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時,楊貴妃愛吃的荔枝是哪的?

這個問題,十有八九人們會想到廣州。宋代的蘇東坡不也說了嘛: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但仔細想想,如果楊貴妃吃的是廣州的荔枝,以唐代的交通條件,就算從廣州快馬加鞭不計成本送到長安,無論如何也要十天以上,而當時荔枝的保鮮期不會超過五天。楊貴妃愛吃的荔枝總不至於是不新鮮的吧?

近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嚴耕望先生在他的名著《唐代交通圖考》裡專門有一章《天寶荔枝道》,仔細分析了貴妃吃的荔枝從何而來,他的結論是:重慶涪陵。

重慶也產荔枝?

不可能吧。

用荔枝研究氣候?楊貴妃能吃上新鮮荔枝完全是巧合

▲《唐代交通圖考》(共6冊)作者:嚴耕望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年

恐怕榨菜才是今人聽到涪陵的第一個反應。荔枝嬌嫩,溫度適宜才能生長(年均氣溫18℃到26℃之間),所以適合種植荔枝的地點被限定在一定區域,就我們這個時代而言,主要產區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最北的產地是處於長江上游的四川瀘州合江縣,但產能很低:以2010年為例,全國56.12萬公頃的荔枝收穫面積,四川只有0.9萬公頃。而且品質不佳,就荔枝種植而言只能算次適宜區。

合江縣的緯度是北緯28度48’,再往北,氣候就變的太冷了,沒法養活荔枝。而涪陵的緯度是北緯29度54’,高了一個緯度,顯然沒法有荔枝能存活。貴妃愛吃的荔枝怎麼會是涪陵出品?

用荔枝研究氣候?楊貴妃能吃上新鮮荔枝完全是巧合

▲今天的合江縣、涪陵區及西安市,其中合江縣距西安約800餘公里,涪陵距西安約700公里,圖片來源:google maps


01.

氣候並非一成不變

事實上,唐代時涪陵不僅能種荔枝,且質量很好。奧祕在於:古往今來,氣候並非一成不變。因此,適合荔枝種植的區域也在變化。按照四川師範大學的學者藍勇所梳理的, 兩千年以來荔枝在長江上游的分佈北界在不斷南移,唐代時長江上游地區的氣溫比今天暖和,荔枝種植的最北界可以到達北緯31°,比今天高了兩個緯度,所以成都、重慶等地區都有荔枝,不僅如此,戎州南溪縣、涪州的樂溫縣所產的荔枝,品質優等,可供入貢。

但到唐代晚期,氣候開始轉冷,到了12世紀的南宋,十分寒冷,成都重慶的荔枝慢慢絕跡。其後,元代氣候回暖,但明清以至今日,氣候又開始變冷。這是為什麼今天我們在重慶涪陵看不到荔枝的原因。

藍勇的研究,得益於大地理學家竺可楨。1972年,他已經八十二歲高齡,寫了一篇影響巨大的論文《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把中國5000年的氣候變化交代的清清楚楚。

他的基本結論是:前2000年, 黃河流域年均溫度比現代高2度左右,最冷月溫度比現代高3度—5度, 與現在長江流域相似; 後3000年有系列暖冷期交錯:秦、西漢溫暖,東漢三國六朝寒冷;隋唐溫暖,南宋寒冷;元代溫暖,明清寒冷。每個週期約400—800年,年平均溫度變化範圍為0.5度—1.0度。

用荔枝研究氣候?楊貴妃能吃上新鮮荔枝完全是巧合

▲經過竺可楨的研究,我們才瞭解到原來歷史上中國氣候忽冷忽熱

氣候的忽冷忽熱,影響的不僅僅是楊貴妃能不能吃上新鮮荔枝,而是傳統社會的農業產出——在人類尚未現代化之前,這是要人命的大事。


02.

