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論語的書名來歷,《漢書》中記載為“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撰,故謂之《論語》”。

按班固這個說法,論語的論即為論撰之意。又將孔夫子的死輕飄飄的記為“卒”,顯然,漢武帝年間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夫子的地位仍然很是邊緣化,至少在班固眼中看來,孔子是沒有資格入“世家”行列的。

這個解釋不久就開始被質疑,東漢劉熙認為論為倫理,意思是“有條理的敘述”。

這個說法太過牽強,莫非夫子有教無類的時候,那些賢弟子們都是一臉懵圈嗎?夫子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哪裡會有三千弟子?

宋人邢咼認為論是個多義詞,大概有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等意思。經綸世務則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

北宋年間,孔夫子的地位已經變得極為尊崇,邢咼的解釋包羅萬象,明顯太過尊經崇聖了。

"

關於論語的書名來歷,《漢書》中記載為“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撰,故謂之《論語》”。

按班固這個說法,論語的論即為論撰之意。又將孔夫子的死輕飄飄的記為“卒”,顯然,漢武帝年間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夫子的地位仍然很是邊緣化,至少在班固眼中看來,孔子是沒有資格入“世家”行列的。

這個解釋不久就開始被質疑,東漢劉熙認為論為倫理,意思是“有條理的敘述”。

這個說法太過牽強,莫非夫子有教無類的時候,那些賢弟子們都是一臉懵圈嗎?夫子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哪裡會有三千弟子?

宋人邢咼認為論是個多義詞,大概有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等意思。經綸世務則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

北宋年間,孔夫子的地位已經變得極為尊崇,邢咼的解釋包羅萬象,明顯太過尊經崇聖了。

因為四個字,中國人誤會了孔夫子兩千年,到現在沒有搞清楚

宋人陳祥道則認為論為“言理”,面對眾多弟子的質疑與詰難,夫子被迫無奈據理力爭。辯論的結果自然是夫子勝出,孔夫子每天閒極無聊,就是和一幫學生抬槓逗悶子玩,想想這場景也是醉了。如果老先生穿越到千年後,一定也會象亞聖一樣臉紅脖子粗的為自己辯解一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解釋,“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學者至今則之。”

這樣看來,“論”,真的只是編纂的意思,並沒有什麼神聖特殊的含義。

其實,按“以經解經”的方法來操作的話,《論語》的“論”到底怎麼理解,在《論語》中就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述而不作”。還經常在幾個得意弟子面前嘮叨“吾道一以貫之”這樣的話,幾個賢弟子聽得耳朵裡生了繭子,於是在編撰《論語》一書中努力體現夫子思想時,真的將先師定位成了編輯一枚。

而宋代腐儒朱熹,也沒有搞明白狀況,對夫子的“述而不作”做了如下闡釋,“述, 傳舊而已。作, 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 而述則賢者可及……孔子刪詩、書, 定禮、樂, 贊周易, 修春秋, 皆傳先王之舊, 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 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

朱熹認為,在孔子之前,聖人已經將大道理全講得明明白白了,夫子做的就是個解釋與傳承。甚至在他眼中看來,孔夫子非但不聖,居然還“不賢”了。

大概是照顧孔聖人後人家的顏面,臺灣學者南懷瑾老師在其《論語別裁》中對夫子的“述而不作”解釋還算中肯,

南懷瑾老師認為, 研究孔子思想, 首先要知道孔子自己很謙虛, 孔夫子說的述而不作,其實就是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然而他也認為,夫子做的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只是對傳統文化的整理,並沒有加以創作。

南老師認為,夫子是編輯,而且是個資深編輯。

"

關於論語的書名來歷,《漢書》中記載為“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撰,故謂之《論語》”。

按班固這個說法,論語的論即為論撰之意。又將孔夫子的死輕飄飄的記為“卒”,顯然,漢武帝年間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夫子的地位仍然很是邊緣化,至少在班固眼中看來,孔子是沒有資格入“世家”行列的。

這個解釋不久就開始被質疑,東漢劉熙認為論為倫理,意思是“有條理的敘述”。

這個說法太過牽強,莫非夫子有教無類的時候,那些賢弟子們都是一臉懵圈嗎?夫子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哪裡會有三千弟子?

