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飲食如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輪迴改變,形成了如今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脫離飲食單獨發展。

從古至今,火的發現,農耕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讓人類開始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古代,大師級的御廚可以將食物的口感烹飪到極致,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種食物就是在清宮深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一道菜叫做“萬福肉”

"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飲食如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輪迴改變,形成了如今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脫離飲食單獨發展。

從古至今,火的發現,農耕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讓人類開始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古代,大師級的御廚可以將食物的口感烹飪到極致,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種食物就是在清宮深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一道菜叫做“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一、“萬福肉”的歷史

慈禧太后的生活奢華無度,光是“食”這一項的花費就超過清朝歷代的皇帝。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每天有兩頓“正餐”,每頓正餐有一百多道菜餚,光是擺滿這些菜就要三四張大桌子,可見其奢華的程度是常人無法超越的。對於慈禧太后每天要吃的這兩頓正餐,有個著名的說法,叫做“吃一看二觀三”

可以想想每天慈禧太后傳膳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宮女和太監列隊為慈禧太后上菜,那場景一定好一番的熱鬧。這麼多的菜,慈禧太后是吃不了的,大部分的菜只是撐撐場面,其餘的要麼捨棄要麼分給女官和太監。

其實慈禧太后也和普通人一樣,會特別偏愛那麼幾道菜,“萬福肉”就是其中一道。據說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壽筵上,御膳房各位廚師都在大顯身手敬獻壽品,一位山東籍的趙姓的御廚烹飪了此菜,在經過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後把五花肉中的肥油全部都煉了出來,使得五花肉肥而不膩,即使常吃也不會使人發胖

由於此菜名又有早立子的寓意,所以深受慈禧太后和她身邊的妃子們喜歡,即興提名“萬福肉”。

"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飲食如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輪迴改變,形成了如今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脫離飲食單獨發展。

從古至今,火的發現,農耕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讓人類開始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古代,大師級的御廚可以將食物的口感烹飪到極致,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種食物就是在清宮深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一道菜叫做“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一、“萬福肉”的歷史

慈禧太后的生活奢華無度,光是“食”這一項的花費就超過清朝歷代的皇帝。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每天有兩頓“正餐”,每頓正餐有一百多道菜餚,光是擺滿這些菜就要三四張大桌子,可見其奢華的程度是常人無法超越的。對於慈禧太后每天要吃的這兩頓正餐,有個著名的說法,叫做“吃一看二觀三”

可以想想每天慈禧太后傳膳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宮女和太監列隊為慈禧太后上菜,那場景一定好一番的熱鬧。這麼多的菜,慈禧太后是吃不了的,大部分的菜只是撐撐場面,其餘的要麼捨棄要麼分給女官和太監。

其實慈禧太后也和普通人一樣,會特別偏愛那麼幾道菜,“萬福肉”就是其中一道。據說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壽筵上,御膳房各位廚師都在大顯身手敬獻壽品,一位山東籍的趙姓的御廚烹飪了此菜,在經過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後把五花肉中的肥油全部都煉了出來,使得五花肉肥而不膩,即使常吃也不會使人發胖

由於此菜名又有早立子的寓意,所以深受慈禧太后和她身邊的妃子們喜歡,即興提名“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二、“萬福肉”的做法

做“萬福肉”所需的食材在大多數的宮廷菜裡面算是比較簡單的了,其主要的食材包括精選的五花肉,懷柔板栗,山東金絲小棗和西湖蓮子。首先我們要選出一塊緊實有彈性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七八分熟時撈出焯幹,目的就是為了讓肉質表面更加的乾淨

其次將蔥切段,薑切片,將撈出的肉貼邊切成迴旋狀,但要注意刀法的準確性不要將肉切斷,一直切到五花肉的中心。然後將切好的肉與八角,桂葉,醬料一起用小火蒸制

最後將肉撈出扣入裝好板栗,小棗和蓮子的盤中,湯汁中的佐料撈出捨棄,湯汁勾芡後澆在肉上即可。就這樣,清宮“萬福肉”就做好了,此菜餚的營養價值頗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還可治療便祕,風溼痛

"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飲食如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輪迴改變,形成了如今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脫離飲食單獨發展。

從古至今,火的發現,農耕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讓人類開始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古代,大師級的御廚可以將食物的口感烹飪到極致,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種食物就是在清宮深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一道菜叫做“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一、“萬福肉”的歷史

慈禧太后的生活奢華無度,光是“食”這一項的花費就超過清朝歷代的皇帝。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每天有兩頓“正餐”,每頓正餐有一百多道菜餚,光是擺滿這些菜就要三四張大桌子,可見其奢華的程度是常人無法超越的。對於慈禧太后每天要吃的這兩頓正餐,有個著名的說法,叫做“吃一看二觀三”

