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

美國紐約一處華人區,有一家僅能容納十張餐桌的中式餐館,開張第一天只營業了3個小時就關閉了。

這本令人覺得尷尬,但後來才知道,開業不過3小時就關店的原因,竟是由於顧客太多,餐食在短時間內被搶光, 因此不得不暫時關張。

此後的每日,餐館內總是生意火爆,不論高峰期還是非高峰期,幾乎座無虛席。這家中式餐館門口掛著一個門派:沙縣小吃。

在國內,沙縣小吃的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據統計,沙縣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近2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

那麼,這種地域特色小吃,究竟是怎樣做到席捲全國、風靡海外的呢?

"

美國紐約一處華人區,有一家僅能容納十張餐桌的中式餐館,開張第一天只營業了3個小時就關閉了。

這本令人覺得尷尬,但後來才知道,開業不過3小時就關店的原因,竟是由於顧客太多,餐食在短時間內被搶光, 因此不得不暫時關張。

此後的每日,餐館內總是生意火爆,不論高峰期還是非高峰期,幾乎座無虛席。這家中式餐館門口掛著一個門派:沙縣小吃。

在國內,沙縣小吃的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據統計,沙縣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近2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

那麼,這種地域特色小吃,究竟是怎樣做到席捲全國、風靡海外的呢?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作者丨F

1.

上個世紀80年代,沙縣正處於舊房未倒、新房未建的舊城改造時期。彼時,當地大多數居民苦於沒錢建新房。於是,一種古老的民間信用互助方式---“標會”再次盛行。

所謂“標會”就是由一些人帶頭起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每個人定期交會款,再輪流交由一個人使用,交會款的人可定期吃利息。當時,“標會”活動在沙縣愈演愈烈,十分火爆。

然而,這種不規範的融資行為爆紅之後,必然出現巨大的管理漏洞和危機。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趁機入會借錢,再用借來的會錢拿去揮霍賭博。演變到最後,許多會頭拿著別人的錢跑路,大量借會錢的人捲款而逃,標會機構資金鍊斷裂。

終於,倒會風波致使沙縣在1992年爆發了嚴重的民間金融危機。一大批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沙縣,遠走他鄉、外出謀生。

正是那會兒,本想從“標會”中獲厚利的“小老闆”鄧世奇,轉眼負債累累。幾乎傾家蕩產的夫婦二人,一度想要跳海輕生。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奔走廈門謀生存。

2.

此前,鄧世奇當過兵、耕過田、開過照相館,也做過小吃。在背井離鄉、舉目無親的境遇下,為生計發愁的二人,只能選擇技術門檻低、硬件要求不高、資金投入少的小吃店。

兩個爐子、一塊布,1992年鄧世奇夫婦在湖裡區支起了一個小吃攤,邊上一個小黑板上寫著:“沙縣小吃”。

那會兒,簡陋的攤子只能賣三樣東西:餛飩、拌麵、茶葉蛋。儘管夫婦二人早出晚歸,忙前忙後,可攤子依舊生意慘淡。

其實,當時全國只有不到5萬家餐館,每家餐館最少要為2萬人提供服務,才能滿足全國12億人口。或許鄧世奇夫婦並不清楚這一點,但客家人與生俱來的進取精神,註定他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創造傳奇。

見攤子收益無果,鄧世奇夫婦二人決定咬咬牙湊幾千塊,在民工出入的地方租一間店面。功夫不負有心人,風味獨特、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終於受到廈門打工族的青睞。此次,店內每天食客盈門,生意火爆。

很快,一家店面已經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於是鄧世奇的第二第三第四家沙縣小吃接連開業。幾年的時間,鄧世奇夫婦二人從起早貪黑做廚師、洗碗工、服務員,成為數家門店的掌門人;從原本被迫遠走的跑路老闆,成為沙縣小吃最早一批的創業者。

3.

