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曹偉明: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人為何總能搶抓先機?祕密就藏在江南文化中'

""思想者|曹偉明: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人為何總能搶抓先機?祕密就藏在江南文化中

【編者按】一個地區的持續繁榮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梳理一下長三角地區的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等的歷史文化基因,便可發現,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地區的人們總是能夠率先搶抓機遇,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傲立於歷史發展潮流的最前端。這是為什麼?上海市文聯委員曹偉明研究員認為,這與江南文化中機智巧思、通達善變、順應潮流的水文化特質密不可分。以下是他在江南文化論壇上的演講

長三角地區不僅地域相連、民俗相近、人緣相親,更是文脈相通、水脈相湧;水脈不斷,文脈相連。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當下,研究江南文化、傳承江南文化、弘揚江南文化,是非常必須的,將為長三角的騰飛插上翅膀,成為發展的綠色“引擎”。

一個地區的持續繁榮發展,必然有文化的巨大支撐。在我看來,江南文化吸納和繼承崇尚自然的生態文化、創新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智慧,為長三角一體化融合、轉型,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智力和動力。為此,要讓江南文化凸現出來的“機智巧思、靈活善變”的水文化特徵,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創新驅動力,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從而讓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富有鮮明的特色、深厚的底色和耀眼的亮色。

水文化如何深刻影響江南地區

綜觀長三角地區的發展歷史,無論是河姆渡、馬家浜還是崧澤、良渚古文化遺址,都可以發現水文化給江南地區帶來的眾多恩澤。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造就了永不停息的舟船文化,形成了江南人對水征服、與水拼搏,冷靜、機敏、富有冒險的性格。

江南地區以太湖為核心、大海為依託、運河為通道、長江為走廊,和水相依,與船相伴。舟船是江南的交通工具,從遠古時代的獨木舟到三國孫權時代的建造戰艦;從小巧玲瓏的“烏蓬船”到鄭和七下西洋的“寶船”,江南地區的先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造船、劃舟,創造了千姿百態、奮進拼搏的舟船文化。最早的上海港——青龍鎮,就承造了不同用途、不同型號的各類船隻。有防禦的青龍戰艦,有裝貨物的貨船,擺渡用的渡船等。各類船隻,諸如糧船、水驛船、小划船等一應俱全。甚至對造船的木材、桐油、黃麻、鐵釘、桅、篷、錨、繩等船上的各類用具都有專門的材質要求與工藝規定。先進的造船技術、精湛的工匠精神為海運、漕運和河運,不僅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而且處於當時世界造船水平的領先地位。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造就了江南地區富饒的水稻文明,構築了江南地區人們安居樂業的富裕之地。

江南地區的遠古先民,善於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把豐富多樣的水資源轉化為極致。從上海崧澤古文化遺址上出土的粳、秈兩種水稻穀種來看,上海先民已馴化了野稻為稻種,並運用石犁、石耘等耕耘工具,從粗放耕種到一熟增收,從稻有早晚之分到一歲再熟,都展現了上海先民開拓進取、辛勤耕耘的勞動精神,表現了他們的聰明和智慧。加上“水井”的發明、田山歌的創造等,豐富了江南稻作文化的不斷創造,不斷創新的文化基因。所有這一切,構築了運河水道上運糧船絡繹不絕、一派繁忙的景象,形成了在漕港河邊,以稻米為主集散地的水邊碼頭,讓以米興市的朱家角歷史文化名鎮應運而生,呈現了水稻文明的五彩繽紛。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激活了江南人的聰明智慧,人們利用自然資源來改善飲食結構,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漁文化。

無論是七千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遺址,還是六千多年的上海崧澤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魚骨針、石網墜等,還有青魚、鯉魚、鱠魚等魚類骨骸,這說明江南先民不僅從事捕獵、農耕、飼養家畜等勞作,還駕船出海,依靠獨木舟和水筏在水上從事漁業生產,這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途徑。

