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

廣大吃貨的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出生在清朝,從寧古塔到福建,老百姓都怎麼吃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是誰家的天下,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擁有1316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清代的疆域極其廣闊,居民眾多,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那麼看離我們最近的清代,中國各地的普通百姓又都在吃些什麼?

在帝國遙遠的北方,作為一個流放犯人的所在,寧古塔的自然環境十分嚴苛,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寒地凍,而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他們依靠什麼度日呢!

"

廣大吃貨的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出生在清朝,從寧古塔到福建,老百姓都怎麼吃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是誰家的天下,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擁有1316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清代的疆域極其廣闊,居民眾多,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那麼看離我們最近的清代,中國各地的普通百姓又都在吃些什麼?

在帝國遙遠的北方,作為一個流放犯人的所在,寧古塔的自然環境十分嚴苛,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寒地凍,而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他們依靠什麼度日呢!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東北

在寧古塔康熙以前,麥子是這裡最奢侈的糧食,而普通百姓只能依靠小米度日,因為當地人認為小米吃了能增長力氣才能更好的幹活,同時在寧古塔由於大多數人用的都是木質的餐具,誰家要是有一件瓷器就會被奉為珍寶,由於在極北之地能夠得到的調料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在多紅屯這個地方出產一些蜂蜜,但這些甜食只能是上層人物使用的,其他人見都見不到,而更為重要的食鹽則需要去和當時的朝鮮王國進行交易才能得到。每年的10月份都會有專門的馬隊前往,3000只裡外的破敗的朝鮮王都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跋涉才能夠換回食鹽,而當地的滿人得到食鹽之後就高價賣給漢人,漢人沒有購買能力就只能自己製作酸積水就是將各種蔬菜在霜凍之前細細的切碎,然後放在大缸裡邊用水浸泡,然後再用火烘烤,慢慢的裡邊的蔬菜就變成了江水,也有了一些鹹味,可以稍稍替代食鹽!

"

廣大吃貨的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出生在清朝,從寧古塔到福建,老百姓都怎麼吃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是誰家的天下,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擁有1316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清代的疆域極其廣闊,居民眾多,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那麼看離我們最近的清代,中國各地的普通百姓又都在吃些什麼?

在帝國遙遠的北方,作為一個流放犯人的所在,寧古塔的自然環境十分嚴苛,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寒地凍,而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他們依靠什麼度日呢!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東北

在寧古塔康熙以前,麥子是這裡最奢侈的糧食,而普通百姓只能依靠小米度日,因為當地人認為小米吃了能增長力氣才能更好的幹活,同時在寧古塔由於大多數人用的都是木質的餐具,誰家要是有一件瓷器就會被奉為珍寶,由於在極北之地能夠得到的調料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在多紅屯這個地方出產一些蜂蜜,但這些甜食只能是上層人物使用的,其他人見都見不到,而更為重要的食鹽則需要去和當時的朝鮮王國進行交易才能得到。每年的10月份都會有專門的馬隊前往,3000只裡外的破敗的朝鮮王都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跋涉才能夠換回食鹽,而當地的滿人得到食鹽之後就高價賣給漢人,漢人沒有購買能力就只能自己製作酸積水就是將各種蔬菜在霜凍之前細細的切碎,然後放在大缸裡邊用水浸泡,然後再用火烘烤,慢慢的裡邊的蔬菜就變成了江水,也有了一些鹹味,可以稍稍替代食鹽!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華東

離開遙遠的北方,回到人間天堂般的蘇州,這裡的氣候適宜人們相對生活富足,甚至是乾隆皇帝以為富庶的蘇州人一天要吃五頓飯,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在當時的蘇州,普通人一天也只有三頓飯,早上多食用各種粥類,中午吃上一頓米飯,而晚上把中午剩下的米飯用開水一泡就成了一頓晚餐。之所以蘇州可以傳出五頓飯的謬誤,也是多因為蘇州的飲食太過精緻,在上層人家除了正餐,還會多一些類似下午茶的小食!但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素雅,因為當時的蘇州人喜歡吃多脂肪的肉類以及其他油脂較重的食品,並且在飲食習慣中多習慣用五香粉和大量的綿白糖來儲蓄食物中腥羶的味道。

"

廣大吃貨的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出生在清朝,從寧古塔到福建,老百姓都怎麼吃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是誰家的天下,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擁有1316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清代的疆域極其廣闊,居民眾多,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那麼看離我們最近的清代,中國各地的普通百姓又都在吃些什麼?