1997年12月,鄧世奇回鄉創業,在家鄉新建的小吃街上一次性拿下5個店面,投入近10萬元精裝修,請來專業大廚自創不同口味的餛飩、蒸餃等40多個小吃品種,成為小吃街的形象代表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極賦生意頭腦的鄧世奇,將沙縣小吃店開進周邊更多縣市。沒幾年,上海也能見到鄧世奇經營的沙縣小吃了。

為了整合經營、升級管理,2007年,鄧世奇創辦“沙縣原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啟連鎖經營模式。

在帶領公司走向精品化、規模化、產業化的同時,鄧世奇還建立了培訓孵化基地。沙縣小吃的加盟方必須經過系統、嚴格的培訓,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實操,或者管理經營。從培訓基地出來的創業者,將沙縣小吃帶往全國各地。

類如鄧世奇這樣的沙縣小吃開拓者,不在少數。他們在外創業賺錢的消息傳回家鄉沙縣後,越來越多的人在前人的帶領下走出沙縣。時至今日,沙縣小吃在全國遍地開花,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4.

這幾年,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沙縣小吃,吸引了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一些海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鄧世奇也帶領著沙縣小吃向日本、葡萄牙、美國等地區進軍。

為了征服外國人的胃,他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同時,再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喜好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良。比如特意為喜歡油炸食品的葡萄牙人,準備油炸餛飩、油炸春捲等,又比如為了符合美國快消費文化,將產品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為美國顧客快速提供食物。

不過,沙縣小吃雖說名聲在外,但海外門面中的大多數顧客仍是華人,能吸引到的外國人少之又少。因此,中餐出海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

美國紐約一處華人區,有一家僅能容納十張餐桌的中式餐館,開張第一天只營業了3個小時就關閉了。

這本令人覺得尷尬,但後來才知道,開業不過3小時就關店的原因,竟是由於顧客太多,餐食在短時間內被搶光, 因此不得不暫時關張。

此後的每日,餐館內總是生意火爆,不論高峰期還是非高峰期,幾乎座無虛席。這家中式餐館門口掛著一個門派:沙縣小吃。

在國內,沙縣小吃的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據統計,沙縣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近2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

那麼,這種地域特色小吃,究竟是怎樣做到席捲全國、風靡海外的呢?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作者丨F

1.

上個世紀80年代,沙縣正處於舊房未倒、新房未建的舊城改造時期。彼時,當地大多數居民苦於沒錢建新房。於是,一種古老的民間信用互助方式---“標會”再次盛行。

所謂“標會”就是由一些人帶頭起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每個人定期交會款,再輪流交由一個人使用,交會款的人可定期吃利息。當時,“標會”活動在沙縣愈演愈烈,十分火爆。

然而,這種不規範的融資行為爆紅之後,必然出現巨大的管理漏洞和危機。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趁機入會借錢,再用借來的會錢拿去揮霍賭博。演變到最後,許多會頭拿著別人的錢跑路,大量借會錢的人捲款而逃,標會機構資金鍊斷裂。

終於,倒會風波致使沙縣在1992年爆發了嚴重的民間金融危機。一大批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沙縣,遠走他鄉、外出謀生。

正是那會兒,本想從“標會”中獲厚利的“小老闆”鄧世奇,轉眼負債累累。幾乎傾家蕩產的夫婦二人,一度想要跳海輕生。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奔走廈門謀生存。

2.

此前,鄧世奇當過兵、耕過田、開過照相館,也做過小吃。在背井離鄉、舉目無親的境遇下,為生計發愁的二人,只能選擇技術門檻低、硬件要求不高、資金投入少的小吃店。

兩個爐子、一塊布,1992年鄧世奇夫婦在湖裡區支起了一個小吃攤,邊上一個小黑板上寫著:“沙縣小吃”。

那會兒,簡陋的攤子只能賣三樣東西:餛飩、拌麵、茶葉蛋。儘管夫婦二人早出晚歸,忙前忙後,可攤子依舊生意慘淡。

其實,當時全國只有不到5萬家餐館,每家餐館最少要為2萬人提供服務,才能滿足全國12億人口。或許鄧世奇夫婦並不清楚這一點,但客家人與生俱來的進取精神,註定他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創造傳奇。

