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在吉林,日常主食也並不侷限於乾飯一種。病人或產婦調養身體常喝稀粥,普通百姓偶爾也會用苞米(米+查)子和花豆熬製的稠粥食用。在夏季,小米、高粱米乾飯做熟後會過涼水降溫,製成水飯。水飯不是粥,飯裡沒有什麼粘性,飯粒比較鬆散。

小米和大米會被幹磨成粉,蒸製成“碗糕”;玉米麵、白麵會被和好發酵,塞入大棗,蒸製成發糕。餷條、麵條、饅頭、苞米麵貼餅子、鍋出溜兒、粘餅子等主食也會在不同季節、不同場合出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餐桌上。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在吉林,日常主食也並不侷限於乾飯一種。病人或產婦調養身體常喝稀粥,普通百姓偶爾也會用苞米(米+查)子和花豆熬製的稠粥食用。在夏季,小米、高粱米乾飯做熟後會過涼水降溫,製成水飯。水飯不是粥,飯裡沒有什麼粘性,飯粒比較鬆散。

小米和大米會被幹磨成粉,蒸製成“碗糕”;玉米麵、白麵會被和好發酵,塞入大棗,蒸製成發糕。餷條、麵條、饅頭、苞米麵貼餅子、鍋出溜兒、粘餅子等主食也會在不同季節、不同場合出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餐桌上。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關於“一菜”

中國人舊時的宗族意識非常強,十幾口人甚是數十口人居住在一起的情況比較常見。吉林城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城內外滿族人因清代軍旅旗藉等原因,喜歡聚族而居——以人丁興旺為榮,以兄弟分家為羞恥,所以家庭規模遠比現在要大很多。家庭人口眾多,每餐就都以大鍋飯菜為主,為節省烹飪時間和油鹽燒費,就只能選擇一菜佐飯,且幾乎都是大鍋熬燉,絕少熘炒。

《吉林新志》記載:菜食則蔥、蒜、白菜、土豆(馬鈴薯)、蘿蔔、豆角類、瓜類為主。而芹菜、韭菜、木耳、豆腐、粉條、雞卵、豬肉、魚肉等則為副品,且貴重之菜也。夏季果蔬豐富,不僅豆角、茄子、冬瓜、面瓜、西葫蘆可熬菜,甚至小白菜、菠菜、黃花菜(一種花)、西紅柿也會被拿來熬菜。冬天嚴寒,綠葉菜極其罕見,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老年人還在用“細菜”呼之。故而餐桌之上,皆被白菜(或酸菜)、土豆、蘿蔔這老三樣熬成的菜食佔據。至於魚、肉,只有等年節喜慶時才能登上餐桌。

熬菜只為充飢佐餐,油星不多,為了增進食慾,一種乾飯的副產品就發揮了作用——先煮後蒸乾飯所剩下的小米米湯,因富含澱粉等營養成分,會彌補缺乏油脂而被影響的口感,成為熬菜的最佳湯汁。民間始終留有誇讚米湯的順口溜兒:大師傅你別愁,飯米湯就是油!當今一些特色餐館甚至開發出以小米米湯為烹飪原料的祕製私房菜品。其中用小米米湯熬製的土豆片小白菜湯,金黃翠綠交錯,卻無一滴油水,不僅符合現在健康餐飲標準,而且此菜鮮香異常,與米飯堪稱絕配。

相比喝粥,湯菜在吉林人的餐桌上出現得更頻。湯菜和熬菜看似沒有多大區別,關鍵在湯汁多少和湯水濃稠度上。湯少菜多就是熬菜,湯清菜少就是湯菜。除瓜片湯、西紅柿湯、蘿蔔絲湯是湯菜主打外,還有一種簡潔的清湯不得不提。將蔥花、鹽、醬油、豬油放於碗中,拿開水衝開,就是一碗可與乾飯、乾糧搭配的清湯。不要小瞧這碗略顯潦草的清湯,在食用油匱乏的年代,這絕對是頗為誘人的家常湯菜。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在吉林,日常主食也並不侷限於乾飯一種。病人或產婦調養身體常喝稀粥,普通百姓偶爾也會用苞米(米+查)子和花豆熬製的稠粥食用。在夏季,小米、高粱米乾飯做熟後會過涼水降溫,製成水飯。水飯不是粥,飯裡沒有什麼粘性,飯粒比較鬆散。