長三角地區從古到今,人們在飲食上離不開魚,在民間故事口口相傳中,更是經常涉及魚類,諸如:“金牛湖”、“放生橋”、“白魚潮”、“搖快船”和“蟹籪與八卦陣”等。江南地區的水產、水生、水植等產品的豐富多彩,讓江南人不僅解決了溫飽,更感覺到“舌尖上的享受”,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養成了江南人的開拓奮進的包容精神,促使他們養成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創造先進文化的性格。

長三角地區水文化的發達不僅表現在內河方面,而且也反映在對外貿易的港口建立上。上海青龍鎮的考古發現,早在唐宋時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的重要港口,青龍鎮與東南亞、阿拉伯地區等已有航海聯繫和貿易往來,促進了東西方文化和貨物貿易交流,積累了海外貿易的大數據,成為以後鄭和七下西洋的孵化之地。同時,發達的海運,造就了上海青龍鎮成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巨鎮、貿易大鎮、文化重鎮、實力強鎮,更是吸納了各國的優秀文化成果,不斷完善和豐富了江南文化,在融合和融化中,傳播和輻射四方。長三角地區湧現了眾多的望族世家,在明清科舉考試中,江南地區狀元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還多,使上海在江南文化的滋養下,逐漸地成為了全國的經濟貿易中心和文化碼頭。

激活江南文化基因對長三角一體化有何意義

長期以來,江南文化是長三角地區發展之魂。在文化之魂的引領下,長三角地區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進步,始終走在中國的前列。經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和揚棄,江南文化成為一個底蘊深厚而內涵豐富的文化系統,成為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和內在根因。

江南文化原本是一種崇尚自然的生態文化。江南地區天然的湖光水色,和諧的水鄉環境,傳遞出江南人熱愛自然和師法天地的本性。這種崇尚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追求,在江南地區改造自然、乃至今天的轉型創新、一體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江南文化中那種通達善變、順應潮流的智慧文化,讓長三角地區發展能夠揚長避短,主動把握時機,勇於面對世界風雲際會,走出社會經濟變幻的迷津,躋身於時代發展大潮流的前列,尋求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在當前長三角地區發展一體化的進程中,如何發掘好傳統文化的精神智慧,激活江南文化基因,更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意義之一,傳承好江南農耕文化中因地制宜的生態理念,可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長三角地區不少城市依水傍水,宜居宜業。江南地區的先民最先發展農田水利,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實施“五里七裡一縱浦,七裡十里一橫浦”規模化的農田治理,讓農耕文明的進步在發達的水利建設中達到巔峰。江南先民利用長三角地區的自然優勢,創造了農業生產“江南熟,天下足”的輝煌成就,使稻作文化充滿著水性和詩性,富有浪漫氣息,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諧。這不僅造就了以米市聞名的江南古鎮朱家角,而且還產生了由稻作文化衍生而來的青浦田歌、崑曲、滬劇、越劇、淮劇和揚劇等文化產品。

意義之二,傳承好江南園林文化中道法自然的工匠精神,可以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江南地區的古典園林,最早源自於魏晉時期的蘇州,在唐宋時期走向繁榮,明清時期達到極盛,不僅數量多,而且藝術水準高。諸如以建於明朝中晚期為代表的拙政園和留園,享譽著“江南園林甲天下”的美名。江南園林遵循道法自然、追求情境融合,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形成了園外有園,景外有景,水隨山轉,山因水活,使有限的園林富有靈氣和生氣。在造園過程中,精緻高雅的工匠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江南文化,對於今天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仍然具有現實價值。

意義之三,傳承好江南民俗文化中的生態民俗基因,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民俗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意識。長三角地區同風共俗,人們具有共同的心理和心態。諸如生產習俗中對豐收的祈求;生活習俗中驅邪避災的祈望;喪葬習俗中靈魂不滅和祖先崇拜的觀念;以及在歲時習俗中,對自然、神靈的崇拜等。這些民俗基因,衍生了不少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既是長三角地區人們共同的歷史記憶,又是文化共建共享文脈傳承和創新的基礎。

