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生肖 蠍子 蜈蚣 西遊記 梅堯臣 美知美物 2019-04-16

美知美物 ”關注我們,格物·致知·悅美!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雞》

宋 梅堯臣

昂然大雄雞,高冠紫沉羽。

星佔太史局,樹棲丞相府。

知時不失晦,得食曾呼伍。

幸無終夜鳴,須防人起舞。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沒錯,今天要介紹的斑銅作品就是它——《雄雞》。在中國,雞素有“五德之禽”這樣的雅稱,西漢初期,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謂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首戴冠者,文也”。雄雞高聳火紅的雞冠,極為壯觀。“冠”與“官”諧音,“文”的意思是禮,古人以冠冕堂皇為禮,含有升遷騰達的寓意,“雞”與“吉”諧音,有吉祥如意的寓意。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足博距者,武也”。距是雞腳後面突出的似足趾之物,公雞走起路來,昂首挺胸,趾高氣揚,威武雄壯,故曰“武”。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敵前敢鬥者,勇也”。雞對兒女百倍呵護,若是突遇鷂鷹或其它強敵襲擊小雞,母雞會立即把小雞護在翅膀底下,高聲尖叫。公雞則會羽毛倒豎,鳴叫迎戰。就連那威嚴殺氣的黃鼠狼,此時也要退避三舍。如果蠍子或蜈蚣遇上,更是難逃葬其口腹的厄運。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見食相呼者,仁也”。在動物中,雞家族之間的摯愛,堪稱楷模。公雞找到蟲子後,會“咯咯咯”地呼喚母雞前來享用,自己卻樂不可支地撲閃著翅膀。母雞對自己的子女關懷備至,常叨著小蟲或米粒送到小雞跟前,“咕咕咕” 叫著,看著雞崽吃食。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雄雞司晨,守夜有時,準時喚醒人們起床。幾千年來,雞伴隨著中華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傳統習俗,寒暑往來,樂此不疲,從不失信。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五德皆具的雞被中國人賦予強大的精神力量,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謂之“雞日”,這日民間以紅紙剪雞作窗花;在山東曲阜,人們待客宴飲時,有“無雞不成席”的習俗,雞用紅公雞,作為第一道菜,取“萬事雞(吉)當頭”之義。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雞還是十二生肖之一,在唐宋墓葬中多有十二生肖俑。這些生肖俑在古代多是人們多用來“壓勝”“辟邪”的鎮墓明器。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它除了是十二生肖之一,還躍升為二十八宿之一。《西遊記》中的“昴日星官”幫助孫悟空降伏蠍子精,就是居天宮東門裡光明宮的雙冠子大公雞,昂起頭來,約有六七尺高。在我國有些地方,有專門為雞建的廟宇,比如,河南省柘城縣,有座“錦雞廟”十分出名。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雞一直是神聖的存在,而斑銅作品《雄雞》將試圖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種偉大的存在,給予人們更多的精神力量。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斑銅雄雞—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構型第一絕◐

S型身材,仿若妖嬈的美人魚,如此構型,讓明明是兩腿蹬地作戰鬥準備狀的雄雞,愣是看不出半點殺氣凌然,有的盡是俯瞰眾生的氣定神閒。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高昂的頭上挺著聳起的冠,與蹬地的腿剛好快成平行狀,但又不是絕對的平行,彷彿下一秒就會發生變化,或迎空跳起,或小步漫野,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向內捲曲的尾巴,可算是點睛之筆,巧妙的用作品的構型表達內心的志遠。圓形羽尾做定,避免整個造型頭重腳輕。圓在易經裡還有天人合一的寓意,人們處事講究外圓內方,外表和順,內心卻端正無比,看似沒有原則,實則通達不混沌。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著色天成偶然,恰到好處◐

斑銅獨有的斑花,或星星點點揉進橘黃色的底上,或大片大片的散落在各處,如此層次多維,樣式豐富的斑花,真是恰到好處的展示了雄雞貴為神鳥的仙羽玉肌。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斑綠是斑銅工藝品最瑰麗的寶物,於各個裝飾紋絡處時隱時現,讓整個器物既神祕又古樸雅緻。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整個作品圓潤柔和,似水像風,本是激昂擅斗的雄雞卻多了些仙風道骨,盡是看盡世間萬物後留下的氣定神閒,泰然自若,能屈能伸,這樣的作品既適合送領導,也適合送年輕後輩,盡是哲理,滿是祝福。

開工大吉!萬事吉(雞)當頭!


注:本文為原創,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美知美物”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