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幹鍋發源於川北,並很快逐漸風靡全國,轟動一時之後,隨之演變出更多特色的幹鍋系列,成型的幹鍋散發出來的香氣和味道,也有所不同。

經過多年的發展,幹鍋在主輔料、做法、味型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發展,品類多不勝舉。下面,先從做法上,我們不妨把幹鍋分為幹香、滷香、糯香這三大流派。(每日更新專業菜譜,助力廚師成長!歡迎關注“紅廚”)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1、幹香派

成菜乾香油潤,幾乎沒有湯汁,這是幹鍋菜得名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幹香派是早期幹鍋界的主力軍。

要達到幹香的效果,生熟主料大都需要先下油鍋炸去部份水份,讓其表面脆硬或酥香,然後回鍋炒制。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成都“鍋鍋香”已經開了11年,算是幹鍋江湖裡的佼佼者,大廚葉洪軍對幹鍋研究頗深,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經驗:

“首先,幹鍋菜特別講究口感,因此要充份瞭解食材本身的質地,以及不同火候下的口感變化。

其次,並不是所有原料都適合用來製作幹鍋菜,有的原料腥異味較重,還需要事先處理。比如鴨頭、雞爪、鴨掌等禽畜的邊角餘料,就需要用流動水長時間衝漂,或者加薑片、蔥段、料酒等醃漬。”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葉師傅對於烹製幹香派幹鍋,有很深的體會:

“第一,主料都需要油炸,因此油溫的掌控至關重要,高了,原料容易焦煳;低了,原料會浸油,顯得油膩。

第二,製作幹香派幹鍋特別講究“鍋氣”,在灶上炒制時不能拖泥帶水,需要一氣呵成,因此事先預製幹鍋醬和幹鍋油特別重要。

第三,為了達到幹香油潤的效果,製作時不能加湯,但啤酒必不可少,它既能增香去異,又能讓主輔料的口感更滋潤。”

菜例:幹鍋排骨蝦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製作:

1、將豬精排斬成小段,衝去血水後納盆,加入薑片、蔥段、蒜泥、蔬菜汁和少許鹽,拌勻醃漬待用。

2、將鮮活基圍蝦從背上剖開,抽去蝦線待用。

3、鍋裡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先下排骨段炸至表面金黃且熟透,撈出來瀝油,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下基圍蝦炸熟後撈出來,再下藕條和土豆條炸熟,倒出瀝油待用。

4、鍋裡放幹鍋油燒熱,投入薑片、蒜片、幹辣椒節、花椒和蔥節炒香後,放幹鍋醬炒勻,隨即倒入炸過的排骨段、基圍蝦、土豆條、藕條和黃瓜條,烹入啤酒,邊翻炒邊加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炒勻後裝入小鐵鍋,撒入酒鬼花生碎末,放香菜點綴便好。

2、滷香派

滷香派是幹鍋菜當中的主力軍,因為很多主料都需要事先放滷水鍋裡滷熟,然後再入鍋加調輔料炒制。

主料經過滷製主要達到三個目的,一是有味使之出(除腥去異),二是無味使之入(增加滷香味),三是制熟,讓原料熟透,且達到柔韌或軟糯的口感。

表面上看,滷香派幹鍋製法簡單,就是把滷好的主料炒成幹鍋菜,其實不然。

因為除了具備爐灶基本功,廚師首先要懂得各種香料的特性,善調滷水,並熟悉各種主料的質地口感。滷不同的原料,滷水的配方也不一樣,而滷水又有水滷和油滷的區別。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翅味鮮”是成都一家經營多年的老牌幹鍋店,所售賣的幹鍋菜就以滷香風味為主,鵝翅、鴨脣、排骨、鴨掌等主料,都需事先放入川式滷水鍋滷熟,然後回鍋炸一遍,再加料炒制,這樣做能使成菜的色澤更好,味道也更香。

