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如果人世間真有一種東西能跨州越洋,穿梭時空的話,那一定就是美味。比如像糖油果子吧,是巴蜀歷史悠久的傳統風味小吃,甚至悠久得無法溯源尋根,誰也弄不清它的來歷和創始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宋時代的食肆上就有糖油果子了,叫焦堆。唐代著名的白話詩愛好者王梵志和尚有一句詩曾提到“貪他油煎堆,愛若菠蘿蜜”,詩中的“油煎堆”便是今之糖油果子。

一串糖油果子,表面的糖油金紅油亮,白芝麻稀疏地粘在上頭,咬一口,外皮酥脆香甜,內裡滋糯綿軟,嘴脣上還沾上一抹糖油,抿抿嘴巴,甜絲絲的,這就是小娃兒所愛的味道,是老成都人記憶中難以抹去的小時候的滋味。

糖油果子是川西壩子傳統民間糯米小吃,或者說是成都地區的一種傳統美味小吃,歷經千百年至今,成為集市廟會,燈會花會上小吃的絕對主角。“糖油果子三大炮,一紅二白好熱鬧;糖油鍋裡滾幾滾,咚咚三聲打得跳。”這是兒時經常掛在嘴邊的童謠。在成都錦江邊、公園裡及街頭不時能見到這些賣烤紅薯、賣涼粉、豆花、賣糖油果子等傳統民間小吃的流動小販。特別在冬天,坐在戶外的陽光下懶散地品著香茶,聽到這些叫賣聲,餓了打個尖,饞了香個嘴,能讓你享得片刻的輕鬆休閒。這叫賣聲猶如市井生活的背景音樂,飄浮在鋼筋水泥樓房、玻璃瓷磚幕牆之間,又消逝在處變不驚的尋常日子裡。

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糖油果子和三大炮就像孿生兄弟,總是放在一售賣

糖油與果子

糖油果子舊時在成都花會上最盛,味甜皮脆,酥香綿柔,方便簡單,多以串售賣,一串為三至五個。大人小孩都拿著用竹籤串著的糖油果子邊吃邊走,賞花看燈,於是便形成了花會上的一個飲食景觀。

這種川西壩子特有的糖油果子,以糯米、紅糖和芝麻為原料,將糯米粉團在紅糖油鍋中炸制金紅,裹上白芝麻,再用竹籤穿起來,每串約三元錢。糖油果子渾圓光亮,咬下去皮脆內軟,裡面是空心的,焦脆香甜的外皮和著白芝麻嚼在嘴裡越吃越香。

川西壩子做糖油果子,通常把糯米先浸泡幾天,磨成粉漿後用布口袋裝著滴乾水分(行話叫“水磨吊漿粉子“),然後將發酵後的糯米粉揉成核桃大小白白胖胖的實心圓球,與湯圓一樣,這就是“果子”了。此時將菜籽油倒到一口大鍋裡,在油微熱時便按照約油與糖三比一的比例加入紅糖,不停的攪拌並保持中小火直到紅糖完全融化在油裡。

待油燒到八分熱的時候,就可以把揪成像乒乓球大小的糯米麵團稍微搓一下,然後順著鍋沿溜下去了,要注意的是不可將麵糰搓得如湯圓一樣太圓,否則放入油鍋裡會炸爆裂。數十個“果子”下鍋以後,要趕緊用漏勺不斷的攪動,讓果子在油中附著上紅糖汁,顏色逐漸變深紅,並開始膨大,待顏色轉為紅棕色時即可撈出。撈起來的果子要瀝一下油,再將果子倒在盛著白芝麻的圓簸箕裡,嘩嘩的轉兩圈,芝麻就粘到果子表面上了,竹籤穿起就成了。

