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燒烤是涼山老百姓的深夜食堂,人們吃的不只是燒烤,更是濃濃的人情味兒,平凡人生裡的酸甜苦辣,在這裡細細密密地鋪展開來。一個城市的市井百態盡顯眼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燒烤是涼山老百姓的深夜食堂,人們吃的不只是燒烤,更是濃濃的人情味兒,平凡人生裡的酸甜苦辣,在這裡細細密密地鋪展開來。一個城市的市井百態盡顯眼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在涼山吃燒烤除了烤著吃,商家還退出很多新吃法,涮著吃就是其中一種。本報記者 鍾玉成 攝

在西昌,幾乎可以吃到涼山州所有形式的燒烤。西昌本土的竹籤燒烤、冕寧的火盆燒烤、安哈的彝家燒烤、邛海邊的漁家燒烤……每一種燒烤都能代表涼山,每一種燒烤背後,都有一些故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燒烤是涼山老百姓的深夜食堂,人們吃的不只是燒烤,更是濃濃的人情味兒,平凡人生裡的酸甜苦辣,在這裡細細密密地鋪展開來。一個城市的市井百態盡顯眼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在涼山吃燒烤除了烤著吃,商家還退出很多新吃法,涮著吃就是其中一種。本報記者 鍾玉成 攝

在西昌,幾乎可以吃到涼山州所有形式的燒烤。西昌本土的竹籤燒烤、冕寧的火盆燒烤、安哈的彝家燒烤、邛海邊的漁家燒烤……每一種燒烤都能代表涼山,每一種燒烤背後,都有一些故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油滋滋的烤牛肉串。


竹籤燒烤

流傳三十多年依然備受歡迎


198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西昌工農兵電影院門口出現一個小小的燒烤攤。一位50多歲的阿姨站在火爐前,一手拿著一大把牛肉串在火上烤,一手拿著一把刷子快速刷油。她穿著乾淨整潔的白色罩衣,頭戴白帽子,腰間圍著一根藍色的布圍裙。

這就是西昌燒烤第一人——劉太婆劉素清。

80年代初期,在改革春風吹遍大地的時代大背景下,全國各地湧現出第一批涉足商界的先行者,發展經濟成了當時最響亮的口號,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澎湃,這股浪潮在中國很多城市引起了連鎖反應,西昌也逐漸冒出了不少像劉素清一樣的個體戶。

劉素清並不是西昌人,她跟隨丈夫從資陽來到涼山支援建設時,還很年輕。先到會理再到西昌,家裡5個兒子,僅靠丈夫一人的工資根本不夠,為了貼補家用,她做過很多事,賣過涼粉,賣過水果,做過小吃……最終,她在工農兵電影院門前支了個攤,賣起了烤串。

那一年,劉素清已經50多歲了。

劉素清是個勤勞的人,吃得起苦受得了累,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寬裕一點,她起早貪黑賣烤串。沒有經驗沒有學過,劉素清憑著自己的巧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做出了讓人口齒留香的烤串。

每天一大清早,她就要去濱河路買牛肉,80年代初期,還沒有濱河路菜市場,殺牛匠把牛拉到東河河灘上,現殺現賣。劉素清挑選好牛肉,就趕回家進行下一個步驟。

不用買其他菜嗎?

是的,劉素清的烤串只有獨一樣——牛肉。

劉素清的烤牛肉和別人不同,她把牛肉煮一下,碼料,再串在自行車輪胎的鋼絲上。牛肉煮過之後,切片,比生牛肉切片更容易,而且視覺上,熟牛肉更大片一些,在烤的時候,也節省時間。僅僅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就充分展現了當時家庭主婦的精明和幹練。

天一黑,劉素清的生意就來了,食客很快排起了隊,她笑眯眯地加快了手中的扇子,把火扇旺一點。肉烤好了,劉素清快速遞給客人一張裁好的紙片,然後把烤肉刷到紙片上,她把鋼絲放回菜籃子裡,隔天再用。

食客便一手攤著紙包牛肉,一手拿著吃。箇中滋味,怕是隻有在那個年月嘗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麼珍貴。

此後,劉素清的烤牛肉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西昌城,幾乎沒人不知道工農兵電影院門口那個賣牛肉串的阿姨。5分錢一串的烤牛肉串,成了80年代青年們記憶裡不滅的烙印,改變了那一代人傳統的美食觀。

一年後,劉素清的攤子上多了一道菜——烤牛筋。再後來,劉素清為了方便食客,把鐵絲籤籤換成了竹子籤籤。

至今,西昌城的燒烤店包羅萬象,但幾乎家家都有一道烤牛筋,這道燒烤的原創者,其實就是劉素清。

90年代初,60多歲的劉素清把手藝傳給了兒子楊建國。

楊建國把攤子擺在了當時的人民電影院門口,也就是今天的步行街路口。當時還有另外一個老婆婆也在賣烤串。為了讓食客們區分,楊建國為自家的燒烤攤取了一個名字——劉太婆烤肉。肉串從5分錢漲到2毛錢一串。

“我們家是外地人,在我們老家,喊老太太都是太婆,想來想去,就乾脆點叫劉太婆烤肉,簡單明瞭。”就這樣,劉太婆這個熟悉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時光穿梭,西昌的燒烤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劉太婆烤肉店曾經歇業十年,當人們以為昔日的老味道已經離開了歷史舞臺時,它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中。

