……

華燈初上,街頭的霓虹和空氣中的肉香配合默契,預示著一天中最好的吃肉時光已經到來。“老翟,再加二斤”“小濤還啥時候來?我‘喃排’你啊,上我們這兒吃‘烤又’來”“我老姐說了啥時候來,她‘喃排’你”……

夜晚也是老林和東子的閃耀時刻。“14號桌,五個生筋五個大板。10號倆雞頭。”東子專攻烤串兒,跟火較勁兒,老林專攻切肉,薄厚的人性化控制,比身邊的切肉機更加老道。用老林的話說:“切肉的時候,切記不能有雜念。”

至於說怎麼上烤串兒和烤肉,齊齊哈爾人有自己的節奏。倆人吃飯必須點出五個人的量,一桌人燒烤,那必須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加強排。不信你聽:“你點的是一斤的胸口,一斤半的上腦,一個熗菜拼盤,有兩串大蝦,半斤外脊板兒,五個心管,三個菜卷,兩個墨斗魚腸,一盤千頁豆腐,三份生蠔……”“肉我都給你拌一起行不?都是傳統拌法。”

齊齊哈爾傳統家庭烤肉的精髓,在一個“拌”字。牛上腦切成小片兒,再加上切好的洋蔥片兒,加鹽的輕重比例隨個人的口味心意,最後淋上豆油,抓拌均勻,這是居家請客的壓場硬貨,也是充滿千人千味兒的生活妙趣。“有願意吃鹹的,有願意吃淡點兒的,料擱的就不一樣,一家拌一個口味。”“完全憑個人喜好,就是你願意放啥放啥。”“咋好吃咋來就得了。”

咱家主打

除了傳統家庭拌肉,如今齊齊哈爾烤肉店的主打,還有大片兒肉。與拌肉相比,大片兒肉的處理方式則頗有行政主廚風範,略顯矯情的潑灑醬汁兒吊足了食客的胃口。先放上一塊牛油,完成必要的“開盤儀式”,等待著主角閃亮登場。

老林說,大片兒肉強調口感,對選取部位的質地疏密要求很高,上腦和牛小肋是大片兒肉的上等之選,烤制時,表面的雪花紋路迅速收緊鎖住內部水分,保持最佳的“彈跳狀態”,這是討好牙齒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大片兒肉是講究人的牌面兒,傳統拌肉則是大眾化的首選。遇熱會油花飛濺的上腦,在油鹽和蔥香的作用下會形成豐富的味覺體驗,讓人產生不停動筷的上癮效果。

"
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東子,齊齊哈爾林家燒烤的“二把手”,就在距離他一米遠的地方,站著一位排隊加塞兒的大哥。大哥手握一瓶北大倉小部優,口中嘟囔:“快先墊吧墊吧。”這位耐心即將耗盡的大哥,正是東子的老爹,老林。“給我一串兒就行,要那個……再來一個……一個一個弄啊,再弄一個,一個一個吃……再弄一個我把這酒乾了……真香,好吃!”

老林愛吃串兒,但不會烤,作為串兒店的大掌櫃,未免有些不太稱職。“站那旮我能吃兩口,讓我烤我可整不了。烤串兒這方面,東子是頭兒,誰也整不了。”

而讓老林能夠威信不倒的原因,卻是齊齊哈爾人人都會的一種燒烤,它是啥呢?“家庭烤肉,過去不時興吃烤串兒,都烤肉。小爐子,每家必須得有,最少有倆。”老林重音強調:“我說的是家家!”

伴隨著東子的燒烤爐和老林大碴子味兒的解說,“齊齊哈爾芭比Q”在火遍全網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中閃亮登場——

千家千味

去年夏天,一部名叫《人生一串》的紀錄片在豆瓣上拿到了9分的高分。小成本的製作卻勾出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饞蟲和眼淚。與它相比,之前完全仿照日本原版翻拍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則是鎩羽而歸。對於喜歡煙火氣的中國人來說,精雕細琢的食物尚不足以消解掉生活帶給他們的疲憊,只有夜深時街頭巷尾吵鬧喧騰的燒烤攤,配上兩瓶冰鎮啤酒,才能真正撫慰一個個無處安放的靈魂。今夏,《人生一串2》如約歸來,其中的主角之一,就是齊齊哈爾燒烤。