意義之四,傳承好江南宗教文化中的生態倫理的思想精髓,可以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江南是一個多宗教融合的地區,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傳播。無論是唐宋時期的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青龍鎮,還是成為全國曆史文化名鎮的澱山湖地區的朱家角、練塘和金澤古鎮等,如今依然有宗教活動和廟會舉行,諸如“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以及眾生平等、萬物和諧的生態倫理深入人心。這些多教互鑑的宗教文化,書寫了人心安定、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天人合一、安身立命等哲學命題,造就了信義仁智禮的品德,規範了社會關係,可以促進和提高長三角地區的文明程度。

綜上所述,長三角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江南文化發生和發展的根源和基礎。江南位於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素有“水鄉澤國”的美稱,有“三江五湖”之利。因此,從自然特性方面來看,江南文化便是一種靈動的“水文化”。孔子曰:“知者樂水”,就是說聰明的人,樂於水,具有聰穎詩性的智慧特性。江南文化中,靈活善變、機智敏捷便是“水文化”的充分體現。梳理一下長三角地區的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等的歷史文化基因,便可發現,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地區的人們總是能夠率先搶抓機遇,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傲立於歷史發展潮流的最前端。那機智巧思、靈活善變的文化基因,在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這樣說,江南文化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長三角地區不斷創新、水文化持續流動的進程史。

江南文化中“敢為先下先”的創新精神,讓長三角地區成為中國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回顧歷史,在魏晉南北朝全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之際,長三角地區抓住機遇,種植水稻,養殖桑蠶,開墾土地和發展種植業、絲織業,發展經濟貿易,躍升至全國的先進行列。隨著江南大運河的開通,將長三角地區與海內外的經濟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杭州、蘇州和揚州等成為重要的經濟樞紐城市。從唐代的“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到宋代的“蘇湖熟,天下足”,江南成為全國經濟繁榮的翹楚。到了明清時期,長三角地區率先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形成了一批富有名聲的工商業集鎮,培育了一批富有名望的實業救國的有志人士,造就了一批審時度勢、開拓進取的實業家,創造了上海灘“冒險變通”的創業奇蹟,積澱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基因。人文薈萃的長三角地區,湧現了無數富有才情、率性而為、不拘傳統的名人才俊和世家望族,成為經濟貿易的碼頭和文化建設的高地。

挖掘江南文化的核心精神要抓住五個“力”

作為國家戰略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面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生態文明的推進。在這方面,江南文化的核心精神,必將為這一國家戰略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為長三角一體化聯動和生態化轉型,提供取之不竭、可持續創新的智力支撐、動力保證和文化條件。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力”:

一是形成高度的融合力。

作為一種尊重自然、富有特性的生態文化,江南文化中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智慧,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我們既要堅持對江南文化的自信,又要有對江南文化的自省,在現代化進程中,激活江南文化的智慧基因,除了繼承發展之外,還要與現代科學技術密切融合。在江南文化自覺中,造就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自強。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的意識,激發人民群眾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更新人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人的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走出一條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生態和諧、文化共享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之路。

二是提高卓越的創造力。

江南文化,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生態化轉型提供創新動力。作為一種通達善變的智慧文化,江南文化中體現出來的“機智巧思、靈活善變”的特性,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新驅動力。歷史證明,長三角地區只要有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便能創造出輝煌的成就:經濟上,從地廣人稀無積聚而多貧到人才輩出的富庶之地,成為國家的財稅支柱;文化上,從蠻夷之邦,轉變為文化淵藪之地。無論是江南文化勇於創先、開拓奮進的精神底色,還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都是江南獨特的氣質顯現,這也成為聯動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發展的文化基礎。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協同、協作和協調,達到共建、共有、共享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境界,讓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群屹立於世界發展之林。

