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在草原上的合照。

“沒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別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說。

“冬天住的是山腳下的石頭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轉場靠腳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記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沒有電燈,全靠馬燈照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會點上馬燈,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親回家。

“我問父親,你怎麼找到家的?父親說,燈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說,小時候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看到父親笑,他也跟著笑,嘴裡塞滿母親烙的麵餅。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在草原上的合照。

“沒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別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說。

“冬天住的是山腳下的石頭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轉場靠腳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記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沒有電燈,全靠馬燈照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會點上馬燈,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親回家。

“我問父親,你怎麼找到家的?父親說,燈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說,小時候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看到父親笑,他也跟著笑,嘴裡塞滿母親烙的麵餅。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在夏牧場的蒙古包。

從80只羊到300只羊,不再漂泊

遊牧生活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草場分包到戶後,牧民們逐漸實現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為第一批受益者,當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孩子。“1985年,我們一家五口分了80只羊、30多畝草料地,在村裡蓋了磚瓦房,有了固定的住處。”斯克拉西說,父親一輩子的希望在他這代實現了。

在斯克拉西大兒子甫魯布的印象裡,吃上新鮮蔬菜不再是難事。“那時放牧是幾家一起放,家裡分的地除了種草料,還種蔬菜,辣椒、茄子、西紅柿,都能吃到。”甫魯布說。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在草原上的合照。

“沒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別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說。

“冬天住的是山腳下的石頭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轉場靠腳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記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沒有電燈,全靠馬燈照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會點上馬燈,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親回家。

“我問父親,你怎麼找到家的?父親說,燈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說,小時候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看到父親笑,他也跟著笑,嘴裡塞滿母親烙的麵餅。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在夏牧場的蒙古包。

從80只羊到300只羊,不再漂泊

遊牧生活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草場分包到戶後,牧民們逐漸實現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為第一批受益者,當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孩子。“1985年,我們一家五口分了80只羊、30多畝草料地,在村裡蓋了磚瓦房,有了固定的住處。”斯克拉西說,父親一輩子的希望在他這代實現了。

在斯克拉西大兒子甫魯布的印象裡,吃上新鮮蔬菜不再是難事。“那時放牧是幾家一起放,家裡分的地除了種草料,還種蔬菜,辣椒、茄子、西紅柿,都能吃到。”甫魯布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製作馬奶酒。

​有了牛羊,斯克拉西家的生活逐漸好起來。“那時轉場基本上就是兩次,夏牧場和冬牧場,冬天奶牛產的奶還能做成奶疙瘩、奶酒換點錢貼補家用。”斯克拉西的老伴布魯爾克說。

斯克拉西回憶,1990年後,家裡通上了電,有了電燈照明。再後來,買了一輛摩托車代替騎馬放牧,最多時有300只羊、50頭牛。

2009年國家啟動新疆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新疆11.05萬戶遊牧民定居得到中央支持,其中,2009年至2010年定居2.494萬戶,剩餘的8.556萬戶在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了。斯克拉西一家2014年住進安居房,“門前有一個小院子,有100多畝草料地。”斯克拉西笑著說。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在草原上的合照。

“沒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別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說。

“冬天住的是山腳下的石頭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轉場靠腳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記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沒有電燈,全靠馬燈照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會點上馬燈,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親回家。

“我問父親,你怎麼找到家的?父親說,燈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說,小時候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看到父親笑,他也跟著笑,嘴裡塞滿母親烙的麵餅。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在夏牧場的蒙古包。

從80只羊到300只羊,不再漂泊

遊牧生活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草場分包到戶後,牧民們逐漸實現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為第一批受益者,當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孩子。“1985年,我們一家五口分了80只羊、30多畝草料地,在村裡蓋了磚瓦房,有了固定的住處。”斯克拉西說,父親一輩子的希望在他這代實現了。

在斯克拉西大兒子甫魯布的印象裡,吃上新鮮蔬菜不再是難事。“那時放牧是幾家一起放,家裡分的地除了種草料,還種蔬菜,辣椒、茄子、西紅柿,都能吃到。”甫魯布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製作馬奶酒。

​有了牛羊,斯克拉西家的生活逐漸好起來。“那時轉場基本上就是兩次,夏牧場和冬牧場,冬天奶牛產的奶還能做成奶疙瘩、奶酒換點錢貼補家用。”斯克拉西的老伴布魯爾克說。

斯克拉西回憶,1990年後,家裡通上了電,有了電燈照明。再後來,買了一輛摩托車代替騎馬放牧,最多時有300只羊、50頭牛。

2009年國家啟動新疆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新疆11.05萬戶遊牧民定居得到中央支持,其中,2009年至2010年定居2.494萬戶,剩餘的8.556萬戶在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了。斯克拉西一家2014年住進安居房,“門前有一個小院子,有100多畝草料地。”斯克拉西笑著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14年斯克拉西一家新入住的安居房,房後是自己圍建的院子。