提到齊齊哈爾的老傳統——家庭烤肉,大部分本地人都坐不住了。在齊齊哈爾,幾乎每個人都是“烤肉專家”——“如果家裡面沒有一個烤鍋,你不能是完整的齊齊哈爾人。”“買點兒大片兒肉切一片兒一片兒的”“拌肉時在裡面加啤酒,加雞蛋”“下樓鍋一點,小菜兒一拌”“擱點兒海鮮醬油一軲轆,小蘇子葉往裡一包,咔,一口”“夏天你看,遍地全是”“你出去就能聞著烤肉味兒,然後你拿個饅頭就能吃飽”……

華燈初上,街頭的霓虹和空氣中的肉香配合默契,預示著一天中最好的吃肉時光已經到來。“老翟,再加二斤”“小濤還啥時候來?我‘喃排’你啊,上我們這兒吃‘烤又’來”“我老姐說了啥時候來,她‘喃排’你”……

夜晚也是老林和東子的閃耀時刻。“14號桌,五個生筋五個大板。10號倆雞頭。”東子專攻烤串兒,跟火較勁兒,老林專攻切肉,薄厚的人性化控制,比身邊的切肉機更加老道。用老林的話說:“切肉的時候,切記不能有雜念。”

至於說怎麼上烤串兒和烤肉,齊齊哈爾人有自己的節奏。倆人吃飯必須點出五個人的量,一桌人燒烤,那必須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加強排。不信你聽:“你點的是一斤的胸口,一斤半的上腦,一個熗菜拼盤,有兩串大蝦,半斤外脊板兒,五個心管,三個菜卷,兩個墨斗魚腸,一盤千頁豆腐,三份生蠔……”“肉我都給你拌一起行不?都是傳統拌法。”

齊齊哈爾傳統家庭烤肉的精髓,在一個“拌”字。牛上腦切成小片兒,再加上切好的洋蔥片兒,加鹽的輕重比例隨個人的口味心意,最後淋上豆油,抓拌均勻,這是居家請客的壓場硬貨,也是充滿千人千味兒的生活妙趣。“有願意吃鹹的,有願意吃淡點兒的,料擱的就不一樣,一家拌一個口味。”“完全憑個人喜好,就是你願意放啥放啥。”“咋好吃咋來就得了。”

咱家主打

除了傳統家庭拌肉,如今齊齊哈爾烤肉店的主打,還有大片兒肉。與拌肉相比,大片兒肉的處理方式則頗有行政主廚風範,略顯矯情的潑灑醬汁兒吊足了食客的胃口。先放上一塊牛油,完成必要的“開盤儀式”,等待著主角閃亮登場。

老林說,大片兒肉強調口感,對選取部位的質地疏密要求很高,上腦和牛小肋是大片兒肉的上等之選,烤制時,表面的雪花紋路迅速收緊鎖住內部水分,保持最佳的“彈跳狀態”,這是討好牙齒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大片兒肉是講究人的牌面兒,傳統拌肉則是大眾化的首選。遇熱會油花飛濺的上腦,在油鹽和蔥香的作用下會形成豐富的味覺體驗,讓人產生不停動筷的上癮效果。

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不夠再點

如果說烤肉是“無肉不歡”的開場序曲,那麼烤串兒就是“不夠再點”的宴席終章,因為那些“戀戰不走”的客人,總有嘮不完的話。“大人喝北大倉明月島,小孩喝雪菲力。喝一宿酒,不是挺得勁麼,多爽啊!回家衝個涼,睡了。”

節目裡,滋滋作響的肉串,蒜香十足的生蠔,鮮嫩香脆的心管,吱嘎作響的脆骨……火候到了,慢慢翻轉,金黃色的脆皮,飽滿濃厚的汁水,看得觀眾如痴如醉……

成局在人,成事在肉,這是老林作為“一把手”的底氣,他的犀利,能洞悉肉的祕密。每天凌晨,帶著見習東子,老林開始了對上等牛肉的“抓捕行動”。“齊齊哈爾市講究肉得做出口兒,牛得七八歲往上,香!要是沒長成,就是不香。”“牛口兒看胛,看牙,隔著皮看著肉啥色兒,那等你拿手摸,牛早讓人搶沒了。抓肉這方面,你沒個七八年根本就整不明白。”

每當入夜,這對以兄弟相稱的父子在齊齊哈爾宴席兩端,以烤肉開幕,以烤串兒收場——“服務員,再來20個串兒!”

