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初秋育兒大全,家有寶寶的一定要看!

(揚子晚報記者 楊彥 8月25日)俗話說,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莫治一小兒。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小兒之病,古人謂之啞科,正是因為小兒特殊性,往往以其言語不能通,病情不易測。時下正值夏秋交替,雖然已過三伏,但是暑氣並未全部消除,南京氣候由溼熱逐漸變得乾熱,這時人體容易出現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以及咳嗽等症狀,小兒在這季節交替之時也容易生病。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袁斌教授建議,初秋家有寶寶的家長尤要呵護好孩子健康,注意一些多發疾病的規律,做到防患於未然。

這裡有初秋育兒大全,家有寶寶的一定要看!

夏秋交替,小兒秋季腹瀉抬頭

據袁主任介紹,由於剛立秋不久,雖然白天溫度高,然而早晚溫差較大,加之小兒消化系統、免疫功能不成熟 、輪狀病毒感染等,加之餵養不當,最近小兒腹瀉增多,特別是3歲以下的孩子居多,有的甚至出現腹瀉次數多導致脫水的症狀。

“換季咳”增多

袁主任表示,最近天氣高溫風雨變換,氣溫忽高忽低,有的家長怕孩子熱,整夜開空調,小兒抵抗力低,因此感冒、咳嗽等也趁虛而入,雖然經過治療,但是孩子總是咳嗽不止,影響孩子的睡眠。

“疰夏”後遺症多

今年異常的高溫,許多人出現“疰夏”,小兒由於脾胃虛弱,更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雖說已經立秋,但氣溫還是有些偏高,許多孩子仍然沒有胃口,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針對早秋小兒可能出現的這些情況,袁主任建議家有寶寶的家長要格外注意以下幾方面:

衣:由於溫差較大,幼兒早晚應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對於好動、易出汗的幼兒,在其玩耍時可在其背後墊一塊毛巾或玩後及時給他更換衣服。同時幼兒的鞋子應以輕便的運動鞋為主,少穿皮鞋。

:多讓幼兒吃一些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A、C多的食物,它們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幫助。在秋季,大蒜、蘿蔔、生薑、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兒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兒不喜歡吃,但家長可以通過改變食用方法讓幼兒食用,比如在做菜時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時給幼兒煮點蘿蔔水、生薑水等。對於常咳嗽的幼兒,家長可以多燉些冰糖生梨水給幼兒吃。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幼兒的被子需要經常晒太陽,最少每週把被子洗、晒一下。

:有時間應多帶幼兒到戶外活動,多晒太陽,晒太陽可以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體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