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炒糖油果子也是個技術活

糖油果子以其形狀又叫“天鵝蛋”,其實就是不加心子的糯米湯圓,放進糖油鍋中不斷翻炒、炸制而成,俗話說的“炒油果子”。糖油果子適合熱吃,這種狀態下果子皮是脆的,裡面的糯米糰是空心,就像乒乓球一樣,嚼起來略帶一點糯米發酵的酸味。涼了以後外皮會變硬,嚼起來也更綿韌。糖油果子有糖有油,深紅油亮,故形象地叫為“糖油果子”。現今成都錦裡、寬窄巷子小吃街賣的糖油果子大多是隔了夜,在冰箱裡矇頭大睡了一晚上的,雖沒變態卻也變了味。寬巷子盡頭有家叫“軒軒小院”的糖油果子就很資格,看到炸,現炸現賣,圍觀買者甚多。有人說和糖油果子和麻圓是同一種食品,其實不然。有夾心甜餡的是麻圓,且色澤金黃;而裡面空心無餡,顏色金紅的才是糖油果子。多是炸好串好,堆在簸箕裡或玻璃櫃中售賣,是小孩、學生、趕路的上班族最愛的街邊美食之一。

剛出鍋的糖油果子一咬破會噴熱氣出來燙嘴。糖油果子外皮是脆的,咬一口要粘牙,有時候小娃娃心慌咬一大口,結果粘在上牙膛上既沒法吃也沒法弄,手指在嘴裡鼓搗好一陣,那吃相呆萌得笑翻天。老年食客吃就更難咀嚼,過去賣糖油果子小販,若看是牙口不好,但又很想吃的老人,便會在果子還未炸酥前撈出來,用鏟子壓扁,放在瓷盤裡,澆點熱糖油或撒點白糖,這樣既有糖油果子風味特點,有酥香柔軟,老人吃來就很容易找到那種依戀的感覺。現在,特別是在熱門旅遊景點,若能吃到現炸現起鍋的,而不是過了夜用微波爐打熱的果子,那就相當不錯了哈。

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現炸的糖油果子吃起格外酥脆綿柔

糖油果子情

糖油果子一直都是成都青石橋的小吃三絕:糖油果子、肥腸粉、蕎麵。然而在在成都武成大街二醫院旁的一片低矮的棚戶區。院牆內有一處寬約2米的“簡約小店”:兩把大遮陽傘組成“屋頂”,桌上僅擺著一個玻璃匣子,貼有醒目的“小時候的糖油果子”,便是小店的招牌。一張桌子一口鐵鍋,一對中年夫妻十多年來做出的糖油果子,牽起了許多成都人記憶中兒時的味道。聽說這家無名糖油果子店要搬家,不少常來光顧的顧客都來排隊購買,就連“奔馳姐”、“跑車婆”、“卡宴哥”也要專門在鋪子面前“剎一腳”,買幾串糖油果子帶回家。

2011年7月26號,傳說中拆遷的最後一天,下午2時許第一批糖油果子早已告罄,儘管距離下一批糖油果子起鍋還有1小時,小店外卻排起了五六米的長隊。廚房就在院牆內,10多平米的院壩裡,一張木桌上鋪著紗布,鐵鍋裡的油已經開始翻滾。“天氣太熱了。”老闆顏世平露著膀子,擦了擦額頭汗水,有些不好意思。妻子則在一旁將和好的面捏成球形,顏世平繫上圍裙,將丸子倒入鍋中不停翻炒,十幾分鍾後,一鍋糖油果子就出鍋了。

糖油果子一出鍋,紅糖的焦香味就瀰漫在空氣中,引得食客們一陣騷動。糖油果子3元錢5個。顏世平說“平均每天都要做近千個果子,生意好時一天能賣500元,最差也能賣300元,由於全手工製作供應能力有限,每天賣完也就完了。”

顏世平過去曾在伙食團工作,參加廚藝培訓後就擺起了糖油果子店,時間一晃就十多年了。他憨厚地說:“大家都說果子好吃,其實祕訣很簡單。好油、好米、紅糖、冰糖,只要用料足,就能做出正宗的糖油果子味道和口感。”