三是激發強大的競爭力。

江南文化要助推長三角地區發展,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新高地。要充分發揮江南文化、生態優勢等綜合資源,形成以上海全球城市為核心的世界性產業體系,強化全球資源配置,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為引領,加強長三角地區創新協同、發展協同,加快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分工協作,強化產業聯動。在江南文化的支撐下,推動長三角地區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四是提升非凡的應變力。

要吸納江南文化求新求變、順應潮流的文化基因,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平臺,強化各類資源的功能配置,搭建高水準的經濟貿易開放平臺,推動長三角地區各類產業園的建設和產業梯度轉移,發揮好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快培育和壯大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非凡應變力的跨國企業和創新集團,提升長三角地區的國際競爭力。

五是強化持續的創新力。

江南文化造就了長三角地區敢為人先、善於創新的優秀基因。文化引領推動長三角地區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無縫銜接、運作高效的事業發展設施和社會公共網絡。加快公共服務、文化服務的合作,創新長三角地區公共服務和均衡發展的載體,共同創造優質公共服務體系。與此同時,加強長三角生態環境的保護合作,共同改善生態環境系統,推動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建設美麗的長三角、詩意的長三角,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創新力。

江南文化的基因是水的基因,江南文化的生態是水的生態。江南的原住民和移民樂於親水、善於治水、巧於用水,水既是江南詩性文化的靈魂,也是江南文化生態的源泉。江南文化的文脈,貫通著生態詩意的水脈、海納百川的城脈、大氣謙和的人脈、開明睿智的文明之脈、追求卓越的創造力之脈。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實施中,我們要走一條激活江南文化基因與社會經濟聯動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與更新城市文化肌理、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化共建共享的道路,讓長三角地區成為文化的高地、人才的天地、創業的園地、創新的基地、旅遊的勝地,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思想者小傳】

"思想者|曹偉明: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人為何總能搶抓先機?祕密就藏在江南文化中

【編者按】一個地區的持續繁榮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梳理一下長三角地區的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等的歷史文化基因,便可發現,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地區的人們總是能夠率先搶抓機遇,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傲立於歷史發展潮流的最前端。這是為什麼?上海市文聯委員曹偉明研究員認為,這與江南文化中機智巧思、通達善變、順應潮流的水文化特質密不可分。以下是他在江南文化論壇上的演講

長三角地區不僅地域相連、民俗相近、人緣相親,更是文脈相通、水脈相湧;水脈不斷,文脈相連。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當下,研究江南文化、傳承江南文化、弘揚江南文化,是非常必須的,將為長三角的騰飛插上翅膀,成為發展的綠色“引擎”。

一個地區的持續繁榮發展,必然有文化的巨大支撐。在我看來,江南文化吸納和繼承崇尚自然的生態文化、創新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智慧,為長三角一體化融合、轉型,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智力和動力。為此,要讓江南文化凸現出來的“機智巧思、靈活善變”的水文化特徵,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創新驅動力,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從而讓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富有鮮明的特色、深厚的底色和耀眼的亮色。

水文化如何深刻影響江南地區

綜觀長三角地區的發展歷史,無論是河姆渡、馬家浜還是崧澤、良渚古文化遺址,都可以發現水文化給江南地區帶來的眾多恩澤。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造就了永不停息的舟船文化,形成了江南人對水征服、與水拼搏,冷靜、機敏、富有冒險的性格。

江南地區以太湖為核心、大海為依託、運河為通道、長江為走廊,和水相依,與船相伴。舟船是江南的交通工具,從遠古時代的獨木舟到三國孫權時代的建造戰艦;從小巧玲瓏的“烏蓬船”到鄭和七下西洋的“寶船”,江南地區的先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造船、劃舟,創造了千姿百態、奮進拼搏的舟船文化。最早的上海港——青龍鎮,就承造了不同用途、不同型號的各類船隻。有防禦的青龍戰艦,有裝貨物的貨船,擺渡用的渡船等。各類船隻,諸如糧船、水驛船、小划船等一應俱全。甚至對造船的木材、桐油、黃麻、鐵釘、桅、篷、錨、繩等船上的各類用具都有專門的材質要求與工藝規定。先進的造船技術、精湛的工匠精神為海運、漕運和河運,不僅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而且處於當時世界造船水平的領先地位。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造就了江南地區富饒的水稻文明,構築了江南地區人們安居樂業的富裕之地。