宋人邢咼認為論是個多義詞,大概有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等意思。經綸世務則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

北宋年間,孔夫子的地位已經變得極為尊崇,邢咼的解釋包羅萬象,明顯太過尊經崇聖了。

因為四個字,中國人誤會了孔夫子兩千年,到現在沒有搞清楚

宋人陳祥道則認為論為“言理”,面對眾多弟子的質疑與詰難,夫子被迫無奈據理力爭。辯論的結果自然是夫子勝出,孔夫子每天閒極無聊,就是和一幫學生抬槓逗悶子玩,想想這場景也是醉了。如果老先生穿越到千年後,一定也會象亞聖一樣臉紅脖子粗的為自己辯解一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解釋,“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學者至今則之。”

這樣看來,“論”,真的只是編纂的意思,並沒有什麼神聖特殊的含義。

其實,按“以經解經”的方法來操作的話,《論語》的“論”到底怎麼理解,在《論語》中就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述而不作”。還經常在幾個得意弟子面前嘮叨“吾道一以貫之”這樣的話,幾個賢弟子聽得耳朵裡生了繭子,於是在編撰《論語》一書中努力體現夫子思想時,真的將先師定位成了編輯一枚。

而宋代腐儒朱熹,也沒有搞明白狀況,對夫子的“述而不作”做了如下闡釋,“述, 傳舊而已。作, 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 而述則賢者可及……孔子刪詩、書, 定禮、樂, 贊周易, 修春秋, 皆傳先王之舊, 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 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

朱熹認為,在孔子之前,聖人已經將大道理全講得明明白白了,夫子做的就是個解釋與傳承。甚至在他眼中看來,孔夫子非但不聖,居然還“不賢”了。

大概是照顧孔聖人後人家的顏面,臺灣學者南懷瑾老師在其《論語別裁》中對夫子的“述而不作”解釋還算中肯,

南懷瑾老師認為, 研究孔子思想, 首先要知道孔子自己很謙虛, 孔夫子說的述而不作,其實就是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然而他也認為,夫子做的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只是對傳統文化的整理,並沒有加以創作。

南老師認為,夫子是編輯,而且是個資深編輯。

因為四個字,中國人誤會了孔夫子兩千年,到現在沒有搞清楚

司馬遷《史記》雲,“夫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在現代人眼中看來,《春秋》,孔子只能是編著者,而不是作者。

孔夫子對傳統文化做的一切努力真的只是“述”,而不是一種再創作嗎?

個人以為,這是對孔夫子的一種誤解。

與孔夫子大約同一時代,東西方先後出現了幾位牛皮哄哄的人物——蘇格拉底、耶穌、釋迦牟尼……

無一例外,他們做的都是傳承與弘揚, 自己從不發揮。那些經典並非由他們自己創作,而是完全由門人弟子記載他們的一言一行 , 且體例都是問答式的對話體或者乾脆就是記錄日常的小段子。如佛家經典中的“如是我聞”,如記載耶穌神蹟的《福音》……在現代人眼中看來,他們就是遠古文化的集大成者,沒有人懷疑他們不是文化的原創者。

還有道家經典《道德經》,明明是函谷關令尹喜筆錄記載下來的,沒有人知道里面加了私貨沒有,為何沒有一人站出來質疑是老子“述”,而非“作”,怎麼輪到孔夫子,就要區別對待了呢?

孔夫子遭遇的這種不公,還得從歷史上尋找原因。

孔夫子所處的時代,按夫子自己話來講就是“禮崩樂壞”。禮崩樂壞不說,各種從前藏於王室,由巫、祝、史、卜等專人保管、祕不示人的詩書也散落民間。孔子感嘆“天子失官,學在四夷”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官失而師儒傳之”,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孔子決定開設私立學校,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仁”與“禮”二字, 仁是關鍵,禮為形式。然而在孔夫子所處的時代太過悲催,按規定,“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

孔夫子做的事情,嚴格講來是“越主代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的話,孔夫子曾經親自曰過,如果自己堅持反其道而行之,豈不是自打耳光?這讓每天將“禮”掛在嘴邊的夫子如何面對三千弟子?讓先生情何以堪?

可以立言者都是天子,而非聖人。天子未必是聖人, 但有立言權, 聖人不是天子, 自然也就沒有立言權。

“作”不得,退而求其次“述”,看來孔夫子還擅長打擦邊球,絕不是什麼不知變通,迂不可及的冬烘先生。

在什麼山唱什麼山歌,只可惜七十二賢弟子沒有換位思考。

"

關於論語的書名來歷,《漢書》中記載為“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撰,故謂之《論語》”。

按班固這個說法,論語的論即為論撰之意。又將孔夫子的死輕飄飄的記為“卒”,顯然,漢武帝年間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夫子的地位仍然很是邊緣化,至少在班固眼中看來,孔子是沒有資格入“世家”行列的。

這個解釋不久就開始被質疑,東漢劉熙認為論為倫理,意思是“有條理的敘述”。

這個說法太過牽強,莫非夫子有教無類的時候,那些賢弟子們都是一臉懵圈嗎?夫子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話,哪裡會有三千弟子?