2015年最後一天,楊建國和二哥在勝利北路路口找了間鋪子,重新把母親的招牌掛了起來。信息發達的今天,劉太婆烤肉又回來了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每天店裡座無虛席。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燒烤方式,烤盤、鐵板、鐵網、長條形爐架,烤串……燒烤所具有的文化屬性,是它包含的物質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對慣常飲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則受到人類遠祖在漁獵時代的飲食記憶符碼的認同。

在今天,也沒有什麼能夠比最初的籤籤燒烤更能讓人記住那個年代的故事。事實上,燒烤出現80年代老百姓生活水平步入一個新臺階的階段,產生的效應是一種形式與味覺的誘惑。

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個節目《人生一串》的旁白說:“所有的美食吃到最後,如果僅僅是食物,它可能都有點寡淡,餘味不足。一定要吃出人味,吃出情意來。”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燒烤是涼山老百姓的深夜食堂,人們吃的不只是燒烤,更是濃濃的人情味兒,平凡人生裡的酸甜苦辣,在這裡細細密密地鋪展開來。一個城市的市井百態盡顯眼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在涼山吃燒烤除了烤著吃,商家還退出很多新吃法,涮著吃就是其中一種。本報記者 鍾玉成 攝

在西昌,幾乎可以吃到涼山州所有形式的燒烤。西昌本土的竹籤燒烤、冕寧的火盆燒烤、安哈的彝家燒烤、邛海邊的漁家燒烤……每一種燒烤都能代表涼山,每一種燒烤背後,都有一些故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油滋滋的烤牛肉串。


竹籤燒烤

流傳三十多年依然備受歡迎


198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西昌工農兵電影院門口出現一個小小的燒烤攤。一位50多歲的阿姨站在火爐前,一手拿著一大把牛肉串在火上烤,一手拿著一把刷子快速刷油。她穿著乾淨整潔的白色罩衣,頭戴白帽子,腰間圍著一根藍色的布圍裙。

這就是西昌燒烤第一人——劉太婆劉素清。

80年代初期,在改革春風吹遍大地的時代大背景下,全國各地湧現出第一批涉足商界的先行者,發展經濟成了當時最響亮的口號,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澎湃,這股浪潮在中國很多城市引起了連鎖反應,西昌也逐漸冒出了不少像劉素清一樣的個體戶。

劉素清並不是西昌人,她跟隨丈夫從資陽來到涼山支援建設時,還很年輕。先到會理再到西昌,家裡5個兒子,僅靠丈夫一人的工資根本不夠,為了貼補家用,她做過很多事,賣過涼粉,賣過水果,做過小吃……最終,她在工農兵電影院門前支了個攤,賣起了烤串。

那一年,劉素清已經50多歲了。

劉素清是個勤勞的人,吃得起苦受得了累,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寬裕一點,她起早貪黑賣烤串。沒有經驗沒有學過,劉素清憑著自己的巧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做出了讓人口齒留香的烤串。

每天一大清早,她就要去濱河路買牛肉,80年代初期,還沒有濱河路菜市場,殺牛匠把牛拉到東河河灘上,現殺現賣。劉素清挑選好牛肉,就趕回家進行下一個步驟。

不用買其他菜嗎?

是的,劉素清的烤串只有獨一樣——牛肉。

劉素清的烤牛肉和別人不同,她把牛肉煮一下,碼料,再串在自行車輪胎的鋼絲上。牛肉煮過之後,切片,比生牛肉切片更容易,而且視覺上,熟牛肉更大片一些,在烤的時候,也節省時間。僅僅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就充分展現了當時家庭主婦的精明和幹練。

天一黑,劉素清的生意就來了,食客很快排起了隊,她笑眯眯地加快了手中的扇子,把火扇旺一點。肉烤好了,劉素清快速遞給客人一張裁好的紙片,然後把烤肉刷到紙片上,她把鋼絲放回菜籃子裡,隔天再用。

食客便一手攤著紙包牛肉,一手拿著吃。箇中滋味,怕是隻有在那個年月嘗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麼珍貴。

此後,劉素清的烤牛肉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西昌城,幾乎沒人不知道工農兵電影院門口那個賣牛肉串的阿姨。5分錢一串的烤牛肉串,成了80年代青年們記憶裡不滅的烙印,改變了那一代人傳統的美食觀。

一年後,劉素清的攤子上多了一道菜——烤牛筋。再後來,劉素清為了方便食客,把鐵絲籤籤換成了竹子籤籤。

至今,西昌城的燒烤店包羅萬象,但幾乎家家都有一道烤牛筋,這道燒烤的原創者,其實就是劉素清。

90年代初,60多歲的劉素清把手藝傳給了兒子楊建國。

楊建國把攤子擺在了當時的人民電影院門口,也就是今天的步行街路口。當時還有另外一個老婆婆也在賣烤串。為了讓食客們區分,楊建國為自家的燒烤攤取了一個名字——劉太婆烤肉。肉串從5分錢漲到2毛錢一串。

“我們家是外地人,在我們老家,喊老太太都是太婆,想來想去,就乾脆點叫劉太婆烤肉,簡單明瞭。”就這樣,劉太婆這個熟悉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時光穿梭,西昌的燒烤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劉太婆烤肉店曾經歇業十年,當人們以為昔日的老味道已經離開了歷史舞臺時,它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中。