見攤子收益無果,鄧世奇夫婦二人決定咬咬牙湊幾千塊,在民工出入的地方租一間店面。功夫不負有心人,風味獨特、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終於受到廈門打工族的青睞。此次,店內每天食客盈門,生意火爆。

很快,一家店面已經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於是鄧世奇的第二第三第四家沙縣小吃接連開業。幾年的時間,鄧世奇夫婦二人從起早貪黑做廚師、洗碗工、服務員,成為數家門店的掌門人;從原本被迫遠走的跑路老闆,成為沙縣小吃最早一批的創業者。

3.

1997年12月,鄧世奇回鄉創業,在家鄉新建的小吃街上一次性拿下5個店面,投入近10萬元精裝修,請來專業大廚自創不同口味的餛飩、蒸餃等40多個小吃品種,成為小吃街的形象代表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極賦生意頭腦的鄧世奇,將沙縣小吃店開進周邊更多縣市。沒幾年,上海也能見到鄧世奇經營的沙縣小吃了。

為了整合經營、升級管理,2007年,鄧世奇創辦“沙縣原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啟連鎖經營模式。

在帶領公司走向精品化、規模化、產業化的同時,鄧世奇還建立了培訓孵化基地。沙縣小吃的加盟方必須經過系統、嚴格的培訓,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實操,或者管理經營。從培訓基地出來的創業者,將沙縣小吃帶往全國各地。

類如鄧世奇這樣的沙縣小吃開拓者,不在少數。他們在外創業賺錢的消息傳回家鄉沙縣後,越來越多的人在前人的帶領下走出沙縣。時至今日,沙縣小吃在全國遍地開花,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4.

這幾年,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沙縣小吃,吸引了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一些海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鄧世奇也帶領著沙縣小吃向日本、葡萄牙、美國等地區進軍。

為了征服外國人的胃,他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同時,再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喜好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良。比如特意為喜歡油炸食品的葡萄牙人,準備油炸餛飩、油炸春捲等,又比如為了符合美國快消費文化,將產品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為美國顧客快速提供食物。

不過,沙縣小吃雖說名聲在外,但海外門面中的大多數顧客仍是華人,能吸引到的外國人少之又少。因此,中餐出海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一場民間金融危機,讓一群狼狽出逃的跑路人帶領家鄉小吃無意間闖入朝陽產業,是運氣嗎?更多的是實力,有實力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

當然,這種地域性小吃能夠打出如此響亮的名頭,絕不是那一小撥人能夠做到的,而是一個群體的努力。

不過,當下的沙縣小吃產業正面臨著收益普遍下滑的窘境。數十年來一成不變額“傳統口味”,能否經得起殘酷時代的沖刷,又該如何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2019中國科創版新機遇 /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與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軟銀中國馮正明!還有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玖弘基金安陽、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華洋資本、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峰會價值】

"

美國紐約一處華人區,有一家僅能容納十張餐桌的中式餐館,開張第一天只營業了3個小時就關閉了。

這本令人覺得尷尬,但後來才知道,開業不過3小時就關店的原因,竟是由於顧客太多,餐食在短時間內被搶光, 因此不得不暫時關張。

此後的每日,餐館內總是生意火爆,不論高峰期還是非高峰期,幾乎座無虛席。這家中式餐館門口掛著一個門派:沙縣小吃。

在國內,沙縣小吃的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據統計,沙縣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近2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

那麼,這種地域特色小吃,究竟是怎樣做到席捲全國、風靡海外的呢?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作者丨F

1.

