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不僅僅是小吃,北京菜也經常被人說難吃。在南方人的眼裡,北京菜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上海的本幫名菜扣三絲、醃篤鮮,還是廣州的家常菜清蒸魚、白切雞,都講求精細、淡雅爽口、醇厚鮮美。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不僅僅是小吃,北京菜也經常被人說難吃。在南方人的眼裡,北京菜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上海的本幫名菜扣三絲、醃篤鮮,還是廣州的家常菜清蒸魚、白切雞,都講求精細、淡雅爽口、醇厚鮮美。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扣三絲,上海本幫菜代表性菜餚之一,採用冬筍,金華火腿和幹香菇烹製而成。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不僅僅是小吃,北京菜也經常被人說難吃。在南方人的眼裡,北京菜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上海的本幫名菜扣三絲、醃篤鮮,還是廣州的家常菜清蒸魚、白切雞,都講求精細、淡雅爽口、醇厚鮮美。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扣三絲,上海本幫菜代表性菜餚之一,採用冬筍,金華火腿和幹香菇烹製而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清蒸魚,是粵菜裡最能體現粵菜清淡及原味的烹調方法。

但北京菜,京醬肉絲、宮保雞丁... 隨便說兩樣,你就會發現它們都很鹹,喜歡用醬,老放澱粉勾芡,最後出來都醬醬糊糊的,賣相很粗糙,勾不起食慾。我一個朋友,湖南的,夠重口味了吧,還是吐槽北京菜都喜歡裹麵粉,吃了特別口乾。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不僅僅是小吃,北京菜也經常被人說難吃。在南方人的眼裡,北京菜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上海的本幫名菜扣三絲、醃篤鮮,還是廣州的家常菜清蒸魚、白切雞,都講求精細、淡雅爽口、醇厚鮮美。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扣三絲,上海本幫菜代表性菜餚之一,採用冬筍,金華火腿和幹香菇烹製而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清蒸魚,是粵菜裡最能體現粵菜清淡及原味的烹調方法。

但北京菜,京醬肉絲、宮保雞丁... 隨便說兩樣,你就會發現它們都很鹹,喜歡用醬,老放澱粉勾芡,最後出來都醬醬糊糊的,賣相很粗糙,勾不起食慾。我一個朋友,湖南的,夠重口味了吧,還是吐槽北京菜都喜歡裹麵粉,吃了特別口乾。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京醬肉絲是一道知名度很高的京菜,北京菜中的經典名菜之一,選用豬瘦肉為主料,輔以甜麵醬、蔥、姜及其它調料。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不僅僅是小吃,北京菜也經常被人說難吃。在南方人的眼裡,北京菜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上海的本幫名菜扣三絲、醃篤鮮,還是廣州的家常菜清蒸魚、白切雞,都講求精細、淡雅爽口、醇厚鮮美。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扣三絲,上海本幫菜代表性菜餚之一,採用冬筍,金華火腿和幹香菇烹製而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清蒸魚,是粵菜裡最能體現粵菜清淡及原味的烹調方法。

但北京菜,京醬肉絲、宮保雞丁... 隨便說兩樣,你就會發現它們都很鹹,喜歡用醬,老放澱粉勾芡,最後出來都醬醬糊糊的,賣相很粗糙,勾不起食慾。我一個朋友,湖南的,夠重口味了吧,還是吐槽北京菜都喜歡裹麵粉,吃了特別口乾。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京醬肉絲是一道知名度很高的京菜,北京菜中的經典名菜之一,選用豬瘦肉為主料,輔以甜麵醬、蔥、姜及其它調料。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宮保雞丁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花生米、黃瓜、辣椒等輔料烹製而成。

北京人還特愛用麻醬,吃涮肉、爆肚要蘸麻醬小料,做燒餅、涼麵得帶上麻醬。對於任何食材來說,麻醬都是一種相當「魔性」的存在,只要遇到它,食材原本的味道都會被麻醬黏稠香濃的口感所包圍,摧毀一切美食和味蕾。

同樣花二三十塊,在廣州可以買到一份豐盛的碟頭飯,在上海可以買到一份茶餐廳的燒味套餐,在北京卻往往只有一份油脂、辣椒、醬油煮成看不清菜色的蓋飯。

網上控訴北京東西難吃的人,加起來恐怕可以圍繞地球一圈。

北京的東西為什麼這麼難吃?

要想知道為什麼難吃,就得先知道北京這些吃的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豆汁,原本就是做綠豆澱粉或粉條的下腳料,很便宜。綠豆經過浸泡、磨漿後,倒入大缸裡發酵。靜置一段時間後,澱粉沉入缸底,上面一層酸臭的液體就是生豆汁兒。再經慢火熬煮燒開成熟豆汁後,便可以飲用了。

過去的老百姓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賣力氣的,走到路邊攤坐下,要幾套燒餅焦圈,來兩碗豆汁兒,就一點辣鹹菜,就是一頓飯。

"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話說,幾年前,我爺爺吃早點,同桌的兩位,很明顯是來北京旅遊的,點了招牌北京小吃……豆汁!!!兩人激動地喝了一大口,然後就一臉陰沉,臨走的時候特意把服務員叫過來,非常小聲地說:同志,今天這豆汁錢我付了。後邊有人再點這個,千萬別賣了,都餿了!