可以想想每天慈禧太后傳膳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宮女和太監列隊為慈禧太后上菜,那場景一定好一番的熱鬧。這麼多的菜,慈禧太后是吃不了的,大部分的菜只是撐撐場面,其餘的要麼捨棄要麼分給女官和太監。

其實慈禧太后也和普通人一樣,會特別偏愛那麼幾道菜,“萬福肉”就是其中一道。據說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壽筵上,御膳房各位廚師都在大顯身手敬獻壽品,一位山東籍的趙姓的御廚烹飪了此菜,在經過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後把五花肉中的肥油全部都煉了出來,使得五花肉肥而不膩,即使常吃也不會使人發胖

由於此菜名又有早立子的寓意,所以深受慈禧太后和她身邊的妃子們喜歡,即興提名“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二、“萬福肉”的做法

做“萬福肉”所需的食材在大多數的宮廷菜裡面算是比較簡單的了,其主要的食材包括精選的五花肉,懷柔板栗,山東金絲小棗和西湖蓮子。首先我們要選出一塊緊實有彈性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七八分熟時撈出焯幹,目的就是為了讓肉質表面更加的乾淨

其次將蔥切段,薑切片,將撈出的肉貼邊切成迴旋狀,但要注意刀法的準確性不要將肉切斷,一直切到五花肉的中心。然後將切好的肉與八角,桂葉,醬料一起用小火蒸制

最後將肉撈出扣入裝好板栗,小棗和蓮子的盤中,湯汁中的佐料撈出捨棄,湯汁勾芡後澆在肉上即可。就這樣,清宮“萬福肉”就做好了,此菜餚的營養價值頗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還可治療便祕,風溼痛

清宮萬福肉

三、由“萬福肉”引發的感嘆

在我看來,皇上和太后的飲食偏好是不可以讓外人知道的,根據祕史記載,皇帝用膳是很有講究的,比如“食不過三”,每個菜皇上不能吃超過三口,吃了三口的菜,就會被太監喊人撤下去,然後十天半月都不會在皇上的菜單裡出現。

清朝皇家貴族講究排場,於我看來就是“撐場”,每頓正餐要一百二十道菜,到了後來縮減到六十四道,到了咸豐帝時期則縮減到了三十二道。到了慈禧太后真正掌權之後,這種“撐場”又回來了。

光是“膳食”一點就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慈禧太后是多麼的荒淫,慈禧將權力完全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清政府黑暗腐敗的氣息與慈禧脫不開關係,在清朝國庫緊張的時候依舊照常慶祝的壽辰,命皇帝修建圓明園挪用軍隊經費在滿足慈禧太后的虛榮心。

當時的清朝已經赤字累累,但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的宴席照常舉行了,與此同時日本軍艦襲擊北洋軍艦,戰爭就這樣爆發了。雖然說慈禧太后不是導致清朝的滅亡的直接原因,但是她的荒淫無度,加快了一個朝代的沒落。

味道絕美的菜餚不會像一個朝代一樣,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慢慢沒落,這也是我覺得飲食文化更加讓人沉醉的原因。每一道見證時代興衰的菜餚,在現如今再被擺上尋常百姓的菜桌上的時候,其實應該感嘆的是,時代的發展讓我們過上了真正的更好的生活。

"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飲食如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輪迴改變,形成了如今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脫離飲食單獨發展。

從古至今,火的發現,農耕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讓人類開始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古代,大師級的御廚可以將食物的口感烹飪到極致,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種食物就是在清宮深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一道菜叫做“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一、“萬福肉”的歷史

慈禧太后的生活奢華無度,光是“食”這一項的花費就超過清朝歷代的皇帝。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每天有兩頓“正餐”,每頓正餐有一百多道菜餚,光是擺滿這些菜就要三四張大桌子,可見其奢華的程度是常人無法超越的。對於慈禧太后每天要吃的這兩頓正餐,有個著名的說法,叫做“吃一看二觀三”

可以想想每天慈禧太后傳膳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宮女和太監列隊為慈禧太后上菜,那場景一定好一番的熱鬧。這麼多的菜,慈禧太后是吃不了的,大部分的菜只是撐撐場面,其餘的要麼捨棄要麼分給女官和太監。

其實慈禧太后也和普通人一樣,會特別偏愛那麼幾道菜,“萬福肉”就是其中一道。據說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壽筵上,御膳房各位廚師都在大顯身手敬獻壽品,一位山東籍的趙姓的御廚烹飪了此菜,在經過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後把五花肉中的肥油全部都煉了出來,使得五花肉肥而不膩,即使常吃也不會使人發胖

由於此菜名又有早立子的寓意,所以深受慈禧太后和她身邊的妃子們喜歡,即興提名“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二、“萬福肉”的做法

