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那些即使吃到吐了,還想一吃再吃的榴蓮甜點
水果獵人
1/13 小編曾經也喜歡甜點。 之前是見到糖水鋪都邁不開步子的人。不管是傳統的粵式糖水,還是新潮甜點,都是我的最愛。後來因為體型肥胖,被健康醫生警告過多次之後,就漸漸少吃太甜的食物。 對於榴蓮,我還是更喜歡吃新鮮的果肉,所以也比較少(太)買(貴)冷凍的貓山王。 對於榴蓮甜品,在大廣東地區還沒有吃到過有印象的出品。不管是號稱D24還是貓山王的榴蓮披薩,還是號稱純果肉做的各種酥各種千層,覺得都一般。 反而一些茶樓做的榴蓮酥,無論是榴蓮的味道還是烤制的火候,把握的都剛剛好,吃後不忘。 上午看了一篇遊記介紹的榴蓮甜品,又讓我想起去年在新加坡街頭吃的榴蓮芝士蛋糕。濃郁的芝士搭配純純的榴蓮肉,一口下去就像吃新鮮榴蓮肉,脣齒間又滲出濃濃的芝士香。真的懷念。 作者嘗試的這些榴蓮甜品,不是在新加坡,而是在擁有最多榴蓮品種的馬來西亞的檳城。
2/13 榴蓮火山蛋撻 我問老闆,哪種榴蓮甜品的味道是最濃的,然後就給我推薦了這款榴蓮火山蛋撻。老闆說“吃起來就跟吃榴蓮肉一樣,只是有點熱有點黏”。 據老闆介紹,這個蛋撻中間是用純榴蓮肉填充覆蓋焦脆的焦糖,勺子挖著吃,能吃到更甜更濃郁的榴蓮肉,濃稠蛋撻口感。如此濃稠的口感也讓我懷疑裡面是不是放了整個的雞蛋進去。 果然,這款甜品的榴蓮味最濃伴有焦糖香,是我最愛的一款。
3/13 榴蓮拿鐵 榴蓮味道的白咖啡在馬來西亞還是挺多人和的。其實就是在一般商店都能買到的速溶榴蓮味道咖啡。老闆介紹,他們的這個榴蓮拿鐵使用的是新鮮咖啡,不是速溶,加奶再跟榴蓮一起攪拌。因為是純榴蓮肉攪拌,喝起來會有吃到榴蓮肉的口感。
4/13 榴蓮大福 這也是一款素食的甜品。大福有點像糯米餈,只是沒有那麼Q彈,表層沒有膠狀感。這個大福吃起來口感很軟,易碎,它是由米粉做的,但顯然跟糯米餈的不同。
5/13 這款大福的餡是用D24和貓山王榴蓮肉混合起來做的,吃起來很像純粹的榴蓮肉
6/13 榴蓮班戟 同伴用叉子切開班戟,“哇!好香的榴蓮味兒!” 老闆說這個班戟用很薄的千層皮,裹上新鮮榴蓮肉和糖粉。同伴說她最愛這款了。
7/13 榴蓮綿綿冰 品嚐這些甜品的時候,第一個點的就是綿綿冰,為了趕在融化之前拍個照。 綿綿冰,冰很重要,我覺得越蓬鬆越厚就越好。綿綿冰是馬來西亞很受歡迎的素食甜品。它用冰沙,椰奶,黃糖漿,米粉和斑斕葉,再加上紅豆。 這些只是底,上面蓋著的一層新鮮的D24榴蓮肉,才是最誘人的地方呢。
8/13 榴蓮千層蛋糕 無疑,這款榴蓮千層也是國內比較火熱的蛋糕,從大小麵包店都在顯眼位置陳列和朋友圈的刷屏就知曉。 我們吃的這塊蛋糕,感覺口味有點淡,也可能是剛吃了綿綿冰上的榴蓮的原因吧。對於榴蓮深度愛好者來說,口味還是稍淡了一些,這塊應該最早吃,感覺會更好。
9/13 榴蓮芝士蛋糕 這款榴蓮芝士蛋糕,上面覆蓋的一層是甘納許巧克力。 端上來的時候,有點塌塌的,鼓鼓的了,造型有點變形。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奇特的芝士蛋糕,突然覺得造型比口味可能更有趣。 試吃一口,巧克力的味道很濃,都有點蓋住了榴蓮味。
10/13 榴蓮冰火卷 不知道這個英文該怎麼翻譯“Duo Durian Set”。看圖片很像喝早茶時的一款點心,只是餡是紫薯的。 只所以叫冰火卷,這個甜品是炸出來的。外表網狀是脆脆的,裡面的餡兒是冰凍的榴蓮肉。一口下去,真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11/13 榴蓮奶油泡芙 榴蓮泡芙看起來很漂亮,白嫩細膩的奶油從烤得金黃酥脆的殼中流出。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榴蓮奶油泡芙也是很流行的甜品,伴著新鮮榴蓮肉打發的奶油,奶香,榴蓮香伴著微甜的奶油,冰冰涼涼。夏日也不會拒絕這麼口感的甜品吧。
12/13 泡芙做的好不好,競爭力就是裡面的餡兒了。 一口咬下半個,濃郁的榴蓮味立刻就散發了出來
13/13 最後,根據作者品嚐完所有榴蓮甜品。得出一個吃甜品的順序應該是這樣: 榴蓮蛋撻->榴蓮千層->榴蓮雪糕->榴蓮泡芙->榴蓮芝士蛋糕->榴蓮冰沙->榴蓮班戟->榴蓮大福 按圖索驥,下次再去馬來西亞有目標啦!
2017-08-0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