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食子

文 | 王族

今人所享食物,名字中帶“西”和“胡”字的,大多來自西域,譬如西瓜、西紅柿、西芹、胡蘿蔔、胡麻、胡桃、胡椒等等,不一而足。古代西域,遊牧民族隨季節遷移,逐水草而居,亦一路尋找食物,創造出了不少延續至今的美食。

回族在這方面亦很突出,曾聽人說,回族人之所以叫回族,是因為一直想回到故鄉去,無奈已走得太遠,遂用一個“回”字寄託諸多情感。

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回族人在走動中,善創美食的才智被激發,便一路走一路創造美食,不僅吃得好,也美化了生活。

另有一現象,中國不同地區的食物千變萬化,北方的在南方不一定受歡迎,南方的在北方有時候站不住腳,但回族人創造的美食卻貫穿南北,從福建到新疆,不論是海邊還是沙漠中,其美食風格始終不變。

譬如一種指甲蓋大小的麵食,新疆回民稱“麻食子”,四川回民則稱“次面子”。探究其由來,卻一直要追溯到元代,當時的回族人便食用這種食品,喚作“禿禿麻食”。麻食子就是保留“禿禿麻食”的尾音,慢慢演變而來的。

"

麻食子

文 | 王族

今人所享食物,名字中帶“西”和“胡”字的,大多來自西域,譬如西瓜、西紅柿、西芹、胡蘿蔔、胡麻、胡桃、胡椒等等,不一而足。古代西域,遊牧民族隨季節遷移,逐水草而居,亦一路尋找食物,創造出了不少延續至今的美食。

回族在這方面亦很突出,曾聽人說,回族人之所以叫回族,是因為一直想回到故鄉去,無奈已走得太遠,遂用一個“回”字寄託諸多情感。

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回族人在走動中,善創美食的才智被激發,便一路走一路創造美食,不僅吃得好,也美化了生活。

另有一現象,中國不同地區的食物千變萬化,北方的在南方不一定受歡迎,南方的在北方有時候站不住腳,但回族人創造的美食卻貫穿南北,從福建到新疆,不論是海邊還是沙漠中,其美食風格始終不變。

譬如一種指甲蓋大小的麵食,新疆回民稱“麻食子”,四川回民則稱“次面子”。探究其由來,卻一直要追溯到元代,當時的回族人便食用這種食品,喚作“禿禿麻食”。麻食子就是保留“禿禿麻食”的尾音,慢慢演變而來的。

散文丨王族:麻食子

我第一次見麻食子,覺得是面片的一種,經人介紹才知雖然也是用面做的,卻並非面片。待吃下幾口,才覺出面柔韌,湯味道鮮美。好吃便要弄清楚由來,細看那一碗麻食子,湯汁是西紅柿、綠菜、番茄組合成的顏色,面的大小、薄厚、長短與面片相似,看著看著便垂涎欲滴,幾口吃得滿嘴生津,滋味分外不同。

後來瞭解到麻食子多用蕎麥麵製作,人們將蕎麥麵用鹽水和成麵糰,搓成小拇指粗的麵條,再掐成指甲蓋大的疙瘩,放在草帽邊沿上搓成面擲兒,突出其好看的花紋。等煮熟後撈入碗中,澆上羊肉臊子湯。也有人將蕎麥麵團搓成筷子粗的條狀,煮熟後撈出控淨水分,搭炒鍋放香油、羊肉丁、蔥、蒜等爆炒,再放入麻食子炒三至五分鐘,便可起鍋食用。

麻食子與忽必烈有關,當時戰爭頻繁,忽必烈把孫子阿南答寄養在寧夏固原一回民家中。若干年後戰爭結束了,忽必烈到固原去找阿南答。一天,經過一座山時突降大雨,忽必烈到窯洞中避雨。窯洞中住一位叫索哈里的回族牧羊老人,忽必烈走得又累又餓,索哈里很窮,苦於沒有吃食招待客人。他急中生智,用蕎麥麵和成麵糰,搓成筷子粗的條狀,掐成蠶豆大的面劑子,放在草帽邊上,搓出內空外花的面卷兒,在鍋中煮熟後撈出,拌以鹽、醋、油和苦菜,窯洞中便瀰漫一股清香味道。忽必烈連吃三碗,問這飯叫什麼?索哈里答曰不知道。這時從外面飛進一隻麻雀,索哈里脫口說就叫“麻食子”吧!忽必烈點頭稱是,從此,麻食子一名被傳開。