龍江特色

《人生一串2》裡的齊齊哈爾燒烤讓人流連,第一季中道外老太太燒烤同樣讓人懷念,其實,黑龍江的燒烤特色遠不止於此。比如哈爾濱的俄羅斯大串兒、赫哲族人的烤魚皮、佳木斯的烤豬腰子、大慶的坑烤、肇東的小餅和玉泉的烤大毛肚等。

先說哈爾濱的“俄羅斯大串兒”,受俄羅斯影響結合自身特色,哈爾濱燒烤有俄羅斯大串兒、烤牛腰子、心管夾肉等別處鮮有的特色。家住道外的老馮說:“哈爾濱羊肉串兒還有一個祕訣,就是放糖,用糖來調和肉的羶味,這樣肉質鮮美,這是哈爾濱人的獨創。”因冬季寒冷,和燒烤相搭配的麻辣涮肚出現在了哈爾濱人的視野裡,形成了本地特色的燒烤配涮肚。

“不吃坑烤怎麼算來過大慶!”不論是招待外地朋友或者全家聚餐,再或者來大慶遊玩的遊客,坑烤都是首選。撥開錫紙,剛出爐的坑烤五花肉,外表焦酥、煙香縈舌、脂油洇出,已無脂肪的白肉夾在酥肉皮與甘瘦肉之間,絕為解饞尤物;撥開坑烤後的鵝蛋,蛋黃金黃耀眼,蛋清透亮Q彈似果凍,一口咬下嚼勁十足……雞魚蛋肉地瓜土豆都是坑烤的家常菜,保留食物最原始的味道,美味妙不可言。

近兩年大火的還有吃一次就忘不掉的肇東小餅,其實就是肇東烤餅,最早名為“火燒雲”餅。據悉,“火燒雲”餅始於光緒年間,發源於郭爾羅斯後旗遊牧地(今肇東境內),由郭爾羅斯遊牧民族的蕎麥麵餅演變而來。肇東烤餅味香耐人回味,薄而小的餅刷上辣醬、雞油、孜然等調料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後捲上蔥花末來吃,味香耐人回味,是本地飲食一絕,被稱為“肇東料理”,遠近聞名,現在肇東小餅已經是肇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東子,齊齊哈爾林家燒烤的“二把手”,就在距離他一米遠的地方,站著一位排隊加塞兒的大哥。大哥手握一瓶北大倉小部優,口中嘟囔:“快先墊吧墊吧。”這位耐心即將耗盡的大哥,正是東子的老爹,老林。“給我一串兒就行,要那個……再來一個……一個一個弄啊,再弄一個,一個一個吃……再弄一個我把這酒乾了……真香,好吃!”

老林愛吃串兒,但不會烤,作為串兒店的大掌櫃,未免有些不太稱職。“站那旮我能吃兩口,讓我烤我可整不了。烤串兒這方面,東子是頭兒,誰也整不了。”

而讓老林能夠威信不倒的原因,卻是齊齊哈爾人人都會的一種燒烤,它是啥呢?“家庭烤肉,過去不時興吃烤串兒,都烤肉。小爐子,每家必須得有,最少有倆。”老林重音強調:“我說的是家家!”

伴隨著東子的燒烤爐和老林大碴子味兒的解說,“齊齊哈爾芭比Q”在火遍全網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中閃亮登場——

千家千味

去年夏天,一部名叫《人生一串》的紀錄片在豆瓣上拿到了9分的高分。小成本的製作卻勾出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饞蟲和眼淚。與它相比,之前完全仿照日本原版翻拍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則是鎩羽而歸。對於喜歡煙火氣的中國人來說,精雕細琢的食物尚不足以消解掉生活帶給他們的疲憊,只有夜深時街頭巷尾吵鬧喧騰的燒烤攤,配上兩瓶冰鎮啤酒,才能真正撫慰一個個無處安放的靈魂。今夏,《人生一串2》如約歸來,其中的主角之一,就是齊齊哈爾燒烤。

提到齊齊哈爾的老傳統——家庭烤肉,大部分本地人都坐不住了。在齊齊哈爾,幾乎每個人都是“烤肉專家”——“如果家裡面沒有一個烤鍋,你不能是完整的齊齊哈爾人。”“買點兒大片兒肉切一片兒一片兒的”“拌肉時在裡面加啤酒,加雞蛋”“下樓鍋一點,小菜兒一拌”“擱點兒海鮮醬油一軲轆,小蘇子葉往裡一包,咔,一口”“夏天你看,遍地全是”“你出去就能聞著烤肉味兒,然後你拿個饅頭就能吃飽”……

華燈初上,街頭的霓虹和空氣中的肉香配合默契,預示著一天中最好的吃肉時光已經到來。“老翟,再加二斤”“小濤還啥時候來?我‘喃排’你啊,上我們這兒吃‘烤又’來”“我老姐說了啥時候來,她‘喃排’你”……