宋人邢咼認為論是個多義詞,大概有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等意思。經綸世務則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

北宋年間,孔夫子的地位已經變得極為尊崇,邢咼的解釋包羅萬象,明顯太過尊經崇聖了。

因為四個字,中國人誤會了孔夫子兩千年,到現在沒有搞清楚

宋人陳祥道則認為論為“言理”,面對眾多弟子的質疑與詰難,夫子被迫無奈據理力爭。辯論的結果自然是夫子勝出,孔夫子每天閒極無聊,就是和一幫學生抬槓逗悶子玩,想想這場景也是醉了。如果老先生穿越到千年後,一定也會象亞聖一樣臉紅脖子粗的為自己辯解一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解釋,“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學者至今則之。”

這樣看來,“論”,真的只是編纂的意思,並沒有什麼神聖特殊的含義。

其實,按“以經解經”的方法來操作的話,《論語》的“論”到底怎麼理解,在《論語》中就可以找到正確的答案。《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述而不作”。還經常在幾個得意弟子面前嘮叨“吾道一以貫之”這樣的話,幾個賢弟子聽得耳朵裡生了繭子,於是在編撰《論語》一書中努力體現夫子思想時,真的將先師定位成了編輯一枚。

而宋代腐儒朱熹,也沒有搞明白狀況,對夫子的“述而不作”做了如下闡釋,“述, 傳舊而已。作, 則創始也。故作非聖人不能, 而述則賢者可及……孔子刪詩、書, 定禮、樂, 贊周易, 修春秋, 皆傳先王之舊, 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 蓋不惟不敢當作者之聖,而亦不敢顯然自附於古之賢人。”

朱熹認為,在孔子之前,聖人已經將大道理全講得明明白白了,夫子做的就是個解釋與傳承。甚至在他眼中看來,孔夫子非但不聖,居然還“不賢”了。

大概是照顧孔聖人後人家的顏面,臺灣學者南懷瑾老師在其《論語別裁》中對夫子的“述而不作”解釋還算中肯,

南懷瑾老師認為, 研究孔子思想, 首先要知道孔子自己很謙虛, 孔夫子說的述而不作,其實就是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然而他也認為,夫子做的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只是對傳統文化的整理,並沒有加以創作。

南老師認為,夫子是編輯,而且是個資深編輯。

因為四個字,中國人誤會了孔夫子兩千年,到現在沒有搞清楚

司馬遷《史記》雲,“夫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在現代人眼中看來,《春秋》,孔子只能是編著者,而不是作者。

孔夫子對傳統文化做的一切努力真的只是“述”,而不是一種再創作嗎?

個人以為,這是對孔夫子的一種誤解。

與孔夫子大約同一時代,東西方先後出現了幾位牛皮哄哄的人物——蘇格拉底、耶穌、釋迦牟尼……

無一例外,他們做的都是傳承與弘揚, 自己從不發揮。那些經典並非由他們自己創作,而是完全由門人弟子記載他們的一言一行 , 且體例都是問答式的對話體或者乾脆就是記錄日常的小段子。如佛家經典中的“如是我聞”,如記載耶穌神蹟的《福音》……在現代人眼中看來,他們就是遠古文化的集大成者,沒有人懷疑他們不是文化的原創者。

還有道家經典《道德經》,明明是函谷關令尹喜筆錄記載下來的,沒有人知道里面加了私貨沒有,為何沒有一人站出來質疑是老子“述”,而非“作”,怎麼輪到孔夫子,就要區別對待了呢?

孔夫子遭遇的這種不公,還得從歷史上尋找原因。

孔夫子所處的時代,按夫子自己話來講就是“禮崩樂壞”。禮崩樂壞不說,各種從前藏於王室,由巫、祝、史、卜等專人保管、祕不示人的詩書也散落民間。孔子感嘆“天子失官,學在四夷”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官失而師儒傳之”,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孔子決定開設私立學校,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仁”與“禮”二字, 仁是關鍵,禮為形式。然而在孔夫子所處的時代太過悲催,按規定,“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

孔夫子做的事情,嚴格講來是“越主代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的話,孔夫子曾經親自曰過,如果自己堅持反其道而行之,豈不是自打耳光?這讓每天將“禮”掛在嘴邊的夫子如何面對三千弟子?讓先生情何以堪?

可以立言者都是天子,而非聖人。天子未必是聖人, 但有立言權, 聖人不是天子, 自然也就沒有立言權。

“作”不得,退而求其次“述”,看來孔夫子還擅長打擦邊球,絕不是什麼不知變通,迂不可及的冬烘先生。

在什麼山唱什麼山歌,只可惜七十二賢弟子沒有換位思考。

因為四個字,中國人誤會了孔夫子兩千年,到現在沒有搞清楚

眾所周知,《史記》作者是司馬遷,然而司馬遷也公開宣稱,《史記》一書,他與夫子一樣,屬於“述”而不“作”。

“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史記》)。

敢說“作”,司馬遷就是在“作死”,在沒了小頭後,大頭也將不保。

其實,孔夫子從來沒有將自己視為聖人,他也曾公開表態稱“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

是後人一廂情願將孔子捧上聖壇,如此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