江南地區的遠古先民,善於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把豐富多樣的水資源轉化為極致。從上海崧澤古文化遺址上出土的粳、秈兩種水稻穀種來看,上海先民已馴化了野稻為稻種,並運用石犁、石耘等耕耘工具,從粗放耕種到一熟增收,從稻有早晚之分到一歲再熟,都展現了上海先民開拓進取、辛勤耕耘的勞動精神,表現了他們的聰明和智慧。加上“水井”的發明、田山歌的創造等,豐富了江南稻作文化的不斷創造,不斷創新的文化基因。所有這一切,構築了運河水道上運糧船絡繹不絕、一派繁忙的景象,形成了在漕港河邊,以稻米為主集散地的水邊碼頭,讓以米興市的朱家角歷史文化名鎮應運而生,呈現了水稻文明的五彩繽紛。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激活了江南人的聰明智慧,人們利用自然資源來改善飲食結構,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漁文化。

無論是七千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遺址,還是六千多年的上海崧澤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魚骨針、石網墜等,還有青魚、鯉魚、鱠魚等魚類骨骸,這說明江南先民不僅從事捕獵、農耕、飼養家畜等勞作,還駕船出海,依靠獨木舟和水筏在水上從事漁業生產,這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途徑。

長三角地區從古到今,人們在飲食上離不開魚,在民間故事口口相傳中,更是經常涉及魚類,諸如:“金牛湖”、“放生橋”、“白魚潮”、“搖快船”和“蟹籪與八卦陣”等。江南地區的水產、水生、水植等產品的豐富多彩,讓江南人不僅解決了溫飽,更感覺到“舌尖上的享受”,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河網密佈的水環境,養成了江南人的開拓奮進的包容精神,促使他們養成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創造先進文化的性格。

長三角地區水文化的發達不僅表現在內河方面,而且也反映在對外貿易的港口建立上。上海青龍鎮的考古發現,早在唐宋時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的重要港口,青龍鎮與東南亞、阿拉伯地區等已有航海聯繫和貿易往來,促進了東西方文化和貨物貿易交流,積累了海外貿易的大數據,成為以後鄭和七下西洋的孵化之地。同時,發達的海運,造就了上海青龍鎮成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巨鎮、貿易大鎮、文化重鎮、實力強鎮,更是吸納了各國的優秀文化成果,不斷完善和豐富了江南文化,在融合和融化中,傳播和輻射四方。長三角地區湧現了眾多的望族世家,在明清科舉考試中,江南地區狀元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還多,使上海在江南文化的滋養下,逐漸地成為了全國的經濟貿易中心和文化碼頭。

激活江南文化基因對長三角一體化有何意義

長期以來,江南文化是長三角地區發展之魂。在文化之魂的引領下,長三角地區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進步,始終走在中國的前列。經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和揚棄,江南文化成為一個底蘊深厚而內涵豐富的文化系統,成為長三角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和內在根因。

