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視線轉到四阿哥胤禛這邊。

朝陽門碼頭,阿哥兄弟和文武官員們敲鑼打鼓、擺酒宴的陣勢,胤禛瞧出了名堂,讓他一張嘴巴給頂了回去。可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到底接與不接呢?犯難的胤禛問起了鄔先生,想聽聽他的意見。鄔先生給出的結論是:

“一定要接......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嘛?”

初次問計鄔先生的胤禛,對此半信半疑,連打幾個哈欠打發他去安歇,結束了兩人的第一次對話。但鄔先生的說法,立馬在第二天就有了印證,當著胤禛的面,康熙唉聲嘆氣得感慨到:

“朕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

還真讓鄔先生給說著了!聽到這裡的胤禛,當即應承下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而康熙讓胤禛這樣一個出了名的“冷麵王”擔任追比大臣的決策,實則是在正面杜絕了魏東亭說情、拖延的任何可能。

如此,參與這場“賭局”的康熙、胤禩、胤禛三方,全都湊齊了。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視線轉到四阿哥胤禛這邊。

朝陽門碼頭,阿哥兄弟和文武官員們敲鑼打鼓、擺酒宴的陣勢,胤禛瞧出了名堂,讓他一張嘴巴給頂了回去。可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到底接與不接呢?犯難的胤禛問起了鄔先生,想聽聽他的意見。鄔先生給出的結論是:

“一定要接......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嘛?”

初次問計鄔先生的胤禛,對此半信半疑,連打幾個哈欠打發他去安歇,結束了兩人的第一次對話。但鄔先生的說法,立馬在第二天就有了印證,當著胤禛的面,康熙唉聲嘆氣得感慨到:

“朕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

還真讓鄔先生給說著了!聽到這裡的胤禛,當即應承下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而康熙讓胤禛這樣一個出了名的“冷麵王”擔任追比大臣的決策,實則是在正面杜絕了魏東亭說情、拖延的任何可能。

如此,參與這場“賭局”的康熙、胤禩、胤禛三方,全都湊齊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胤禩的八爺黨率先發難,而且足足佈置起了三條戰線:

第一條借馬國成被槍打出頭鳥,其主子大阿哥顏面掃地的關口,老八手下把太子欠款四五十萬的消息透給大阿哥,目的再明顯不過,連老大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都一語中的:

“好老八,明知道我和太子不和,卻繞著彎子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讓我和太子去絞殺,他卻在岸上看翻船”

老大也沒傻到家,轉手又把消息透給魏東亭。

可憐魏東亭像朝陽門碼頭那一出一樣,第二次被人當槍使,還覺得是撿到了救命稻草,跑去田文鏡面前指責他“選擇性執法”包庇黃體仁、肖國興。等到胤禛硬碰硬扛住太子那一頭,田文鏡上吊墊腳用的凳子也就擺好了。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視線轉到四阿哥胤禛這邊。

朝陽門碼頭,阿哥兄弟和文武官員們敲鑼打鼓、擺酒宴的陣勢,胤禛瞧出了名堂,讓他一張嘴巴給頂了回去。可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到底接與不接呢?犯難的胤禛問起了鄔先生,想聽聽他的意見。鄔先生給出的結論是:

“一定要接......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嘛?”

初次問計鄔先生的胤禛,對此半信半疑,連打幾個哈欠打發他去安歇,結束了兩人的第一次對話。但鄔先生的說法,立馬在第二天就有了印證,當著胤禛的面,康熙唉聲嘆氣得感慨到:

“朕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

還真讓鄔先生給說著了!聽到這裡的胤禛,當即應承下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而康熙讓胤禛這樣一個出了名的“冷麵王”擔任追比大臣的決策,實則是在正面杜絕了魏東亭說情、拖延的任何可能。

如此,參與這場“賭局”的康熙、胤禩、胤禛三方,全都湊齊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胤禩的八爺黨率先發難,而且足足佈置起了三條戰線:

第一條借馬國成被槍打出頭鳥,其主子大阿哥顏面掃地的關口,老八手下把太子欠款四五十萬的消息透給大阿哥,目的再明顯不過,連老大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都一語中的:

“好老八,明知道我和太子不和,卻繞著彎子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讓我和太子去絞殺,他卻在岸上看翻船”