小米和大米會被幹磨成粉,蒸製成“碗糕”;玉米麵、白麵會被和好發酵,塞入大棗,蒸製成發糕。餷條、麵條、饅頭、苞米麵貼餅子、鍋出溜兒、粘餅子等主食也會在不同季節、不同場合出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餐桌上。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關於“一菜”

中國人舊時的宗族意識非常強,十幾口人甚是數十口人居住在一起的情況比較常見。吉林城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城內外滿族人因清代軍旅旗藉等原因,喜歡聚族而居——以人丁興旺為榮,以兄弟分家為羞恥,所以家庭規模遠比現在要大很多。家庭人口眾多,每餐就都以大鍋飯菜為主,為節省烹飪時間和油鹽燒費,就只能選擇一菜佐飯,且幾乎都是大鍋熬燉,絕少熘炒。

《吉林新志》記載:菜食則蔥、蒜、白菜、土豆(馬鈴薯)、蘿蔔、豆角類、瓜類為主。而芹菜、韭菜、木耳、豆腐、粉條、雞卵、豬肉、魚肉等則為副品,且貴重之菜也。夏季果蔬豐富,不僅豆角、茄子、冬瓜、面瓜、西葫蘆可熬菜,甚至小白菜、菠菜、黃花菜(一種花)、西紅柿也會被拿來熬菜。冬天嚴寒,綠葉菜極其罕見,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老年人還在用“細菜”呼之。故而餐桌之上,皆被白菜(或酸菜)、土豆、蘿蔔這老三樣熬成的菜食佔據。至於魚、肉,只有等年節喜慶時才能登上餐桌。

熬菜只為充飢佐餐,油星不多,為了增進食慾,一種乾飯的副產品就發揮了作用——先煮後蒸乾飯所剩下的小米米湯,因富含澱粉等營養成分,會彌補缺乏油脂而被影響的口感,成為熬菜的最佳湯汁。民間始終留有誇讚米湯的順口溜兒:大師傅你別愁,飯米湯就是油!當今一些特色餐館甚至開發出以小米米湯為烹飪原料的祕製私房菜品。其中用小米米湯熬製的土豆片小白菜湯,金黃翠綠交錯,卻無一滴油水,不僅符合現在健康餐飲標準,而且此菜鮮香異常,與米飯堪稱絕配。

相比喝粥,湯菜在吉林人的餐桌上出現得更頻。湯菜和熬菜看似沒有多大區別,關鍵在湯汁多少和湯水濃稠度上。湯少菜多就是熬菜,湯清菜少就是湯菜。除瓜片湯、西紅柿湯、蘿蔔絲湯是湯菜主打外,還有一種簡潔的清湯不得不提。將蔥花、鹽、醬油、豬油放於碗中,拿開水衝開,就是一碗可與乾飯、乾糧搭配的清湯。不要小瞧這碗略顯潦草的清湯,在食用油匱乏的年代,這絕對是頗為誘人的家常湯菜。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無論熬菜還是湯菜,以一菜佐餐,即便廚藝精湛,也難掩單調乏味。故而在一菜之側,常會出現鹹菜、醬的身影。果蔬充盈的季節,一些蔬菜會被鹽漬成鹹菜,常見的如五花鹹菜、蒜茄子、漬蒜、醃黃瓜、苤藍疙瘩等。還會有一些時蔬被晒成乾菜,如蘿蔔條、黃瓜條、茄子絲,它們在冬天會被泡發,加佐料拌成鹹菜;還有一種蒸制的疙瘩鹹菜,顏色赤紅與熱氣騰騰的米粥搭配最佳,這個組合甚至催生出一句褒義滿滿的順口溜:“大米粥稀溜溜,鹹菜疙瘩哏啾啾”。

吉林人喜歡生食蔬菜,故而對醬料情有獨鍾。由大豆製成的大醬和盤醬、韭菜花醃漬的韭菜花醬,還有蒜末搭配醬油製成蘸料一類的蒜醬。其中大醬和盤醬,或直接生食,或與辣椒、雞蛋、肉末炒製成各種熟醬,或與打散的雞蛋蒸成雞蛋醬,皆為餐桌上極受歡迎的食物。夏季用小蔥、黃瓜、水蘿蔔、生菜蘸醬食用,冬季用白菜葉、焯蘿蔔片蘸醬食用,最終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菜品——蘸醬菜;將黃瓜用擦板擦成細絲,撕入蔥段,澆上醬料就是清爽可口的擦板菜;手撕白菜葉、幹豆腐、蔥絲、香菜段,拌上炸醬就成了濃香爽脆的老虎菜……