成都“滷爺”的廚政總監夏紅亮師傅,對幹鍋製作也是頗有心得,他更傾向於用油滷菜來製作滷香味幹鍋。

水滷好的食材,需放入用菜油和香料熬製的滷油裡浸一段時間,撈出來後,還要加滷油拌制,最終才得到油滷產品。

正因為多了兩道工序,所以油滷菜的味道更厚重、香味更復合、回味更綿長,相對來說,更適合製作幹鍋。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夏紅亮師傅在現有的香辣鴨頭、銷魂鴨心、香辣兔頭、香辣鴨脖、香辣雞翅尖、筋道鴨掌、奇脆鴨胗、香辣雞爪、香辣豬蹄等油滷成品基礎上,再搭配由二十多種天然香辛料炒製成的幹鍋醬料和幹鍋油料,以及標準化的調料包,開發出了花千骨談戀愛(鴨頭和鴨心)、賊頭賊腦(兔頭和鴨脖)、降龍十八掌(雞翅尖和鴨掌)、轉角遇到愛(鴨胗和雞爪)、讓天蓬元帥飛(豬蹄和鴨翅)等五款滷香味幹鍋。

只要有了現成的油滷成品,經過短時間培訓,哪怕是家庭主婦也能輕鬆炒出可口的滷香味幹鍋菜。

菜例:幹鍋排骨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製作:

1、選用豬精排,先片去多餘的瘦肉,並逐根分開,投入沸水鍋汆一水後,再放入川式滷水鍋滷至熟透,撈出來斬成小段,然後投入六成熱的油鍋裡,炸至金黃酥硬,撈出待用。

2、花菜切成小塊,也投入熱油鍋裡炸至七八分熟時撈出。

3、鍋裡放幹鍋油燒熱,投入幹辣椒節、花椒熗香,再放幹鍋醬、洋蔥塊和青紅椒節炒香出味,隨後放入炸過的排骨段和花菜塊翻炒均勻,起鍋前淋適量幹鍋油,撒熟芝麻點綴便好。

3、糯香派

糯香派是近年來幹鍋界的一朵奇葩,它跟傳統幹鍋的做法有很大差異,成菜稍帶湯汁,主料軟入味。

成都“銷魂掌”的廚政總監王俊淋師傅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幹鍋,對製作糯香派幹鍋深有體會,他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第一,適合製作糯香派的主料,以雞腳、鴨掌、鵝掌、豬蹄等富含膠質的原料為佳,粉面的雪豆則為最佳搭檔。

第二,主料需要事先煨至軟糯,雪豆也要先煮至粉面,針對不同的主料和不同的成菜味型,所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基礎味道也有差異。

第三,糯香派幹鍋菜採用下面放有木炭的烤盤盛裝,上桌後能長時間保持溫度,而且主料會越煮越軟,越煮越有味。”

經過長期的實踐,他還對整個製作流程進行了優化,操作更標準規範,針對不同的主料,他研製出了不同的油料包和醬料包,出品味道更穩定。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糯香派的顯著標志是成菜帶有一定的湯汁,主料口感軟糯,味道變化多端。比如“銷魂掌”銷售前三強的菜品“糯香鴨掌”,鴨掌軟糯、雪豆粉面,醬香味濃,老少皆宜。利用批量生產的糯香油料包和糯香醬料包,製作起來並不複雜。

又如“銷魂掌”的“鴨掌情未了”和“子姜雞腳”也都屬糯香派,但風味完全不同。子姜雞腳在製作時加了大量的子姜和小米椒,辛香鮮辣的味道可減輕雞腳的油膩感。

菜例:糯香鴨掌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製作:

1、把鴨掌投入沸水鍋汆一水,撈出來沖洗乾淨後放進高壓鍋,加入八角、桂皮、小茴香、薑片、蔥節、料酒、鹽和清水,上火燒開後壓30分鐘,揭蓋後用流動水衝冷待用(鴨掌膠質豐富,需趁熱沖水,以保持其形狀完整,避免彼此粘在一起)。

2、優質雪豆用清水泡漲後,再入高壓鍋壓至粉面(外皮要基本保持完整)。

3、炒鍋上中火,放入糯香乾鍋油燒熱,下二合一糯香醬料炒散出香後,放入鴨掌並摻清水,依次放入雪豆、洋蔥塊、青紅椒塊、芹菜節、雞精、味精、胡椒粉和適量的老抽,燒三五分鐘後,加入蒜泥和糯香汁,開大火,收汁亮油時即放入菠蘿塊,起鍋裝盤後撒香蔥花和熟芝麻點綴便好。