新遷徙生活:夏在牧場冬住城裡

近年來,隨著牧民定居工程實施,明格陶勒哈村依託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打造了“阿拉套山下·察哈爾人家”鄉村旅遊示範區。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也做起了農牧副業,2016年,用國家發放的草場補助金開辦了奶製品加工營銷聯營店,成立了合作社,製作的酸奶、奶疙瘩、馬奶酒、奶茶產品銷往烏魯木齊、昌吉等城市。“這些屬於草原的味道,我要傳承下去,並讓這味道走得越來越遠。”斯克拉西說。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在草原上的合照。

“沒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別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說。

“冬天住的是山腳下的石頭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轉場靠腳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記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沒有電燈,全靠馬燈照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會點上馬燈,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親回家。

“我問父親,你怎麼找到家的?父親說,燈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說,小時候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看到父親笑,他也跟著笑,嘴裡塞滿母親烙的麵餅。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在夏牧場的蒙古包。

從80只羊到300只羊,不再漂泊

遊牧生活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草場分包到戶後,牧民們逐漸實現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為第一批受益者,當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孩子。“1985年,我們一家五口分了80只羊、30多畝草料地,在村裡蓋了磚瓦房,有了固定的住處。”斯克拉西說,父親一輩子的希望在他這代實現了。

在斯克拉西大兒子甫魯布的印象裡,吃上新鮮蔬菜不再是難事。“那時放牧是幾家一起放,家裡分的地除了種草料,還種蔬菜,辣椒、茄子、西紅柿,都能吃到。”甫魯布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製作馬奶酒。

​有了牛羊,斯克拉西家的生活逐漸好起來。“那時轉場基本上就是兩次,夏牧場和冬牧場,冬天奶牛產的奶還能做成奶疙瘩、奶酒換點錢貼補家用。”斯克拉西的老伴布魯爾克說。

斯克拉西回憶,1990年後,家裡通上了電,有了電燈照明。再後來,買了一輛摩托車代替騎馬放牧,最多時有300只羊、50頭牛。

2009年國家啟動新疆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新疆11.05萬戶遊牧民定居得到中央支持,其中,2009年至2010年定居2.494萬戶,剩餘的8.556萬戶在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了。斯克拉西一家2014年住進安居房,“門前有一個小院子,有100多畝草料地。”斯克拉西笑著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14年斯克拉西一家新入住的安居房,房後是自己圍建的院子。

新遷徙生活:夏在牧場冬住城裡

近年來,隨著牧民定居工程實施,明格陶勒哈村依託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打造了“阿拉套山下·察哈爾人家”鄉村旅遊示範區。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也做起了農牧副業,2016年,用國家發放的草場補助金開辦了奶製品加工營銷聯營店,成立了合作社,製作的酸奶、奶疙瘩、馬奶酒、奶茶產品銷往烏魯木齊、昌吉等城市。“這些屬於草原的味道,我要傳承下去,並讓這味道走得越來越遠。”斯克拉西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今年斯克拉西夫婦和孫女的合照。

明格陶勒哈村村委會主任斯克拉西(和主人公同名)說:“像斯克拉西家這樣的牧民越來越多,我們村已經發展了18家蒙古族民俗旅遊牧家樂,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富足起來改變的不只是斯克拉西一家的生活方式,孩子們走向了不同的職業路。“我沒文化,孩子有學上,他們的生活完全不一樣了。”斯克拉西說。


"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9月13日8時,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營盤鎮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漸亮,62歲的斯克拉西起了個大早,走向鄰居家。“兄弟,我這兩天要去市裡看孫女,家裡的牛幫忙看一下嘛。”安頓好家裡的50頭牛,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簡單收拾出了門,開車到博樂市區大兒子的家只需要40分鐘。想到馬上就可以見到可愛的孫女,斯克拉西開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調。

逐水草而居,夏季和冬季在不同的草場放牧,這是牧民祖祖輩輩的生活。70年來,斯克拉西一家三代從掌著馬燈照亮到家裡通電通水,從騎在馬背上四處遷徙到定居興牧,從以牧為生到發展農牧副業,日子就像牧歌婉轉動聽。

生於、長於明格陶勒哈村的斯克拉西說:“小時哪會想到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的年輕人也難以想象原來生活的艱辛。這都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3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和大兒子甫魯布的合照。