2015年最後一天,楊建國和二哥在勝利北路路口找了間鋪子,重新把母親的招牌掛了起來。信息發達的今天,劉太婆烤肉又回來了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每天店裡座無虛席。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燒烤方式,烤盤、鐵板、鐵網、長條形爐架,烤串……燒烤所具有的文化屬性,是它包含的物質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對慣常飲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則受到人類遠祖在漁獵時代的飲食記憶符碼的認同。

在今天,也沒有什麼能夠比最初的籤籤燒烤更能讓人記住那個年代的故事。事實上,燒烤出現80年代老百姓生活水平步入一個新臺階的階段,產生的效應是一種形式與味覺的誘惑。

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個節目《人生一串》的旁白說:“所有的美食吃到最後,如果僅僅是食物,它可能都有點寡淡,餘味不足。一定要吃出人味,吃出情意來。”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外焦裡嫩的烤小豬兒肉


彝家燒烤

火辣辣的原生態滋味


在安哈,一年四季都有不少人衝著彝家燒烤前來遊玩。村民們抓住商機,開起了農家樂,把彝家最地道的滋味獻給四方賓客。

其實在涼山,幾乎每個地方都能吃到最具原生態的彝家燒烤。彝家燒烤的特點,就是粗獷、原始。

彝家燒烤的當家食材以小豬肉和跑山雞為主。小豬兒,一定要選用當地的烏金豬才算是最正宗的彝家味道。跑山雞,當然就是在山裡散養的雞了,看起來就雄赳赳氣昂昂的,肉質結實彈牙,口感鮮嫩。彝家燒烤能夠贏得顧客的讚譽,就在於小豬肉的處理手法粗獷,連皮帶骨剁成大塊,再加上最簡單的調料,就能上火烤了,雞的處理方式也差不多。

彝家燒烤,最原始的吃法,直接將肉丟到碳火上,翻幾個面就夾出來,拍拍灰直接吃。這種烤肉烤得皮焦肉柴,失掉了肉的真味。於是,人們又用網架來燒烤。小豬兒肉油薄,這種烤法雖然告別了煙熏火燎,但鮮嫩的小豬兒肉容易粘在網架上。後來,人們又找到了改善的方法,邊烤邊刷點油,烤出來的肉,皮脆肉香,滋味十足。如今,很多人的做法是,在烤之前,就把油和肉拌勻,省去了一直刷油的麻煩。把肉烤到表皮金黃,外焦裡嫩,滋滋冒油,吃的時候搭配特製的辣椒麵、黃豆麵一起吃,耐人尋味。

比起火盆燒烤,原生態彝家燒烤的樣式顯得簡單,沒有油爆爆的小腸、鮮香四溢的腦花兒、錫紙烤魚、烤茄子這些選擇,一般只有小豬兒肉、雞肉和一點簡單的素菜。

要說涼山哪一個地方的彝家燒烤最正宗,其實沒有可比性。各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吃法,昭覺人用打過霜的蓮花白包肉吃,鮮甜的蓮花白能減少烤肉的油膩,吃起了口味獨特;西昌人用生菜包肉吃,翠綠的生菜包上烤肉,光是看著就有食慾。

在涼山,吃燒烤是不分四季的,哪怕是酷暑難耐的盛夏,燒烤店裡也是煙熏火燎一片,人聲鼎沸,一個煙火裡的江湖世界,給人們的夜生活,帶來了另一種活色生香的畫面。

來到涼山,如果沒吃過燒烤,就真的不算來過了涼山。無論哪一種燒烤,都能讓前來光顧的好吃嘴,不枉此行。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燒烤是涼山老百姓的深夜食堂,人們吃的不只是燒烤,更是濃濃的人情味兒,平凡人生裡的酸甜苦辣,在這裡細細密密地鋪展開來。一個城市的市井百態盡顯眼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在涼山吃燒烤除了烤著吃,商家還退出很多新吃法,涮著吃就是其中一種。本報記者 鍾玉成 攝

在西昌,幾乎可以吃到涼山州所有形式的燒烤。西昌本土的竹籤燒烤、冕寧的火盆燒烤、安哈的彝家燒烤、邛海邊的漁家燒烤……每一種燒烤都能代表涼山,每一種燒烤背後,都有一些故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油滋滋的烤牛肉串。


竹籤燒烤

流傳三十多年依然備受歡迎


198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西昌工農兵電影院門口出現一個小小的燒烤攤。一位50多歲的阿姨站在火爐前,一手拿著一大把牛肉串在火上烤,一手拿著一把刷子快速刷油。她穿著乾淨整潔的白色罩衣,頭戴白帽子,腰間圍著一根藍色的布圍裙。

這就是西昌燒烤第一人——劉太婆劉素清。

80年代初期,在改革春風吹遍大地的時代大背景下,全國各地湧現出第一批涉足商界的先行者,發展經濟成了當時最響亮的口號,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澎湃,這股浪潮在中國很多城市引起了連鎖反應,西昌也逐漸冒出了不少像劉素清一樣的個體戶。

劉素清並不是西昌人,她跟隨丈夫從資陽來到涼山支援建設時,還很年輕。先到會理再到西昌,家裡5個兒子,僅靠丈夫一人的工資根本不夠,為了貼補家用,她做過很多事,賣過涼粉,賣過水果,做過小吃……最終,她在工農兵電影院門前支了個攤,賣起了烤串。

那一年,劉素清已經50多歲了。

劉素清是個勤勞的人,吃得起苦受得了累,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寬裕一點,她起早貪黑賣烤串。沒有經驗沒有學過,劉素清憑著自己的巧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做出了讓人口齒留香的烤串。

每天一大清早,她就要去濱河路買牛肉,80年代初期,還沒有濱河路菜市場,殺牛匠把牛拉到東河河灘上,現殺現賣。劉素清挑選好牛肉,就趕回家進行下一個步驟。

不用買其他菜嗎?