"

麻食子

文 | 王族

今人所享食物,名字中帶“西”和“胡”字的,大多來自西域,譬如西瓜、西紅柿、西芹、胡蘿蔔、胡麻、胡桃、胡椒等等,不一而足。古代西域,遊牧民族隨季節遷移,逐水草而居,亦一路尋找食物,創造出了不少延續至今的美食。

回族在這方面亦很突出,曾聽人說,回族人之所以叫回族,是因為一直想回到故鄉去,無奈已走得太遠,遂用一個“回”字寄託諸多情感。

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回族人在走動中,善創美食的才智被激發,便一路走一路創造美食,不僅吃得好,也美化了生活。

另有一現象,中國不同地區的食物千變萬化,北方的在南方不一定受歡迎,南方的在北方有時候站不住腳,但回族人創造的美食卻貫穿南北,從福建到新疆,不論是海邊還是沙漠中,其美食風格始終不變。

譬如一種指甲蓋大小的麵食,新疆回民稱“麻食子”,四川回民則稱“次面子”。探究其由來,卻一直要追溯到元代,當時的回族人便食用這種食品,喚作“禿禿麻食”。麻食子就是保留“禿禿麻食”的尾音,慢慢演變而來的。

散文丨王族:麻食子

我第一次見麻食子,覺得是面片的一種,經人介紹才知雖然也是用面做的,卻並非面片。待吃下幾口,才覺出面柔韌,湯味道鮮美。好吃便要弄清楚由來,細看那一碗麻食子,湯汁是西紅柿、綠菜、番茄組合成的顏色,面的大小、薄厚、長短與面片相似,看著看著便垂涎欲滴,幾口吃得滿嘴生津,滋味分外不同。

後來瞭解到麻食子多用蕎麥麵製作,人們將蕎麥麵用鹽水和成麵糰,搓成小拇指粗的麵條,再掐成指甲蓋大的疙瘩,放在草帽邊沿上搓成面擲兒,突出其好看的花紋。等煮熟後撈入碗中,澆上羊肉臊子湯。也有人將蕎麥麵團搓成筷子粗的條狀,煮熟後撈出控淨水分,搭炒鍋放香油、羊肉丁、蔥、蒜等爆炒,再放入麻食子炒三至五分鐘,便可起鍋食用。

麻食子與忽必烈有關,當時戰爭頻繁,忽必烈把孫子阿南答寄養在寧夏固原一回民家中。若干年後戰爭結束了,忽必烈到固原去找阿南答。一天,經過一座山時突降大雨,忽必烈到窯洞中避雨。窯洞中住一位叫索哈里的回族牧羊老人,忽必烈走得又累又餓,索哈里很窮,苦於沒有吃食招待客人。他急中生智,用蕎麥麵和成麵糰,搓成筷子粗的條狀,掐成蠶豆大的面劑子,放在草帽邊上,搓出內空外花的面卷兒,在鍋中煮熟後撈出,拌以鹽、醋、油和苦菜,窯洞中便瀰漫一股清香味道。忽必烈連吃三碗,問這飯叫什麼?索哈里答曰不知道。這時從外面飛進一隻麻雀,索哈里脫口說就叫“麻食子”吧!忽必烈點頭稱是,從此,麻食子一名被傳開。

散文丨王族:麻食子

寫此類文章,一直拒絕傳說,但上面的故事並不是傳說,而是歷史,所以費一點筆墨記下,是對久遠時間的打撈。

打撈出美食的歷史,味道也許會更好?

曾在新疆一回族人家遇一事,男主人吃麻食子之前,端碗向遠處張望,正是麥收季節,有很多人在麥地中忙碌,他吃完一碗麻食子,便要去忙了。他低聲嘀咕了幾句,前面的幾句模糊,但後面的一句我聽得很清楚:又賜我們一年收成,吃上麻食子的人,是有福的人。

感激,或許亦與麻食子歷史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心清晰可見。

"

麻食子

文 | 王族

今人所享食物,名字中帶“西”和“胡”字的,大多來自西域,譬如西瓜、西紅柿、西芹、胡蘿蔔、胡麻、胡桃、胡椒等等,不一而足。古代西域,遊牧民族隨季節遷移,逐水草而居,亦一路尋找食物,創造出了不少延續至今的美食。