關於“連菜帶飯”

一飯一菜大多時候是分開的,但有些特殊情況,一菜一飯是合二為一的。在此姑且選擇一個俗語,把這種吃飯方式叫做“連飯帶菜”。特別指出:吉林周邊有一種烹飪方式,是在大鍋熬菜的時候,將和好的玉米麵握成餅狀,貼在鍋的內壁上沿,扣好鍋蓋後,利用熬菜的溫度,將玉米餅子烙熟。這種一鍋出最終還是一菜一飯分開食用,所以並不能算作連菜帶飯。

最常見的連菜帶飯是餃子、包子、餛飩等帶餡食品。餃子在吉林有好多分類,最常見的是水餃和蒸餃之分。水餃還可細分,最有地域特色的是滿、漢餃子分類:其一是滿族小餃子,滿語叫“艾吉格餑”,這種餃子採用所謂“和尚頭”方式包成,個頭很小,即便一口吃一個,咀嚼時的吃相也不難看;另一類是漢族餃子,有月牙形,也有和尚頭,不過個頭比滿族餃子大不少。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在吉林,日常主食也並不侷限於乾飯一種。病人或產婦調養身體常喝稀粥,普通百姓偶爾也會用苞米(米+查)子和花豆熬製的稠粥食用。在夏季,小米、高粱米乾飯做熟後會過涼水降溫,製成水飯。水飯不是粥,飯裡沒有什麼粘性,飯粒比較鬆散。

小米和大米會被幹磨成粉,蒸製成“碗糕”;玉米麵、白麵會被和好發酵,塞入大棗,蒸製成發糕。餷條、麵條、饅頭、苞米麵貼餅子、鍋出溜兒、粘餅子等主食也會在不同季節、不同場合出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餐桌上。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關於“一菜”

中國人舊時的宗族意識非常強,十幾口人甚是數十口人居住在一起的情況比較常見。吉林城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城內外滿族人因清代軍旅旗藉等原因,喜歡聚族而居——以人丁興旺為榮,以兄弟分家為羞恥,所以家庭規模遠比現在要大很多。家庭人口眾多,每餐就都以大鍋飯菜為主,為節省烹飪時間和油鹽燒費,就只能選擇一菜佐飯,且幾乎都是大鍋熬燉,絕少熘炒。

《吉林新志》記載:菜食則蔥、蒜、白菜、土豆(馬鈴薯)、蘿蔔、豆角類、瓜類為主。而芹菜、韭菜、木耳、豆腐、粉條、雞卵、豬肉、魚肉等則為副品,且貴重之菜也。夏季果蔬豐富,不僅豆角、茄子、冬瓜、面瓜、西葫蘆可熬菜,甚至小白菜、菠菜、黃花菜(一種花)、西紅柿也會被拿來熬菜。冬天嚴寒,綠葉菜極其罕見,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老年人還在用“細菜”呼之。故而餐桌之上,皆被白菜(或酸菜)、土豆、蘿蔔這老三樣熬成的菜食佔據。至於魚、肉,只有等年節喜慶時才能登上餐桌。

熬菜只為充飢佐餐,油星不多,為了增進食慾,一種乾飯的副產品就發揮了作用——先煮後蒸乾飯所剩下的小米米湯,因富含澱粉等營養成分,會彌補缺乏油脂而被影響的口感,成為熬菜的最佳湯汁。民間始終留有誇讚米湯的順口溜兒:大師傅你別愁,飯米湯就是油!當今一些特色餐館甚至開發出以小米米湯為烹飪原料的祕製私房菜品。其中用小米米湯熬製的土豆片小白菜湯,金黃翠綠交錯,卻無一滴油水,不僅符合現在健康餐飲標準,而且此菜鮮香異常,與米飯堪稱絕配。

