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興奮的唐德宗下詔: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時他還任命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安西、北庭堅守唐軍,連升七級。

不過,皇帝的嘉許並不能改變安西孤軍堅守的狀況,當鬢髮漸白的安西軍使者帶著皇帝的嘉許離開長安城時,他們明白這一去將再也回不來了,安西軍必須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後,安西、北庭的唐軍仍是非常高興的,被吐蕃間隔十多年,他們終於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消息。

但此刻,做為安西兵、安西人,這些壯士們沒有一絲屈服的意思,畢竟已經堅守了這麼多年了,堅守一輩子又何妨呢?只要我們在,這面唐旗就不會倒下!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後),高僧悟空(當時法號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記》中記載: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興奮的唐德宗下詔: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時他還任命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安西、北庭堅守唐軍,連升七級。

不過,皇帝的嘉許並不能改變安西孤軍堅守的狀況,當鬢髮漸白的安西軍使者帶著皇帝的嘉許離開長安城時,他們明白這一去將再也回不來了,安西軍必須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後,安西、北庭的唐軍仍是非常高興的,被吐蕃間隔十多年,他們終於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消息。

但此刻,做為安西兵、安西人,這些壯士們沒有一絲屈服的意思,畢竟已經堅守了這麼多年了,堅守一輩子又何妨呢?只要我們在,這面唐旗就不會倒下!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後),高僧悟空(當時法號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記》中記載: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書有大曆十六年的唐稿,由於西域與內地隔絕,其實根本就沒這個年號

漸屆疏勒,時王裴冷冷,鎮守使魯陽,留住五月;次至於闐,梵雲瞿薩怛那,王尉遲曜,鎮守使鄭據延住六月;次威戎城亦名缽浣國,正曰怖汙國,鎮守使蘇岑;次據瑟得城使賈詮,次至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挍右散騎常侍安西大都護兼御史大夫郭昕。

後來悟空又在屈支城住了一年有餘,第二年又到了烏耆國王龍如林,鎮守使楊日佑,延留三月;自安西又到了北庭州,見到了楊襲古。

可見,至安史之亂二十年後,安西、北庭依然控制在唐軍的手中。但是,此時的西域形勢卻已不容樂觀。

盛唐時期,唐朝的西域駐軍大都自內地招募而來,在當時的西域並沒有大量內地人生活。在河西走廊暢通,唐朝國勢仍在的時候,可以不斷向西域輸送缺額兵員,但是安史之亂後卻再也無法做到了。

於是西域唐軍越打越少,當年正值青年的戰士,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當時中年的唐軍將士,已經是滿頭白髮了。駐軍們有的是攜家帶口,但是在艱苦的戰事中,下一代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各城守備逐漸難以為繼。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興奮的唐德宗下詔: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時他還任命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安西、北庭堅守唐軍,連升七級。

不過,皇帝的嘉許並不能改變安西孤軍堅守的狀況,當鬢髮漸白的安西軍使者帶著皇帝的嘉許離開長安城時,他們明白這一去將再也回不來了,安西軍必須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後,安西、北庭的唐軍仍是非常高興的,被吐蕃間隔十多年,他們終於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消息。

但此刻,做為安西兵、安西人,這些壯士們沒有一絲屈服的意思,畢竟已經堅守了這麼多年了,堅守一輩子又何妨呢?只要我們在,這面唐旗就不會倒下!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後),高僧悟空(當時法號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記》中記載: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書有大曆十六年的唐稿,由於西域與內地隔絕,其實根本就沒這個年號

漸屆疏勒,時王裴冷冷,鎮守使魯陽,留住五月;次至於闐,梵雲瞿薩怛那,王尉遲曜,鎮守使鄭據延住六月;次威戎城亦名缽浣國,正曰怖汙國,鎮守使蘇岑;次據瑟得城使賈詮,次至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挍右散騎常侍安西大都護兼御史大夫郭昕。

後來悟空又在屈支城住了一年有餘,第二年又到了烏耆國王龍如林,鎮守使楊日佑,延留三月;自安西又到了北庭州,見到了楊襲古。

可見,至安史之亂二十年後,安西、北庭依然控制在唐軍的手中。但是,此時的西域形勢卻已不容樂觀。

盛唐時期,唐朝的西域駐軍大都自內地招募而來,在當時的西域並沒有大量內地人生活。在河西走廊暢通,唐朝國勢仍在的時候,可以不斷向西域輸送缺額兵員,但是安史之亂後卻再也無法做到了。