回族在這方面亦很突出,曾聽人說,回族人之所以叫回族,是因為一直想回到故鄉去,無奈已走得太遠,遂用一個“回”字寄託諸多情感。

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回族人在走動中,善創美食的才智被激發,便一路走一路創造美食,不僅吃得好,也美化了生活。

另有一現象,中國不同地區的食物千變萬化,北方的在南方不一定受歡迎,南方的在北方有時候站不住腳,但回族人創造的美食卻貫穿南北,從福建到新疆,不論是海邊還是沙漠中,其美食風格始終不變。

譬如一種指甲蓋大小的麵食,新疆回民稱“麻食子”,四川回民則稱“次面子”。探究其由來,卻一直要追溯到元代,當時的回族人便食用這種食品,喚作“禿禿麻食”。麻食子就是保留“禿禿麻食”的尾音,慢慢演變而來的。

散文丨王族:麻食子

我第一次見麻食子,覺得是面片的一種,經人介紹才知雖然也是用面做的,卻並非面片。待吃下幾口,才覺出面柔韌,湯味道鮮美。好吃便要弄清楚由來,細看那一碗麻食子,湯汁是西紅柿、綠菜、番茄組合成的顏色,面的大小、薄厚、長短與面片相似,看著看著便垂涎欲滴,幾口吃得滿嘴生津,滋味分外不同。

後來瞭解到麻食子多用蕎麥麵製作,人們將蕎麥麵用鹽水和成麵糰,搓成小拇指粗的麵條,再掐成指甲蓋大的疙瘩,放在草帽邊沿上搓成面擲兒,突出其好看的花紋。等煮熟後撈入碗中,澆上羊肉臊子湯。也有人將蕎麥麵團搓成筷子粗的條狀,煮熟後撈出控淨水分,搭炒鍋放香油、羊肉丁、蔥、蒜等爆炒,再放入麻食子炒三至五分鐘,便可起鍋食用。

麻食子與忽必烈有關,當時戰爭頻繁,忽必烈把孫子阿南答寄養在寧夏固原一回民家中。若干年後戰爭結束了,忽必烈到固原去找阿南答。一天,經過一座山時突降大雨,忽必烈到窯洞中避雨。窯洞中住一位叫索哈里的回族牧羊老人,忽必烈走得又累又餓,索哈里很窮,苦於沒有吃食招待客人。他急中生智,用蕎麥麵和成麵糰,搓成筷子粗的條狀,掐成蠶豆大的面劑子,放在草帽邊上,搓出內空外花的面卷兒,在鍋中煮熟後撈出,拌以鹽、醋、油和苦菜,窯洞中便瀰漫一股清香味道。忽必烈連吃三碗,問這飯叫什麼?索哈里答曰不知道。這時從外面飛進一隻麻雀,索哈里脫口說就叫“麻食子”吧!忽必烈點頭稱是,從此,麻食子一名被傳開。

散文丨王族:麻食子

寫此類文章,一直拒絕傳說,但上面的故事並不是傳說,而是歷史,所以費一點筆墨記下,是對久遠時間的打撈。

打撈出美食的歷史,味道也許會更好?

曾在新疆一回族人家遇一事,男主人吃麻食子之前,端碗向遠處張望,正是麥收季節,有很多人在麥地中忙碌,他吃完一碗麻食子,便要去忙了。他低聲嘀咕了幾句,前面的幾句模糊,但後面的一句我聽得很清楚:又賜我們一年收成,吃上麻食子的人,是有福的人。

感激,或許亦與麻食子歷史有關,更重要的是,人心清晰可見。

散文丨王族:麻食子

王族,甘肅天水人。1991年入伍,歷任新疆軍區戰士、幹事、創作室專業作家,2002年轉業。出版詩集《所在》、散文集《動物精神》《風過達阪城》《龜茲仰止》《獸部落》《上帝之鞭》《藏北的事情》《懸崖樂園》《圖瓦之書》《狼界》等二十餘部。獲解放軍文藝獎、大紅鷹文學獎、三毛散文獎、新疆青年創作獎等多個獎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高研班學員。

↓↓↓更多美文推薦↓↓↓↓

散文丨王雁翔:母親的流年

非虛構|王雁翔:下士的夢想

嚴歌苓:失落的版圖

王族:樹上的糖包子

王族:拌麵

散文丨王族:地軟

王族 | 烤包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