是的,劉素清的烤串只有獨一樣——牛肉。

劉素清的烤牛肉和別人不同,她把牛肉煮一下,碼料,再串在自行車輪胎的鋼絲上。牛肉煮過之後,切片,比生牛肉切片更容易,而且視覺上,熟牛肉更大片一些,在烤的時候,也節省時間。僅僅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就充分展現了當時家庭主婦的精明和幹練。

天一黑,劉素清的生意就來了,食客很快排起了隊,她笑眯眯地加快了手中的扇子,把火扇旺一點。肉烤好了,劉素清快速遞給客人一張裁好的紙片,然後把烤肉刷到紙片上,她把鋼絲放回菜籃子裡,隔天再用。

食客便一手攤著紙包牛肉,一手拿著吃。箇中滋味,怕是隻有在那個年月嘗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麼珍貴。

此後,劉素清的烤牛肉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西昌城,幾乎沒人不知道工農兵電影院門口那個賣牛肉串的阿姨。5分錢一串的烤牛肉串,成了80年代青年們記憶裡不滅的烙印,改變了那一代人傳統的美食觀。

一年後,劉素清的攤子上多了一道菜——烤牛筋。再後來,劉素清為了方便食客,把鐵絲籤籤換成了竹子籤籤。

至今,西昌城的燒烤店包羅萬象,但幾乎家家都有一道烤牛筋,這道燒烤的原創者,其實就是劉素清。

90年代初,60多歲的劉素清把手藝傳給了兒子楊建國。

楊建國把攤子擺在了當時的人民電影院門口,也就是今天的步行街路口。當時還有另外一個老婆婆也在賣烤串。為了讓食客們區分,楊建國為自家的燒烤攤取了一個名字——劉太婆烤肉。肉串從5分錢漲到2毛錢一串。

“我們家是外地人,在我們老家,喊老太太都是太婆,想來想去,就乾脆點叫劉太婆烤肉,簡單明瞭。”就這樣,劉太婆這個熟悉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時光穿梭,西昌的燒烤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劉太婆烤肉店曾經歇業十年,當人們以為昔日的老味道已經離開了歷史舞臺時,它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中。

2015年最後一天,楊建國和二哥在勝利北路路口找了間鋪子,重新把母親的招牌掛了起來。信息發達的今天,劉太婆烤肉又回來了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每天店裡座無虛席。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燒烤方式,烤盤、鐵板、鐵網、長條形爐架,烤串……燒烤所具有的文化屬性,是它包含的物質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對慣常飲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則受到人類遠祖在漁獵時代的飲食記憶符碼的認同。

在今天,也沒有什麼能夠比最初的籤籤燒烤更能讓人記住那個年代的故事。事實上,燒烤出現80年代老百姓生活水平步入一個新臺階的階段,產生的效應是一種形式與味覺的誘惑。

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個節目《人生一串》的旁白說:“所有的美食吃到最後,如果僅僅是食物,它可能都有點寡淡,餘味不足。一定要吃出人味,吃出情意來。”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外焦裡嫩的烤小豬兒肉


彝家燒烤

火辣辣的原生態滋味


在安哈,一年四季都有不少人衝著彝家燒烤前來遊玩。村民們抓住商機,開起了農家樂,把彝家最地道的滋味獻給四方賓客。

其實在涼山,幾乎每個地方都能吃到最具原生態的彝家燒烤。彝家燒烤的特點,就是粗獷、原始。

彝家燒烤的當家食材以小豬肉和跑山雞為主。小豬兒,一定要選用當地的烏金豬才算是最正宗的彝家味道。跑山雞,當然就是在山裡散養的雞了,看起來就雄赳赳氣昂昂的,肉質結實彈牙,口感鮮嫩。彝家燒烤能夠贏得顧客的讚譽,就在於小豬肉的處理手法粗獷,連皮帶骨剁成大塊,再加上最簡單的調料,就能上火烤了,雞的處理方式也差不多。

彝家燒烤,最原始的吃法,直接將肉丟到碳火上,翻幾個面就夾出來,拍拍灰直接吃。這種烤肉烤得皮焦肉柴,失掉了肉的真味。於是,人們又用網架來燒烤。小豬兒肉油薄,這種烤法雖然告別了煙熏火燎,但鮮嫩的小豬兒肉容易粘在網架上。後來,人們又找到了改善的方法,邊烤邊刷點油,烤出來的肉,皮脆肉香,滋味十足。如今,很多人的做法是,在烤之前,就把油和肉拌勻,省去了一直刷油的麻煩。把肉烤到表皮金黃,外焦裡嫩,滋滋冒油,吃的時候搭配特製的辣椒麵、黃豆麵一起吃,耐人尋味。