夜晚也是老林和東子的閃耀時刻。“14號桌,五個生筋五個大板。10號倆雞頭。”東子專攻烤串兒,跟火較勁兒,老林專攻切肉,薄厚的人性化控制,比身邊的切肉機更加老道。用老林的話說:“切肉的時候,切記不能有雜念。”

至於說怎麼上烤串兒和烤肉,齊齊哈爾人有自己的節奏。倆人吃飯必須點出五個人的量,一桌人燒烤,那必須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加強排。不信你聽:“你點的是一斤的胸口,一斤半的上腦,一個熗菜拼盤,有兩串大蝦,半斤外脊板兒,五個心管,三個菜卷,兩個墨斗魚腸,一盤千頁豆腐,三份生蠔……”“肉我都給你拌一起行不?都是傳統拌法。”

齊齊哈爾傳統家庭烤肉的精髓,在一個“拌”字。牛上腦切成小片兒,再加上切好的洋蔥片兒,加鹽的輕重比例隨個人的口味心意,最後淋上豆油,抓拌均勻,這是居家請客的壓場硬貨,也是充滿千人千味兒的生活妙趣。“有願意吃鹹的,有願意吃淡點兒的,料擱的就不一樣,一家拌一個口味。”“完全憑個人喜好,就是你願意放啥放啥。”“咋好吃咋來就得了。”

咱家主打

除了傳統家庭拌肉,如今齊齊哈爾烤肉店的主打,還有大片兒肉。與拌肉相比,大片兒肉的處理方式則頗有行政主廚風範,略顯矯情的潑灑醬汁兒吊足了食客的胃口。先放上一塊牛油,完成必要的“開盤儀式”,等待著主角閃亮登場。

老林說,大片兒肉強調口感,對選取部位的質地疏密要求很高,上腦和牛小肋是大片兒肉的上等之選,烤制時,表面的雪花紋路迅速收緊鎖住內部水分,保持最佳的“彈跳狀態”,這是討好牙齒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大片兒肉是講究人的牌面兒,傳統拌肉則是大眾化的首選。遇熱會油花飛濺的上腦,在油鹽和蔥香的作用下會形成豐富的味覺體驗,讓人產生不停動筷的上癮效果。

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不夠再點

如果說烤肉是“無肉不歡”的開場序曲,那麼烤串兒就是“不夠再點”的宴席終章,因為那些“戀戰不走”的客人,總有嘮不完的話。“大人喝北大倉明月島,小孩喝雪菲力。喝一宿酒,不是挺得勁麼,多爽啊!回家衝個涼,睡了。”

節目裡,滋滋作響的肉串,蒜香十足的生蠔,鮮嫩香脆的心管,吱嘎作響的脆骨……火候到了,慢慢翻轉,金黃色的脆皮,飽滿濃厚的汁水,看得觀眾如痴如醉……

成局在人,成事在肉,這是老林作為“一把手”的底氣,他的犀利,能洞悉肉的祕密。每天凌晨,帶著見習東子,老林開始了對上等牛肉的“抓捕行動”。“齊齊哈爾市講究肉得做出口兒,牛得七八歲往上,香!要是沒長成,就是不香。”“牛口兒看胛,看牙,隔著皮看著肉啥色兒,那等你拿手摸,牛早讓人搶沒了。抓肉這方面,你沒個七八年根本就整不明白。”

每當入夜,這對以兄弟相稱的父子在齊齊哈爾宴席兩端,以烤肉開幕,以烤串兒收場——“服務員,再來20個串兒!”

龍江特色

《人生一串2》裡的齊齊哈爾燒烤讓人流連,第一季中道外老太太燒烤同樣讓人懷念,其實,黑龍江的燒烤特色遠不止於此。比如哈爾濱的俄羅斯大串兒、赫哲族人的烤魚皮、佳木斯的烤豬腰子、大慶的坑烤、肇東的小餅和玉泉的烤大毛肚等。

先說哈爾濱的“俄羅斯大串兒”,受俄羅斯影響結合自身特色,哈爾濱燒烤有俄羅斯大串兒、烤牛腰子、心管夾肉等別處鮮有的特色。家住道外的老馮說:“哈爾濱羊肉串兒還有一個祕訣,就是放糖,用糖來調和肉的羶味,這樣肉質鮮美,這是哈爾濱人的獨創。”因冬季寒冷,和燒烤相搭配的麻辣涮肚出現在了哈爾濱人的視野裡,形成了本地特色的燒烤配涮肚。

