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糕點 醃菜 粉條 甜品 陝北故事 2017-06-03

綏德雪花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綏德雪花是榆林市綏德縣的特色小吃。雪花是糕點中的珍品,有“糕點之王”的稱譽。雪花形似月餅,呈黃白色,皮酥而餡香。它的外表面潔白,薄且多層,人們食用時,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飛揚的雪片,紛紛落下,故名雪花。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綏德雪花

製作雪花的過程較為複雜,且難度大。其準備工作就有三大步。首先是“和外皮”,外皮是用豬油、麵粉與開水和起。豬油和麵粉有一定的比例,水的溫度更要適中。其次是“和內皮”,行話稱“酥子”,是用麵粉兩份和豬油一份而和起。第三是“調餡”,將砂糖、熟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玫瑰等與少量清油混在一塊攪勻調好。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雪花的製作,首先是“包”,包時外皮在外,酥子在裡,內包餡子,包成雪花坯子。接著是“託”,即把包好的雪花坯子放進模子中託壓,託好後從模子中取出,便成為雪花雛形,也就是生雪花。生雪花表面有精美的邊紋和圖飾,十分美觀。最後是“烤”,先將生雪花放在鏊子上,待烤得雪花有一定的硬度,表面微發黃,再放入烤爐中,在烤的過程中要勤翻多轉雪花,以使其受烤均勻。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圓圓的雪花,象徵著團圓、幸福、和諧。中秋節傍晚,人們用雪花獻月、祭月。屆時,在院中放一張高桌,桌上擺著盛滿雪花的大碟子,另外還擺著蘋果、葡萄、梨、棗、西瓜等。在桌上要立一面圓鏡,使月亮直接照射鏡面,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使鏡中也有一個月亮。這樣,才算請到了月神,敬獻才真實,才有意義。敬獻儀式首先點香,接著全家人懷著虔誠的心情,按大小依次燒黃表和叩首。40分鐘後,點著的香基本燒完,儀式結束,隨後每人要吃獻過的雪花,據說吃了,可受到月神的庇佑。特別是婦女,吃了可以長得像嫦娥一樣膚色冰清玉潔,容貌俊俏靚麗。


佳縣酥餃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酥餃是佳縣有名的傳統風味食品。佳縣酥餃來源很早,具體時間無從考證,其外形美觀,因其形似蒸餃,口感香酥故名酥餃。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酥餃外形是花邊餃子,但內裡卻是糖餡。酥餃的餃子皮不是普通的白麵粉,而是用白砂糖、熟豬油、酥油和麵粉一起加工而成的,真可謂是由外甜到內,自內溢出香。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酥餃的製作方法是:將等量白砂糖、熟豬油一起加熱化成液態,倒入2.5倍的麵粉中,再加適量酥油和好揉到;將適量麵粉放入鐵鍋中炒熟(炒至麵粉發黃為止),拌入等量白砂糖製成糖餡;把和好的面分成大小適中的小劑,並擀成小圓片,包上糖餡,捏成花邊餃子形狀,放入油鍋中,炸至淡黃色時撈出即可。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酥餃的特點是甜美可口,清香酥脆,是頗受人們喜愛的甜食麵點。


佳縣馬蹄酥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說起佳縣的名優食品,名聲最大的莫過於馬蹄酥了。馬蹄酥因形似馬蹄而得名,又名蜜碗,原是佳縣民間走親訪友時的名貴糕點,現已傳遍陝北,成為尋常百姓的美味佳餚。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關於馬蹄酥

佳縣馬蹄酥原為唐代的宮廷食品。相傳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長孫皇后回家鄉陝西省探親時,攜帶馬蹄酥作為隨身禮物。鄉親們嘗後讚歎不已,經皇后同意,孃家派一名心靈手巧的人,向隨行御廚學制作此佳點的工藝,後來傳入民間。唐代開闢閩疆,這種宮廷佳點隨南下人員傳入閩南。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馬蹄酥色澤褐黃,紋層清晰,脆酥綿甜。清代詩人寫過“乍經面起還留跡,不踏花蹄也自香”讚美馬蹄酥的詩句,說明它歷史悠久並受到詩人墨客的讚賞。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它的原料是麵粉、白糖、麥芽、豬油;分酥皮、拌餡等製作工序,揉全後貼在豎爐壁上烘烤。是外出旅行喜帶的輕便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禮品,又是婦女“坐月子”的熱補品,更有駿馬奔騰、奮發前進的寓意,而其香甜的味道也寓意著生活的美好。