比起火盆燒烤,原生態彝家燒烤的樣式顯得簡單,沒有油爆爆的小腸、鮮香四溢的腦花兒、錫紙烤魚、烤茄子這些選擇,一般只有小豬兒肉、雞肉和一點簡單的素菜。

要說涼山哪一個地方的彝家燒烤最正宗,其實沒有可比性。各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吃法,昭覺人用打過霜的蓮花白包肉吃,鮮甜的蓮花白能減少烤肉的油膩,吃起了口味獨特;西昌人用生菜包肉吃,翠綠的生菜包上烤肉,光是看著就有食慾。

在涼山,吃燒烤是不分四季的,哪怕是酷暑難耐的盛夏,燒烤店裡也是煙熏火燎一片,人聲鼎沸,一個煙火裡的江湖世界,給人們的夜生活,帶來了另一種活色生香的畫面。

來到涼山,如果沒吃過燒烤,就真的不算來過了涼山。無論哪一種燒烤,都能讓前來光顧的好吃嘴,不枉此行。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油爆爆的烤小腸



火盆燒烤

起源於冕寧發展於西昌


涼山人很懂生活,也很懂燒烤。吃的人懂得欣賞,做的人懂得求變。

正因為如此,燒烤在涼山每個角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老闆不斷推陳出新翻出新花樣,跟上了時代的腳步迎合了現代人的需求。但永恆不變的是,生活裡必須要有燒烤。

這是一種對燒烤從一而終的情結。

西昌美食家協會會長廖毅曾經說,火盆燒烤源於冕寧,發展於西昌。其實,追根溯源的話,火盆燒烤應該說是從彝族人的飲食習慣演變而來。彝人離不開火,也善於用火,即使是圍坐在火盆邊拉家常,也不會讓火空著,他們把洋芋、包穀、肉食、蕎饃饃放入火盆裡烘烤,作為佐酒的美食。後來,這種飲食模式,脫胎換骨,演變成現在的火盆燒烤。

華燈初上,幾乎每個縣都會有一條熱鬧喧譁的小街小巷,隱藏著各種煙熏火燎的燒烤攤,形形色色的人在燒烤攤上或相識或重逢,酒肉中穿插著故事,煙火裡衍生出江湖。

涼山的火盆燒烤,不計其數,形式多樣,滋味不一。特別是西昌,簡直可以說匯聚了全州各地的特色火盆燒烤。航天路、文匯路、西部村寨以及大樹子附近,都是火盆燒烤的聚集地。

西昌的火盆燒烤雖多,但家家味道都獨一無二,這取決於用心做燒烤的西昌人。這些人,有的已經賣了20多年燒烤,有著深厚的功底,有的初出茅廬,卻也有自己的獨門祕方。最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如何在煙熏火燎中,把燒烤經營成生活。

西昌的燒烤,是從晚飯開始,可以吃到宵夜的。

夜幕降臨的時候,好吃嘴們便開始預定燒烤。在西昌,很多燒烤店都已經賣出了自己的品牌,例如小二燒烤、周大鬍子、小米燒烤等等。人們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在豐富多樣的燒烤裡,選擇適合自己的。

位於柳樹林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宏姐從每天下午開始忙碌到半夜。她的“宏姐燒烤”,以食材新鮮、味道鮮香麻辣吸引了不少老顧客。

宏姐可以說是西昌第一批賣燒烤的人。90年代初,宏姐還是410工廠的一名工人,家裡生活條件還算不錯。就在這個時候,宏姐在長安街擺了個攤,賣起了燒烤。

同事們都在調侃宏姐,有了工資還不夠,還要賺外快。而家裡人也對她的行為表示不理解,認為在街邊擺攤,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我才不覺得,我靠自己的勞動掙錢,有什麼好笑的,我不坑蒙拐騙,有什麼丟臉的,我就是想自己做點事,讓生活更好。”

一個小爐子,一張網,一點食材,成了宏姐最初的燒烤攤。那時候的燒烤,不是今天的串燒也不是火盆燒烤,就是客人點什麼菜,宏姐就烤什麼菜,小腸2毛錢一節,洋芋2毛錢一盤。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燒烤是一種新鮮的嘗試,兜裡有點散錢,都會去嘗一下味道。宏姐的燒烤生意不錯,每天能賺幾個小錢。

好景不長,2001年,宏姐下崗了。和她一起下崗的職工多不勝數,很多人為了家裡的生計愁眉不展。而此時的宏姐,不急不躁,全職做起了燒烤生意,把燒烤攤擺在了410路口。

宏姐說她做燒烤,並不只圖錢,一旦家裡有什麼事,她可以馬上結束生意,去照顧家裡。也正因為如此,宏姐的燒烤攤開開停停,但她的燒烤味道,卻深入人心,讓很多人都記住了她。

時光一晃,到了2016年,孩子已經長大,家裡也沒有什麼需要自己照顧的了,宏姐又開始掛心自己的燒烤。於是,她在柳樹林找了一個店鋪,重新支起了她的燒烤攤。

店裡的所有事情,從食材、到調料再到衛生,都是宏姐親自把關。很多老顧客聽說宏姐的燒烤又開張了,又尋味找來。

“在我的眼裡,燒烤和生活是分不開的,燒烤也是我社交的一部分,我喜歡和我的顧客成為朋友,我也喜歡看到他們吃了燒烤後滿意的樣子,他們開心,我也開心,就夠了。”