老大也沒傻到家,轉手又把消息透給魏東亭。

可憐魏東亭像朝陽門碼頭那一出一樣,第二次被人當槍使,還覺得是撿到了救命稻草,跑去田文鏡面前指責他“選擇性執法”包庇黃體仁、肖國興。等到胤禛硬碰硬扛住太子那一頭,田文鏡上吊墊腳用的凳子也就擺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第二條戰線打先鋒的還是老十。

打從八阿哥拍板不接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起,老十就已經曉得八哥、九哥是指望不上了,於是思來想去又琢磨出接蓋戲樓請皇阿瑪看戲的花招。這樣一來,礙著康熙的面,四哥追起欠款來必定要有所顧忌,他老十呢,則通過蓋戲樓工程大搞假賬,把所有虧空的銀子都往裡包裝造冊掩人耳目。

只不過胤禛壓根就不理他這茬,老十才又攀扯出老三。老三的錢都是從戶部借的,管戶部的老八知根知底,老十能知道得這麼清楚,除了老八告訴他的,還會有誰?

老八為何告訴老十?還不是布好了局,讓老十扯老三,增添老四追繳國庫欠款的障礙,或者乾脆搞砸差事。

幸好老三不糊塗,把欠的30萬兩銀子給還了。不僅還了,而且還親自帶著銀票到戶部大堂,當著一大幫欠款官員的面給到胤禛手中,帶頭表達對四弟差事的無條件支持。

這一大幫在場的欠款官員,當中也包括魏東亭。三阿哥擺出一副高姿態帶頭還錢,立馬給其他欠款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官員中欠款數額最大的魏東亭。

如此,魏東亭上吊的“繩套”,也給結好了。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視線轉到四阿哥胤禛這邊。

朝陽門碼頭,阿哥兄弟和文武官員們敲鑼打鼓、擺酒宴的陣勢,胤禛瞧出了名堂,讓他一張嘴巴給頂了回去。可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到底接與不接呢?犯難的胤禛問起了鄔先生,想聽聽他的意見。鄔先生給出的結論是:

“一定要接......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嘛?”

初次問計鄔先生的胤禛,對此半信半疑,連打幾個哈欠打發他去安歇,結束了兩人的第一次對話。但鄔先生的說法,立馬在第二天就有了印證,當著胤禛的面,康熙唉聲嘆氣得感慨到:

“朕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

還真讓鄔先生給說著了!聽到這裡的胤禛,當即應承下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而康熙讓胤禛這樣一個出了名的“冷麵王”擔任追比大臣的決策,實則是在正面杜絕了魏東亭說情、拖延的任何可能。

如此,參與這場“賭局”的康熙、胤禩、胤禛三方,全都湊齊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胤禩的八爺黨率先發難,而且足足佈置起了三條戰線:

第一條借馬國成被槍打出頭鳥,其主子大阿哥顏面掃地的關口,老八手下把太子欠款四五十萬的消息透給大阿哥,目的再明顯不過,連老大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都一語中的:

“好老八,明知道我和太子不和,卻繞著彎子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讓我和太子去絞殺,他卻在岸上看翻船”

老大也沒傻到家,轉手又把消息透給魏東亭。

可憐魏東亭像朝陽門碼頭那一出一樣,第二次被人當槍使,還覺得是撿到了救命稻草,跑去田文鏡面前指責他“選擇性執法”包庇黃體仁、肖國興。等到胤禛硬碰硬扛住太子那一頭,田文鏡上吊墊腳用的凳子也就擺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第二條戰線打先鋒的還是老十。

打從八阿哥拍板不接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起,老十就已經曉得八哥、九哥是指望不上了,於是思來想去又琢磨出接蓋戲樓請皇阿瑪看戲的花招。這樣一來,礙著康熙的面,四哥追起欠款來必定要有所顧忌,他老十呢,則通過蓋戲樓工程大搞假賬,把所有虧空的銀子都往裡包裝造冊掩人耳目。

只不過胤禛壓根就不理他這茬,老十才又攀扯出老三。老三的錢都是從戶部借的,管戶部的老八知根知底,老十能知道得這麼清楚,除了老八告訴他的,還會有誰?