綏德水炒羊肉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水炒羊肉,因烹炒羊肉時,不用油只用水,故名水炒羊肉。是綏德著名的漢族小吃。用鮮嫩的前胛或後腿肉,輔以花椒粉、辣椒粉、生薑絲、大蔥絲等佐料製成。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肉要選上等羊肉,不宜肥,太肥會炒煉成油,以前後腿為好。羊肉切絲。紅辣椒切絲。鐵鍋燒紅,倒入少量清水,將羊肉絲與紅辣椒絲一齊入鍋,快速攪拌,使所有肉絲均能與熱鍋接觸。隨即放蔥花與香菜末。大約三分鐘即可出鍋裝盤。此菜無湯,不膩,鮮嫩可口。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肉要精,刀工要細,鍋中的清水要放得恰到好處,火候更要恰到好處。切忌肉裡夾雜白筋筋。水多了,炒起來,肉中帶水,不行;水少了,沒有炒熟,卻要炒焦,雖然炒熟了,卻也炒老了,咬不動。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水炒羊肉的特點,一是快,烹炒時間只需一兩分鐘;二是香,味道醇厚,越吃越香;三是鮮,不腥不羶,口感新鮮;四是嫩,酥軟渲滑,易嚼易化。拌麵、就餅皆宜,下酒、配飯猶佳。凡品嚐之人,無不吃而不忘,決口叫絕。


老榆林豬肉撬板粉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豬肉撬板粉

在陝北的燴菜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豬肉撬板粉。“扯一把黃蒿關上門,吃了你們家的豬肉撬板粉”,可見人們對其喜愛程度。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豬肉撬板粉是佳縣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家常菜之一,本地人稱之為“專利”。用小炒豬肉和洋芋片、寬粉條同炒,另加木耳,為洋芋、寬粉條著色。這道菜顏色紅褐誘人,配菜協和,豬肉噴香,洋芋酥綿,粉條滑爽,是佐飯的上佳美味,名聞西北,是陝北人引以為豪的創造。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吳堡空心掛麵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吳堡空心掛麵口味香純,工藝精湛,經過傳統手工十餘道工序加工而成。2011年張家山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央電視臺美食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進行專題播放。吳堡手工空心掛麵的精湛技藝,完美的口味給食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柳青故里”老張家空心手工掛麵製作工藝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完全靠父輩們口耳相傳至今。張家山空心掛麵“莖直中通、料珍味饈、每獻上以補”,所謂“莖直中通”是每條掛麵的橫切面都有針尖般小孔,空心掛麵亦由此得名。因張家山手工掛麵用優質麵粉加工,其光潔度好、耐煮沸、煮後不渾湯,再配陝北羔羊肉、雞湯、肉湯等,味道極佳、營養豐富,故有“料珍味饈,每獻上以補”之評價。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加工空心掛麵是個累人活,大大小小的工序有十幾道,一點都不能馬虎。整個製作流程需20個小時左右方可完成。加工流程大致分為和麵、陰面、切面、搓大條、搓二條、盤條、上筷子、陰條、分筷子、再陰條、出筷子、上大架、晾晒、裝封等。勤勞的手藝人,用他們的智慧在不斷創新,開發出了多樣的手工掛麵,有胡蘿蔔掛麵、菠菜掛麵、艾草掛麵、紫甘蘭掛麵等。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空心掛麵純手工工藝,每一道工藝都精益求精,孕婦、嬰幼兒均可食用,做法也很多樣,酸湯、火鍋、清湯、涼拌等,味道各有千秋。


吳堡雞蛋爬漏粉

吳堡:雞蛋爬漏粉

吳堡縣的手工掛麵,掛麵美食晶瑩剔透,讓人垂涎三尺。而與吳堡手工掛麵齊名,堪稱是“絕代雙驕”的雞蛋爬漏粉,同樣也被眾位食客津津樂道。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吳堡人慣把粉條稱為“漏粉”,雞蛋爬漏粉是地道的特色小吃,問世初只是為了填飽人們的肚子,當人們吃飽喝足以後,品味美食成為人們的一種快樂享受。於是,雞蛋爬漏粉經歷史的沉澱,由各位師傅的發揚光大,鑄就了它今天集色、香、味、形、神於一身的美味之稱。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雞蛋爬漏粉選材講究,工藝精密,程序嚴謹,一步之差,全盤皆輸,非用力精到則不能造也。單說這漏粉,要選取適合這道菜的食材就有許多講究,最能表現這道菜漏粉的只有線粉。雞蛋採用都是農村散養的土雞蛋。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雞蛋爬漏粉,黃白相間,散發著特有的香味,點亮了圍觀人們的每一雙慧眼。每一根粉條上都沾滿了雞蛋沫,像磁場附近的鐵屑,張弛有度,均勻佈滿,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油香味、蔥花味和炒雞蛋味,即前味。此時你若下手的話,口腔裡的觸覺會被熱氣所傷,極大地影響了美食的味道。過一小會,待高溫蒸汽散出後再嘗,你會品到它原本的味道,裡面還透著一股椒鹽味,柔潤嫩滑,爽口宜人。脾胃好一點的吃貨,建議你嘗一嘗涼盡的雞蛋爬漏粉,淡淡的味道,若有若無,餘味縈繞,綿綿不絕。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挑一根雞蛋爬漏粉,你會感覺到線粉彈力十足,加上雞蛋的陪襯,色澤誘人,形神具備,自己恍如置身於一個美食的天堂,浸泡在它的香味中。放在嘴裡,吃著雞蛋的時候,入口柔,一線喉;嘗著粉條的時候,爽勁十足,一口吞。兩者嚼到一起的時候,你會齒根發潤,喉舌發癢,腸胃蠕動,欲罷不能。