上個世紀80年代,沙縣正處於舊房未倒、新房未建的舊城改造時期。彼時,當地大多數居民苦於沒錢建新房。於是,一種古老的民間信用互助方式---“標會”再次盛行。

所謂“標會”就是由一些人帶頭起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每個人定期交會款,再輪流交由一個人使用,交會款的人可定期吃利息。當時,“標會”活動在沙縣愈演愈烈,十分火爆。

然而,這種不規範的融資行為爆紅之後,必然出現巨大的管理漏洞和危機。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趁機入會借錢,再用借來的會錢拿去揮霍賭博。演變到最後,許多會頭拿著別人的錢跑路,大量借會錢的人捲款而逃,標會機構資金鍊斷裂。

終於,倒會風波致使沙縣在1992年爆發了嚴重的民間金融危機。一大批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沙縣,遠走他鄉、外出謀生。

正是那會兒,本想從“標會”中獲厚利的“小老闆”鄧世奇,轉眼負債累累。幾乎傾家蕩產的夫婦二人,一度想要跳海輕生。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奔走廈門謀生存。

2.

此前,鄧世奇當過兵、耕過田、開過照相館,也做過小吃。在背井離鄉、舉目無親的境遇下,為生計發愁的二人,只能選擇技術門檻低、硬件要求不高、資金投入少的小吃店。

兩個爐子、一塊布,1992年鄧世奇夫婦在湖裡區支起了一個小吃攤,邊上一個小黑板上寫著:“沙縣小吃”。

那會兒,簡陋的攤子只能賣三樣東西:餛飩、拌麵、茶葉蛋。儘管夫婦二人早出晚歸,忙前忙後,可攤子依舊生意慘淡。

其實,當時全國只有不到5萬家餐館,每家餐館最少要為2萬人提供服務,才能滿足全國12億人口。或許鄧世奇夫婦並不清楚這一點,但客家人與生俱來的進取精神,註定他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創造傳奇。

見攤子收益無果,鄧世奇夫婦二人決定咬咬牙湊幾千塊,在民工出入的地方租一間店面。功夫不負有心人,風味獨特、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終於受到廈門打工族的青睞。此次,店內每天食客盈門,生意火爆。

很快,一家店面已經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於是鄧世奇的第二第三第四家沙縣小吃接連開業。幾年的時間,鄧世奇夫婦二人從起早貪黑做廚師、洗碗工、服務員,成為數家門店的掌門人;從原本被迫遠走的跑路老闆,成為沙縣小吃最早一批的創業者。

3.

1997年12月,鄧世奇回鄉創業,在家鄉新建的小吃街上一次性拿下5個店面,投入近10萬元精裝修,請來專業大廚自創不同口味的餛飩、蒸餃等40多個小吃品種,成為小吃街的形象代表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極賦生意頭腦的鄧世奇,將沙縣小吃店開進周邊更多縣市。沒幾年,上海也能見到鄧世奇經營的沙縣小吃了。

為了整合經營、升級管理,2007年,鄧世奇創辦“沙縣原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啟連鎖經營模式。

在帶領公司走向精品化、規模化、產業化的同時,鄧世奇還建立了培訓孵化基地。沙縣小吃的加盟方必須經過系統、嚴格的培訓,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實操,或者管理經營。從培訓基地出來的創業者,將沙縣小吃帶往全國各地。

類如鄧世奇這樣的沙縣小吃開拓者,不在少數。他們在外創業賺錢的消息傳回家鄉沙縣後,越來越多的人在前人的帶領下走出沙縣。時至今日,沙縣小吃在全國遍地開花,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4.

這幾年,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沙縣小吃,吸引了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一些海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鄧世奇也帶領著沙縣小吃向日本、葡萄牙、美國等地區進軍。

為了征服外國人的胃,他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同時,再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喜好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良。比如特意為喜歡油炸食品的葡萄牙人,準備油炸餛飩、油炸春捲等,又比如為了符合美國快消費文化,將產品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為美國顧客快速提供食物。

不過,沙縣小吃雖說名聲在外,但海外門面中的大多數顧客仍是華人,能吸引到的外國人少之又少。因此,中餐出海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一場民間金融危機,讓一群狼狽出逃的跑路人帶領家鄉小吃無意間闖入朝陽產業,是運氣嗎?更多的是實力,有實力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

當然,這種地域性小吃能夠打出如此響亮的名頭,絕不是那一小撥人能夠做到的,而是一個群體的努力。

不過,當下的沙縣小吃產業正面臨著收益普遍下滑的窘境。數十年來一成不變額“傳統口味”,能否經得起殘酷時代的沖刷,又該如何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2019中國科創版新機遇 /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與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軟銀中國馮正明!還有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玖弘基金安陽、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華洋資本、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峰會價值】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項目升級】:頂層設計、商業模式升級、戰略規劃、人才管理、品牌建設、社群營銷...