於是西域唐軍越打越少,當年正值青年的戰士,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當時中年的唐軍將士,已經是滿頭白髮了。駐軍們有的是攜家帶口,但是在艱苦的戰事中,下一代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各城守備逐漸難以為繼。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吐蕃聯合葛邏祿、白眼突厥再次進攻北庭。北庭唐軍在楊襲古將軍率領下聯合回鶻與之決戰,但唐回聯軍失敗,楊襲古率殘兵兩千人退保西州,北庭失陷。

之後回鶻內部權力交接出現問題,接連換了幾任可汗,實際統軍的大相頡幹迦斯與楊襲古所率殘餘唐軍再度與吐蕃聯軍交戰又遭失敗,為了推卸責任,頡幹迦斯將楊襲古將軍誘至大營後殺害,自此北庭再無唐軍。

吐蕃在此次大戰中也是傷亡慘重,史載“死傷頗重,乃徵兵於牟尋,需萬人”,牟尋為南詔國王,從僕從國一次就要上萬名士兵,可見吐蕃之元氣大傷,同時也可見其對於戰爭的執著。

北庭既已拿下,回鶻也被擊敗,葛邏祿人也成為吐蕃盟友,安西唐軍已經陷入了被四面包圍的境地當中。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興奮的唐德宗下詔: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時他還任命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安西、北庭堅守唐軍,連升七級。

不過,皇帝的嘉許並不能改變安西孤軍堅守的狀況,當鬢髮漸白的安西軍使者帶著皇帝的嘉許離開長安城時,他們明白這一去將再也回不來了,安西軍必須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後,安西、北庭的唐軍仍是非常高興的,被吐蕃間隔十多年,他們終於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消息。

但此刻,做為安西兵、安西人,這些壯士們沒有一絲屈服的意思,畢竟已經堅守了這麼多年了,堅守一輩子又何妨呢?只要我們在,這面唐旗就不會倒下!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後),高僧悟空(當時法號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記》中記載: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書有大曆十六年的唐稿,由於西域與內地隔絕,其實根本就沒這個年號

漸屆疏勒,時王裴冷冷,鎮守使魯陽,留住五月;次至於闐,梵雲瞿薩怛那,王尉遲曜,鎮守使鄭據延住六月;次威戎城亦名缽浣國,正曰怖汙國,鎮守使蘇岑;次據瑟得城使賈詮,次至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挍右散騎常侍安西大都護兼御史大夫郭昕。

後來悟空又在屈支城住了一年有餘,第二年又到了烏耆國王龍如林,鎮守使楊日佑,延留三月;自安西又到了北庭州,見到了楊襲古。

可見,至安史之亂二十年後,安西、北庭依然控制在唐軍的手中。但是,此時的西域形勢卻已不容樂觀。

盛唐時期,唐朝的西域駐軍大都自內地招募而來,在當時的西域並沒有大量內地人生活。在河西走廊暢通,唐朝國勢仍在的時候,可以不斷向西域輸送缺額兵員,但是安史之亂後卻再也無法做到了。

於是西域唐軍越打越少,當年正值青年的戰士,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當時中年的唐軍將士,已經是滿頭白髮了。駐軍們有的是攜家帶口,但是在艱苦的戰事中,下一代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各城守備逐漸難以為繼。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吐蕃聯合葛邏祿、白眼突厥再次進攻北庭。北庭唐軍在楊襲古將軍率領下聯合回鶻與之決戰,但唐回聯軍失敗,楊襲古率殘兵兩千人退保西州,北庭失陷。

之後回鶻內部權力交接出現問題,接連換了幾任可汗,實際統軍的大相頡幹迦斯與楊襲古所率殘餘唐軍再度與吐蕃聯軍交戰又遭失敗,為了推卸責任,頡幹迦斯將楊襲古將軍誘至大營後殺害,自此北庭再無唐軍。