在帝國遙遠的北方,作為一個流放犯人的所在,寧古塔的自然環境十分嚴苛,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寒地凍,而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他們依靠什麼度日呢!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東北

在寧古塔康熙以前,麥子是這裡最奢侈的糧食,而普通百姓只能依靠小米度日,因為當地人認為小米吃了能增長力氣才能更好的幹活,同時在寧古塔由於大多數人用的都是木質的餐具,誰家要是有一件瓷器就會被奉為珍寶,由於在極北之地能夠得到的調料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在多紅屯這個地方出產一些蜂蜜,但這些甜食只能是上層人物使用的,其他人見都見不到,而更為重要的食鹽則需要去和當時的朝鮮王國進行交易才能得到。每年的10月份都會有專門的馬隊前往,3000只裡外的破敗的朝鮮王都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跋涉才能夠換回食鹽,而當地的滿人得到食鹽之後就高價賣給漢人,漢人沒有購買能力就只能自己製作酸積水就是將各種蔬菜在霜凍之前細細的切碎,然後放在大缸裡邊用水浸泡,然後再用火烘烤,慢慢的裡邊的蔬菜就變成了江水,也有了一些鹹味,可以稍稍替代食鹽!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華東

離開遙遠的北方,回到人間天堂般的蘇州,這裡的氣候適宜人們相對生活富足,甚至是乾隆皇帝以為富庶的蘇州人一天要吃五頓飯,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在當時的蘇州,普通人一天也只有三頓飯,早上多食用各種粥類,中午吃上一頓米飯,而晚上把中午剩下的米飯用開水一泡就成了一頓晚餐。之所以蘇州可以傳出五頓飯的謬誤,也是多因為蘇州的飲食太過精緻,在上層人家除了正餐,還會多一些類似下午茶的小食!但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素雅,因為當時的蘇州人喜歡吃多脂肪的肉類以及其他油脂較重的食品,並且在飲食習慣中多習慣用五香粉和大量的綿白糖來儲蓄食物中腥羶的味道。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西北

蘇州作為東方的人間天堂,普通人的飲食也略強於內地,而遠在高原之上的藏族同胞,他們的飲食習慣卻大不相同,作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他們的主食自然是青稞,但在青稞所做的糌粑之外,他們還會使用元根和芋頭豌豆所煮成的粥用來當做晚餐,而受制於高原的條件,當地人都會把自己吃飯的碗放在自己的衣服中,吃完飯也不洗碗,而是用舌頭將碗內一點一點的舔食乾淨。

作為遊牧民族葬人喜食犛牛肉,但在他們殺牛的時候是不用刀的,他們會用一根繩子把牛活活的勒死,這樣牛體內的血就不會浪費,他們會隨後將這些牛血取出來,加上鹽和糌粑,均勻之後放到牛的大小腸之中,類似於中原地區的血灌腸,然後放在水中稍微煮一煮,這就是他們的美味,也是他們饋贈親友的佳品!因為藏人信仰堅定,所以他們並不吃水中的魚類和天上的鳥類。因為西藏人崇尚為死去的人舉行水葬和天葬,而與和鳥都會食用這些屍體,所以他們認為吃了這些動物就是間接地吃了自己親人的肉,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寧肯捉一些其他的野獸食用,也絕不會去聖湖中捕食魚類。

"

廣大吃貨的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出生在清朝,從寧古塔到福建,老百姓都怎麼吃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是誰家的天下,對於老百姓來說,能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個擁有1316萬平方公里的國家,清代的疆域極其廣闊,居民眾多,各地的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那麼看離我們最近的清代,中國各地的普通百姓又都在吃些什麼?