"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房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燒烤是涼山老百姓的深夜食堂,人們吃的不只是燒烤,更是濃濃的人情味兒,平凡人生裡的酸甜苦辣,在這裡細細密密地鋪展開來。一個城市的市井百態盡顯眼前。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涼山燒烤也在經歷著不斷演變,最終,它以獨有的氣質和深刻的內涵,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給食客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給老闆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在涼山吃燒烤除了烤著吃,商家還退出很多新吃法,涮著吃就是其中一種。本報記者 鍾玉成 攝

在西昌,幾乎可以吃到涼山州所有形式的燒烤。西昌本土的竹籤燒烤、冕寧的火盆燒烤、安哈的彝家燒烤、邛海邊的漁家燒烤……每一種燒烤都能代表涼山,每一種燒烤背後,都有一些故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油滋滋的烤牛肉串。


竹籤燒烤

流傳三十多年依然備受歡迎


198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西昌工農兵電影院門口出現一個小小的燒烤攤。一位50多歲的阿姨站在火爐前,一手拿著一大把牛肉串在火上烤,一手拿著一把刷子快速刷油。她穿著乾淨整潔的白色罩衣,頭戴白帽子,腰間圍著一根藍色的布圍裙。

這就是西昌燒烤第一人——劉太婆劉素清。

80年代初期,在改革春風吹遍大地的時代大背景下,全國各地湧現出第一批涉足商界的先行者,發展經濟成了當時最響亮的口號,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湧澎湃,這股浪潮在中國很多城市引起了連鎖反應,西昌也逐漸冒出了不少像劉素清一樣的個體戶。

劉素清並不是西昌人,她跟隨丈夫從資陽來到涼山支援建設時,還很年輕。先到會理再到西昌,家裡5個兒子,僅靠丈夫一人的工資根本不夠,為了貼補家用,她做過很多事,賣過涼粉,賣過水果,做過小吃……最終,她在工農兵電影院門前支了個攤,賣起了烤串。

那一年,劉素清已經50多歲了。

劉素清是個勤勞的人,吃得起苦受得了累,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寬裕一點,她起早貪黑賣烤串。沒有經驗沒有學過,劉素清憑著自己的巧手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做出了讓人口齒留香的烤串。

每天一大清早,她就要去濱河路買牛肉,80年代初期,還沒有濱河路菜市場,殺牛匠把牛拉到東河河灘上,現殺現賣。劉素清挑選好牛肉,就趕回家進行下一個步驟。

不用買其他菜嗎?

是的,劉素清的烤串只有獨一樣——牛肉。

劉素清的烤牛肉和別人不同,她把牛肉煮一下,碼料,再串在自行車輪胎的鋼絲上。牛肉煮過之後,切片,比生牛肉切片更容易,而且視覺上,熟牛肉更大片一些,在烤的時候,也節省時間。僅僅是這麼一個小細節,就充分展現了當時家庭主婦的精明和幹練。

天一黑,劉素清的生意就來了,食客很快排起了隊,她笑眯眯地加快了手中的扇子,把火扇旺一點。肉烤好了,劉素清快速遞給客人一張裁好的紙片,然後把烤肉刷到紙片上,她把鋼絲放回菜籃子裡,隔天再用。

食客便一手攤著紙包牛肉,一手拿著吃。箇中滋味,怕是隻有在那個年月嘗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麼珍貴。

此後,劉素清的烤牛肉一傳十十傳百,整個西昌城,幾乎沒人不知道工農兵電影院門口那個賣牛肉串的阿姨。5分錢一串的烤牛肉串,成了80年代青年們記憶裡不滅的烙印,改變了那一代人傳統的美食觀。

一年後,劉素清的攤子上多了一道菜——烤牛筋。再後來,劉素清為了方便食客,把鐵絲籤籤換成了竹子籤籤。

至今,西昌城的燒烤店包羅萬象,但幾乎家家都有一道烤牛筋,這道燒烤的原創者,其實就是劉素清。

90年代初,60多歲的劉素清把手藝傳給了兒子楊建國。

楊建國把攤子擺在了當時的人民電影院門口,也就是今天的步行街路口。當時還有另外一個老婆婆也在賣烤串。為了讓食客們區分,楊建國為自家的燒烤攤取了一個名字——劉太婆烤肉。肉串從5分錢漲到2毛錢一串。

“我們家是外地人,在我們老家,喊老太太都是太婆,想來想去,就乾脆點叫劉太婆烤肉,簡單明瞭。”就這樣,劉太婆這個熟悉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時光穿梭,西昌的燒烤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劉太婆烤肉店曾經歇業十年,當人們以為昔日的老味道已經離開了歷史舞臺時,它又再次出現在大家的眼中。

2015年最後一天,楊建國和二哥在勝利北路路口找了間鋪子,重新把母親的招牌掛了起來。信息發達的今天,劉太婆烤肉又回來了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每天店裡座無虛席。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燒烤方式,烤盤、鐵板、鐵網、長條形爐架,烤串……燒烤所具有的文化屬性,是它包含的物質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對慣常飲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則受到人類遠祖在漁獵時代的飲食記憶符碼的認同。