吐蕃在此次大戰中也是傷亡慘重,史載“死傷頗重,乃徵兵於牟尋,需萬人”,牟尋為南詔國王,從僕從國一次就要上萬名士兵,可見吐蕃之元氣大傷,同時也可見其對於戰爭的執著。

北庭既已拿下,回鶻也被擊敗,葛邏祿人也成為吐蕃盟友,安西唐軍已經陷入了被四面包圍的境地當中。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年正值青壯的郭昕將軍如今已年過半百,而他手下的安西兵們也大抵如此,他們靠著自己的力量已經堅守了二十多年。

唐朝的皇帝,從玄宗換成了肅宗,從肅宗換成了代宗,從代宗又換成了德宗,然而安西依然在唐軍手中。

他們真正做到了“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裡,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這支中老年唐軍又在幾十萬敵軍源源不斷的圍攻中,又堅守了十幾年。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安西只剩下了最後的龜茲城,城外是上萬名精銳的吐蕃大軍,而城內則是滿頭白髮的“白頭軍”。

郭昕將軍已經在西域四十多年了,這近半個世紀的血戰中,他的盔甲已經不再鮮亮、他的刀劍也已不再鋒利,但他的眼神卻依然堅定。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興奮的唐德宗下詔: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時他還任命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安西、北庭堅守唐軍,連升七級。

不過,皇帝的嘉許並不能改變安西孤軍堅守的狀況,當鬢髮漸白的安西軍使者帶著皇帝的嘉許離開長安城時,他們明白這一去將再也回不來了,安西軍必須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後,安西、北庭的唐軍仍是非常高興的,被吐蕃間隔十多年,他們終於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消息。

但此刻,做為安西兵、安西人,這些壯士們沒有一絲屈服的意思,畢竟已經堅守了這麼多年了,堅守一輩子又何妨呢?只要我們在,這面唐旗就不會倒下!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後),高僧悟空(當時法號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記》中記載: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書有大曆十六年的唐稿,由於西域與內地隔絕,其實根本就沒這個年號

漸屆疏勒,時王裴冷冷,鎮守使魯陽,留住五月;次至於闐,梵雲瞿薩怛那,王尉遲曜,鎮守使鄭據延住六月;次威戎城亦名缽浣國,正曰怖汙國,鎮守使蘇岑;次據瑟得城使賈詮,次至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挍右散騎常侍安西大都護兼御史大夫郭昕。

後來悟空又在屈支城住了一年有餘,第二年又到了烏耆國王龍如林,鎮守使楊日佑,延留三月;自安西又到了北庭州,見到了楊襲古。

可見,至安史之亂二十年後,安西、北庭依然控制在唐軍的手中。但是,此時的西域形勢卻已不容樂觀。

盛唐時期,唐朝的西域駐軍大都自內地招募而來,在當時的西域並沒有大量內地人生活。在河西走廊暢通,唐朝國勢仍在的時候,可以不斷向西域輸送缺額兵員,但是安史之亂後卻再也無法做到了。

於是西域唐軍越打越少,當年正值青年的戰士,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當時中年的唐軍將士,已經是滿頭白髮了。駐軍們有的是攜家帶口,但是在艱苦的戰事中,下一代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各城守備逐漸難以為繼。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吐蕃聯合葛邏祿、白眼突厥再次進攻北庭。北庭唐軍在楊襲古將軍率領下聯合回鶻與之決戰,但唐回聯軍失敗,楊襲古率殘兵兩千人退保西州,北庭失陷。

之後回鶻內部權力交接出現問題,接連換了幾任可汗,實際統軍的大相頡幹迦斯與楊襲古所率殘餘唐軍再度與吐蕃聯軍交戰又遭失敗,為了推卸責任,頡幹迦斯將楊襲古將軍誘至大營後殺害,自此北庭再無唐軍。

吐蕃在此次大戰中也是傷亡慘重,史載“死傷頗重,乃徵兵於牟尋,需萬人”,牟尋為南詔國王,從僕從國一次就要上萬名士兵,可見吐蕃之元氣大傷,同時也可見其對於戰爭的執著。