氣候變遷的後果

簡單的說,以中國為例,按照氣候學家的研究,其他條件不變,年均溫度變化1度,糧食產量變化10%。在以農業為主的前現代社會,產量減少10%,必然引發大量人口死亡。

前現代社會,農業嚴重依賴環境,當氣候變冷時,北方的耕地變得不合適種植農作物,農業區域南移。再加上寒冷誘發的水旱災蝗災,都減少了農業區域能養活的人口。從緯度來說,影響最顯著的農業區域是北緯35度—40度之間,放到中國,就是華北地區。在中國歷史上,華北地區人口確實因為氣候因素而大起大落。

氣候變冷還有其他附帶傷害,比如戰爭。農業減產意味著饑荒,實在沒法生存時,人口會四處流動尋找活路,在歷史上稱為流民。流民帶來國內戰爭或農民起義,嚴重時甚至會改朝換代。

氣候變冷時會帶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牧區分佈在農業區的北方,生態脆弱,對氣候變遷抵抗力弱,天災之時,遊牧民族會選擇向南侵入農業區以求生存,鐵騎過處,狼煙四起,對農業區而言,是不折不扣的人禍。

用荔枝研究氣候?楊貴妃能吃上新鮮荔枝完全是巧合

▲明清易代之際,中國進入一個極寒冷期,又稱「明清小冰期」,這時爆發了李自成等流民起義、以及北方清兵南下入關,明朝滅亡。

而且遊牧民族帶到南方的,不僅僅是刀劍,還有致命的病菌。傳統時代,各文明體之間基本處於隔離狀態,各自適應不同的病原體,這相當於,相隔遙遠的不同群體之間,彼此都是對方的「致命傳染病源」。一旦發生接觸,會有意想不到的傷害。在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是1232年蒙古人佔領開封城。蒙古入城後短短兩個多月,開封居民死亡了一百多萬(根據吳鬆弟《中國人口史》的研究,由於饑饉帶來的流民以及軍隊人口,當時開封城人口一度達200多萬),主要原因不是蒙古人的殘酷,而是他們帶來的鼠疫,當時的中國人沒有對應抗體:死於鼠疫的人數遠遠超過死於戰爭的。

氣候變冷的直接傷害與間接傷害,最終都體現於人口的劇烈變化。按照葛劍雄教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有八次人口的劇烈減少,八起八落中的八落都一一對應於氣候變冷期。

用荔枝研究氣候?楊貴妃能吃上新鮮荔枝完全是巧合

▲ 中國曆代人口的八起八落

這當然不是巧合。因為缺乏包括現代醫學在內的各種現代化能力,傳統時代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幾乎沒有抵抗能力:氣候冷時飽受打擊,氣候變暖時又呈現興旺勢頭。這個特徵被學者歸納為「冷抑暖揚」。而氣候變化是週期性的,所以傳統時代的興衰也呈現出週期性治亂:過去2000年中國歷史,31個「盛世」或社會經濟繁榮期中的25個出現在氣候較暖時期;7次大規模的國家動亂,出現在氣候寒冷期;3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均發生在氣候寒冷時期。


03.

前現代的週期性苦難

不僅中國,現代化之前的西方社會,也是如此,都逃脫不了這種每三四百年一波的人口下降、社會經濟停滯、動亂的週期性衰敗。西起英國、東到日本,整個歐亞大陸都籠罩在氣候的週期性寒冷變遷之中,也因此承受了氣候變遷誘發出來的週期性苦難。

在人類現代化之前,這種苦難無可迴避,無法逃脫。

參考資料: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 1972,(1):168-189

藍勇.近2000年來長江上游荔枝分佈北界的推移與氣溫波動. 第四紀研究, 1998, 18(1): 39-45

李伯重.氣候變化與中國歷史上人口的幾次大起大落.人口研究,1999,23(1):15-19

葛全勝,方修琦,鄭景雲.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影響及其應對的啟示.地球科學進展,2014,29(1):23-2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