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蔬菜?

誰動了我的蔬菜?

文/劉東華

說起蔬菜,大家關心的一是價格,二是健康。

關於蔬菜價格問題,春節之後的這段時間,屬於青黃不接,蔬菜的價格普遍比較高,現在進入4月份了,蔬菜市場的供應肯定是充足的,價格稍有降低。今天去菜市場大概問了一下,黃瓜2.5元、辣椒3.5元、捲心菜2元、花子菜2元、新土豆4元,這些都是普通的蔬菜,價格都兩元以上。

這種價格,供應縣城家庭的餐桌,算是可以接受的價格。兩元菜價,成了各種蔬菜在市場的基本底線。

而另一方面,我們會經常在各種媒體上看到蔬菜大面積滯銷的新聞,大堆的捲心菜、大白菜爛在地裡,幾毛錢的價格很難出手,看著一天天爛掉的蔬菜讓人心疼。

從種植蔬菜,到市場銷售,中間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一邊是市場價格大家普遍感覺偏貴,另一邊菜農為蔬菜能買個好價錢積極地尋出路,趕時節。

誰動了我的蔬菜?

縣城生活,說白了,算是一個城與鄉的結合部。

我家的蔬菜,長期靠老家供應,老人在家打理一片小菜園,一年四季能有新鮮的蔬菜,對菜市場的價格並不敏感。

剛來縣城生活的時候,單位的附近就是一大片菜園子,是城郊的農民開闢的菜園,專門供應縣城市場的。通常情況下,頭天下午開始摘菜,比如黃瓜、豆角、西紅柿之類,傍晚的時候摘下來,第二天一大早,新鮮的蔬菜就進入菜市場了,有些青蔥的葉子還是鮮嫩的,帶著露珠,黃瓜的刺觸一下還扎手,頂著小黃花。

價格不貴。當然是整體物價影響的因素,但蔬菜的價格始終是低廉的,平時所說的“白菜價”,潛臺詞就是不值錢。

有時候不用去菜市場,我們住的生活區,經常會有附近的農民拉著車子來賣菜,尤其是收穫季節,大白菜、蘿蔔、黃瓜、土豆,青蔥、辣椒成車的拉來,這些蔬菜很多是帶著新鮮的泥土的,健康問題大家從不質疑,在小區裡吆喝一聲,大家圍著買,這是菜農和消費者之間的直接溝通,是要討價還價的,遇到刁鑽的市民,使勁壓價或者偷人倆西紅柿的情況也在所難免。

現在,我們的蔬菜已經不是當初的“裸價”了,這就是問題所在。那麼,究竟是誰動了我們的蔬菜?

誰動了我的蔬菜?

首先,是過度的包裝。到超市裡,可以看到包裝精美的所謂淨菜,所謂有機蔬菜,價格自然高出了數倍。對消費者來說,你能確定這些是有機蔬菜嗎?肯定是半信半疑,因為憑著我們自己的目測,真不敢肯定這些油光水滑的蔬菜,是有機的,它的加工與包裝環節會不會有以次充好的現象。

其次是儲運成本。本來直接由菜農到消費者的蔬菜,增加了儲運成本。收穫的蔬菜,有人集中收購,短期的儲藏,然後是運輸。為什麼蔬菜會有冷藏的現象,當然是尋求利益的最大的,通過季節性的儲藏之後,蔬菜的價格會成倍或者數倍的增長。

第三,是攤位費用。攤位費是廣義的,包括店鋪、商家,都會有一定比例的費用包含在蔬菜裡。

假如是一把青蔥,通過上述幾道加價,菜農的出售價和消費者承受的價格之間,就是一個驚人的加價空間。

當然了,這是社會發展帶來的現象,刀耕火種的時代結束了,我們在享受市場經濟帶來的紅利的同時,有所失去,或許難免。

誰動了我的蔬菜?

來源:我的縣城筆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