4、幹鍋醬

製作幹鍋菜,一般都要預製幹鍋醬和幹鍋油,這樣既可以提高出菜的效率,也便於味道的穩定。

幹鍋菜的味型變化多端,有孜然香辣味、泡椒味、醬香味、煳辣荔枝味、麻辣味等,可以說是無所不有。而每種味道,所用的幹鍋醬都不同,這裡先說說孜然香辣味醬料的製作方法。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一、炒制幹鍋醬

炒制幹鍋醬,要根據主料特性、成菜特點、製作數量、食俗習慣、季節等多種因素來確定配方。

原料:

幹辣椒節6000克,郫縣豆瓣18千克,幹大紅袍花椒2000克,幹青花椒500克,薑片600克,洋蔥顆500克,蒜顆300克,蔥顆300克,泡子姜1000克,泡辣椒1000克,野山椒1000克,冰糖400克,豆豉2200克,白酒500毫升,熟菜油(或調合油)40升,化豬油2000克,化雞油3000克。

香料:

八角500克,肉桂180克,草果160克,山柰100克,丁香75克,豆蔻30克,砂仁95克,白芷65克,陳皮65克,木香95克,肉豆蔻95克,羅漢果60克,甜當歸75克,乾薑95克,良姜75克,山楂45克,甘草80克,小茴香115克,月桂葉95克,靈草150克。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二、前期加工

1、首先把八角、肉桂分別掰成小塊,草果、砂仁、白芷、陳皮、木香、肉豆蔻、甜當歸、良姜分別切碎,豆蔻、羅漢果分別拍破,並和其它香料(除靈草) 一起裝入盛器。

2、靈草剪成長約0.5釐米的節,裝入另一盛器中。

3、將裝有靈草和其它香料的盛器,分別加入清水,以完全淹沒香料為度,香料洗淨後瀝乾,分別加工成粗粉(比米粒稍微小一點),即成靈草粉和香料粉。

4、鍋置爐具上,注入清水,旺火燒沸後下幹辣椒節推勻,迅速撈出(作為底料的辣椒煮久了,辣味會不夠),立即用清水沖洗至水色清亮,瀝盡水後用絞肉機加工成粗塊,即成餈粑辣椒。

5、乾花椒沖洗瀝乾,入絞肉機絞一下,利於麻味溢出,如沒有絞肉機,則瀝乾後保持粒狀。

6、然後把泡子姜沖洗瀝乾,加工成小顆粒;泡辣椒、野山椒沖洗瀝乾,加工成細塊;冰糖敲成蠶豆大小。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三、底料炒制

1、淨鍋置火上,開中火燒熱後關火,放入熟菜油(或調和油),用旺火或中火加熱(量大用旺火,量小用中火),待油溫加熱至180~190℃時,慢慢下薑片,以防溢鍋,用中火或小火(量大用中火,量少用小火) 翻炸至薑片表面微微收縮時,放入洋蔥顆、蒜顆推勻,再放入蔥顆推勻,用中火或小火翻炸至鍋內原料水份基本幹、蒜呈淡黃色時關火,濾去料渣待用。

2、鍋內加化豬油、化雞油,開火加熱至160~170℃,待油煉香時,關火(如果油溫加熱至160~170℃時還沒香味,就要繼續加熱至香味出來後才關火,再等油溫降至160~170℃),舀出適量的油,分別放入盛有郫縣豆瓣和餈粑辣椒的盛器中,並分別攪勻。

3、淨鍋倒油,油的用量以全部淹沒花椒、且還有一點油為度。以量大用旺火、量小用中火為參考,油溫加熱至230~240℃或190~200℃時 (因230~240℃下花椒,麻味濃,但微有澀口;190~200℃下花椒,則麻味稍輕,沒澀味) ,改用微火下入幹大紅袍花椒和幹青花椒,並快速鏟勻(如用勺就推勻),炸至麻香濃郁時,立即下泡子姜粒,炒至泡子姜香氣濃郁且不幹時,下加工成細塊的泡辣椒和野山椒鏟勻,用旺火或中火炒至香氣濃郁不幹時(如果泡辣椒、野山椒炒至香氣濃郁後油溫高於120℃,應立即關火,慢慢烹入適量白酒,以便降溫;如果野山椒炒至香氣濃郁後油溫不高於120℃就不關火),馬上放入冰糖、餈粑辣椒鏟勻,用旺火炒至油麵沸騰(須保持鍋內三分之二油脂呈沸騰狀)。