在今天,也沒有什麼能夠比最初的籤籤燒烤更能讓人記住那個年代的故事。事實上,燒烤出現80年代老百姓生活水平步入一個新臺階的階段,產生的效應是一種形式與味覺的誘惑。

前段時間很火的一個節目《人生一串》的旁白說:“所有的美食吃到最後,如果僅僅是食物,它可能都有點寡淡,餘味不足。一定要吃出人味,吃出情意來。”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外焦裡嫩的烤小豬兒肉


彝家燒烤

火辣辣的原生態滋味


在安哈,一年四季都有不少人衝著彝家燒烤前來遊玩。村民們抓住商機,開起了農家樂,把彝家最地道的滋味獻給四方賓客。

其實在涼山,幾乎每個地方都能吃到最具原生態的彝家燒烤。彝家燒烤的特點,就是粗獷、原始。

彝家燒烤的當家食材以小豬肉和跑山雞為主。小豬兒,一定要選用當地的烏金豬才算是最正宗的彝家味道。跑山雞,當然就是在山裡散養的雞了,看起來就雄赳赳氣昂昂的,肉質結實彈牙,口感鮮嫩。彝家燒烤能夠贏得顧客的讚譽,就在於小豬肉的處理手法粗獷,連皮帶骨剁成大塊,再加上最簡單的調料,就能上火烤了,雞的處理方式也差不多。

彝家燒烤,最原始的吃法,直接將肉丟到碳火上,翻幾個面就夾出來,拍拍灰直接吃。這種烤肉烤得皮焦肉柴,失掉了肉的真味。於是,人們又用網架來燒烤。小豬兒肉油薄,這種烤法雖然告別了煙熏火燎,但鮮嫩的小豬兒肉容易粘在網架上。後來,人們又找到了改善的方法,邊烤邊刷點油,烤出來的肉,皮脆肉香,滋味十足。如今,很多人的做法是,在烤之前,就把油和肉拌勻,省去了一直刷油的麻煩。把肉烤到表皮金黃,外焦裡嫩,滋滋冒油,吃的時候搭配特製的辣椒麵、黃豆麵一起吃,耐人尋味。

比起火盆燒烤,原生態彝家燒烤的樣式顯得簡單,沒有油爆爆的小腸、鮮香四溢的腦花兒、錫紙烤魚、烤茄子這些選擇,一般只有小豬兒肉、雞肉和一點簡單的素菜。

要說涼山哪一個地方的彝家燒烤最正宗,其實沒有可比性。各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吃法,昭覺人用打過霜的蓮花白包肉吃,鮮甜的蓮花白能減少烤肉的油膩,吃起了口味獨特;西昌人用生菜包肉吃,翠綠的生菜包上烤肉,光是看著就有食慾。

在涼山,吃燒烤是不分四季的,哪怕是酷暑難耐的盛夏,燒烤店裡也是煙熏火燎一片,人聲鼎沸,一個煙火裡的江湖世界,給人們的夜生活,帶來了另一種活色生香的畫面。

來到涼山,如果沒吃過燒烤,就真的不算來過了涼山。無論哪一種燒烤,都能讓前來光顧的好吃嘴,不枉此行。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油爆爆的烤小腸



火盆燒烤

起源於冕寧發展於西昌


涼山人很懂生活,也很懂燒烤。吃的人懂得欣賞,做的人懂得求變。

正因為如此,燒烤在涼山每個角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老闆不斷推陳出新翻出新花樣,跟上了時代的腳步迎合了現代人的需求。但永恆不變的是,生活裡必須要有燒烤。

這是一種對燒烤從一而終的情結。

西昌美食家協會會長廖毅曾經說,火盆燒烤源於冕寧,發展於西昌。其實,追根溯源的話,火盆燒烤應該說是從彝族人的飲食習慣演變而來。彝人離不開火,也善於用火,即使是圍坐在火盆邊拉家常,也不會讓火空著,他們把洋芋、包穀、肉食、蕎饃饃放入火盆裡烘烤,作為佐酒的美食。後來,這種飲食模式,脫胎換骨,演變成現在的火盆燒烤。

華燈初上,幾乎每個縣都會有一條熱鬧喧譁的小街小巷,隱藏著各種煙熏火燎的燒烤攤,形形色色的人在燒烤攤上或相識或重逢,酒肉中穿插著故事,煙火裡衍生出江湖。

涼山的火盆燒烤,不計其數,形式多樣,滋味不一。特別是西昌,簡直可以說匯聚了全州各地的特色火盆燒烤。航天路、文匯路、西部村寨以及大樹子附近,都是火盆燒烤的聚集地。

西昌的火盆燒烤雖多,但家家味道都獨一無二,這取決於用心做燒烤的西昌人。這些人,有的已經賣了20多年燒烤,有著深厚的功底,有的初出茅廬,卻也有自己的獨門祕方。最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如何在煙熏火燎中,把燒烤經營成生活。

西昌的燒烤,是從晚飯開始,可以吃到宵夜的。

夜幕降臨的時候,好吃嘴們便開始預定燒烤。在西昌,很多燒烤店都已經賣出了自己的品牌,例如小二燒烤、周大鬍子、小米燒烤等等。人們根據自己的口感喜好,在豐富多樣的燒烤裡,選擇適合自己的。

位於柳樹林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宏姐從每天下午開始忙碌到半夜。她的“宏姐燒烤”,以食材新鮮、味道鮮香麻辣吸引了不少老顧客。