做“萬福肉”所需的食材在大多數的宮廷菜裡面算是比較簡單的了,其主要的食材包括精選的五花肉,懷柔板栗,山東金絲小棗和西湖蓮子。首先我們要選出一塊緊實有彈性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七八分熟時撈出焯幹,目的就是為了讓肉質表面更加的乾淨

其次將蔥切段,薑切片,將撈出的肉貼邊切成迴旋狀,但要注意刀法的準確性不要將肉切斷,一直切到五花肉的中心。然後將切好的肉與八角,桂葉,醬料一起用小火蒸制

最後將肉撈出扣入裝好板栗,小棗和蓮子的盤中,湯汁中的佐料撈出捨棄,湯汁勾芡後澆在肉上即可。就這樣,清宮“萬福肉”就做好了,此菜餚的營養價值頗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還可治療便祕,風溼痛

清宮萬福肉

三、由“萬福肉”引發的感嘆

在我看來,皇上和太后的飲食偏好是不可以讓外人知道的,根據祕史記載,皇帝用膳是很有講究的,比如“食不過三”,每個菜皇上不能吃超過三口,吃了三口的菜,就會被太監喊人撤下去,然後十天半月都不會在皇上的菜單裡出現。

清朝皇家貴族講究排場,於我看來就是“撐場”,每頓正餐要一百二十道菜,到了後來縮減到六十四道,到了咸豐帝時期則縮減到了三十二道。到了慈禧太后真正掌權之後,這種“撐場”又回來了。

光是“膳食”一點就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慈禧太后是多麼的荒淫,慈禧將權力完全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清政府黑暗腐敗的氣息與慈禧脫不開關係,在清朝國庫緊張的時候依舊照常慶祝的壽辰,命皇帝修建圓明園挪用軍隊經費在滿足慈禧太后的虛榮心。

當時的清朝已經赤字累累,但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的宴席照常舉行了,與此同時日本軍艦襲擊北洋軍艦,戰爭就這樣爆發了。雖然說慈禧太后不是導致清朝的滅亡的直接原因,但是她的荒淫無度,加快了一個朝代的沒落。

味道絕美的菜餚不會像一個朝代一樣,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慢慢沒落,這也是我覺得飲食文化更加讓人沉醉的原因。每一道見證時代興衰的菜餚,在現如今再被擺上尋常百姓的菜桌上的時候,其實應該感嘆的是,時代的發展讓我們過上了真正的更好的生活。

清宮萬福肉

四、關於現代“萬福肉”的食客體驗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在某交流網站上發了這樣一個提問:各位食客對於“萬福肉”這道菜大家有什麼自己的體驗?得到的回答讓我決定在止筆這篇文章之後,也會去按照食譜一樣去做一次所謂的“萬福肉”,去滿足一個吃貨的“虛榮”心理。

有人說這道菜讓不願意吃肉的他多吃了幾口肉,有人說這道菜中肉的口感是華而不膩。在裡面有一個人的回答讓我覺得很暖心,有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說,她的孩子現在處於學習的主要關頭,每天學習到很晚,讓這位媽媽很焦慮,媽媽想盡一切辦法去給孩子補充營養,孩子有些不愛吃肉,但是媽媽總覺得肉是最能給孩子補充營養的了。

偶然間看見我的提問,看見提問裡的回答,就抱著試一試的心裡做了“萬福肉”。這位媽媽在回答裡說,從沒想過一道菜可以讓孩子和她說,在吃飯的時候是最讓他放鬆的時候,每天忙於學習和家裡溝通甚少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對她和她的丈夫說了謝謝。看完這個回答讓淚點很低的我有了想哭的感覺,這或許就是飲食的魅力,就是中華美食傳承下來的精髓吧。

"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飲食如同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輪迴改變,形成了如今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脫離飲食單獨發展。

從古至今,火的發現,農耕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讓人類開始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古代,大師級的御廚可以將食物的口感烹飪到極致,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種食物就是在清宮深受慈禧太后喜歡的一道菜叫做“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一、“萬福肉”的歷史

慈禧太后的生活奢華無度,光是“食”這一項的花費就超過清朝歷代的皇帝。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每天有兩頓“正餐”,每頓正餐有一百多道菜餚,光是擺滿這些菜就要三四張大桌子,可見其奢華的程度是常人無法超越的。對於慈禧太后每天要吃的這兩頓正餐,有個著名的說法,叫做“吃一看二觀三”

可以想想每天慈禧太后傳膳的時候,大大小小的宮女和太監列隊為慈禧太后上菜,那場景一定好一番的熱鬧。這麼多的菜,慈禧太后是吃不了的,大部分的菜只是撐撐場面,其餘的要麼捨棄要麼分給女官和太監。