“不吃坑烤怎麼算來過大慶!”不論是招待外地朋友或者全家聚餐,再或者來大慶遊玩的遊客,坑烤都是首選。撥開錫紙,剛出爐的坑烤五花肉,外表焦酥、煙香縈舌、脂油洇出,已無脂肪的白肉夾在酥肉皮與甘瘦肉之間,絕為解饞尤物;撥開坑烤後的鵝蛋,蛋黃金黃耀眼,蛋清透亮Q彈似果凍,一口咬下嚼勁十足……雞魚蛋肉地瓜土豆都是坑烤的家常菜,保留食物最原始的味道,美味妙不可言。

近兩年大火的還有吃一次就忘不掉的肇東小餅,其實就是肇東烤餅,最早名為“火燒雲”餅。據悉,“火燒雲”餅始於光緒年間,發源於郭爾羅斯後旗遊牧地(今肇東境內),由郭爾羅斯遊牧民族的蕎麥麵餅演變而來。肇東烤餅味香耐人回味,薄而小的餅刷上辣醬、雞油、孜然等調料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後捲上蔥花末來吃,味香耐人回味,是本地飲食一絕,被稱為“肇東料理”,遠近聞名,現在肇東小餅已經是肇東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齊市燒烤榮登網紅紀錄片——一桌燒烤、三兩老鐵、串大豪氣、不整虛滴

追根溯源

“古者茹毛飲血,燧人氏鑽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有人說,燒烤作為最原始的一種烹飪方式被保留到今天恰恰在於它的“粗糙”,不需要對食材進行過多的加工,最簡單的燒烤甚至只需要一盆熾烈的炭火和一把細鹽,就足以讓路過的人嘴饞得過屠門而大嚼了。

粗獷的燒烤碰上豪爽的東北人,不同於南方燒烤的精細和繁複,燒烤所攜帶原始基因在苦寒的東北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蔬菜種類少,冬天持續時間長,在那些百無聊賴地等著冰雪消融的日子裡,大量的肉附以濃厚的醬料,一口肉,一口酒,一口蒜,才是東北燒烤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人整理出《人生一串》裡拍攝過的燒烤店,發現東北三省被安排得齊齊整整。在由炭火和鐵籤錘鍊而成的鐵王冠上,東三省是傲立其上的三顆明珠;根據大眾點評在2015年發佈的首份《中國燒烤大數據報告》,東三省燒烤商戶滲透率最高,燒烤商戶數量佔當地美食商戶總數的比例接近10%,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也就是說,東北平均每10家餐館裡就有1家是燒烤店,出了山海關,就沒有我們老鐵不能烤的東西。擼串兒,簡簡單單兩個字就讓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邁勁兒躍然而生,對於東北人來說,擼串兒不只是一頓尋常的夜宵,那些在煙熏火燎裡的歡笑和淚水,已經構成了東北人生活裡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東北的燒烤店為啥這麼多?大快朵頤的外地食客估計不會知道,在成千上萬的燒烤攤兒背後,是一個已經逝去的黃金時代。

東北人能吃能喝,作家賈行家曾在一次演講中回憶過:“廠裡有一種水龍頭,每天到了下午的一個時候,裡面就會嘩啦啦流出來橘子汽水,全廠的人都可以拿著桶去接。我當時覺得這就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小說裡的場景。但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真實的。”

與齊齊哈爾齊名的東北燒烤名城還有遼寧錦州。錦州人老範對本報記者說:“錦州燒烤喜歡用自行車輻條當籤子使,叫車條串兒。錦州燒烤漸成規模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因為剛好碰上很多自行車廠都倒閉了,大量的鋁鐵車條被廢棄。燒烤店就用低價購入這些車條,消毒加工,做成燒烤的籤子。和竹籤子比起來,輻條價格低,而且因為導熱性能好,肉熟得更快,味道也更好。這種車條串兒就成了錦州燒烤的特色。”

與其說是東北人選擇了燒烤,不如說是燒烤兜住了東北人。齊齊哈爾一家燒烤店主老楊對本報記者說:“與其他餐飲業態相比,開一家燒烤店尤其是烤串兒店的難度不大:對後廚的依賴性較小,廚師的技術容易培訓;有個爐子就能支起一個街攤兒,有錢的也可以升級做成連鎖品牌。豐儉由人,無非就是起早貪黑挨點兒累。”

“重工業看燒烤,輕工業看直播”。如今,越來越多的街邊燒烤攤兒和網絡直播撐起了一個又一個東北新家庭。或許一些人終於想明白了,時光一去不回頭,燒烤攤兒上肉配酒,生活總在熱熱鬧鬧地流動,無非在煙熏火燎裡,偶爾還夾雜著幾聲咳嗽、幾點眼淚。本報記者 李子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