昏黃的馬燈,照亮草原上回家的路

明格陶勒哈村位於博樂市小營盤鎮以北28公里處。1920年出生的海瑪育有5個孩子,斯克拉西排行第二。“小時候常聽父親說,一家人的生計是靠給僱主放牧維持的,那時有啥夢想的話,就是吃上飽飯,有自己的牛羊。”斯克拉西說,回憶起父親,至今想到的是他騎馬奔馳在草原上的背影。

斯克拉西出生於1957年,五六歲時,父親海瑪給政府放牧,拿工資掙工分,只是日子不算寬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著父母奔波在馬背上,遷徙的頻率僅次於養蜂人,一年四季從春牧場到夏牧場,從秋牧場再到冬窩子,周而復始,可拆卸的蒙古包便是賴以生存的家。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年前斯克拉西夫婦在草原上的合照。

“沒有蔬菜,吃一次青菜是特別奢侈的事。”斯克拉西說。

“冬天住的是山腳下的石頭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轉場靠腳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記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沒有電燈,全靠馬燈照明。每當夜幕降臨,母親就會點上馬燈,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親回家。

“我問父親,你怎麼找到家的?父親說,燈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說,小時候他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只是看到父親笑,他也跟著笑,嘴裡塞滿母親烙的麵餅。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在夏牧場的蒙古包。

從80只羊到300只羊,不再漂泊

遊牧生活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國家實行草場分包到戶後,牧民們逐漸實現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為第一批受益者,當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孩子。“1985年,我們一家五口分了80只羊、30多畝草料地,在村裡蓋了磚瓦房,有了固定的住處。”斯克拉西說,父親一輩子的希望在他這代實現了。

在斯克拉西大兒子甫魯布的印象裡,吃上新鮮蔬菜不再是難事。“那時放牧是幾家一起放,家裡分的地除了種草料,還種蔬菜,辣椒、茄子、西紅柿,都能吃到。”甫魯布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製作馬奶酒。

​有了牛羊,斯克拉西家的生活逐漸好起來。“那時轉場基本上就是兩次,夏牧場和冬牧場,冬天奶牛產的奶還能做成奶疙瘩、奶酒換點錢貼補家用。”斯克拉西的老伴布魯爾克說。

斯克拉西回憶,1990年後,家裡通上了電,有了電燈照明。再後來,買了一輛摩托車代替騎馬放牧,最多時有300只羊、50頭牛。

2009年國家啟動新疆遊牧民定居工程建設,新疆11.05萬戶遊牧民定居得到中央支持,其中,2009年至2010年定居2.494萬戶,剩餘的8.556萬戶在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了。斯克拉西一家2014年住進安居房,“門前有一個小院子,有100多畝草料地。”斯克拉西笑著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2014年斯克拉西一家新入住的安居房,房後是自己圍建的院子。

新遷徙生活:夏在牧場冬住城裡

近年來,隨著牧民定居工程實施,明格陶勒哈村依託哈日圖熱格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打造了“阿拉套山下·察哈爾人家”鄉村旅遊示範區。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也做起了農牧副業,2016年,用國家發放的草場補助金開辦了奶製品加工營銷聯營店,成立了合作社,製作的酸奶、奶疙瘩、馬奶酒、奶茶產品銷往烏魯木齊、昌吉等城市。“這些屬於草原的味道,我要傳承下去,並讓這味道走得越來越遠。”斯克拉西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今年斯克拉西夫婦和孫女的合照。

明格陶勒哈村村委會主任斯克拉西(和主人公同名)說:“像斯克拉西家這樣的牧民越來越多,我們村已經發展了18家蒙古族民俗旅遊牧家樂,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富足起來改變的不只是斯克拉西一家的生活方式,孩子們走向了不同的職業路。“我沒文化,孩子有學上,他們的生活完全不一樣了。”斯克拉西說。


70年·我家的變遷丨博州牧民斯克拉西一家唱響“幸福牧歌”

斯克拉西一家人的全家福。

36歲的大兒子甫魯布從博州廣播電視大學畢業後在博樂市成家立業。“小時候寒暑假幫父親放牧,那時上山最怕遇見霧天,最喜歡躺在草原上看天空,現在只有在節假日才有機會回家幫父親上山放牧,其實是度假。”甫魯布說。

斯克拉西和老伴布魯爾克過上了“新遷徙”生活,夏天在草原照顧牛羊,冬天抽空到博樂市和兒子們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為了方便出行,兩年前他買了一輛桑塔納。“想過把他們接過來,但父親說在草原待慣了。”二兒子巴音託斯克說。

開車行駛在博樂市區平坦寬敞的大道上,斯克拉西哼著蒙古小調,不時和老伴說著城市變化。

(文/天山網記者 費璇 圖/受訪者提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