江南文化原本是一種崇尚自然的生態文化。江南地區天然的湖光水色,和諧的水鄉環境,傳遞出江南人熱愛自然和師法天地的本性。這種崇尚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追求,在江南地區改造自然、乃至今天的轉型創新、一體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江南文化中那種通達善變、順應潮流的智慧文化,讓長三角地區發展能夠揚長避短,主動把握時機,勇於面對世界風雲際會,走出社會經濟變幻的迷津,躋身於時代發展大潮流的前列,尋求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在當前長三角地區發展一體化的進程中,如何發掘好傳統文化的精神智慧,激活江南文化基因,更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意義之一,傳承好江南農耕文化中因地制宜的生態理念,可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長三角地區不少城市依水傍水,宜居宜業。江南地區的先民最先發展農田水利,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實施“五里七裡一縱浦,七裡十里一橫浦”規模化的農田治理,讓農耕文明的進步在發達的水利建設中達到巔峰。江南先民利用長三角地區的自然優勢,創造了農業生產“江南熟,天下足”的輝煌成就,使稻作文化充滿著水性和詩性,富有浪漫氣息,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諧。這不僅造就了以米市聞名的江南古鎮朱家角,而且還產生了由稻作文化衍生而來的青浦田歌、崑曲、滬劇、越劇、淮劇和揚劇等文化產品。

意義之二,傳承好江南園林文化中道法自然的工匠精神,可以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江南地區的古典園林,最早源自於魏晉時期的蘇州,在唐宋時期走向繁榮,明清時期達到極盛,不僅數量多,而且藝術水準高。諸如以建於明朝中晚期為代表的拙政園和留園,享譽著“江南園林甲天下”的美名。江南園林遵循道法自然、追求情境融合,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形成了園外有園,景外有景,水隨山轉,山因水活,使有限的園林富有靈氣和生氣。在造園過程中,精緻高雅的工匠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江南文化,對於今天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仍然具有現實價值。

意義之三,傳承好江南民俗文化中的生態民俗基因,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民俗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意識。長三角地區同風共俗,人們具有共同的心理和心態。諸如生產習俗中對豐收的祈求;生活習俗中驅邪避災的祈望;喪葬習俗中靈魂不滅和祖先崇拜的觀念;以及在歲時習俗中,對自然、神靈的崇拜等。這些民俗基因,衍生了不少物質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既是長三角地區人們共同的歷史記憶,又是文化共建共享文脈傳承和創新的基礎。

意義之四,傳承好江南宗教文化中的生態倫理的思想精髓,可以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江南是一個多宗教融合的地區,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傳播。無論是唐宋時期的上海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青龍鎮,還是成為全國曆史文化名鎮的澱山湖地區的朱家角、練塘和金澤古鎮等,如今依然有宗教活動和廟會舉行,諸如“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以及眾生平等、萬物和諧的生態倫理深入人心。這些多教互鑑的宗教文化,書寫了人心安定、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天人合一、安身立命等哲學命題,造就了信義仁智禮的品德,規範了社會關係,可以促進和提高長三角地區的文明程度。

綜上所述,長三角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江南文化發生和發展的根源和基礎。江南位於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素有“水鄉澤國”的美稱,有“三江五湖”之利。因此,從自然特性方面來看,江南文化便是一種靈動的“水文化”。孔子曰:“知者樂水”,就是說聰明的人,樂於水,具有聰穎詩性的智慧特性。江南文化中,靈活善變、機智敏捷便是“水文化”的充分體現。梳理一下長三角地區的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等的歷史文化基因,便可發現,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地區的人們總是能夠率先搶抓機遇,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傲立於歷史發展潮流的最前端。那機智巧思、靈活善變的文化基因,在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這樣說,江南文化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長三角地區不斷創新、水文化持續流動的進程史。

江南文化中“敢為先下先”的創新精神,讓長三角地區成為中國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回顧歷史,在魏晉南北朝全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之際,長三角地區抓住機遇,種植水稻,養殖桑蠶,開墾土地和發展種植業、絲織業,發展經濟貿易,躍升至全國的先進行列。隨著江南大運河的開通,將長三角地區與海內外的經濟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杭州、蘇州和揚州等成為重要的經濟樞紐城市。從唐代的“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到宋代的“蘇湖熟,天下足”,江南成為全國經濟繁榮的翹楚。到了明清時期,長三角地區率先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形成了一批富有名聲的工商業集鎮,培育了一批富有名望的實業救國的有志人士,造就了一批審時度勢、開拓進取的實業家,創造了上海灘“冒險變通”的創業奇蹟,積澱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基因。人文薈萃的長三角地區,湧現了無數富有才情、率性而為、不拘傳統的名人才俊和世家望族,成為經濟貿易的碼頭和文化建設的高地。