北庭既已拿下,回鶻也被擊敗,葛邏祿人也成為吐蕃盟友,安西唐軍已經陷入了被四面包圍的境地當中。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年正值青壯的郭昕將軍如今已年過半百,而他手下的安西兵們也大抵如此,他們靠著自己的力量已經堅守了二十多年。

唐朝的皇帝,從玄宗換成了肅宗,從肅宗換成了代宗,從代宗又換成了德宗,然而安西依然在唐軍手中。

他們真正做到了“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裡,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這支中老年唐軍又在幾十萬敵軍源源不斷的圍攻中,又堅守了十幾年。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安西只剩下了最後的龜茲城,城外是上萬名精銳的吐蕃大軍,而城內則是滿頭白髮的“白頭軍”。

郭昕將軍已經在西域四十多年了,這近半個世紀的血戰中,他的盔甲已經不再鮮亮、他的刀劍也已不再鋒利,但他的眼神卻依然堅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在龜茲城的東方,是大唐首都長安,而將軍的腳下,則是安西都護府最後的一塊轄地。無路可退,也並不想退!

當不退的戰鼓擂響,最後的安西軍迎戰如潮水般湧來的吐蕃軍隊,白髮唐兵用最後的力氣發出了一聲聲怒吼,但隨即便堙沒在龜茲的每一截城牆、每一處房屋、每一條街道。

部下的鮮血流盡了,將軍郭昕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當將軍倒下之時,腦海中似乎迴響了當年自己初來安西時的聲音:

"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所在第八團的經歷,以及該團堅守到最後,至死不退的精神是十分令人動容的。

而第八團的“不退”延伸到長安,在大望樓上擂鼓而出時,張小敬的熱血精神再度被喚醒,成為劇情繼續推進的關鍵。

作為安西唐軍中的一部分,烽燧堡中第八團唐軍的“不退”僅是這一支小部隊的縮影。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而在真實的歷史、在真實的安西軍中“不退”的不止一個第八團,不止一個烽燧堡,也不止一個張小敬。

在安史之亂後,留守西域的安西唐軍,誓死不退,孤軍堅守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那麼這支誓死不退的唐軍是如何創造奇蹟的呢?

一:危機來臨

自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在安西都護府常駐三萬軍隊開始,安西軍即成為唐朝在西域的一支悍旅,此後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安西軍縱橫方圓數千裡,罕有一敗。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軍接連取得征討小勃律、朅師國、石國、突騎施之戰的勝利,達到了鼎盛時期。

有詩云:都護新出師,五月發軍裝;甲兵二百萬,錯落黃金光,即是描述安西軍出兵時的壯觀場景。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然而所謂盛則必衰,天寶十年(751年),高仙芝率安西軍在怛邏斯之戰中遭遇優勢大食軍及中亞諸國軍的圍攻,而所屬葛邏祿人在關鍵時刻又背叛唐軍,致使安西軍戰敗。

但是安西唐軍畢竟戰力強悍,在戰場失利後依然殺出重圍,並東行上千裡回到了安西,兩萬唐軍還剩數千人。

盛唐時期的恢復力是極強的,不久之後安西即恢復了實力。

天寶十二年(753年),繼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即統領安西軍出征大勃律,一戰而定之;第二年封常清又率部大破播仙。

但是,隨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唐軍征戰四方的輝煌戛然而止了。

為了平復內地叛亂,安西及北庭唐軍主力奉命內調。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及拔漢那、大食諸國兵至涼、鄯”;二月,肅宗至鳳翔;“隴右、安西、西域之兵皆合”。肅宗見到李嗣業統率的安西精兵之後,非常高興,稱“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除了李嗣業所率五千精兵外,還有安西行軍司馬李棲筠率兵七千,馬磷精兵三千。

安西兵定額為兩萬四千人、北庭兵為兩萬。也就是說留守的唐軍依然還有兩萬九千人。

雖然看似留下來的兵更多,但是我們要知道,但凡有戰事,出擊的部隊往往都是最精銳的機動兵力,而留下的往往相對二線部隊。

而且安西、北庭距離大唐內地比較遠,想要比較快速抵達,自然是騎兵機動速度最快。因此李嗣業等帶回去的安西兵大都是騎兵,同時精銳的陌刀隊也隨其回內地平叛。

這些安西宿將回內地時可能不會想到將一去不返,而留守的安西唐軍也不會想到,這一別竟是永別,而等待他們的將是嚴酷的局面。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安西、北庭唐軍的任務是經略西域,並擔負著向西抵禦大食、向南遏制吐蕃的任務。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與大食的關係很好,還有一部分大食軍隊到唐朝內地幫助平叛。因此安西唐軍面對的主要是緩過氣來的吐蕃。

但是吐蕃暫時還顧不上安西,這是為何呢?