在帝國遙遠的北方,作為一個流放犯人的所在,寧古塔的自然環境十分嚴苛,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寒地凍,而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他們依靠什麼度日呢!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東北

在寧古塔康熙以前,麥子是這裡最奢侈的糧食,而普通百姓只能依靠小米度日,因為當地人認為小米吃了能增長力氣才能更好的幹活,同時在寧古塔由於大多數人用的都是木質的餐具,誰家要是有一件瓷器就會被奉為珍寶,由於在極北之地能夠得到的調料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在多紅屯這個地方出產一些蜂蜜,但這些甜食只能是上層人物使用的,其他人見都見不到,而更為重要的食鹽則需要去和當時的朝鮮王國進行交易才能得到。每年的10月份都會有專門的馬隊前往,3000只裡外的破敗的朝鮮王都經過將近兩個月的跋涉才能夠換回食鹽,而當地的滿人得到食鹽之後就高價賣給漢人,漢人沒有購買能力就只能自己製作酸積水就是將各種蔬菜在霜凍之前細細的切碎,然後放在大缸裡邊用水浸泡,然後再用火烘烤,慢慢的裡邊的蔬菜就變成了江水,也有了一些鹹味,可以稍稍替代食鹽!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華東

離開遙遠的北方,回到人間天堂般的蘇州,這裡的氣候適宜人們相對生活富足,甚至是乾隆皇帝以為富庶的蘇州人一天要吃五頓飯,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在當時的蘇州,普通人一天也只有三頓飯,早上多食用各種粥類,中午吃上一頓米飯,而晚上把中午剩下的米飯用開水一泡就成了一頓晚餐。之所以蘇州可以傳出五頓飯的謬誤,也是多因為蘇州的飲食太過精緻,在上層人家除了正餐,還會多一些類似下午茶的小食!但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素雅,因為當時的蘇州人喜歡吃多脂肪的肉類以及其他油脂較重的食品,並且在飲食習慣中多習慣用五香粉和大量的綿白糖來儲蓄食物中腥羶的味道。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西北

蘇州作為東方的人間天堂,普通人的飲食也略強於內地,而遠在高原之上的藏族同胞,他們的飲食習慣卻大不相同,作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他們的主食自然是青稞,但在青稞所做的糌粑之外,他們還會使用元根和芋頭豌豆所煮成的粥用來當做晚餐,而受制於高原的條件,當地人都會把自己吃飯的碗放在自己的衣服中,吃完飯也不洗碗,而是用舌頭將碗內一點一點的舔食乾淨。

作為遊牧民族葬人喜食犛牛肉,但在他們殺牛的時候是不用刀的,他們會用一根繩子把牛活活的勒死,這樣牛體內的血就不會浪費,他們會隨後將這些牛血取出來,加上鹽和糌粑,均勻之後放到牛的大小腸之中,類似於中原地區的血灌腸,然後放在水中稍微煮一煮,這就是他們的美味,也是他們饋贈親友的佳品!因為藏人信仰堅定,所以他們並不吃水中的魚類和天上的鳥類。因為西藏人崇尚為死去的人舉行水葬和天葬,而與和鳥都會食用這些屍體,所以他們認為吃了這些動物就是間接地吃了自己親人的肉,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寧肯捉一些其他的野獸食用,也絕不會去聖湖中捕食魚類。

穿越到清朝,你還能吃的慣家鄉飯嗎?

東南

離開了深居內陸的青藏高原,來到東南沿海地區,我們會發現居住在這裡的福建人飲食習慣也很獨特,由於臨近大海,福建人喜歡食用蝦油,並且覺得食物要有一些腥味才夠好吃!並且在福建人們喜歡吃大公雞,他們認為母雞的營養不及公雞的1/3,尤其是在小孩出完水痘之後,福建人都會讓孩子們多多食用公雞。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福建的人們當然更多依賴大海的饋贈。福建當地人喜歡吃一種叫蝦菇的東西,學名叫螳螂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皮皮蝦,由於在當地很容易得到,所以用大蔥和白酒烹煮之後就是普通百姓的一道美食,而在福建還有一種非常神奇的海產,在當地人口中很是珍貴!在福建馬江地區有一種綠色的多足的類似於蜈蚣的動物,長約一寸,當地人用油炸過之後家園辦好就是一道美味,而且由於這個東西只在每年秋分和春分前後三天才有,所以當地人很是珍惜最奇特的傳說,這種海產第一次吃的人會全身浮腫,而下一次再吃就不會了。

中國各地地理位置不同,所以活在各地的居民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但無論是清代還是現代食物帶給我們所有人的滿足感都是一樣的,雖然世界上有很多美食,但是屬於自己家鄉的味道才是最熟悉最溫暖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