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粽香

文/成諾

扶風——悠悠粽香

突然記起!

有時候,往事真的如水,不經意間就會越過聒噪的日子,漫過蕪雜的記憶。

想起粽子,想起悠長的往事,全是因為端午節。

對於粽子的記憶原本不很深刻,除了身在北方的緣故,其實,還是接觸的太少。

不過,有時候印象與情感的深淺並不是絕對的。

小的時候,吃過粽子,但似乎少了情感的烙印,無非只是當作一個甜點美食而已,就像兒時偶爾打一打牙祭的油糕、麻花,或者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雞蛋、哨子面一樣。

美味而普通,並沒有超出美味的範圍,依然只是口味寡淡的日子裡難得的調劑品,最深的印象就是翠綠粽葉包裹中的糯米粽子撕開入齒後的清香,雋永而綿長。

很多美食,只是因為味道誘人,垂涎期翼,因而記憶猶新。

但,當一個美食打上某種情感的烙印時,就愈發變得令人印象深刻,像老家用來祭祀的油炸麵點,像大年三十晚上團聚的餃子,像尊貴客人到來時款待用的哨子面,還有招待新女婿的荷包蛋......即便平日裡也會吃到,但唯獨在特殊的日子,味道似乎才最獨特!

粽子就是這樣。

扶風——悠悠粽香

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插艾草的習俗,來自於詩人屈原。一個投身報國、殫心憂國的具有濃郁家國情懷的人,總使人有絲絲縷縷的觸動難以縈懷。像立志鐵馬橫戈、氣吞胡虜的陸游;像叩問生死,只留丹心的文天祥;像思慮天下,憂樂忘我的范仲淹;像橫刀大笑,膽肝兩照的譚嗣同......這樣的人很多,這樣穿越歷史塵埃依然如豐碑屹立的情懷很多。但像屈原一樣,佇立江畔,哀民生、憂家國、於太息掩涕中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形象,卻是最深刻的。

沉江汨羅,殉情理想,是屈原的遺憾。但他可以欣慰的是就是這個五月初五,這是一個唯一以歷史人物命名的傳統節日。為憑弔屈原,百姓用粽子和雄黃酒丟進江裡,餵飽魚蟹,免得去咬屈大夫的身體。樸素的紀念見證著百姓最質樸的愛國情懷!

屈原是南方人,但愛國情懷是不分地域的。當一個人的精神開始演化成一個民族精神圖騰的時候,之於這個人,之於這個民族和國家都是欣慰的。

於是,從此,粽子不再是一個只滿足口舌之福的美食。

糯米的綿香,粽葉的清香,已然令人回味。但這種來自歷史深處的香味開始升騰的時候,愛國、敬老、向善的情懷也就四處瀰漫起來。

扶風——悠悠粽香

今天,特意去看望一群老人。細雨濛濛中,有粽子清香的味道混合著。看到老人們欣慰的笑容,我也略略放心。畢竟,溫情與真誠藉著粽子的悠香開始傳遞,從手到心,從此岸到彼岸,這應該是記憶中最美最真的烙印。

於是,不經意間也想起我吃粽子的情形。最初的大快朵頤,是新婚後第一次去丈人家。一塬之隔,但風俗迥異。而粽子,是新女婿拜訪親朋最切貼的禮物。後來,我還跟著學包粽子。小小的農家四合院裡,有笑聲在空氣中迴盪......

北方粗獷,少了南方清洌碧透的江水,沒了賽龍舟,但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的習俗還是延續了下來。每逢端午節,各式各味的粽子,各種樣式的散發出淡淡清香的香囊都會出現在街頭巷尾。記得小時候,母親會簡單的給我們手腕腳腕上綁上五色的線繩,算作驅邪避災的吉物。現在,妻子依然還會給女兒綁上五色的線繩、繫上漂亮的香囊。就是不知道,今年的線繩和香囊妻子又會給女兒準備怎樣的顏色和款式。不過,令我放心的是,女兒並不是特別的挑剔,估摸著只要是一個隨便什麼新奇的禮物,她都是滿懷欣喜的。

扶風——悠悠粽香

還好,普通的日子裡有悠悠的粽香,也有幽幽的艾香瀰漫。

記憶漫溯,粽情飄香。也許,只有這樣的日子才值得回味,才值得銘記。

長長的粽葉,浸潤著汨羅江水的清幽,悠悠的粽香,氤氳著深沉雋永的情懷,從歷史深處走來,從屈子美麗的詩篇走來,落在夏花的芳芳裡,落在款款地身姿裡......

作者簡介

扶風——悠悠粽香

成諾,筆名。中國散文協會會員,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人。多年筆耕不輟,以文寫心,堅持寫作,尤喜散文。

作品散見於《陝西日報》《西安日報》《西安晚報》《齊魯晚報》《文化藝術報》《陝西廣播電視報》《寶雞日報》及“中國文明網”“華夏慈孝網”“微文學網”等多家報刊網站。

作品有《追尋胡楊》胡楊系列、《大紅燈籠映出的年味兒》年味系列、《相約人生》觀悟系列、《最美女兒心》親情繫列、《最難縈懷是春天》寫景系列、《鄉會》鄉情繫列、《跪拜裡的敬畏》漫談系列、《大唐西市的記憶》遊記系列、《歲月淌過的巷子》人文系列、《迷惘》小小說系列、《快雪初晴》詩歌系列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