【資本對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

美國紐約一處華人區,有一家僅能容納十張餐桌的中式餐館,開張第一天只營業了3個小時就關閉了。

這本令人覺得尷尬,但後來才知道,開業不過3小時就關店的原因,竟是由於顧客太多,餐食在短時間內被搶光, 因此不得不暫時關張。

此後的每日,餐館內總是生意火爆,不論高峰期還是非高峰期,幾乎座無虛席。這家中式餐館門口掛著一個門派:沙縣小吃。

在國內,沙縣小吃的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據統計,沙縣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近2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

那麼,這種地域特色小吃,究竟是怎樣做到席捲全國、風靡海外的呢?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作者丨F

1.

上個世紀80年代,沙縣正處於舊房未倒、新房未建的舊城改造時期。彼時,當地大多數居民苦於沒錢建新房。於是,一種古老的民間信用互助方式---“標會”再次盛行。

所謂“標會”就是由一些人帶頭起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每個人定期交會款,再輪流交由一個人使用,交會款的人可定期吃利息。當時,“標會”活動在沙縣愈演愈烈,十分火爆。

然而,這種不規範的融資行為爆紅之後,必然出現巨大的管理漏洞和危機。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趁機入會借錢,再用借來的會錢拿去揮霍賭博。演變到最後,許多會頭拿著別人的錢跑路,大量借會錢的人捲款而逃,標會機構資金鍊斷裂。

終於,倒會風波致使沙縣在1992年爆發了嚴重的民間金融危機。一大批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沙縣,遠走他鄉、外出謀生。

正是那會兒,本想從“標會”中獲厚利的“小老闆”鄧世奇,轉眼負債累累。幾乎傾家蕩產的夫婦二人,一度想要跳海輕生。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奔走廈門謀生存。

2.

此前,鄧世奇當過兵、耕過田、開過照相館,也做過小吃。在背井離鄉、舉目無親的境遇下,為生計發愁的二人,只能選擇技術門檻低、硬件要求不高、資金投入少的小吃店。

兩個爐子、一塊布,1992年鄧世奇夫婦在湖裡區支起了一個小吃攤,邊上一個小黑板上寫著:“沙縣小吃”。

那會兒,簡陋的攤子只能賣三樣東西:餛飩、拌麵、茶葉蛋。儘管夫婦二人早出晚歸,忙前忙後,可攤子依舊生意慘淡。

其實,當時全國只有不到5萬家餐館,每家餐館最少要為2萬人提供服務,才能滿足全國12億人口。或許鄧世奇夫婦並不清楚這一點,但客家人與生俱來的進取精神,註定他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創造傳奇。

見攤子收益無果,鄧世奇夫婦二人決定咬咬牙湊幾千塊,在民工出入的地方租一間店面。功夫不負有心人,風味獨特、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終於受到廈門打工族的青睞。此次,店內每天食客盈門,生意火爆。

很快,一家店面已經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於是鄧世奇的第二第三第四家沙縣小吃接連開業。幾年的時間,鄧世奇夫婦二人從起早貪黑做廚師、洗碗工、服務員,成為數家門店的掌門人;從原本被迫遠走的跑路老闆,成為沙縣小吃最早一批的創業者。

3.