相比喝粥,湯菜在吉林人的餐桌上出現得更頻。湯菜和熬菜看似沒有多大區別,關鍵在湯汁多少和湯水濃稠度上。湯少菜多就是熬菜,湯清菜少就是湯菜。除瓜片湯、西紅柿湯、蘿蔔絲湯是湯菜主打外,還有一種簡潔的清湯不得不提。將蔥花、鹽、醬油、豬油放於碗中,拿開水衝開,就是一碗可與乾飯、乾糧搭配的清湯。不要小瞧這碗略顯潦草的清湯,在食用油匱乏的年代,這絕對是頗為誘人的家常湯菜。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無論熬菜還是湯菜,以一菜佐餐,即便廚藝精湛,也難掩單調乏味。故而在一菜之側,常會出現鹹菜、醬的身影。果蔬充盈的季節,一些蔬菜會被鹽漬成鹹菜,常見的如五花鹹菜、蒜茄子、漬蒜、醃黃瓜、苤藍疙瘩等。還會有一些時蔬被晒成乾菜,如蘿蔔條、黃瓜條、茄子絲,它們在冬天會被泡發,加佐料拌成鹹菜;還有一種蒸制的疙瘩鹹菜,顏色赤紅與熱氣騰騰的米粥搭配最佳,這個組合甚至催生出一句褒義滿滿的順口溜:“大米粥稀溜溜,鹹菜疙瘩哏啾啾”。

吉林人喜歡生食蔬菜,故而對醬料情有獨鍾。由大豆製成的大醬和盤醬、韭菜花醃漬的韭菜花醬,還有蒜末搭配醬油製成蘸料一類的蒜醬。其中大醬和盤醬,或直接生食,或與辣椒、雞蛋、肉末炒製成各種熟醬,或與打散的雞蛋蒸成雞蛋醬,皆為餐桌上極受歡迎的食物。夏季用小蔥、黃瓜、水蘿蔔、生菜蘸醬食用,冬季用白菜葉、焯蘿蔔片蘸醬食用,最終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菜品——蘸醬菜;將黃瓜用擦板擦成細絲,撕入蔥段,澆上醬料就是清爽可口的擦板菜;手撕白菜葉、幹豆腐、蔥絲、香菜段,拌上炸醬就成了濃香爽脆的老虎菜……

關於“連菜帶飯”

一飯一菜大多時候是分開的,但有些特殊情況,一菜一飯是合二為一的。在此姑且選擇一個俗語,把這種吃飯方式叫做“連飯帶菜”。特別指出:吉林周邊有一種烹飪方式,是在大鍋熬菜的時候,將和好的玉米麵握成餅狀,貼在鍋的內壁上沿,扣好鍋蓋後,利用熬菜的溫度,將玉米餅子烙熟。這種一鍋出最終還是一菜一飯分開食用,所以並不能算作連菜帶飯。

最常見的連菜帶飯是餃子、包子、餛飩等帶餡食品。餃子在吉林有好多分類,最常見的是水餃和蒸餃之分。水餃還可細分,最有地域特色的是滿、漢餃子分類:其一是滿族小餃子,滿語叫“艾吉格餑”,這種餃子採用所謂“和尚頭”方式包成,個頭很小,即便一口吃一個,咀嚼時的吃相也不難看;另一類是漢族餃子,有月牙形,也有和尚頭,不過個頭比滿族餃子大不少。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吉林城的包子種類也不少,最有地方特色的包子是“菜簍子”。這種包子是將玉米麵與白麵兩參發酵做皮兒,將焯好、剁碎的菜當作餡兒(從前很少放肉),或包成渾圓的糰子蒸熟,或按包子、蒸餃的方式包好蒸熟。“菜簍子”四季皆可製作,冬季為白菜、酸菜、蘿蔔餡,春夏時節,採集野菜做的餡兒最營養健康,特別是芨芨菜餡、山芹菜餡,野菜的清香與粗糧玉米麵的穀物香味搭配,出鍋剎那,香氣蒸騰,令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在吉林,日常主食也並不侷限於乾飯一種。病人或產婦調養身體常喝稀粥,普通百姓偶爾也會用苞米(米+查)子和花豆熬製的稠粥食用。在夏季,小米、高粱米乾飯做熟後會過涼水降溫,製成水飯。水飯不是粥,飯裡沒有什麼粘性,飯粒比較鬆散。

小米和大米會被幹磨成粉,蒸製成“碗糕”;玉米麵、白麵會被和好發酵,塞入大棗,蒸製成發糕。餷條、麵條、饅頭、苞米麵貼餅子、鍋出溜兒、粘餅子等主食也會在不同季節、不同場合出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餐桌上。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關於“一菜”