4、然後立即改用中小火,炒至辣椒表皮水份基本幹、辣椒色澤深且不發黑、辣香味剛出來時,油溫若高於120℃就須關火,慢慢烹入適量白酒,以利於油溫降至120℃,油溫若低於120℃就不關火。

5、接著下郫縣豆瓣和豆豉,再用旺火炒至2油麵沸騰時,改用中小火炒至豆瓣吐油並下香料粉,用旺火或中火炒至2油麵沸騰時,立即改用中小火,炒至豆瓣瓣粒表皮緊皮、微收縮時,下靈草粉炒至香氣濃郁,然後烹入白酒一起炒勻,待白酒水份完全蒸發時關火。

6、待炒好的料不產生熱氣時,放入盛器中,加蓋密封,或涼透後入絞肉機絞碎,入盛器中密封。

至此,幹鍋底料便製成,置放5~6日後方可使用。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四、煉製幹鍋油

原料:

菜油1升,色拉油10升,豆瓣1500克,豆豉150克,姜粒1000克,蒜粒1500克,洋蔥粒1750克,小蔥節2500克,辣椒麵250克,香料粉125克,孜然粉150克,花椒麵100克。

調料:

白酒100毫升,鹽100克,味精200克,糖100克,醪糟150克。

製作:

1、香料粉用白酒、醪糟和勻,備用。

2、菜油煉熟,加入色拉油燒熱至240℃時,下洋蔥粒和小蔥節炸黃至微煳時,撈出,再放入姜蒜粒炸黃,撈出備用。

3、下豆瓣炸約10分鐘出香,再下豆豉炒至酥香,立即關火。然後下用白酒、醪糟和勻的香料粉攪拌約15分鐘,再加辣椒麵、花椒麵、孜然粉、炸黃的姜蒜粒及鹽、味精、糖和勻,靜置,用時取油裝盛器即可。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製作關鍵:

1、生菜油須煉成熟菜油後方能使用。

2、應根據幹鍋原料、成菜特點等多種因素選擇幹辣椒品種。需辣味濃郁者可選小米椒、新一代辣椒等;需香辣味濃郁者可用朝天椒、子彈頭辣椒等,也可幾者混用;需青花椒味突出,青花椒的用量可適量加大,幹大紅袍花椒的用量可適量減少,或只用青花椒。

3、煮幹辣椒時清水宜多,且須推勻。

4、炒制幹鍋底料時只能用鐵鍋,且鐵鍋應大,須考慮下了油脂和其它原料後,油麵與鍋口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若鐵鍋小,可按比例分批次炒制,避免下原料和油脂沸騰後,油脂溢鍋、濺鍋。

5、測量油溫用紅外線測溫儀,油溫為鍋內油脂中心油溫,操作環境溫度低,製作製品的油溫就要高;操作環境溫度高,則製作製品的油溫要低。

6、炒制時,須用鐵鏟從鍋底、中間、四周不停地均勻鏟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避免粘鍋、煳鍋。

7、下泡姜、泡辣椒、野山椒、薑片、洋蔥顆、蒜顆、蔥顆、豆瓣、辣椒、花椒、香料、白酒等原料入油鍋時,應慢慢下,以防溢鍋。

8、幹鍋底料炒制完成後,必須待底料涼透後方可絞成粗塊,底料有熱氣時水分較多,此時絞碎會使底料的水分增多。

9、幹鍋底料須置放5~6 日再用,方能香氣濃郁,味濃不燥。

菜例:幹鍋雞腿蝦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大蝦15個,滷小雞腿6個,青紅椒段100克,小土豆300克,有機花菜100克,木耳100克,洋蔥100克,拍大蒜50克,薑片20克,芹菜節20克,幹辣椒節40克,乾花椒10克。

調料:

幹鍋油100克,幹鍋醬50克,雞精12克,味精15克,孜然面5克,八角粉2克,小茴香2克。

製作:

1、大蝦開背去蝦鬚、蝦線,用高油溫炸黃撈出;小土豆加適量鹽煮熟去皮,用蛋糊拌均裹上面包糠炸黃待用(生粉:吉士粉 = 3:2)。

2、淨鍋上火入幹鍋油,燒至120℃左右下幹辣椒、乾花椒、大蒜、薑片炒至辣椒變色出香,然後倒入大蝦、滷雞腿、小土豆條、木耳、幹鍋醬、幹鍋調料、芹菜節、青紅辣椒段,中火炒制香即可出鍋裝入盤,撒芝麻即可。

5、多種幹鍋醬及菜例

幹鍋菜在底料和幹鍋香辣油上最為講究,每一鍋都是經過獨特祕方配製,然後經過特殊工藝炒制而成,製作時較為費工費時。而在製作幹鍋時,事先要把醬料炒好,然後再用於製作幹鍋菜餚,會比較方便省時。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小提示:

在推這些幹鍋菜餚時,可以給顧客留下選擇的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口味,把不同的主輔原料組合在一起,再由廚師去單獨烹製成菜。

比如幾種不同味道的幹鍋——泡椒味、豆豉味、香辣味和蔥香味,所用到的主料都可以由顧客自行確定,既可以是單一的豬排骨、子雞、魷魚、毛肚、鮮蝦、肥腸、雞爪、兔丁等,也可以自選幾種組合在一起,然後將其烹製成幾種味道中的任何一種。

平常準備的配料有藕片、香菇、洋蔥、黃瓜、芹菜、大頭菜、榨菜等,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感覺,像這樣事先把醬料炒好,然後再用於製作幹鍋菜餚比較省時。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六種口味幹鍋醬

  • 泡椒幹鍋醬

原料:

泡椒末200克,野山椒顆150克,大蔥末20克,泡薑末15克,洋蔥末、蒜粒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剁碎)20克,醪糟15克,料酒20毫升,味精、糖各10克,鹽、雞精各5克,花生油200毫升,紅油100毫升。

做法:

往炒鍋裡注入花生油燒熱,下大蔥末、泡薑末、洋蔥末和蒜粒先炒香,再把泡椒末和野山椒顆放進去炒出味,等到加郫縣豆瓣醬、料酒、味精、白糖、精鹽、雞精和醪糟炒幾分鐘後,才倒入紅油推勻即成。

  • 香辣幹鍋醬

原料:

幹辣椒節80克,泡椒節、鮮花椒各20克,小米辣顆、乾花椒各15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剁細)30克,海鮮醬10克,小茴香、山柰粉各5克,五香粉2克,紅油150毫升,芝麻油50毫升。

做法:

往炒鍋裡注入紅油燒熱,下幹辣椒節、泡椒節、乾花椒、小米辣顆、鮮花椒和郫縣豆瓣醬炒香,再加入海鮮醬、小茴香、山柰粉和五香粉一起炒勻,淋入芝麻油攪勻便好。

  • 香豉幹鍋醬

原料:

幹豆豉150克,永川豆豉20克,老乾媽水豆豉40克,洋蔥末50克,蒜粒20克,姜粒、香菜末各10克。

調料:

郫縣豆瓣醬20克,辣椒麵、孜然粉各10克,小茴香粉5克,十三香2克,糖、味精、精鹽、雞粉、白酒各適量,煳辣油50毫升,芝麻油50毫升。

做法:

1、取幹豆豉和永川豆豉分別剁成粗粒,另把郫縣豆瓣醬剁細。

2、淨鍋入芝麻油和煳辣油燒熱,下蒜粒和姜粒先炒香,再把剩餘的原料倒鍋裡,繼續翻炒2分鐘再倒出來,晾涼便可用。

  • 香蔥幹鍋醬

原料:

小蔥白末150克,大蔥白末100克,洋蔥末50克,泡椒末30克,薑末20克,泡菜丁100克,蝦米50克。

調料:

香辣味火鍋底料50克,海鮮醬50克,海鮮醬油20毫升,雞精、味精各10克,糖5克,化豬油50克,花生油50毫升。

做法:

鍋入化豬油和花生油燒熱,投入小蔥白末、大蔥白末、洋蔥末、泡椒末、薑末、泡菜丁和蝦米先炒2分鐘,然後才把剩餘的原料下鍋炒出香味,出鍋便好。

提示:

與其它幾種幹鍋醬不同的是,香蔥醬不可提前批量製作,因為時間長了蔥香味會自行消失,所以最好是現用現炒。

  • 油辣幹鍋醬

原料:

大骨1千克,清水5千克。

香料:

八角30克、沙姜15克、丁香30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乾紅辣椒100克、羅漢果2個。

調料:

幹鍋香辣油500克,豆瓣醬1250克,特級醬油1千克、冰糖500克,

做法:

取淨鍋,加幹鍋香辣油燒至五成熱,放入炒酥的豆瓣醬750克,加入香料、特級醬油、冰糖小火炒香後,加入清水、大骨小火熬4小時,去渣留汁,再放入500克豆瓣醬小火炒勻即可,冷卻後入冰箱冷凍,即為“幹鍋醬”。

幹鍋香辣油:

將辣椒麵500克、桂皮10克、香葉3克、丁香2克、白蔻2克、陳皮5克、草果5克、紫草5克、八角5克、羅漢果2個、芝麻50克、胡蘿蔔100克、香蔥50克、香菜50克、薑片20克、蒜瓣20克、郫縣豆瓣醬200克、永豐辣醬100克、川湘麻辣鮮醬100克、辣妹子醬100克,放入2.5千克燒至八成熱的花生油裡浸泡24小時,然後上中火將所有原料炸至水份全乾,撈出瀝渣,剩餘的油即成幹鍋香辣油。

  • 祕製幹鍋醬

原料:

大骨1000克(改刀成大塊),黃豆400克,乾紅辣椒節100克,花生碎100克,芝麻、香菜末各20克。

調料:

A料(八角30克、沙姜15克、丁香15克、桂皮30克、草果30克、花椒60克、羅漢果2個分別用乾布擦淨待用)

鹽460克,味精20克,紅油豆瓣醬750克,豆瓣醬500克,李錦記柱侯醬350克,香辣醬250克,醬油800克、冰糖500克,紅豆腐乳250克,色拉油500克,清水3000克。

做法:

1、紅油豆瓣醬750克先入油炒香。

2、淨鍋入450克鹽、400克黃豆,小火翻炒至表皮爆裂。

3、關火晾涼後過濾鹽,將黃豆放入攪拌機攪打成粉待用。

4、鍋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先放入炒香的紅油豆瓣醬,然後調入A料,邊攪動邊小火翻炒,時間持續40分鐘至香味完全被激發。

5、倒入柱侯醬、香辣醬、乾紅辣椒節、醬油、冰糖小火炒至起泡,再加入清水大火煮沸,添入大骨,改小火熬4小時。

6、撇去浮沫,涼透後過濾香料渣,揀出骨頭,放入豆瓣醬(不必提前炒香)、花生碎、芝麻、步驟3中炒好的黃豆粉、鹽、味精、香菜末、紅豆腐乳炒勻,即成祕製幹鍋醬。

關鍵:

黃豆與鹽同炒的好處是受熱均勻,不會把黃豆炒成一邊黑一邊黃。

幹鍋醬製作菜例

  • 幹鍋黃臘丁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黃臘丁600克,蔥段、薑片、蒜片、幹辣椒各10克,青椒塊、美人椒段各20克,香蔥段5克。

調料:

A料(鹽、雞粉各3克,胡椒粉、味精各2克,料酒5克)

B料(高湯300克,辣妹子醬10克,辣鮮露5克,蠔油3克,雞粉2克,以上任何一款幹鍋醬3克)

生粉50克,蔥油50克,幹鍋油15克,煉香的雞油20克。

做法:

1、黃臘丁宰殺制淨,在魚身兩面打一字花刀,加入A料拌勻,醃製5分鐘,拍生粉待用。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黃臘丁,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3、鍋入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段、薑片、蒜片、幹辣椒爆香,倒入B料燒開,下入黃臘丁,小火燒至魚肉成熟,放入青椒塊、美人椒段、香蔥段,淋入幹鍋油、雞油翻勻,出鍋裝入鍋仔內,上桌後加熱食用。

  • 幹鍋鴯鶓肚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鴯鶓肚、金針菇各300克,蔥段、薑片各10克,八角1個,蒜子50克,芹菜節30克,美人椒圈30克,香菜1克。

調料:

A料(鹽、雞汁、味精各3克)

B料(以上任何一款幹鍋醬3克,辣鮮露8克,雞汁、味精各5克)

幹鍋油35克,山胡椒油10克,色拉油70克,毛湯500克。

做法:

1、鴯鶓肚自然解凍,用清水浸泡2小時;金針菇焯水,放入鍋仔內墊底。

2、鍋入色拉油20克,放入蔥段、薑片、八角炒香,倒入毛湯燒開,用A料調味,出鍋倒入裝有鴯鶓肚的容器內,入蒸箱大火蒸30分鐘。

3、鍋入色拉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子、芹菜節炒香,下入鴯鶓肚翻炒均勻,用B料調味,淋入幹鍋油、山胡椒油調勻,出鍋裝入墊有金針菇的鍋仔內,撒入美人椒圈、香菜點綴,上桌後加熱食用。

  • 幹鍋茄子餅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茄子500克,紅椒圈5克,豬肉餡200克,洋蔥絲50克,大蒜段10克,薑片、蒜片各5克。

調料:

蠔油25克,辣妹子醬10克,荊沙西辣醬10克,香豉幹鍋醬5克,味精5克,胡椒粉3克,幹生粉20克,美極鮮醬油5克,雞蛋糊200克,色拉油1000克。

做法:

1、茄子去皮,切成夾片,夾入豬肉餡,粘上幹生粉,掛上雞蛋糊,下入五成熱油鍋中炸成外酥裡嫩成金黃色,撈出備用。

2、鍋中放10克色拉油燒熱後,下入洋蔥絲,炸出香味後盛入幹鍋中墊底。

3、將薑片、蒜片入鍋中煸香,放辣妹子醬、西辣醬、幹鍋醬、美極鮮炒勻,再將炸好的茄子放鍋中大火翻炒2分鐘,放入蠔油、味精、胡椒粉調味,出鍋前撒上大蒜段、紅椒圈即可。

  • 幹鍋小海鮮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基圍蝦500克,魷魚200克,藕片100克,萵筍條50克,青紅椒塊共30克,大蒜瓣20克,芹菜段、洋蔥塊、幹辣椒節各10克,香菜段、薑片各5克。

調料:

幹青花椒、以上任何一款香鍋醬、鹽、味精、雞精、料酒、香油、紅油、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基圍蝦逐個從背部劃一刀,除掉沙線後待用;另把魷魚剞麥穗花刀。

2、鍋入油燒至六七成熱時,先把基圍蝦倒進去炸至皮酥,再把魷魚、藕片和萵筍條也下油鍋裡,稍滑油便一併倒出來瀝油,待用。

3、淨鍋放少許紅油燒熱,下大蒜瓣、薑片、幹辣椒節和幹青花椒一起炒香,加入香鍋醬炒散後,把萵筍條、青紅椒塊、芹菜段和洋蔥塊放進去繼續翻炒,其間調入料酒、鹽、雞精和味精,臨起鍋前滴入一點香油,炒勻便裝進幹鍋裡,撒上香菜段即可上桌。

  • 幹鍋豉香雞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子雞肉500克,水髮香菇丁150克,土豆丁100克,青豌豆80克,幹辣椒段80克,蔥丁30克,薑片10克。

調料:

香豉幹鍋醬50克,美極鮮醬油10毫升,鹽、味精、料酒、孜然粉、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把子雞肉切成大塊,加美極醬油、精鹽和料酒醃漬入味後,再下到五成熱的油鍋裡炸2分鐘。

2、另把土豆丁、青豌豆下到油鍋裡炸幾分鐘後撈出,香菇丁則需要在油鍋裡炸至幹香才撈出。

3、淨鍋入花生油燒熱,下蔥丁和薑片炒香以後,把雞肉塊、香菇丁、土豆丁和青豌豆下到鍋裡翻炒勻,接著下剩餘的原料炒香便成菜。

  • 幹鍋鴨四寶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鴨腸300克,鴨胗200克,鴨心100克,鴨肝100克,青椒塊、紅椒塊各50克,幹辣椒、大蒜節、蒜瓣各10克,泡椒末少許。

調料:

以上任何一款幹鍋醬、雞精、味精、白糖、香醋、鹽、胡椒粉、黃酒、生粉、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鴨胗剞菊花花刀,鴨腸切成10釐米長的段,鴨心和鴨肝則分別切成片。