1997年12月,鄧世奇回鄉創業,在家鄉新建的小吃街上一次性拿下5個店面,投入近10萬元精裝修,請來專業大廚自創不同口味的餛飩、蒸餃等40多個小吃品種,成為小吃街的形象代表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極賦生意頭腦的鄧世奇,將沙縣小吃店開進周邊更多縣市。沒幾年,上海也能見到鄧世奇經營的沙縣小吃了。

為了整合經營、升級管理,2007年,鄧世奇創辦“沙縣原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啟連鎖經營模式。

在帶領公司走向精品化、規模化、產業化的同時,鄧世奇還建立了培訓孵化基地。沙縣小吃的加盟方必須經過系統、嚴格的培訓,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實操,或者管理經營。從培訓基地出來的創業者,將沙縣小吃帶往全國各地。

類如鄧世奇這樣的沙縣小吃開拓者,不在少數。他們在外創業賺錢的消息傳回家鄉沙縣後,越來越多的人在前人的帶領下走出沙縣。時至今日,沙縣小吃在全國遍地開花,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4.

這幾年,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沙縣小吃,吸引了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一些海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鄧世奇也帶領著沙縣小吃向日本、葡萄牙、美國等地區進軍。

為了征服外國人的胃,他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同時,再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喜好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良。比如特意為喜歡油炸食品的葡萄牙人,準備油炸餛飩、油炸春捲等,又比如為了符合美國快消費文化,將產品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為美國顧客快速提供食物。

不過,沙縣小吃雖說名聲在外,但海外門面中的大多數顧客仍是華人,能吸引到的外國人少之又少。因此,中餐出海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一場民間金融危機,讓一群狼狽出逃的跑路人帶領家鄉小吃無意間闖入朝陽產業,是運氣嗎?更多的是實力,有實力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

當然,這種地域性小吃能夠打出如此響亮的名頭,絕不是那一小撥人能夠做到的,而是一個群體的努力。

不過,當下的沙縣小吃產業正面臨著收益普遍下滑的窘境。數十年來一成不變額“傳統口味”,能否經得起殘酷時代的沖刷,又該如何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2019中國科創版新機遇 /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與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軟銀中國馮正明!還有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玖弘基金安陽、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華洋資本、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峰會價值】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項目升級】:頂層設計、商業模式升級、戰略規劃、人才管理、品牌建設、社群營銷...

【資本對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

美國紐約一處華人區,有一家僅能容納十張餐桌的中式餐館,開張第一天只營業了3個小時就關閉了。

這本令人覺得尷尬,但後來才知道,開業不過3小時就關店的原因,竟是由於顧客太多,餐食在短時間內被搶光, 因此不得不暫時關張。

此後的每日,餐館內總是生意火爆,不論高峰期還是非高峰期,幾乎座無虛席。這家中式餐館門口掛著一個門派:沙縣小吃。

在國內,沙縣小吃的的名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據統計,沙縣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近2萬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

那麼,這種地域特色小吃,究竟是怎樣做到席捲全國、風靡海外的呢?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作者丨F

1.

上個世紀80年代,沙縣正處於舊房未倒、新房未建的舊城改造時期。彼時,當地大多數居民苦於沒錢建新房。於是,一種古老的民間信用互助方式---“標會”再次盛行。

所謂“標會”就是由一些人帶頭起會,邀請親朋好友參加,每個人定期交會款,再輪流交由一個人使用,交會款的人可定期吃利息。當時,“標會”活動在沙縣愈演愈烈,十分火爆。

然而,這種不規範的融資行為爆紅之後,必然出現巨大的管理漏洞和危機。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趁機入會借錢,再用借來的會錢拿去揮霍賭博。演變到最後,許多會頭拿著別人的錢跑路,大量借會錢的人捲款而逃,標會機構資金鍊斷裂。

終於,倒會風波致使沙縣在1992年爆發了嚴重的民間金融危機。一大批人傾家蕩產、血本無歸。在這種背景下,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沙縣,遠走他鄉、外出謀生。

正是那會兒,本想從“標會”中獲厚利的“小老闆”鄧世奇,轉眼負債累累。幾乎傾家蕩產的夫婦二人,一度想要跳海輕生。無奈之下,二人只得奔走廈門謀生存。

2.