這個故事一點也不誇張,去北京喝過豆汁的人都心領神會。北京一直有著「美食荒漠」的稱號,在美食界的地位低下。看看有著世界最權威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指南》就知道了,至今沒有落戶北京。

我很好奇,為什麼北京在飲食上普遍受到詬病,到底是什麼造成北京在美食界如今這樣一個地位呢?

▲ 大概只有北京才會被討論最難吃的東西是什麼

當我們在說北京的東西難吃時,我們在說什麼?

作為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自然是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上海相比,其他地方都有許多公認的地道美食,但提起北京,大家的一個一個印象,就是難吃。

比如說小吃,上海有小籠饅頭、生煎、小餛飩,廣州有生滾粥、腸粉、雲吞麵,看著精緻,吃著可口,即使不是本地人,也很容易愛上它們。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再看北京,豆汁、滷煮和炒肝,名氣都是響噹噹的,但不是賣相醜陋、口味重,就是口感差。老實講,不是本地人很少有吃得慣的,即使是北京人,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早起吃滷煮,中午燉吊子,晚上炸灌腸,這一天夠味道。說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

覓食君第一次去北京時,朋友熱情而又不懷好意地帶我去喝豆汁。雖然對豆汁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看著那一碗灰白色的液體,我第一反應是「好像跟豆漿差不多吧,能難喝到哪兒去」,結果才吸了一口,瞬間意識到「大意了」,從鼻子到口腔,全都被一股酸臭味環繞,立馬反胃加嘔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豆汁,汪曾祺先生說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滷煮呢,黑黑的一大碗裡浮現著肥腸、肺頭,看起來就十分重口,讓人懼怕三分,試著吃兩口,似乎還能感受到一股下腳料的異味。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不僅僅是小吃,北京菜也經常被人說難吃。在南方人的眼裡,北京菜像是黑暗料理一樣的存在。

無論是上海的本幫名菜扣三絲、醃篤鮮,還是廣州的家常菜清蒸魚、白切雞,都講求精細、淡雅爽口、醇厚鮮美。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扣三絲,上海本幫菜代表性菜餚之一,採用冬筍,金華火腿和幹香菇烹製而成。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清蒸魚,是粵菜裡最能體現粵菜清淡及原味的烹調方法。

但北京菜,京醬肉絲、宮保雞丁... 隨便說兩樣,你就會發現它們都很鹹,喜歡用醬,老放澱粉勾芡,最後出來都醬醬糊糊的,賣相很粗糙,勾不起食慾。我一個朋友,湖南的,夠重口味了吧,還是吐槽北京菜都喜歡裹麵粉,吃了特別口乾。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京醬肉絲是一道知名度很高的京菜,北京菜中的經典名菜之一,選用豬瘦肉為主料,輔以甜麵醬、蔥、姜及其它調料。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 宮保雞丁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花生米、黃瓜、辣椒等輔料烹製而成。

北京人還特愛用麻醬,吃涮肉、爆肚要蘸麻醬小料,做燒餅、涼麵得帶上麻醬。對於任何食材來說,麻醬都是一種相當「魔性」的存在,只要遇到它,食材原本的味道都會被麻醬黏稠香濃的口感所包圍,摧毀一切美食和味蕾。

同樣花二三十塊,在廣州可以買到一份豐盛的碟頭飯,在上海可以買到一份茶餐廳的燒味套餐,在北京卻往往只有一份油脂、辣椒、醬油煮成看不清菜色的蓋飯。

網上控訴北京東西難吃的人,加起來恐怕可以圍繞地球一圈。

北京的東西為什麼這麼難吃?

要想知道為什麼難吃,就得先知道北京這些吃的到底都是什麼東西?

豆汁,原本就是做綠豆澱粉或粉條的下腳料,很便宜。綠豆經過浸泡、磨漿後,倒入大缸裡發酵。靜置一段時間後,澱粉沉入缸底,上面一層酸臭的液體就是生豆汁兒。再經慢火熬煮燒開成熟豆汁後,便可以飲用了。

過去的老百姓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賣力氣的,走到路邊攤坐下,要幾套燒餅焦圈,來兩碗豆汁兒,就一點辣鹹菜,就是一頓飯。

為啥北京小吃這麼難吃?

滷煮的前身則是清宮廷的一道名為「蘇造肉」的菜餚,是用五花肉加丁香、桂皮、肉桂等九味香料烹製出一道肉菜供膳。後來傳入民間,因為用五花肉價格貴,一般老百姓吃不起,就想出價格低廉的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再加入用麵粉烙成的火燒,這麼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

最後說句心裡話

而北京小吃從發明到現在,基本都沒什麼變化。一旦你說北京的東西難吃,北京人很有可能就甩給你一句「能吃這個,才算老北京人」,或者是「你吃的不是北京小吃,而是北京文化」。

中國人喜歡講究一個正宗、傳統,北京作為政治中心、旅遊中心、文化中心,就更重視保留傳統文化。原本粗糙的平民小吃,在這樣一種話語體系下,拒絕任何改進,反而要求你去欣賞、接受它。

殊不知,很多美食,越傳統,越難吃。口味的變化是很快的,一代人跟一代人可能就非常不一樣。不信你看你和你爸媽,你爸媽和你爺爺奶奶,吃的口味差很多。

我是覓食北京左大帥氣,以上文章只是個人觀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