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肌肉的多少,大概是很多人都沒有在意的一件事情, 換句話說,身體中肌肉比例的多少,似乎對於健康的影響也沒有多大,除了特殊情況引發的肌肉溶解症以及身材外,很少有人再提及關於肌肉方面的問題。那麼實際上呢?肌肉對於健康的影響會起到絕對性的作用,無論是中青年人還是老年人,無論是對於生長髮育,還是對於骨骼的健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肌肉少是病嗎?肌肉少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什麼年齡預防肌肉減少最好?肌肉減少應該如何預防?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肌肉少是病嗎?

話說,肌肉少還真是病!有一種疾病叫做“少肌症”,但是這個少肌症主要針對的是老年人的人群,因為老年人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身體機能會逐漸退化以外,肌肉比例也會隨之下降,而運動和飲食如果還跟不上調理的話,就會引發少肌症。而少肌症還分為原發性的和繼發性的少肌症,原發性的主要與年齡有重要的關係。而繼發性的主要是由於臥床,靜坐的生活方式以及疾病相關的因素,疾病相關的因素主要是如:器官功能的衰竭,內分泌先骨幹疾病等。除此以外還與營養因素有很重要的關係,肌肉減少也是需要及時的干預或者治療的。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肌肉少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

肌肉減少,初看也只是皮膚表現的鬆弛,但實際上,表面上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問題,會給骨骼帶來很多風險,比如肌肉的減少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而對於老年人來說,因為骨折而造成的臥床,是老年人獨立致死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人的髖骨骨折,除了會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以外,病人會逐漸喪失生存的意志,這也是致死的重要因素。另外對於年輕人來說,尤其是現在的工作模式都是久坐,如果肌肉比例減少,那麼對於骨骼的保護就減少,也就會增加腰椎的壓力,引發腰椎疾病,所以無論是中青年人還是老年人肌肉比例的減少都會增加健康的風險。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什麼年齡預防肌肉減少最好?

正常情況下,人體是從40歲開始出現肌肉量減少的問題的,在70歲以前的每十年大概會丟失約8%,而隨著年齡越大,肌肉流失的速度也會逐漸加快,會達到每十年丟失15%。而少肌症發生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所以要想預防肌肉減少,需要從40歲就開始進行預防。肌肉比例的增加我們都知道,並不是隨便吃點營養品就可以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年齡越大,增加肌肉比例的效果也更差,也更辛苦,所以建議還是從肌肉開始減少的年齡開始進行預防,也就是40歲最佳。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肌肉減少應該如何預防?

那麼肌肉比例的減少應該如何預防呢?這需要從飲食和運動上雙管齊下,這樣效果才會更好,尤其是運動,運動是維持或增加肌肉比例的最有效的方式,那麼就從飲食和運動上分別來具體說一下如何做:

飲食上:

1.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主要是為了降低身體的脂肪比例,這樣才有助於肌肉比例的增加,對於肥胖的人來說,想要練肌肉也會更辛苦。

2.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非常的重要,很多人減肥控制體重,就用過度節食的辦法,比如不吃主食,而不吃主食,身體的能量不足,就會在分解脂肪的同時分解蛋白質,來為機體提供能量,消耗的比例大概在1:1,那麼就會降低肌肉的比例。不過為了幫助控制體重,可以在主食中多選用粗細搭配即可,比如糙米,紫米,黑米,燕麥,各種雜豆等等。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3.蛋白質,增加肌肉的比例,蛋白質的攝入是非常重要了,但是又不能盲目的攝入過多的蛋白質,畢竟蛋白質攝入過多,不僅會增加能量的攝入(1g蛋白質產生4kcal的能量),還會給肝腎增加負擔,並且易引發便祕,還未必能為肌肉的增加起到過多的作用。正常人來說,每人每天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為每公斤體重0.8-1g蛋白質。而如果每天力量運動達到1小時以上,強度為中等強度以上,可以攝入蛋白質增加到每天每公斤體重1.2g的蛋白質,運動強度更大也可以增加到每天每公斤體重1.5g蛋白質。優質蛋白的來源如:魚肉,豆製品,禽肉,畜肉,雞蛋,牛奶,堅果等等。

4.蔬菜水果,蔬菜水果能夠為機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雖然從成分上來說未必能夠幫助增加肌肉的比例,但是可以促進腸道的健康,避免因蛋白質攝入的過多引發的便祕,還能控制體重,因此建議每天蔬菜500g,水果半斤最好。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運動上:

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每天最好每天進行,並且每天在30分鐘左右最佳,這個時間段可以幫助減少身體的脂肪,但是呢又不會因為時間過長,而造成蛋白質的分解而影響肌肉比例的下降。最主要的是運動兩小時之前,要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為機體提供能量。主要的運動如:游泳,快走,慢跑,單車等等。

2.力量運動

從增加肌肉比例,以及防止肌肉比例減少來說,力量運動就非常重要了,不過力量運動的次數也不能過於頻繁,更應該循序漸進,避免突然而來的高強度運動引發肌肉受傷等問題,可以從一週2-3次的每次半小時左右的力量運動,逐漸過渡到每次一小時,隔天一次力量運動。這樣對於增加肌肉比例,降低皮下脂肪,甚至內臟脂肪的效果都會更好。主要的運動如:卷腹,深蹲,轉體,臀橋,波比跳,平板支撐等等,當然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做一些器械類的運動,不過沒有練過的最好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受傷。

PS: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要做好提前熱身,運動後還要注意拉伸。

肌肉少也是病?營養師這樣說:現在少只是胖,老了少命不長!

#清風計劃#@頭條健康@頭條養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