因為唐玄宗開元、天寶的近半個世紀時間內,唐軍主力主要是對吐蕃用兵,光是在隴右和河西常備的唐軍就達到了十四萬餘人,佔到了盛唐十大邊鎮總兵力的近三分之一。

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上命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帥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東兵,凡六萬三千,攻吐蕃石堡城”。

此次作戰,大家都知道的是唐軍以數萬死傷的代價成功奪佔了石堡城,並俘虜四百名吐蕃兵將。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實際上唐軍的死傷並非都是奪佔石堡城造成的,因為該地對於吐蕃而言極為重要,之前王忠嗣將軍不願輕易攻打的一個原因就是“石堡險固,吐蕃舉國而守之”

再之前的天寶二年(743年),當時的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進攻石堡城時,就是因為吐蕃援軍的突然到來,而遭前後夾擊而敗,還戰死了副將褚詡。

因此哥舒翰軍的到來,吐蕃不可能不派援軍,史載唐軍“禽其相兀論樣郭”,此人極可能就是唐軍擊敗吐蕃援軍的戰果。

但不論如何,石堡城是拿下來了。

該城地勢險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戰略位置突出,開元十七年(729年)隴西節度使李禕以奇襲方式拿下石堡城後,“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地千餘里”,吐蕃於第二年向唐求和。

哥舒翰拿下石堡城後,唐軍又奪取了洪濟、大莫門、五橋、樹敦城,河湟之地幾乎全被唐軍控制,再加上之前在青海湖上修築的應龍城,唐軍在青海一線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這套防禦完成後,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又請立澆河、洮陽兩郡並建立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

當時的吐蕃,向南是喜馬拉雅山,勢力難以發展;向西,原先控制的小勃律等國已重新歸唐;向東,唐軍已經拿下了安戎城,吐蕃已無力拓展;最重要的北方向,由於安西唐軍的存在,染指西域已不可能;而在主方向的青海,連戰連敗,還丟了河湟谷地,被唐軍完全壓迫到了高原上。

高原地區的產值是比較低的,而吐蕃失去了周邊資源地的輸血補充,實力越來越虛。若非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吐蕃可能撐不住。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河西、隴右唐軍主力東調,吐蕃終於迎來了喘息的機會,其首先攻擊的自然是青海一線的唐軍據點。

由於吐蕃已經被壓制了數十年,因此其進攻也是漸變性的,不過唐軍主力抽走後,隴右防線實在太過空虛,因此吐蕃軍還是連連得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史載“曩時軍營邊州無備預矣,乾元之後,吐蕃乘我間隙,日蹙邊城,或為掠劫傷殺,或轉死溝壑。數年之後,鳳翔之西,邠州之北,盡蕃戎之境,淹沒者數十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盡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之地;廣德二年(764年)後,吐蕃又佔領涼州、甘州、沙州、肅州、瓜州等地,自此河西、隴右之地全部被吐蕃佔領。

期間,吐蕃軍隊還一度攻進了長安。

此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是潼關以東地區藩鎮林立,唐中央再也無法集中全國力量,其能控制的軍隊僅能勉強維持帝國中樞權威,至於打通河西走廊,並與西域唐軍會師,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河西、隴右諸州雖然比不上唐朝腹地富庶,但比吐蕃各地要強得多,其通過掠奪來大量人口和財富,實力迅速恢復了起來。

而恢復起來的吐蕃在東方向(其實就是長安了)打不動了之後,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域,安西軍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

二:安西軍鎮

安史之亂期間,河西通道尚未中斷,唐中央與安西尚有一定聯繫,為了統一領導安西留守唐軍,郭子儀的侄子——雲麾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郭昕奉命前往安西巡撫,並任安西四鎮留後。