中國人舊時的宗族意識非常強,十幾口人甚是數十口人居住在一起的情況比較常見。吉林城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城內外滿族人因清代軍旅旗藉等原因,喜歡聚族而居——以人丁興旺為榮,以兄弟分家為羞恥,所以家庭規模遠比現在要大很多。家庭人口眾多,每餐就都以大鍋飯菜為主,為節省烹飪時間和油鹽燒費,就只能選擇一菜佐飯,且幾乎都是大鍋熬燉,絕少熘炒。

《吉林新志》記載:菜食則蔥、蒜、白菜、土豆(馬鈴薯)、蘿蔔、豆角類、瓜類為主。而芹菜、韭菜、木耳、豆腐、粉條、雞卵、豬肉、魚肉等則為副品,且貴重之菜也。夏季果蔬豐富,不僅豆角、茄子、冬瓜、面瓜、西葫蘆可熬菜,甚至小白菜、菠菜、黃花菜(一種花)、西紅柿也會被拿來熬菜。冬天嚴寒,綠葉菜極其罕見,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老年人還在用“細菜”呼之。故而餐桌之上,皆被白菜(或酸菜)、土豆、蘿蔔這老三樣熬成的菜食佔據。至於魚、肉,只有等年節喜慶時才能登上餐桌。

熬菜只為充飢佐餐,油星不多,為了增進食慾,一種乾飯的副產品就發揮了作用——先煮後蒸乾飯所剩下的小米米湯,因富含澱粉等營養成分,會彌補缺乏油脂而被影響的口感,成為熬菜的最佳湯汁。民間始終留有誇讚米湯的順口溜兒:大師傅你別愁,飯米湯就是油!當今一些特色餐館甚至開發出以小米米湯為烹飪原料的祕製私房菜品。其中用小米米湯熬製的土豆片小白菜湯,金黃翠綠交錯,卻無一滴油水,不僅符合現在健康餐飲標準,而且此菜鮮香異常,與米飯堪稱絕配。

相比喝粥,湯菜在吉林人的餐桌上出現得更頻。湯菜和熬菜看似沒有多大區別,關鍵在湯汁多少和湯水濃稠度上。湯少菜多就是熬菜,湯清菜少就是湯菜。除瓜片湯、西紅柿湯、蘿蔔絲湯是湯菜主打外,還有一種簡潔的清湯不得不提。將蔥花、鹽、醬油、豬油放於碗中,拿開水衝開,就是一碗可與乾飯、乾糧搭配的清湯。不要小瞧這碗略顯潦草的清湯,在食用油匱乏的年代,這絕對是頗為誘人的家常湯菜。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無論熬菜還是湯菜,以一菜佐餐,即便廚藝精湛,也難掩單調乏味。故而在一菜之側,常會出現鹹菜、醬的身影。果蔬充盈的季節,一些蔬菜會被鹽漬成鹹菜,常見的如五花鹹菜、蒜茄子、漬蒜、醃黃瓜、苤藍疙瘩等。還會有一些時蔬被晒成乾菜,如蘿蔔條、黃瓜條、茄子絲,它們在冬天會被泡發,加佐料拌成鹹菜;還有一種蒸制的疙瘩鹹菜,顏色赤紅與熱氣騰騰的米粥搭配最佳,這個組合甚至催生出一句褒義滿滿的順口溜:“大米粥稀溜溜,鹹菜疙瘩哏啾啾”。

吉林人喜歡生食蔬菜,故而對醬料情有獨鍾。由大豆製成的大醬和盤醬、韭菜花醃漬的韭菜花醬,還有蒜末搭配醬油製成蘸料一類的蒜醬。其中大醬和盤醬,或直接生食,或與辣椒、雞蛋、肉末炒製成各種熟醬,或與打散的雞蛋蒸成雞蛋醬,皆為餐桌上極受歡迎的食物。夏季用小蔥、黃瓜、水蘿蔔、生菜蘸醬食用,冬季用白菜葉、焯蘿蔔片蘸醬食用,最終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菜品——蘸醬菜;將黃瓜用擦板擦成細絲,撕入蔥段,澆上醬料就是清爽可口的擦板菜;手撕白菜葉、幹豆腐、蔥絲、香菜段,拌上炸醬就成了濃香爽脆的老虎菜……

關於“連菜帶飯”

