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作者:西漸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吃在廣州”是指粵菜精緻美味,食之堪稱人間一大享受;“穿在蘇州”則因蘇州絲綢譽滿海內外,用蘇州絲綢做衣服舒適、華麗、美觀;“玩在杭州”,是指杭州西湖美如西子,佳景怡神,寬人心境;“死在柳州”則是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那時棺材是人最後的歸宿。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吃在廣州

只有在廣州生活過、而又離開過廣州的人,才會明白:在這個城市裡,“吃”不僅是一種生存的本能與需要,更昇華為一種技巧、一種藝術。或許你會說:這不奇怪,因為中華民族本來就是一個最講究吃的民族,全國各地的人個個會吃、人人善吃。但當你看到一個樣子普通的廣州人是如何把一天24小時不動聲色,而又比例完美地運用在“吃”這個唯一的活動上時,或許你也不得不承認:把中華民族的“吃”文化發揚光大至最高境界的,仍然是廣州人。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從早茶的蝦餃燒賣開始,加一碟排骨或鳳爪,再炒一碟牛河,來碗生滾粥,已可從容不迫地過渡到午飯;然後不著痕跡地轉入下午茶:甜品店叫一碗湯圓或雙皮奶,或在街邊要一串魚蛋或牛雜;再長驅直入到晚飯:鮑參翅肚固然吸引,小炒例湯亦可宜人;一路勢如破竹地“直落”至宵夜:炭燒生蠔、白灼豬雜、順德魚生……只要你想得出,無不應有盡有。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雖然有人說:這種凡事皆在餐桌前解決的文化,早已流行全國,而廣州也正逐漸失去它在吃方面的優勢,大大小小的川菜館、湘菜館已在廣州開得成行成市、一家旺似一家, 但仍然只有廣州人,才能把這種餐桌文化當作信念一般貫徹始終、不捨晝夜。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吃在廣州”絕不是虛言,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廣州飲食業在全國首屈一指,擁有一大批經歷百年而不衰的老字號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好吃的地道的菜館往往都在老城區,像越秀區、荔灣區。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廣州的小吃聞名四方,北京路上有著名的牛雜店、果汁鋪,還有供應粥、粉、面、奶茶等小吃的茶餐廳。上下九路、西關食街一帶,更是有老廣州風格的小吃和點心,南信的雙皮奶,歐成記雲吞麵,伍湛記及第粥,街邊小車的牛雜等等,熱鬧極了,通常是小小的店鋪擠滿了人,找不到座位。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穿在蘇州

“穿在蘇州”,自然指的是蘇州的絲綢揚名天下,用蘇州絲綢做的衣服既顯檔次,又非常舒適。蘇州絲綢是漢族傳統絲織業中的珍品,而絲綢是中國古文明之一,是漢文化的重要體現。從春秋時的吳國時期開始,蘇州就已奠定南方絲綢中心的地位。明代蘇州的宋錦、織錦緞、粧花緞獨步全國,成為蘇州的代表性絲綢織物,故宮還珍藏有蘇州織造的“盤絛花卉紋錦”。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到新中國成立時,蘇州有99家絲織廠,這是經過一百多年戰亂和外國列強欺壓後,保留下來最珍貴的一點家底。這些星星之火,後來演變成了四大絲織廠——振亞、光明、新蘇、東吳,蘇州本地人對這四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新中國急需外匯,蘇州絲綢在國際上是很好的換匯產品,因此蘇州絲綢業重新獲得發展,大量傳統產品得以恢復。那時蘇州人得地理之便和受傳統影響,也普遍穿著絲綢服裝。過年時的出客服裝,除少部分為呢絨服裝外,主要是織錦緞、古香緞。如果說絲綢、瓷器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張國家名片,那麼絲綢就是蘇州的一張燙金的城市名片。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2014年11月10日晚,APEC領導人歡迎宴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參加會議的各國領導人身著中國特色服裝抵達現場。後來經媒體爆料,新中裝的面料是蘇州傳統絲綢織物——宋錦。除了宋錦外,蘇州絲綢中的雲錦、蘇繡也都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玩在杭州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是將蘇杭當作江南的代表。這種提法和白居易有關。白居易歷任杭蘇二州刺史,在任上寫過不少盛讚當地的詩篇。任杭州刺史時,他就對身為越州刺史的元稹誇口說:“知君暗數江南郡,除卻餘杭盡不如。”後來他任蘇州刺史後才將蘇杭並稱,頗以曾為“蘇杭兩州主”而感到自豪。到晚年他回到北方,對蘇杭二州也是念念不忘。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雷峰夕照

西湖是杭州景觀的精華!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為文化景觀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西湖之獨一無二,在於它不僅是一個自然湖,更是一個人文湖,它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這種基因是無法複製的。正如“文化景觀”所定義的那樣,西湖是“自然與人類共同的作品”。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是西湖的精華!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畫。十景的共同點為景點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宋亡後,西湖十景隨著杭州的衰落也一度不為人知。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斷橋殘雪

清康熙帝南巡至杭,為西湖十景題字,同時將“兩峰插雲”改為“雙峰插雲”;“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曉鍾”。但是“西照”與“曉鍾”兩個名稱卻未被人們接受,後人仍沿用南宋舊名至今。康熙帝為十景題字後,當地官吏將御筆所書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護。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於碑石陰面,使西湖十景更廣為人知,被公認為西湖山水的代表。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雙峰插雲

死在柳州

過去我國盛行土葬,人們對入土裝身的棺材(也叫壽枋)非常重視。有的老人未死之前就會買好棺材,都想看看自己的壽枋,看好了死也瞑目。如果是家境富裕者,更會由晚輩親自挑回優質木料,請來能工巧匠製成壽枋,置於家中,為老人添福加壽,以此顯示拳拳孝心。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柳州棺材好,首先勝在木質緊實,堅韌而輕,不生蟲蟻。柳州棺材用的一種木材叫作油沙杉木,生於茂林深山懸崖之上,不長百年難以成材。這種木材,入水則沉,入土難朽,香如梓柏,色如古銅。用這種木頭製成棺材後,再刷上熟桐油或生漆數度,質優式美。這些杉木直徑大,製作棺材時上下左右4塊完全是一整塊木一氣呵成,完全不加拼合。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柳州棺材名滿天下並有“死在柳州”之稱,據說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關。柳宗元到柳州做官,最後悽慘客死異鄉,柳州鄉親父老為了紀念他,特意在當地訂購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殮裝著他的遺體千里迢迢地運回其老家去安葬。

吃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為什麼?


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路上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可等回到河東打開棺材重新殮裝遺體的時候,卻發現柳公的遺體依然完好無損,面目仍栩栩如生,大家都十分驚訝。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應而聲名大噪,那些達官貴人無不以擁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為榮,因此有了“死在柳州”的說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