老八為何告訴老十?還不是布好了局,讓老十扯老三,增添老四追繳國庫欠款的障礙,或者乾脆搞砸差事。

幸好老三不糊塗,把欠的30萬兩銀子給還了。不僅還了,而且還親自帶著銀票到戶部大堂,當著一大幫欠款官員的面給到胤禛手中,帶頭表達對四弟差事的無條件支持。

這一大幫在場的欠款官員,當中也包括魏東亭。三阿哥擺出一副高姿態帶頭還錢,立馬給其他欠款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官員中欠款數額最大的魏東亭。

如此,魏東亭上吊的“繩套”,也給結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最後一條,可是把魏東亭逼到了絕路。

老九攛掇著魏東亭,去向老十三求助,用意還是衝著搞砸胤禛追款差事而去。只要老十三替魏東亭出頭,走到老四跟前求情,老四的追繳欠款差事立馬就能陷入兩難境地。

老四若是順著老十三,寬限或者減免了魏東亭的欠款,那麼老四就沒辦法繼續一刀切地追繳欠款;老四如果拒絕老十三,那也能在他們兩人間埋下不和的裂隙,分化瓦解。

只不過這一招如意算盤又被老四給破了,老十三沒能見到老四,也就沒法開口給魏東亭求情,自然更不會有兄弟倆因魏東亭的欠款撕破臉的那一幕。

剩下絕望的魏東亭,只能把脖子套進結好的繩套。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視線轉到四阿哥胤禛這邊。

朝陽門碼頭,阿哥兄弟和文武官員們敲鑼打鼓、擺酒宴的陣勢,胤禛瞧出了名堂,讓他一張嘴巴給頂了回去。可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到底接與不接呢?犯難的胤禛問起了鄔先生,想聽聽他的意見。鄔先生給出的結論是:

“一定要接......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嘛?”

初次問計鄔先生的胤禛,對此半信半疑,連打幾個哈欠打發他去安歇,結束了兩人的第一次對話。但鄔先生的說法,立馬在第二天就有了印證,當著胤禛的面,康熙唉聲嘆氣得感慨到:

“朕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

還真讓鄔先生給說著了!聽到這裡的胤禛,當即應承下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而康熙讓胤禛這樣一個出了名的“冷麵王”擔任追比大臣的決策,實則是在正面杜絕了魏東亭說情、拖延的任何可能。

如此,參與這場“賭局”的康熙、胤禩、胤禛三方,全都湊齊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胤禩的八爺黨率先發難,而且足足佈置起了三條戰線:

第一條借馬國成被槍打出頭鳥,其主子大阿哥顏面掃地的關口,老八手下把太子欠款四五十萬的消息透給大阿哥,目的再明顯不過,連老大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都一語中的:

“好老八,明知道我和太子不和,卻繞著彎子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讓我和太子去絞殺,他卻在岸上看翻船”

老大也沒傻到家,轉手又把消息透給魏東亭。

可憐魏東亭像朝陽門碼頭那一出一樣,第二次被人當槍使,還覺得是撿到了救命稻草,跑去田文鏡面前指責他“選擇性執法”包庇黃體仁、肖國興。等到胤禛硬碰硬扛住太子那一頭,田文鏡上吊墊腳用的凳子也就擺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第二條戰線打先鋒的還是老十。

打從八阿哥拍板不接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起,老十就已經曉得八哥、九哥是指望不上了,於是思來想去又琢磨出接蓋戲樓請皇阿瑪看戲的花招。這樣一來,礙著康熙的面,四哥追起欠款來必定要有所顧忌,他老十呢,則通過蓋戲樓工程大搞假賬,把所有虧空的銀子都往裡包裝造冊掩人耳目。

只不過胤禛壓根就不理他這茬,老十才又攀扯出老三。老三的錢都是從戶部借的,管戶部的老八知根知底,老十能知道得這麼清楚,除了老八告訴他的,還會有誰?