一飯一菜大多時候是分開的,但有些特殊情況,一菜一飯是合二為一的。在此姑且選擇一個俗語,把這種吃飯方式叫做“連飯帶菜”。特別指出:吉林周邊有一種烹飪方式,是在大鍋熬菜的時候,將和好的玉米麵握成餅狀,貼在鍋的內壁上沿,扣好鍋蓋後,利用熬菜的溫度,將玉米餅子烙熟。這種一鍋出最終還是一菜一飯分開食用,所以並不能算作連菜帶飯。

最常見的連菜帶飯是餃子、包子、餛飩等帶餡食品。餃子在吉林有好多分類,最常見的是水餃和蒸餃之分。水餃還可細分,最有地域特色的是滿、漢餃子分類:其一是滿族小餃子,滿語叫“艾吉格餑”,這種餃子採用所謂“和尚頭”方式包成,個頭很小,即便一口吃一個,咀嚼時的吃相也不難看;另一類是漢族餃子,有月牙形,也有和尚頭,不過個頭比滿族餃子大不少。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吉林城的包子種類也不少,最有地方特色的包子是“菜簍子”。這種包子是將玉米麵與白麵兩參發酵做皮兒,將焯好、剁碎的菜當作餡兒(從前很少放肉),或包成渾圓的糰子蒸熟,或按包子、蒸餃的方式包好蒸熟。“菜簍子”四季皆可製作,冬季為白菜、酸菜、蘿蔔餡,春夏時節,採集野菜做的餡兒最營養健康,特別是芨芨菜餡、山芹菜餡,野菜的清香與粗糧玉米麵的穀物香味搭配,出鍋剎那,香氣蒸騰,令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打飯包,取自百度

還有一種連菜帶飯值得一提,就是打飯包兒。將燜好的乾飯盛到大碗中,加入蔥花、香菜段、醬料,充分攪拌晾涼。用勺子盛到菜葉上(夏季多用生菜葉、大蘇子葉,冬季多用白菜葉),再將菜葉包緊實,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飯包兒。因南方人不習慣生食蔬菜,故而吃飯包兒的多半是東北人!

"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自建城伊始,吉林本地傳統就不斷兼收幷蓄,凝聚了不同地域的風俗,幾經磨合終於淬鍊出獨特的世情民風。因時代更迭,主流習俗或增或逸,但精髓至今仍大體得以傳承。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吉林外紀》對吉林城和城北重鎮烏拉街的民風做了簡明扼要的描述,“性直樸,習禮讓,務農敦本……尚勤儉”,奢靡之風,紈絝陋習遠非吉林大地百姓所推崇。不勝枚舉的生活細節中,飲食習慣的樸素風尚頗具代表性:往昔舊日,大多數城鎮居民非特殊狀況,一日飲食通常只有兩餐,且每餐大多是簡單的一飯一菜。故而吉林雖遠在塞外胡地,卻潛移默化地奉守了《朱子治家格言》中“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的尊尊告誡。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東北白小米,取自百度

關於“一飯”

和當下飲食結構不同,大米、白麵在從前並不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偽滿時刊行的《吉林新志》記載:本省民食以小米子(穀米)為主,而高粱米(秫米)、苞米(米+查)子(玉蜀黍米)為副。至粳米(旱稻子米)、白麵(麥粉)、大米(水稻近十年來始多),例為上級社會之常食及一般民眾遇有待客及年節或婚喪大事時之貴重食物。這種飲食結構的形成與吉林周邊農產有關,直到解放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吉林周邊的糧食作物還是以小米為主,玉米、高粱、豆類等雜糧為輔。水稻的種植面積不大,只有近水地區才有種植。

因一日只有兩餐,故而吉林城在主食為穀物時,則多為乾飯。最常見的是小米乾飯。《吉林新志》中記載:“(小米)其類甚多,省內所種者,有刀把齊,狼毛清、六稜、老來變、大青苗、鴨子嘴等。為本省人民之主要食糧”。這其中產於城北烏拉街的小米,色澤潔白,顆粒飽滿,谷香濃郁,清代一直為進貢皇室的貢品,做出的乾飯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遠非其它金黃色小米可比。

