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上海人喜歡吃魚。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看上去靠海的上海人有很大的吃魚的便利,不過其實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不是什麼魚都有的,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吃慣帶魚的一些老上海,現在失去了對帶魚的興趣,反而喜愛起江、河裡的品種。而還有不少上海人,總是“厭邊”(嫌棄)河魚有“泥土氣”,興致勃勃地將海魚進行到底。

//

上海簡稱“滬”的古意

//

大家都知道上海簡稱“滬”,不過“滬”在古時是一種捕魚工具可能就不是人人皆知了。這樣的一種淵源也很有意思。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稱為“滬”的捕魚工具

據一位作家在研究上海地域文化時考證,遠祖們根據潮水節律,把握魚類隨潮湧動的特性,創制了一種用竹子編的叫“滬”的捕魚工具。志書載:這種捕魚工具,晉代時即遍佈吳淞江(上海段俗稱蘇州河)下游一帶水中,可謂星羅棋佈;而這一帶,又正位於江流入海處被稱為“瀆”的地方,故時人習慣稱“滬瀆”。

唐代詩人陸龜蒙,人稱甫裡先生,嗜釣魚,寫就了《漁具詩十五首並序》,對捕魚之具之術,講得甚是專業精妙,其中一首詩便曰《滬》。

滬為何物,陸序中說得明白:“列竹於海澨曰滬”。亦即是用繩子編的竹竿聯成排,插在灘塗上,潮來時盡沒於水中;潮退後,水去魚留。

//

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

上海地區的水產貿易,早期的記載見於唐代。據《吳郡志》記載:唐代以斗數魚,買賣者多論鬥。皮日休《釣侶》詩云:“趁眠無事避風濤,一斗霜鱗換濁醪”。同治年間(約1864年),在今十六鋪地區,出現了兩三家魚行。到1935年,十六鋪已是行棧林立,有冰鮮魚行23家,河鮮魚行7家。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20世紀初的十六鋪碼頭

1

選址定海島

1935年元旦上海魚市場奠基,選址定海島(今復興島),至11月15日竣工。主要建築有魚市場辦公大樓、拍賣場、冷凍設施、經紀人辦事處等。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1937年,上海魚市場全景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上海魚市場辦公大樓外景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市場內景

2

戰爭中變故

1937年八一三抗戰爆發,魚市場被侵華日軍佔領,部分建築毀於炮火。9月15日魚市場宣佈結束營業。1938年,日偽政府勾結日軍,覓定楊樹浦齊物浦路(今江浦路)黃浦江畔的廣場,重建上海魚市場。同年8月15日正式開幕,16日起開始營業。十六鋪魚行不得已以分支機構進行魚市場交易,一些愛國的魚行老闆,寧願關閉歇業。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1943年日軍繪製的上海地圖,標註了“舊魚市場”和“(新)魚市場”

3

齊物浦路重開

抗日戰爭勝利後,因定海島(今復興島)魚市場原址遭破壞嚴重,1945年11月2日僅恢復了楊樹浦齊物浦路(今江浦路)10號的魚市場。1946年9月,將定海島場址出借於漁業善後物資管理處使用,並在島內設後勤設施,初步形成復興島海洋漁業基地。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4

解放後更名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魚市場職工修復部分設施和場所,並隨即恢復業務。1953年改名為上海水產市場,1956年改為中國水產供銷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批發部,1990年又改為上海市水產供銷公司第一分公司。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20世紀80年代江浦路魚市場

5

21世紀新貌

2005年之後,魚市場所在地塊被列入沿江改造區域。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

到小菜場買魚

//

居民買魚就是到小菜場了。從前上海老弄堂附近有室內菜場、馬路菜場,還有農民的賣魚小攤。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菜場水產攤主要經營海產品,有小黃魚、帶魚、鯧魚,當時還看到過一種魚刺根多的“小黃結”,偶爾還會有閃著銀白色的鯗魚,活河鮮一年則難得見到幾回。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1984年,曹家街菜場