所謂留後就是代理的意思,當時四鎮兵馬的主力在內地,正牌的四鎮節度使一直存在,但河西被吐蕃隔絕後,實際上在內地的節度使無法知曉安西形勢,當地具體的防衛則由郭昕等人負責。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時,唐軍主力雖然回師內地,但是安西四鎮唐朝卻已經經營了一百多年;自武則天時期常駐三萬名士兵至當時,也已經有約七十年的時間了,早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戍體系,因此吐蕃對四鎮的進攻並不順利。

安西四鎮,最初為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以碎葉代替了焉耆,因此依然為四鎮。

所謂的“鎮”指的是唐朝在邊境的屯防機構,《新唐書》載: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鎮。

安西四鎮,是安西都護府在天山以南核心綠洲地帶的軍鎮,除了駐城之外,還可以就近屯田,並控制附近的西域小國。四鎮軍城長官稱為鎮守使,每鎮約有數千人不等的駐軍。

但是安西四鎮不是說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就只有這四座城,實際上四鎮僅僅是四處大軍鎮而已,在軍鎮之下還有二級鎮、三級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如最核心的龜茲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唐城遺址約有30處之多,具體見諸於史書的有撥換鎮。撥換鎮最早為撥換城,後升格為鎮。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第八團死守的烽燧堡即在撥換城以北三十里處。

在焉耆鎮範圍內如今發掘出的唐城遺址有約十五處;在於闐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約五處;在疏勒鎮範圍內發現的唐城遺址有三處。

見諸於史書的有:通海、蔥嶺、坎城、蘭城、胡弩、固城、吉良、安夫等。

上述各城有的為二級軍鎮,有的為守捉,有的則是守捉升格成的軍鎮。鎮長官為鎮守使,守捉則為守捉使,因為並非一級軍鎮,其駐軍不如最主要的四鎮兵力那麼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於是在安西地區便形成了以四鎮軍城為核心,大量二級軍鎮的軍城形成的網絡防禦體系,在各鎮之間還有守捉、烽燧、軍哨、驛站等負責來往聯絡及預警、偵察等職。

安西都護府統轄地區,大多為荒漠戈壁,唐軍的軍城則駐在重要的關隘路口及有水源的綠洲附近,遠道而來進攻的敵軍,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部拿下所有的唐軍城池,而長時間的話其軍隊又會陷入後勤匱乏的困境中。

唐朝規定“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畝以供糧”,因此安西主要軍鎮附近都有屯田,僅龜茲一地便有約十萬畝的屯田,由於大量屯田的緣故,“安西府庫,逐為充實”。

所以安西駐軍可以自己產糧供養,這就使得敵軍的進攻往往陷入自己無糧、無水的境地,而安西軍則是以逸待勞。

吐蕃在唐高宗及武則天時期,曾三次奪佔安西四鎮,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唐軍在西域僅常駐幾千名士兵而已,四鎮防禦體系尚未形成。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到武則天后期,完整的防禦體系得以建立,後來又分出去了北庭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唐軍常備軍數量為四萬四千人,自此至安史之亂時吐蕃再也沒有攻佔過安西一次。

吐蕃攻佔了河西之後,安西最大的危機來自於這一方向。因為之前這裡是安西的大後方,有河西節度使統轄的約七萬大軍守備,因此安西軍不會去防禦河西方向。

這就使得安西軍面臨吐蕃南方和東方的攻擊,佔據了河西的吐蕃軍還可直接向北庭用兵。

但安西、北庭的唐軍依靠如前所述的防禦體系抵禦了吐蕃大軍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吐蕃軍往往10年、20年都無法拿下一座唐城。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西域唐軍遣使繞道回鶻到達了長安,唐朝中央始知這支孤軍依然在堅守,那一夜整個長安無眠。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興奮的唐德宗下詔:四鎮、二庭,統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

同時他還任命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安西、北庭堅守唐軍,連升七級。

不過,皇帝的嘉許並不能改變安西孤軍堅守的狀況,當鬢髮漸白的安西軍使者帶著皇帝的嘉許離開長安城時,他們明白這一去將再也回不來了,安西軍必須靠自己了。

三:誓死不退

使者回去後,安西、北庭的唐軍仍是非常高興的,被吐蕃間隔十多年,他們終於聽到了來自故鄉的消息。

但此刻,做為安西兵、安西人,這些壯士們沒有一絲屈服的意思,畢竟已經堅守了這麼多年了,堅守一輩子又何妨呢?只要我們在,這面唐旗就不會倒下!