老八為何告訴老十?還不是布好了局,讓老十扯老三,增添老四追繳國庫欠款的障礙,或者乾脆搞砸差事。

幸好老三不糊塗,把欠的30萬兩銀子給還了。不僅還了,而且還親自帶著銀票到戶部大堂,當著一大幫欠款官員的面給到胤禛手中,帶頭表達對四弟差事的無條件支持。

這一大幫在場的欠款官員,當中也包括魏東亭。三阿哥擺出一副高姿態帶頭還錢,立馬給其他欠款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官員中欠款數額最大的魏東亭。

如此,魏東亭上吊的“繩套”,也給結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最後一條,可是把魏東亭逼到了絕路。

老九攛掇著魏東亭,去向老十三求助,用意還是衝著搞砸胤禛追款差事而去。只要老十三替魏東亭出頭,走到老四跟前求情,老四的追繳欠款差事立馬就能陷入兩難境地。

老四若是順著老十三,寬限或者減免了魏東亭的欠款,那麼老四就沒辦法繼續一刀切地追繳欠款;老四如果拒絕老十三,那也能在他們兩人間埋下不和的裂隙,分化瓦解。

只不過這一招如意算盤又被老四給破了,老十三沒能見到老四,也就沒法開口給魏東亭求情,自然更不會有兄弟倆因魏東亭的欠款撕破臉的那一幕。

剩下絕望的魏東亭,只能把脖子套進結好的繩套。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魏東亭的死,幾乎讓康熙和胤禛追繳國庫欠款的決策陷入崩盤。

欠款官員借魏東亭靈堂抵制還款的這一波,儘管被胤禛給壓制了下去,但隨即而來的十阿哥帶頭當街賣家當、欠款官員齊聚暢春園門口哭鬧,胤禛很難再在手裡得到控制。

是時候由康熙出面收拾殘局了!

暢春園門前,康熙面對著眼前這幫昔日的勳貴老臣,雖然露出了一張笑臉,但頗為凌亂髮辮,卻暴露出這場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著實搞得這位老皇帝心力交瘁。

"

(劇透雍正王朝 第4期)

以歷史的視角,結合劇情,對《雍正王朝》進行原創的深度解讀,大家好!我是“劇透歷史”。今天我們把視線放到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上,來探討康熙的勳貴近臣魏東亭,為何最終走進了懸樑自盡的死衚衕。

依照角色設定,魏東亭是康熙少年時候的貼身近侍,陪伴康熙經歷過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等大小戰事,可謂是刀槍裡滾出來的交情。此後,康熙又將漕運總督的肥缺安排給了魏東亭,可見他對魏東亭的信任和恩賞,當真是非一般人可比。

兩人在內是主僕,對外是君臣。可就是這樣一位私交、地位都舉足輕重的人物,卻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中身陷漩渦、被逼自殺,大家試想一下,應當能感覺到這裡頭的水有多深了吧!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若想探究這一潭淹死魏東亭的深水,就必須瞭解整個追繳國庫欠款的“賭局”,究竟是哪些股勢力在幕後操盤。

首先康熙的“大莊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晚年的康熙,精氣神日漸衰退,應付起朝政來逐漸感到力不從心,因而指望兒子們能替自己負擔繁重的政務,對他們傾注了無限的信任,以為憑著這樣的“家國同體”模式,可以管理好整個帝國。

但過度的放縱形成的卻是積重難返的勢頭,一場黃河水災衝出了一個國庫虧空的爛攤子,令康熙瞬間從祖國山河一片大紅的迷夢中驚醒。

等到胤禛和胤祥擺平江南籌款賑災差事,回過勁來的康熙立馬著手充實帝國的錢袋子,因而追比戶部欠款的事被擺在了桌面上。

作為御國幾十年的老道政治家,康熙對國庫欠款情形著實做過一番細緻的瞭解,吩咐太子將欠款官員登記造冊,就是為下一步的追繳行動做足準備。

前期的事項都已籌劃停當,唯一讓讓康熙遲遲拿捏不定的,是這個追比大臣的人選究竟該挑哪一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在這方面的考慮上,康熙採取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手法。藉著江南籌款賑災圓滿成功的由頭,康熙一邊加封胤禛為雍郡王,一邊暗中觀察眾位皇子阿哥流露出的不自在神情,看著火候差不多了,立馬把準時機放出話來:

“治了你們的罪,國庫就不虧空啦?朕要的是切切實實的辦法。你們中間誰願意出來,承擔追比欠款的差事,哪怕是追回1000萬兩,朕這就加封他為親王!”

康熙的帝王心術可見一斑!