小米乾飯的做法也很獨特:先將小米淘洗乾淨,放入大鍋中煮至七八分熟,即米粒開花後,用大鐵笊籬撈入空盆中。再將大鍋中的米湯淘出,刷淨大鍋,重新放入淨水,架上簾子,放上裝小米的盆子,扣蓋蒸熟。經過這兩道工序做熟的小米乾飯顆粒飽漲,顆粒間相連而不粘連,口感與如今燜制而成的大米飯非常相似。除去小米乾飯,這種先煮後蒸的乾飯還有粳米飯、大米飯和苞米(米+查)子和花豆飯。不過後者非常費柴火,而且成品也更像極粘稠的粥,因此只是偶爾吃回新鮮。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除了先煮後蒸的乾飯外,還有燜制的大鍋乾飯。特別是朝鮮族移民的日益增多,帶來了畝產極高的水稻和厚重的鐵製高麗鍋,燜飯逐漸成為製作乾飯的主流方式。燜制的大鍋乾飯品種也不少,如高粱米紅豆乾飯、大米乾飯、大黃米飯等。燜制乾飯通常會在鍋內壁形成脆硬鍋巴,這種帶有焦香的副產品是孩子們傾情追逐的小吃,因而非常受歡迎。只不過製作大黃米乾飯時要多加小心,燜制過程中要把飯在鍋裡翻動一次,否則大黃米會因為米粒粘性過大,產生過厚的鍋巴糊鍋,且影響乾飯的熟度。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在吉林,日常主食也並不侷限於乾飯一種。病人或產婦調養身體常喝稀粥,普通百姓偶爾也會用苞米(米+查)子和花豆熬製的稠粥食用。在夏季,小米、高粱米乾飯做熟後會過涼水降溫,製成水飯。水飯不是粥,飯裡沒有什麼粘性,飯粒比較鬆散。

小米和大米會被幹磨成粉,蒸製成“碗糕”;玉米麵、白麵會被和好發酵,塞入大棗,蒸製成發糕。餷條、麵條、饅頭、苞米麵貼餅子、鍋出溜兒、粘餅子等主食也會在不同季節、不同場合出現在普通百姓的日常餐桌上。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關於“一菜”

中國人舊時的宗族意識非常強,十幾口人甚是數十口人居住在一起的情況比較常見。吉林城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城內外滿族人因清代軍旅旗藉等原因,喜歡聚族而居——以人丁興旺為榮,以兄弟分家為羞恥,所以家庭規模遠比現在要大很多。家庭人口眾多,每餐就都以大鍋飯菜為主,為節省烹飪時間和油鹽燒費,就只能選擇一菜佐飯,且幾乎都是大鍋熬燉,絕少熘炒。

《吉林新志》記載:菜食則蔥、蒜、白菜、土豆(馬鈴薯)、蘿蔔、豆角類、瓜類為主。而芹菜、韭菜、木耳、豆腐、粉條、雞卵、豬肉、魚肉等則為副品,且貴重之菜也。夏季果蔬豐富,不僅豆角、茄子、冬瓜、面瓜、西葫蘆可熬菜,甚至小白菜、菠菜、黃花菜(一種花)、西紅柿也會被拿來熬菜。冬天嚴寒,綠葉菜極其罕見,以至於到現在,很多老年人還在用“細菜”呼之。故而餐桌之上,皆被白菜(或酸菜)、土豆、蘿蔔這老三樣熬成的菜食佔據。至於魚、肉,只有等年節喜慶時才能登上餐桌。

熬菜只為充飢佐餐,油星不多,為了增進食慾,一種乾飯的副產品就發揮了作用——先煮後蒸乾飯所剩下的小米米湯,因富含澱粉等營養成分,會彌補缺乏油脂而被影響的口感,成為熬菜的最佳湯汁。民間始終留有誇讚米湯的順口溜兒:大師傅你別愁,飯米湯就是油!當今一些特色餐館甚至開發出以小米米湯為烹飪原料的祕製私房菜品。其中用小米米湯熬製的土豆片小白菜湯,金黃翠綠交錯,卻無一滴油水,不僅符合現在健康餐飲標準,而且此菜鮮香異常,與米飯堪稱絕配。