其實慈禧太后也和普通人一樣,會特別偏愛那麼幾道菜,“萬福肉”就是其中一道。據說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壽筵上,御膳房各位廚師都在大顯身手敬獻壽品,一位山東籍的趙姓的御廚烹飪了此菜,在經過蒸、煮、烹、炸、扣等多道工序後把五花肉中的肥油全部都煉了出來,使得五花肉肥而不膩,即使常吃也不會使人發胖

由於此菜名又有早立子的寓意,所以深受慈禧太后和她身邊的妃子們喜歡,即興提名“萬福肉”。

清宮萬福肉

二、“萬福肉”的做法

做“萬福肉”所需的食材在大多數的宮廷菜裡面算是比較簡單的了,其主要的食材包括精選的五花肉,懷柔板栗,山東金絲小棗和西湖蓮子。首先我們要選出一塊緊實有彈性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七八分熟時撈出焯幹,目的就是為了讓肉質表面更加的乾淨

其次將蔥切段,薑切片,將撈出的肉貼邊切成迴旋狀,但要注意刀法的準確性不要將肉切斷,一直切到五花肉的中心。然後將切好的肉與八角,桂葉,醬料一起用小火蒸制

最後將肉撈出扣入裝好板栗,小棗和蓮子的盤中,湯汁中的佐料撈出捨棄,湯汁勾芡後澆在肉上即可。就這樣,清宮“萬福肉”就做好了,此菜餚的營養價值頗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還可治療便祕,風溼痛

清宮萬福肉

三、由“萬福肉”引發的感嘆

在我看來,皇上和太后的飲食偏好是不可以讓外人知道的,根據祕史記載,皇帝用膳是很有講究的,比如“食不過三”,每個菜皇上不能吃超過三口,吃了三口的菜,就會被太監喊人撤下去,然後十天半月都不會在皇上的菜單裡出現。

清朝皇家貴族講究排場,於我看來就是“撐場”,每頓正餐要一百二十道菜,到了後來縮減到六十四道,到了咸豐帝時期則縮減到了三十二道。到了慈禧太后真正掌權之後,這種“撐場”又回來了。

光是“膳食”一點就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慈禧太后是多麼的荒淫,慈禧將權力完全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清政府黑暗腐敗的氣息與慈禧脫不開關係,在清朝國庫緊張的時候依舊照常慶祝的壽辰,命皇帝修建圓明園挪用軍隊經費在滿足慈禧太后的虛榮心。

當時的清朝已經赤字累累,但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的宴席照常舉行了,與此同時日本軍艦襲擊北洋軍艦,戰爭就這樣爆發了。雖然說慈禧太后不是導致清朝的滅亡的直接原因,但是她的荒淫無度,加快了一個朝代的沒落。

味道絕美的菜餚不會像一個朝代一樣,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慢慢沒落,這也是我覺得飲食文化更加讓人沉醉的原因。每一道見證時代興衰的菜餚,在現如今再被擺上尋常百姓的菜桌上的時候,其實應該感嘆的是,時代的發展讓我們過上了真正的更好的生活。

清宮萬福肉

四、關於現代“萬福肉”的食客體驗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在某交流網站上發了這樣一個提問:各位食客對於“萬福肉”這道菜大家有什麼自己的體驗?得到的回答讓我決定在止筆這篇文章之後,也會去按照食譜一樣去做一次所謂的“萬福肉”,去滿足一個吃貨的“虛榮”心理。

有人說這道菜讓不願意吃肉的他多吃了幾口肉,有人說這道菜中肉的口感是華而不膩。在裡面有一個人的回答讓我覺得很暖心,有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說,她的孩子現在處於學習的主要關頭,每天學習到很晚,讓這位媽媽很焦慮,媽媽想盡一切辦法去給孩子補充營養,孩子有些不愛吃肉,但是媽媽總覺得肉是最能給孩子補充營養的了。

偶然間看見我的提問,看見提問裡的回答,就抱著試一試的心裡做了“萬福肉”。這位媽媽在回答裡說,從沒想過一道菜可以讓孩子和她說,在吃飯的時候是最讓他放鬆的時候,每天忙於學習和家裡溝通甚少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對她和她的丈夫說了謝謝。看完這個回答讓淚點很低的我有了想哭的感覺,這或許就是飲食的魅力,就是中華美食傳承下來的精髓吧。

清宮萬福肉

五、小結

一種食材可以做出多種食物,每一種食物都蘊含著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或深入人心,或沒落悲涼。但是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故事會變得更加的耐人尋味,味道則變得更加脣齒留香

參考書籍:

[1]《中國古代飲食》,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商務印書館,2007

[3]《清宮飲食養生祕籍》,中國書店,2007

[4]《清宮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