此番場景,底子裡透出兩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康熙“重實幹”的用人導向表明,哪個兒子肯跳出來接下追繳欠款的差事,首先就能給康熙留下“肯實幹”的好印象,康熙自然不會虧待他,前頭自告奮勇前往江南籌款賑災的胤禛就是個榜樣,回到京城立馬變成了雍郡王;

二來1000萬兩的追繳底數,註定這趟差事是塊難啃的硬骨頭,攬這趟瓷器活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真有“會實幹”的金剛鑽。國庫虧空1200萬兩,康熙定下1000萬兩的追繳實數,打個八四折,留個彈性空間降低困難度,為的就是激勵兒子們去辦差,去搶這個親王當。

換句話講,康熙至少要追回1000萬兩的立場是堅定的,進而更是在聖旨中嚴令:

“上至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軍統領衙門捉拿追比,絕不姑怠。”

老虎蒼蠅一起拍的態度,堵死了魏東亭等老臣直接向康熙去求情的道路。魏東亭想擺脫手頭上高達35萬兩的鉅額欠款,就必須尋找其它路數,於是又牽出另外一股勢力——八爺黨。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八爺黨內部,在要不要接追比欠款差事的問題上,起初是存在分歧的。

老九的想法是“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親王又讓太子的人給搶了去”。胤禛辦成籌款賑災,又得到郡王爵位的封賞,且太子也受到康熙“舉薦有功,舉措、調度適宜”的褒獎,從大局看前一陣子是太子黨壓過了八爺黨一頭。因而,這個親王要搶一搶。

老十呢,自個兒屁股上有屎,欠著戶部20多萬兩銀子,巴不得老八接了這個差事,還能給他這個自己人行點方便,靠著八哥這棵大樹乘涼。

唯有老十四,與老八想到了一塊去:

“難!這一千多萬兩銀子牽扯到上上下下那麼多人,一下子能追回?就算是追回來了,還不把人都得罪了,所以我想這個親王不當也好”

這話真是說到老八的心坎裡去了!多年來胤禩兼管戶部,官員們的欠款大多走的是他的門路,好不容易“買”來個“八賢王”的聲望,所以不能打自己的臉去當討債的惡人。

而且追繳國庫欠款人多面廣,搞不好就會置身於眾多欠款官員的對立面,這與胤禩走群眾路線,用強大輿論口碑積蓄奪嫡資本的套路可謂是背道而馳,追回銀子卻又失去人心,這可太得不償失了。

因而,八爺黨內部商量後的對外姿態是——“不接追比欠款的差事”。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更為險惡的是,八爺黨還要把這股得罪人的禍水,統統往胤禛身上推。為了達成預期目的,老八和老九竟然連自己人都坑。

這個自己人,就是十阿哥胤䄉!

對著以魏東亭為首,一大群上門求助的欠款官員,胤禛礙著“八賢王”的名頭,當著大家的面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尷尬時刻,是十阿哥蹦出來轉移求助官員的視線,為老八解了圍。

“嚷什麼,嚷什麼,八爺又不是神仙......不多,二十幾萬!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你們燒高香!”

這句話一出,魏東亭立馬翻了個白眼,曉得求八爺是沒戲了,只能順著九爺的提議到朝陽門碼頭迎接四爺,看看能不能把欠款緩一緩。

而把魏東亭等一大幫欠款官員引到老四跟前,正是八爺黨操縱追比欠款“賭局”的開胃菜。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視線轉到四阿哥胤禛這邊。

朝陽門碼頭,阿哥兄弟和文武官員們敲鑼打鼓、擺酒宴的陣勢,胤禛瞧出了名堂,讓他一張嘴巴給頂了回去。可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到底接與不接呢?犯難的胤禛問起了鄔先生,想聽聽他的意見。鄔先生給出的結論是:

“一定要接......如果王爺您也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麼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嘛?”