相比喝粥,湯菜在吉林人的餐桌上出現得更頻。湯菜和熬菜看似沒有多大區別,關鍵在湯汁多少和湯水濃稠度上。湯少菜多就是熬菜,湯清菜少就是湯菜。除瓜片湯、西紅柿湯、蘿蔔絲湯是湯菜主打外,還有一種簡潔的清湯不得不提。將蔥花、鹽、醬油、豬油放於碗中,拿開水衝開,就是一碗可與乾飯、乾糧搭配的清湯。不要小瞧這碗略顯潦草的清湯,在食用油匱乏的年代,這絕對是頗為誘人的家常湯菜。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無論熬菜還是湯菜,以一菜佐餐,即便廚藝精湛,也難掩單調乏味。故而在一菜之側,常會出現鹹菜、醬的身影。果蔬充盈的季節,一些蔬菜會被鹽漬成鹹菜,常見的如五花鹹菜、蒜茄子、漬蒜、醃黃瓜、苤藍疙瘩等。還會有一些時蔬被晒成乾菜,如蘿蔔條、黃瓜條、茄子絲,它們在冬天會被泡發,加佐料拌成鹹菜;還有一種蒸制的疙瘩鹹菜,顏色赤紅與熱氣騰騰的米粥搭配最佳,這個組合甚至催生出一句褒義滿滿的順口溜:“大米粥稀溜溜,鹹菜疙瘩哏啾啾”。

吉林人喜歡生食蔬菜,故而對醬料情有獨鍾。由大豆製成的大醬和盤醬、韭菜花醃漬的韭菜花醬,還有蒜末搭配醬油製成蘸料一類的蒜醬。其中大醬和盤醬,或直接生食,或與辣椒、雞蛋、肉末炒製成各種熟醬,或與打散的雞蛋蒸成雞蛋醬,皆為餐桌上極受歡迎的食物。夏季用小蔥、黃瓜、水蘿蔔、生菜蘸醬食用,冬季用白菜葉、焯蘿蔔片蘸醬食用,最終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菜品——蘸醬菜;將黃瓜用擦板擦成細絲,撕入蔥段,澆上醬料就是清爽可口的擦板菜;手撕白菜葉、幹豆腐、蔥絲、香菜段,拌上炸醬就成了濃香爽脆的老虎菜……

關於“連菜帶飯”

一飯一菜大多時候是分開的,但有些特殊情況,一菜一飯是合二為一的。在此姑且選擇一個俗語,把這種吃飯方式叫做“連飯帶菜”。特別指出:吉林周邊有一種烹飪方式,是在大鍋熬菜的時候,將和好的玉米麵握成餅狀,貼在鍋的內壁上沿,扣好鍋蓋後,利用熬菜的溫度,將玉米餅子烙熟。這種一鍋出最終還是一菜一飯分開食用,所以並不能算作連菜帶飯。

最常見的連菜帶飯是餃子、包子、餛飩等帶餡食品。餃子在吉林有好多分類,最常見的是水餃和蒸餃之分。水餃還可細分,最有地域特色的是滿、漢餃子分類:其一是滿族小餃子,滿語叫“艾吉格餑”,這種餃子採用所謂“和尚頭”方式包成,個頭很小,即便一口吃一個,咀嚼時的吃相也不難看;另一類是漢族餃子,有月牙形,也有和尚頭,不過個頭比滿族餃子大不少。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吉林城的包子種類也不少,最有地方特色的包子是“菜簍子”。這種包子是將玉米麵與白麵兩參發酵做皮兒,將焯好、剁碎的菜當作餡兒(從前很少放肉),或包成渾圓的糰子蒸熟,或按包子、蒸餃的方式包好蒸熟。“菜簍子”四季皆可製作,冬季為白菜、酸菜、蘿蔔餡,春夏時節,採集野菜做的餡兒最營養健康,特別是芨芨菜餡、山芹菜餡,野菜的清香與粗糧玉米麵的穀物香味搭配,出鍋剎那,香氣蒸騰,令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打飯包,取自百度

還有一種連菜帶飯值得一提,就是打飯包兒。將燜好的乾飯盛到大碗中,加入蔥花、香菜段、醬料,充分攪拌晾涼。用勺子盛到菜葉上(夏季多用生菜葉、大蘇子葉,冬季多用白菜葉),再將菜葉包緊實,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飯包兒。因南方人不習慣生食蔬菜,故而吃飯包兒的多半是東北人!

老吉林城內外百姓的一日兩餐和一菜一飯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和各地飲食文化的強勢交融,如今的吉林城早就採用了一日三餐的生活方式。而家庭規模的縮小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講求營養均衡的今天,每餐菜品也早就超出了一飯一菜。不過一些老習慣並未徹底消亡,在一些市民的生活裡,我們仍可以窺見舊日端倪。儘管這些飲食習慣不再成為吉林城地域民風的標誌,但它們卻時隱時現於百姓的日常生活,使得生活於斯土的人們對吉林二字有著特殊的情懷和認同。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