當時,居民家按人口多少分大小戶,五人以上是大戶,五人以下是小戶。要想多吃幾回魚,只能買一角五分錢一斤、一指半見寬的小帶魚,或者二角二分一斤的小黃魚。對那些全身披著銀白色、錚錚亮的魚鱗,三指寬、三角五分錢一斤的大帶魚,就是每月收入有70多元的雙職工家庭也只能望魚興嘆。有時要吃點葷腥,只能買一點不憑票的螺螄、蛤蜊等貝殼類的水產品解解饞。

老上海《紅玫瑰》雜誌封面曾畫過一位衣著紅裙藍衣,腳穿紅皮鞋的時尚少婦,手挎竹籃左顧右盼地在小菜場裡買菜,附著打油詩一首:“包車拖到小菜場,奶奶架子搭松香,若問今朝買點啥,三個銅板一條醃臭鯗。”三個銅板買回這條醃得有點臭的鹹鯗魚,用來蒸蛋是一款上海老寧波最喜歡吃的菜。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鹹鯗魚

一位老上海回憶,當時他外婆家附近的鉅鹿路小菜場是經常會去買小菜的地方。上世紀70年代,就連現在很繁華的華山路人行道上也有馬路菜場,他還曾經在那裡買到過一條農民釣到的野生大鱖魚。

//

家常、請客都有魚

//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菜場買到大的帶魚,一般家裡做法是把頭尾清蒸,其餘紅燒或油煎。小點的是蘿蔔絲燒帶魚,別有風味。有時候上海人叫“鯧鯿魚”的鯧魚出現。黃魚在請客吃飯的餐桌上也是有腔調的菜,比如做一道糖醋黃魚,顏色好看,味道香。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糖醋黃魚

漸漸地,靠海吃不了海。就連平日裡唱主角的帶魚也成了稀客,替代它粉墨登場的是橡皮魚和馬鮫魚,也有傳說是,這魚過去是餵豬的。橡皮魚又名剝皮魚,這與它是剝了皮吃有關,一般紅燒。馬鮫魚就是青佔魚,可燒雪裡蕻鹹菜;蒸了蘸醋吃,有點蟹肉的味道,說來有點像“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都好”。

一位曾經是知青的上海人說,那時,吃河魚要到郊區或去外地。他每次從當知青的市郊農場回上海,總是要買魚帶回。農場沒有自由市場,買魚要到附近的錢橋鎮,要麼一早搭食堂的拖拉機要麼騎自行車;主要是買河鯽魚,有時也買黑魚。農場裡也有捉魚的外地人,到他們住的大堤草棚裡買子魚。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蔥烤鯽魚

上海人是歡喜吃河鯽魚的,多是紅燒蔥烤。誇張點的,說要放半斤蔥。考究點的,在魚肚皮裡塞肉。河鯽魚是當時比較貴的,0.84元一斤,價鈿是大黃魚和鰱魚的一倍,現在卻是相反。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粉皮魚頭湯

排在河鯽魚後面,是被叫做胖頭魚的花鰱和鯿魚。花鰱魚和白鰱同為鰱魚,愛前者的多,特別是愛魚頭篤豆腐或粉皮,魚頭以大為好。魚頭最佳部位是臉頰上鮮嫩的豆板肉。而白鰱則無人問津,嫌有泥土氣。

鯿魚是後來居上的,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單位每年發的年貨裡,必有鯿魚一條。青魚雖少見,但會看到幾回。至於鯉魚,上海人多是不吃,在北方有市場。

