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優質西蘭花叫響海外

種植業 西藍花 農村 三農 中國江蘇網 2017-06-08

落實治國理政新方略

推進“兩聚一高”新實踐

中國江蘇網6月3日訊 5月24日,鹽城響水縣與美國博德克公司開展合作,簽訂西蘭花保底價銷售合同,建設專供美國和以色列的高品質蔬菜生產基地。

“通過‘生態+農民+基地+公司’合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我們著力幫助農民解決學得好、種得好、賣得好的問題。”響水縣委書記崔愛國說,響水建成江蘇規模最大的西蘭花、大蔥、淺水藕等生產基地,近一年來全縣新增特色高效農業6萬多畝,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3%,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來到該縣南河鎮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銀綠色的西蘭花葉從腳下一直鋪到天邊,這裡擁有全省單體最大的西蘭花種植基地。園區現有規模2.3萬畝,育苗中心可一次性提供種苗6000萬株;建有萬畝設施農業生產區、萬畝露天蔬菜生產區和蔬菜加工區等三大功能區,蔬菜加工區可覆蓋加工1.5萬畝蔬菜。

這一規模種植只是在兩年多裡快速做大的,轉機發生在浙江一商會對南河鎮的一次考察。

近年來,響水縣堅持將保護生態環境和開展聯耕聯種,當做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基礎工作。持續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養殖等生態高效新技術。強化生態建設,一些鎮森林覆蓋率達42%。全縣落實聯耕聯種示範片32個,累計面積近4萬畝。

浙江商會跨區域建設西蘭花種植基地,邀請日本專家幫助大範圍篩選,響水縣的土壤、空氣、水質和機械化作業基礎條件等,得到他們的肯定,於是果斷拍板在此投資興建基地,同時聯合當地鄉村進行大面積種植。

2.3萬畝西蘭花生產基地,吸引省農科院前來合作,在此設立蘇北首家博士後服務工作站,為西蘭花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南河鎮薛蕩村種植戶李章科,承包100多畝地種植西蘭花,去年一季就獲利40多萬元。僅南河鎮現代農業示範園,目前有2832戶農戶在基地從事創業就業。

普通農民有了能耐,得益於他們有了新的平臺。省農科院博士後服務工作站引進的西蘭花新品種蘇青2號畝產可達1800公斤,蘇青6號可用於提取抗癌物質,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針對現有的“毛豆+西蘭花”茬口布局,篩選適宜7-9月種植的蔬菜品種,土地複種指數大幅提高。

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成156個農業生產合作組織,對接引進商會和知名農業龍頭企業。該縣還與山東農學院合作組建研發中心,建成大蔥新品種試種示範基地;與中科院武漢水生植物研究所合作建設淺水藕產學研基地,放大“響水淺水藕”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牌效應。

如今,響水的西蘭花、毛豆、西瓜等經濟作物,國內銷往北京、上海、浙江,國外銷往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地。

創新舉措做好特色農業富民文章,建立新機制保證讓當地農民進入增收產業鏈。

投資商負責在響水構建設施,帶來技術和市場,擴大農產品的倉儲、加工及對外銷售。當地鄉村則實行土地“二次流轉”:一次流轉,農戶進入經濟合作組織;二次流轉,農戶根據自身家庭情況調整種植面積。這樣,既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又保證前來興業客商擁有參與市場的資源。

南河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自豪地說,在他們鎮從事特色種植的,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100多位。6月5日,農業部將組織專家組前來考察,打造國家層面的農業示範園區。

本報通訊員 楊亦周 王 兵 李相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