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年後),高僧悟空(當時法號為法界)行至安西,《悟空入竺記》中記載: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書有大曆十六年的唐稿,由於西域與內地隔絕,其實根本就沒這個年號

漸屆疏勒,時王裴冷冷,鎮守使魯陽,留住五月;次至於闐,梵雲瞿薩怛那,王尉遲曜,鎮守使鄭據延住六月;次威戎城亦名缽浣國,正曰怖汙國,鎮守使蘇岑;次據瑟得城使賈詮,次至安西,四鎮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撿挍右散騎常侍安西大都護兼御史大夫郭昕。

後來悟空又在屈支城住了一年有餘,第二年又到了烏耆國王龍如林,鎮守使楊日佑,延留三月;自安西又到了北庭州,見到了楊襲古。

可見,至安史之亂二十年後,安西、北庭依然控制在唐軍的手中。但是,此時的西域形勢卻已不容樂觀。

盛唐時期,唐朝的西域駐軍大都自內地招募而來,在當時的西域並沒有大量內地人生活。在河西走廊暢通,唐朝國勢仍在的時候,可以不斷向西域輸送缺額兵員,但是安史之亂後卻再也無法做到了。

於是西域唐軍越打越少,當年正值青年的戰士,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當時中年的唐軍將士,已經是滿頭白髮了。駐軍們有的是攜家帶口,但是在艱苦的戰事中,下一代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各城守備逐漸難以為繼。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吐蕃聯合葛邏祿、白眼突厥再次進攻北庭。北庭唐軍在楊襲古將軍率領下聯合回鶻與之決戰,但唐回聯軍失敗,楊襲古率殘兵兩千人退保西州,北庭失陷。

之後回鶻內部權力交接出現問題,接連換了幾任可汗,實際統軍的大相頡幹迦斯與楊襲古所率殘餘唐軍再度與吐蕃聯軍交戰又遭失敗,為了推卸責任,頡幹迦斯將楊襲古將軍誘至大營後殺害,自此北庭再無唐軍。

吐蕃在此次大戰中也是傷亡慘重,史載“死傷頗重,乃徵兵於牟尋,需萬人”,牟尋為南詔國王,從僕從國一次就要上萬名士兵,可見吐蕃之元氣大傷,同時也可見其對於戰爭的執著。

北庭既已拿下,回鶻也被擊敗,葛邏祿人也成為吐蕃盟友,安西唐軍已經陷入了被四面包圍的境地當中。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當年正值青壯的郭昕將軍如今已年過半百,而他手下的安西兵們也大抵如此,他們靠著自己的力量已經堅守了二十多年。

唐朝的皇帝,從玄宗換成了肅宗,從肅宗換成了代宗,從代宗又換成了德宗,然而安西依然在唐軍手中。

他們真正做到了“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裡,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這支中老年唐軍又在幾十萬敵軍源源不斷的圍攻中,又堅守了十幾年。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安西只剩下了最後的龜茲城,城外是上萬名精銳的吐蕃大軍,而城內則是滿頭白髮的“白頭軍”。

郭昕將軍已經在西域四十多年了,這近半個世紀的血戰中,他的盔甲已經不再鮮亮、他的刀劍也已不再鋒利,但他的眼神卻依然堅定。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在龜茲城的東方,是大唐首都長安,而將軍的腳下,則是安西都護府最後的一塊轄地。無路可退,也並不想退!

當不退的戰鼓擂響,最後的安西軍迎戰如潮水般湧來的吐蕃軍隊,白髮唐兵用最後的力氣發出了一聲聲怒吼,但隨即便堙沒在龜茲的每一截城牆、每一處房屋、每一條街道。

部下的鮮血流盡了,將軍郭昕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當將軍倒下之時,腦海中似乎迴響了當年自己初來安西時的聲音:

《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為何“不退”?因為他是大唐安西兵

將軍此去何為?

戍邊抗敵!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