宏姐可以說是西昌第一批賣燒烤的人。90年代初,宏姐還是410工廠的一名工人,家裡生活條件還算不錯。就在這個時候,宏姐在長安街擺了個攤,賣起了燒烤。

同事們都在調侃宏姐,有了工資還不夠,還要賺外快。而家裡人也對她的行為表示不理解,認為在街邊擺攤,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我才不覺得,我靠自己的勞動掙錢,有什麼好笑的,我不坑蒙拐騙,有什麼丟臉的,我就是想自己做點事,讓生活更好。”

一個小爐子,一張網,一點食材,成了宏姐最初的燒烤攤。那時候的燒烤,不是今天的串燒也不是火盆燒烤,就是客人點什麼菜,宏姐就烤什麼菜,小腸2毛錢一節,洋芋2毛錢一盤。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說,燒烤是一種新鮮的嘗試,兜裡有點散錢,都會去嘗一下味道。宏姐的燒烤生意不錯,每天能賺幾個小錢。

好景不長,2001年,宏姐下崗了。和她一起下崗的職工多不勝數,很多人為了家裡的生計愁眉不展。而此時的宏姐,不急不躁,全職做起了燒烤生意,把燒烤攤擺在了410路口。

宏姐說她做燒烤,並不只圖錢,一旦家裡有什麼事,她可以馬上結束生意,去照顧家裡。也正因為如此,宏姐的燒烤攤開開停停,但她的燒烤味道,卻深入人心,讓很多人都記住了她。

時光一晃,到了2016年,孩子已經長大,家裡也沒有什麼需要自己照顧的了,宏姐又開始掛心自己的燒烤。於是,她在柳樹林找了一個店鋪,重新支起了她的燒烤攤。

店裡的所有事情,從食材、到調料再到衛生,都是宏姐親自把關。很多老顧客聽說宏姐的燒烤又開張了,又尋味找來。

“在我的眼裡,燒烤和生活是分不開的,燒烤也是我社交的一部分,我喜歡和我的顧客成為朋友,我也喜歡看到他們吃了燒烤後滿意的樣子,他們開心,我也開心,就夠了。”


涼山尋味記:來涼山吃燒烤 感受火一樣的熱情

鮮嫩可口的烤魚


漁家燒烤

不能錯過的邛海特色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昌人,一定很難忘懷過去乘舟泛湖品嚐燒烤的經歷。

30年前的邛海邊,一排木船等著客人的到來。木船上,放著火爐和烤具,還有新鮮的魚蝦貝類。待到有客上船,兩個漁民一人撐船,一人燒烤,香味隨著海風飄散。

遊船上的燒烤,為了保留水產的鮮,調料幾乎只有鹽、姜蔥蒜。竹籤串起的青蝦,在火上一烤,半透明的身體立即變得鮮紅,只需撒少許鹽,便入口脆香。除此之外,邛海周邊的燒烤攤上,也有不少好吃的傳統美食。將魚片、魚肚分別切片成串烤熟,足夠大的火候,足夠短的時間,充分保持了魚肉的細膩與嫩滑,而整條魚的烤制則用文火慢烤,讓佐料入味。漁家風味的燒烤帶著一點點湖水的腥,讓人感受到最返璞歸真的清新。

小時候看《我的叔叔于勒》,最喜歡裡面在船上吃牡蠣的場景。外國人的吃法很優雅,用手絹擋住,用嘴一吸,牡蠣肉和汁水便滑進嘴裡。在邛海,雖吃不到新鮮的牡蠣,但大大小小的烤貝殼,卻深受大家的歡迎。

用小刀撬開巴掌大的貝殼,把肉切成小塊,連殼放在火上烤,幾分鐘後,河鮮特有的香味四散開來,撒上剁碎的姜蒜和蔥末,少許鹽,一道可口的烤貝殼就可以吃了。貝殼的肉咬起來軟糯細滑,又是另一番滋味。

一邊坐著木船一邊欣賞湖光山色,一邊品嚐著隱藏在山水間的漁家小吃,30年前的西昌人,覺得這就是最愜意的生活。

而如今,環繞邛海的33公里沿線,都能找到最具特色的海鮮燒烤。烤鮮魚、鮮蝦、貝殼、魚肚等特色燒烤備受遊客青睞。新鮮的邛海魚剖開洗淨,碼上簡單的調料,醃製一兩個小時,串上鐵籤,在火上翻烤。微火慢烤出來的魚,最大程度保持了肉質的口感,撒上一點麻辣的調料和蔥花,一條邛海烤魚就可以上桌了。

魚肚在過去,並不受人喜愛,如今卻成了餐桌上頗有身價的菜餚。火鍋店裡,單點一份魚肚,也要花去好幾十塊錢,而在邛海邊的燒烤攤上,幾塊錢就能吃到一串麻辣的烤魚肚。洗淨的魚肚也需提前碼料去腥味,然後串上鐵籤烤,刷上蒜水、薑汁和辣椒麵,分分鐘變成一串香脆可口的美味。

在涼山,無論去到哪裡,都離不開一頓燒烤。無論是哪種燒烤,都是最具本土風味的特色美食,也是熱情好客的涼山人民的一份心意。涼山的燒烤也在不斷與時俱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燒烤文化,讓涼山味道越來越豐富多彩。

來源:涼山日報全媒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