此前,鄧世奇當過兵、耕過田、開過照相館,也做過小吃。在背井離鄉、舉目無親的境遇下,為生計發愁的二人,只能選擇技術門檻低、硬件要求不高、資金投入少的小吃店。

兩個爐子、一塊布,1992年鄧世奇夫婦在湖裡區支起了一個小吃攤,邊上一個小黑板上寫著:“沙縣小吃”。

那會兒,簡陋的攤子只能賣三樣東西:餛飩、拌麵、茶葉蛋。儘管夫婦二人早出晚歸,忙前忙後,可攤子依舊生意慘淡。

其實,當時全國只有不到5萬家餐館,每家餐館最少要為2萬人提供服務,才能滿足全國12億人口。或許鄧世奇夫婦並不清楚這一點,但客家人與生俱來的進取精神,註定他們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創造傳奇。

見攤子收益無果,鄧世奇夫婦二人決定咬咬牙湊幾千塊,在民工出入的地方租一間店面。功夫不負有心人,風味獨特、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終於受到廈門打工族的青睞。此次,店內每天食客盈門,生意火爆。

很快,一家店面已經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於是鄧世奇的第二第三第四家沙縣小吃接連開業。幾年的時間,鄧世奇夫婦二人從起早貪黑做廚師、洗碗工、服務員,成為數家門店的掌門人;從原本被迫遠走的跑路老闆,成為沙縣小吃最早一批的創業者。

3.

1997年12月,鄧世奇回鄉創業,在家鄉新建的小吃街上一次性拿下5個店面,投入近10萬元精裝修,請來專業大廚自創不同口味的餛飩、蒸餃等40多個小吃品種,成為小吃街的形象代表之一。

進入新世紀後,極賦生意頭腦的鄧世奇,將沙縣小吃店開進周邊更多縣市。沒幾年,上海也能見到鄧世奇經營的沙縣小吃了。

為了整合經營、升級管理,2007年,鄧世奇創辦“沙縣原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開啟連鎖經營模式。

在帶領公司走向精品化、規模化、產業化的同時,鄧世奇還建立了培訓孵化基地。沙縣小吃的加盟方必須經過系統、嚴格的培訓,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技術實操,或者管理經營。從培訓基地出來的創業者,將沙縣小吃帶往全國各地。

類如鄧世奇這樣的沙縣小吃開拓者,不在少數。他們在外創業賺錢的消息傳回家鄉沙縣後,越來越多的人在前人的帶領下走出沙縣。時至今日,沙縣小吃在全國遍地開花,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4.

這幾年,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沙縣小吃,吸引了新加坡、泰國等地區的一些海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鄧世奇也帶領著沙縣小吃向日本、葡萄牙、美國等地區進軍。

為了征服外國人的胃,他在保持傳統技藝的同時,再根據當地人的飲食習慣、喜好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良。比如特意為喜歡油炸食品的葡萄牙人,準備油炸餛飩、油炸春捲等,又比如為了符合美國快消費文化,將產品實現標準化批量生產,為美國顧客快速提供食物。

不過,沙縣小吃雖說名聲在外,但海外門面中的大多數顧客仍是華人,能吸引到的外國人少之又少。因此,中餐出海之路,依然道阻且長。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一場民間金融危機,讓一群狼狽出逃的跑路人帶領家鄉小吃無意間闖入朝陽產業,是運氣嗎?更多的是實力,有實力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

當然,這種地域性小吃能夠打出如此響亮的名頭,絕不是那一小撥人能夠做到的,而是一個群體的努力。

不過,當下的沙縣小吃產業正面臨著收益普遍下滑的窘境。數十年來一成不變額“傳統口味”,能否經得起殘酷時代的沖刷,又該如何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2019中國科創版新機遇 /資本破局研討峰會

●與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軟銀中國馮正明!還有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玖弘基金安陽、中青創投付巖、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杜明堂,華洋資本、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峰會價值】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項目升級】:頂層設計、商業模式升級、戰略規劃、人才管理、品牌建設、社群營銷...

【資本對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製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在美開業3小時就閉門?沙縣小吃竟如此不堪一擊?

點擊左下角的“瞭解更多” 打開會議鏈接,查看會議流程與報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