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傾情《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的美食家》原本是1994年開始連載的一部熱門漫畫作品。由於深受讀者的支持,日本東京電視臺將其改編為電視劇。與漫畫版一樣,電視劇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支持。2015年還製作了中國版,因此即使在中國,瞭解這部作品的人可能也很多。

《孤獨的美食家》其實是一部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作品。

該作品的主人公,進口雜貨商井之頭五郎由日本著名演員鬆重豐飾演。故事可以說僅是淡淡的描寫井之頭五郎在工作間隙光顧各類餐飲店就餐的情形。正如“孤獨的美食家”這一劇名,鏡頭裡展現的也始終都是作為中年男性的主人公一個人用餐的情節。而且,與其他美食節目不同,五郎造訪的並非高檔料理店等,大多數都是類似“大眾食堂”(日本指面向大眾、價格親民的飲食店)的餐館。

該劇簡直就像淡淡地描寫一個人就餐情形的紀錄片,沒有戲劇性的情節,只是不斷講述就餐的感想以及當時的心理狀態。而且,五郎也並未講述有關料理的深奧知識。


日本人為何傾情《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的美食家》在韓國國際電視節獲獎, 鬆重豐出席了頒獎儀式。 (KYODO)

雖然如此,該劇卻已形成系列,作為長壽電視節目獲得了熱烈的支持。

那麼,《孤獨的美食家》為何如此受到喜愛呢?

以下是來自粉絲的聲音:

“雖然內容只是大叔吃飯,但這非常有意思”

“我剛好在節食減肥,但這個絕對要看”

“(主人公)確實吃得津津有味。令人慾罷不能”

“我到很晚都不吃東西,等著和鬆重相同的時間吃!”

等等。

其中,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真實感的呼聲強烈。

樸實無華的主人公將食物放在眼前講述的臺詞是令人禁不住說出“這個,的確是這樣!”等的名言,造訪的餐館也讓人明顯感覺彷彿就在身邊,可以隨時下決心說“好,下次我們也去嚐嚐!”。

順便說一下,據稱在劇中出現的餐館並不存在其他美食節目中經常能見到的相互合作關係。全都是製作人員在街頭髮現的店鋪,也就是說,是以觀眾的視角進行的選擇。

選擇哪家餐館的判斷標準只有一個,據說是

——中年男子五郎一個人也能輕鬆進入的店。

五郎對這些餐館的“就餐報告”也非常簡潔。比如,在某餐館吃飯。

“嗯……,嚐了豬肉和肉湯,豬肉有點重複了。下次就點肉湯和米飯就行了”(簡直像在家裡吃飯)

“這個醃菜選對了。醃的程度剛剛好。就著葷菜吃,感覺非常爽口”(在電視節目中講述這麼認真的感想反而讓人感到新鮮)

受歡迎的是烤肉。當然,如果是五郎,則是“一個人吃烤肉”。

“嗯,這肉好吃。感覺這才是好吃的肉”

“哇哦!我簡直變成了人肉火力發電廠了”

“怎麼米飯還不上呀,感覺說到烤肉就該來碗白米飯”

五郎的一個人就餐100%自由,可以盡情地追求吃的樂趣。

《孤獨的美食家》是漫畫和電視劇,但在最近,類似主題的書籍也獲得讀者的支持。那就是日本著名漫畫家東海林sadao的《一個人吃飯的祕訣》(日本名:<ひとりメシの極意>)。其廣告詞是“那麼,吃什麼好呢 就餐還是一個人最佳!”,簡直就是孤獨的美食家。

據稱,東海林尤其關注的是“居酒屋獨享”。

大家一般認為,日本的居酒屋是在下班之後等時候和朋友很多人一起去的地方。學生們的喝酒聚會也經常選擇居酒屋。

“居酒屋獨享”就是一個人毫不介意地坐在那樣的地方喝酒吃東西。由於是一個人,當然是默默喝酒,默默吃東西。點的菜當然是一個人的量。周圍全都是很多人一起吃,最少也是二個人。在這種環境下,一個人默默地吃東西,最初誰都難以保持平靜的心情。

——大家都在吵吵嚷嚷地喝酒,只有一個人在喝的自己會被怎樣看待呢?

——或許會被認為是沒有朋友的寂寞之人。

但是,一旦成為“居酒屋獨享”達人,就會知道其實別人誰都不會注意這樣的事。

一個人如何選酒,點搭配的料理,與店員溝通?對於成年男性來說,這些都是應該知道的事情。一個人去居酒屋,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東海林表示,與一個人就餐的形象最搭的男性或許是已故日本演員高倉健。


日本人為何傾情《孤獨的美食家》?


電影《幸福的黃手帕》中的一場面(C)松竹

在電影《幸福的黃手帕》中,剛剛出獄的勇作(高倉健飾)走進街上的大眾食堂。在所謂的“外面的世界”裡第一次吃飯。

勇作當時點的是“啤酒、拉麵和炸豬排蓋飯”。他非常享受地喝著端上來的啤酒,並一口不停地將拉麵和炸豬排蓋飯吃光。這番樣子令觀眾感到與走出監獄相去甚遠的、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認真和誠實,是訴諸於視覺的非常棒的一段電影情節。順便說一下,高倉健為了拍攝這個鏡頭,曾在拍攝前的數天裡沒有吃東西。

孤獨的美食家、一個人吃飯的祕訣。這些對於迎來老齡化社會的日本人來說,都是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的重要事項。

青樹明子 簡歷


日本人為何傾情《孤獨的美食家》?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