2、把鴨胗、鴨腸、鴨心和鴨肝入盆,加鹽、胡椒粉、黃酒和生粉醃漬入味後,投入燒至六成熱的油鍋裡滑油,撈出來控油待用。

3、鍋入色拉油燒熱,先下幹鍋醬和泡椒末炒幾下,再把鴨腸、鴨胗、鴨心和鴨肝放進去炒2分鐘,待投入青椒塊、紅椒塊、幹辣椒、蒜瓣後,續炒2分鐘,並加鹽、雞精、味精、白糖和香醋,炒入味便裝入幹鍋內,撒上大蒜節即可上桌。

  • 幹鍋醬香八爪魚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冰鮮八爪魚500克,大蒜瓣50克,二荊條辣椒段30克,蒜苗段20克,薑絲5克。

調料:

以上任何一款幹鍋醬、雞精、味精、香油、蔥油、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冰鮮八爪魚解凍並治淨,先投入開水鍋裡汆水,撈出來再下入六成熱的油鍋裡滑油,出鍋待用。

2、鍋入少許的蔥油,先下大蒜瓣和薑絲炸香,再加自制幹鍋醬炒1分鐘,隨後把二荊條辣椒段和八爪魚放進去繼續翻炒,其間加鹽、雞精和味精,臨起鍋前下蒜苗段並淋入香油,翻炒勻便起鍋裝進鍋仔裡,即成。

  • 幹鍋手撕杏鮑菇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杏鮑菇500克,五花肉片50克,幹辣椒5克,香蔥段50克,青椒條5克,

調料:

以上任何一款幹鍋醬3克,老抽2克,雞汁5克,味精3克,料酒10克,色拉油1千克。

做法:

1、杏鮑菇洗淨,切成粗長條。

2、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杏鮑菇條,小火浸炸至色澤金黃,撈出控油。

3、鍋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五花肉片、幹辣椒炒香,烹料酒,放入杏鮑菇條、香蔥段、青椒條,用幹鍋醬、老抽、雞汁、味精調味,大火翻勻後,出鍋裝入鍋仔內,上桌後加熱食用。

  • 幹鍋香辣蝦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鮮蝦500克,水髮香菇條、芹菜段各100克,黃瓜條50克,炸花生米(拍碎)50克,熟芝麻、蔥花各20克,江面、蒜米各5克。

調料:

香辣幹鍋醬50克,老乾媽豆豉30克,鹽、糖、味精各5克,雞精10克,紅油50毫升,花生油適量。

做法:

1、逐一把鮮蝦的蝦頭和蝦腳剁去,然後從背部入刀片切鮮蝦,待逐個挑去蝦線後,再加精鹽和味精醃漬入味。

2、鍋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把鮮蝦放進去,炸至外殼酥脆便撈出來待用。另把水發乾香菇放油鍋裡炸幹香。

3、淨鍋入紅油燒熱,下姜米和蒜米爆香後,投入水髮香菇、芹菜段和黃瓜條翻炒勻,隨後把鮮蝦倒進去,同時加入幹鍋香辣醬、老乾媽豆豉、精鹽、味精、雞精和白糖,最後撒入炸花生米、熟芝麻和蔥花,炒勻便起鍋盛入幹鍋內,即成。

  • 幹鍋泡椒肥腸
幹鍋三大流派做法、七種口味醬料大公開!(附菜例及配方)

原料:

豬肥腸段500克,泡薑片50克,幹辣椒段20克,洋蔥條100克,蓮藕片100克,蒜瓣、熟芝麻各20克。

調料:

泡椒幹鍋醬100克,孜然5克,鹽、味精、美極鮮醬油、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把豬肥腸段放開水鍋裡先焯水,撈出來再下六成熱的油鍋裡炸2分鐘,待用。

2、鍋里加少許的花生油燒熱,下蓮藕片炒香以後,起鍋盛入幹鍋裡。

3、鍋入油燒熱,先放豬肥腸段稍加煸炒,再加泡薑片、幹辣椒段、洋蔥條和蒜瓣炒出香味,然後加入幹鍋泡椒醬、孜然、精鹽、味精和美極醬油炒2分鐘後,才起鍋裝進幹鍋裡,撒上熟芝麻後上桌。

——————

紅廚網,廚師界第一新媒體,每日更新面向廚師和大眾的菜譜。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hongchu66;網站地址:www.chuyi88.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