//

小黃魚四種做法

//

上海人對小黃魚是情有獨鍾,既可以當菜,又可以油炸了當零食,雖然它其貌不揚,但肉質新鮮的話那是吃一盆都不嫌多。

面拖小黃魚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面拖是上海十分有特色的一種做法,用鬆軟的麵粉包裹住小黃魚,鎖住全部的鮮香滋味,一口咬下去,既有面拖的軟糯,又有黃魚本身的嫩滑。作法是先將黃魚醃製,準備麵粉加鹽和適量冷水調成麵粉糊,再加入豬油、發酵粉拌和,把小黃魚蘸上面粉糊,放在油鍋中炸,一條條炸好撈出,油保持六成熱;炸完後,再一起回鍋炸第二遍至顏色呈現金黃色,瀝去油裝盤即成。

油煎小黃魚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對於無油炸不歡樂的吃貨來說,油煎小黃魚自然不能忘記。外脆裡嫩,香飄四溢,如果煎得足夠脆,連兩邊的小刺都可以一併下肚,吃起來更是方便!可以先在魚身上劃兩刀方便醃製入味,用鹽和胡椒等醃製好小黃魚後,下鍋煎,用中大火煎到一面有點發黃後翻面煎另外一面。

香糟黃魚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香糟黃魚是上海的糟醉菜之一,也是很受歡迎的一道冷菜。糟滷配上海鮮,那真是爽口鮮香。香糟黃魚先要將小黃魚醃製並煎好,瀝油晾涼後配以糟滷淹沒小黃魚,夏天還可放入冰箱些許時間使其更加涼爽入味。

雪菜黃魚羹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一口清湯入口,鮮得讓人掉眉毛!小黃魚蒸好後去除魚骨,碎成小塊魚肉,先於煸炒過的雪菜入水,加少許料酒去腥,再放入雪菜一起燒開,最後略微調味、勾芡。

//

著名涼菜:薰魚

//

上海人對魚的做法那是多種多樣,說也說不過來。那除了小黃魚之外,再說一下老牌本幫菜飯店裡都會有的一道涼菜——薰魚。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上海薰魚有幾種叫法,但是酒店菜單和政府外事宴請中譯英文字,都選擇稱呼為“薰魚”。上海自1843年開埠到1949年解放,薰魚一直是上海地區的老牌菜餚,尤其是傳統菜老八樣裡不可或缺的拼盆配料和三鮮砂鍋的原料之一。從上海解放到改革開放,薰魚也是上海酒樓和店鋪熟食的主打冷菜。

嚴格的講,本幫薰魚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薰魚,現代薰魚都沒有“薰”的工藝。

我國清代中期的烹飪書籍《調鼎集》,記載了兩款薰魚的做法:

薰鯽魚:剖後拭乾,不見水,醬油一夜,去醬油烹,微涼,酒(灑)小茴、薑末,燃柏枝薰。

薰白魚:取大白魚去鱗、腸,醃二、三日掛起略晒,切段蒸熟,置鐵柵上,燃柏枝微薰,預和酒、醋、花椒末一碗,用雞翎不時蘸刷,看皮色香燥,即蘸麻油通身一扶(抹),取用。

這兩款薰魚最後都是用“柏枝”煙燻後完成的。由此可見,這兩款薰魚都有兩個鮮明的烹製特點,第一是醬油醃製,其二是燃柏枝薰。顯然,現代版薰魚雖然沒有薰的過程,但由於外表形、色相似,所以人們普遍沿襲了清代的叫法。

現代版薰魚有多種做法,但大致可分為兩種,區別在於油炸前醃製,最後將浸泡過的醬油滷收汁與炸制魚塊顛翻浸潤;另一種不醃製,直接入鍋炸制,然後倒入調味燒製的滷汁中浸潤,即可裝盤,這種方法民間採用較多,而前一種方法,上海的各類餐飲酒店採用較多。

(綜合:《上海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一文,《吃魚在上海》作者 袁念琪,《菜場買魚記》作者 楊忠明,《170年曆史的上海名菜——薰魚》作者 王明軍,上海觀察)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彙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

上海人吃魚“牢老句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