初次問計鄔先生的胤禛,對此半信半疑,連打幾個哈欠打發他去安歇,結束了兩人的第一次對話。但鄔先生的說法,立馬在第二天就有了印證,當著胤禛的面,康熙唉聲嘆氣得感慨到:

“朕這麼多兒子,就沒有一個願意承擔追款的差事”

還真讓鄔先生給說著了!聽到這裡的胤禛,當即應承下了追比戶部欠款的差事。而康熙讓胤禛這樣一個出了名的“冷麵王”擔任追比大臣的決策,實則是在正面杜絕了魏東亭說情、拖延的任何可能。

如此,參與這場“賭局”的康熙、胤禩、胤禛三方,全都湊齊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胤禩的八爺黨率先發難,而且足足佈置起了三條戰線:

第一條借馬國成被槍打出頭鳥,其主子大阿哥顏面掃地的關口,老八手下把太子欠款四五十萬的消息透給大阿哥,目的再明顯不過,連老大這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都一語中的:

“好老八,明知道我和太子不和,卻繞著彎子把這個消息透露給我,讓我和太子去絞殺,他卻在岸上看翻船”

老大也沒傻到家,轉手又把消息透給魏東亭。

可憐魏東亭像朝陽門碼頭那一出一樣,第二次被人當槍使,還覺得是撿到了救命稻草,跑去田文鏡面前指責他“選擇性執法”包庇黃體仁、肖國興。等到胤禛硬碰硬扛住太子那一頭,田文鏡上吊墊腳用的凳子也就擺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第二條戰線打先鋒的還是老十。

打從八阿哥拍板不接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起,老十就已經曉得八哥、九哥是指望不上了,於是思來想去又琢磨出接蓋戲樓請皇阿瑪看戲的花招。這樣一來,礙著康熙的面,四哥追起欠款來必定要有所顧忌,他老十呢,則通過蓋戲樓工程大搞假賬,把所有虧空的銀子都往裡包裝造冊掩人耳目。

只不過胤禛壓根就不理他這茬,老十才又攀扯出老三。老三的錢都是從戶部借的,管戶部的老八知根知底,老十能知道得這麼清楚,除了老八告訴他的,還會有誰?

老八為何告訴老十?還不是布好了局,讓老十扯老三,增添老四追繳國庫欠款的障礙,或者乾脆搞砸差事。

幸好老三不糊塗,把欠的30萬兩銀子給還了。不僅還了,而且還親自帶著銀票到戶部大堂,當著一大幫欠款官員的面給到胤禛手中,帶頭表達對四弟差事的無條件支持。

這一大幫在場的欠款官員,當中也包括魏東亭。三阿哥擺出一副高姿態帶頭還錢,立馬給其他欠款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官員中欠款數額最大的魏東亭。

如此,魏東亭上吊的“繩套”,也給結好了。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最後一條,可是把魏東亭逼到了絕路。

老九攛掇著魏東亭,去向老十三求助,用意還是衝著搞砸胤禛追款差事而去。只要老十三替魏東亭出頭,走到老四跟前求情,老四的追繳欠款差事立馬就能陷入兩難境地。

老四若是順著老十三,寬限或者減免了魏東亭的欠款,那麼老四就沒辦法繼續一刀切地追繳欠款;老四如果拒絕老十三,那也能在他們兩人間埋下不和的裂隙,分化瓦解。

只不過這一招如意算盤又被老四給破了,老十三沒能見到老四,也就沒法開口給魏東亭求情,自然更不會有兄弟倆因魏東亭的欠款撕破臉的那一幕。

剩下絕望的魏東亭,只能把脖子套進結好的繩套。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魏東亭的死,幾乎讓康熙和胤禛追繳國庫欠款的決策陷入崩盤。

欠款官員借魏東亭靈堂抵制還款的這一波,儘管被胤禛給壓制了下去,但隨即而來的十阿哥帶頭當街賣家當、欠款官員齊聚暢春園門口哭鬧,胤禛很難再在手裡得到控制。

是時候由康熙出面收拾殘局了!

暢春園門前,康熙面對著眼前這幫昔日的勳貴老臣,雖然露出了一張笑臉,但頗為凌亂髮辮,卻暴露出這場追比國庫欠款的風波,著實搞得這位老皇帝心力交瘁。

魏東亭為何自殺?因在康熙、胤禛、胤禩的賭局中,任誰捲入都倒黴

事到如今,康熙也只能妥協。

康熙拿來為官員們還債的大內銀子,屬於皇帝的私產,嚴格說來並不違反朝廷體制,也不是左口袋出右口袋進的徇私把戲。這套不失為高級的“和稀泥”手法,同時也是個康熙、胤禛、老臣們都下得來臺的折衷辦法,而且還大搞了一把收買人心的手筆。

然而,康熙和胤禛的努力,隨著豬隊友太子的一番“分期付款”言論而陷於白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