挖掘江南文化的核心精神要抓住五個“力”

作為國家戰略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面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生態文明的推進。在這方面,江南文化的核心精神,必將為這一國家戰略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為長三角一體化聯動和生態化轉型,提供取之不竭、可持續創新的智力支撐、動力保證和文化條件。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力”:

一是形成高度的融合力。

作為一種尊重自然、富有特性的生態文化,江南文化中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智慧,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我們既要堅持對江南文化的自信,又要有對江南文化的自省,在現代化進程中,激活江南文化的智慧基因,除了繼承發展之外,還要與現代科學技術密切融合。在江南文化自覺中,造就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自強。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的意識,激發人民群眾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更新人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人的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走出一條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生態和諧、文化共享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之路。

二是提高卓越的創造力。

江南文化,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生態化轉型提供創新動力。作為一種通達善變的智慧文化,江南文化中體現出來的“機智巧思、靈活善變”的特性,為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新驅動力。歷史證明,長三角地區只要有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便能創造出輝煌的成就:經濟上,從地廣人稀無積聚而多貧到人才輩出的富庶之地,成為國家的財稅支柱;文化上,從蠻夷之邦,轉變為文化淵藪之地。無論是江南文化勇於創先、開拓奮進的精神底色,還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都是江南獨特的氣質顯現,這也成為聯動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發展的文化基礎。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協同、協作和協調,達到共建、共有、共享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境界,讓長三角地區的城市群屹立於世界發展之林。

三是激發強大的競爭力。

江南文化要助推長三角地區發展,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新高地。要充分發揮江南文化、生態優勢等綜合資源,形成以上海全球城市為核心的世界性產業體系,強化全球資源配置,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為引領,加強長三角地區創新協同、發展協同,加快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分工協作,強化產業聯動。在江南文化的支撐下,推動長三角地區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四是提升非凡的應變力。

要吸納江南文化求新求變、順應潮流的文化基因,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平臺,強化各類資源的功能配置,搭建高水準的經濟貿易開放平臺,推動長三角地區各類產業園的建設和產業梯度轉移,發揮好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快培育和壯大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非凡應變力的跨國企業和創新集團,提升長三角地區的國際競爭力。

五是強化持續的創新力。

江南文化造就了長三角地區敢為人先、善於創新的優秀基因。文化引領推動長三角地區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無縫銜接、運作高效的事業發展設施和社會公共網絡。加快公共服務、文化服務的合作,創新長三角地區公共服務和均衡發展的載體,共同創造優質公共服務體系。與此同時,加強長三角生態環境的保護合作,共同改善生態環境系統,推動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建設美麗的長三角、詩意的長三角,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創新力。

江南文化的基因是水的基因,江南文化的生態是水的生態。江南的原住民和移民樂於親水、善於治水、巧於用水,水既是江南詩性文化的靈魂,也是江南文化生態的源泉。江南文化的文脈,貫通著生態詩意的水脈、海納百川的城脈、大氣謙和的人脈、開明睿智的文明之脈、追求卓越的創造力之脈。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實施中,我們要走一條激活江南文化基因與社會經濟聯動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與更新城市文化肌理、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化共建共享的道路,讓長三角地區成為文化的高地、人才的天地、創業的園地、創新的基地、旅遊的勝地,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思想者小傳】

思想者|曹偉明:每當發展機會來臨,長三角人為何總能搶抓先機?祕密就藏在江南文化中

曹偉明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青浦區文聯主席、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評論家協會會員等。國家文化部專家庫成員、上海市群眾文化專業高級職稱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藝術系列高級職稱審定委員會委員、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評審專家。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高校特聘教授。長期從事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民俗文化等研究,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王珍 文字編輯:王珍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