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糖油果子在這般破爛的環境裡,一樣受寵。

在顏世平看來,每一顆糖油果子都應該渾圓光亮,呈棕紅色,不僅要有焦糖香味,表面也要有噴香的白芝麻,咬下去皮脆內軟,這樣才能讓粘軟糯米和焦脆香甜的外皮和著白芝麻嚼在嘴裡,越吃越有味道。“簡單說來就是‘色香脆甜化渣’, 一定要還原紅糖本色,要做到這一點,經驗的累積也很重要。”

老成都人張立兩年前偶然路過這家糖油果子店,“沒想這家的味道和小時候吃過的差不多。”此後,他就經常光顧小店,前兩天看到牆上的公告後,張立有些感傷“就連這家店也要搬了”。“如今,只有在這家才能吃到兒時記憶中糖油果子的味道。”張立口中喃喃地說著,吃糖油果子其實是對老成都味道的一種懷念。“記得小時候最幸福的事,就是等著老爺爺擔著桶在馬路上吆喝賣糖油果子,拉著爸爸的手要5毛錢,就能買到一串香甜可口的糖油果子。那外脆裡軟、甜而不膩的味道讓我至今難忘懷。”

一直到2018年10月,傳說中的的露天院壩糖油果子終於在“拆遷令”限定的日子徹底歇業。那幾天,這家糖油果子的男女老少,拼盡全力“抓革命促生產”,一刻不停地流水作業,以儘量滿足聞風而來,排成長蛇的食客。在飲食男女怏怏不快的神情裡,這留藏在很多老成都人心底的“小時候的糖油果子”就這樣真的被“拆”了,“遷”往何處?不得而知。

是的,消逝的東西總是讓人留戀。許多人都還記得兒時那由遠及近,再悠悠消失的聲音,“糖油——果子!”我小時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等著一位50多歲的老大爺擔著擔子在路邊賣糖油果子、一毛錢一串,美滋滋的咬上一口、那香脆酥軟、甜而不膩的味道久久難以忘懷,每每吃完以後,嘴角上還留著少許的糖漿與芝麻,舌頭一伸再舔一舔,那地道的成都味道留在嘴角不願散去。"糖油果子三大炮 娃娃吃了哈哈笑" 唱著美味童謠,吃著簡單而真實的美味,不知不覺光陰忽忽悠悠就接近了老年。孤寡空巢中,也就剩下兒時這些讓人感懷,多少帶些傷感的記憶,還不離不棄的配伴著度過風燭殘年。

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最後的美味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存在著美食,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人喜愛美食,但是世界上絕沒有第二個像成都一樣的城市,每一個人都為美食而瘋狂。我對這樣的城市太好奇,所以我來了。”Discovery探索頻道王牌節目《Bizarre Foods with Andrew Zimmern》(《奇特食物》)主持人安德魯·席莫2010年來到成都, 尋訪成都獨具特色的美食。吃遍了世界美食的安德魯坦言:“成都美食給了我太多驚喜,我每吃到一樣成都小吃,就會覺得這是世間最棒的美食。”安德魯激動說道:“還有成都的甜甜圈,圓圓的,和傳統的西式甜甜圈完全不一樣,但是卻非常美味,我一連吃了好幾個。”安德魯說的甜甜圈便是糖油果子。安德魯一提起美食就滔滔不絕,至於在其中選一樣最愛的,他說:“沒法選,沒法選,成都美食太多種多樣了,而且每一樣都很有特色,我完全沒有辦法取捨。我真的很為美國人遺憾,因為他們在美國能吃到的川菜就那麼幾樣,他們實在不能瞭解,四川美食太有學問了。”

天府味道·小吃龍門陣——糖油果子 成都娃兒的成長記憶

酒樓裡的糖油果子,姿色與身價就高了許多。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19.05.05 成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