老榆林粉漿飯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粉漿飯:

粉漿飯是榆林的特色風味小吃。綠豆制澱粉後所餘漿水即叫粉漿,稍發酵略帶酸味,滾沸加黃米、小米、大米熬成粥,再加少量羊油即成,也有加豇豆或羊肉丁製作的。榆林人有句土話:粉漿飯、憋灰漢。因為粉漿飯含水量大,人吃了消化快,吃完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會感到飢餓,所以歇上一陣還能吃幾碗,也正好達到了拉拉肚裡的油水水又不失開胃的目的。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吃粉漿飯時,可加入做好的羊肉丁、豆腐,用鹽淹好的芫荽、韭菜、老鹹菜和調味品,一股沖沖的酸味也隨著嫋嫋熱氣直入鼻端。小心翼翼喝上一口,嗯,是有些酸,再喝一大口,就上一筷子鹹菜,酸味中合了,能品出濃濃的豆香、米香。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吃粉漿飯時調以炒豆腐、蔥花、老鹹菜、炸辣面、炒酸熟菜以及用鹽醃好的芫荽、韭菜、調味品等,這裡特別指出的是,調和的老鹹菜必須是老榆林人用紅黃蘿蔔醃製的隔年鹹菜,切成碎丁丁才夠味。粉漿飯食之素而帶葷,解渴生津,開胃消食,男女老幼皆喜食用。榆林粉漿飯如同火鍋,海納百川,無所不包,什麼料都可以加進去,所以,過去大戶人家也不敢經常吃,有“粉漿飯吃倒當鋪”之說。


陝北大燴菜

陝北大燴菜其葷素皆備,包羅萬象,營養豐富,經濟實惠,是陝北傳統的大眾化飲食。榆林街頭,中小飯店均有烹售,有的飯館甚至於乾脆直接以"大燴菜"或"燴菜王"命名。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燴菜,本是當地百姓為解決人多菜少或冬季吃菜難而製作的一種"大鍋飯"。菜蔬幾乎都可入燴,但口味卻千差萬別。常見的有白菜燴菜、洋芋燴菜、蘿蔔燴菜、大豆燴菜等。其主角為肉、粉條、洋芋、肉以小炒肉為佳,也有用紅燒肉、丸子、雞塊的

陝北溝峁縱橫,水源奇缺,冬季寒冷。冬春之際難見鮮菜,百姓菜碗中就以白菜、洋芋為主。保存白菜的方法就是醃藏。聰慧的陝北婦女烹製的酸白菜熬洋芋,是民間最普遍的吃法,酸味新穎,口味鮮美,風靡一時。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大燴菜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是腳人、攬工漢、小商小販們最喜歡的飯菜。所謂大燴菜,其實就是土豆塊、豆腐塊、燒肉疙瘩、圓粉條子,外加青菜少許,連湯帶汁,滿滿一大盤,即充飢又解饞,耐飽耐渴,稀里呼嚕,一頓狼吞虎嚥,最適合陝北人的粗喉嚨大肚皮,人人覺的值得、划算。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而今大燴菜經過烹飪大師的多年發展,已成為陝北的一道名菜。它選本地的土豬肉、土雞肉、山羊肉配以有名的榆林豆腐、清澗粉條、土豆和十多種配料、輔以新鮮蔬菜,做成不同口味、各有特色的大燴菜。


子洲抿夾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請輸入標題 bcdef

子洲抿夾,又叫“抿尖”、“抿節”,是一種用豌豆和小麥磨合成而做的雜麵,為陝北著名的地方風味麵食之一。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請輸入標題 bcdef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抿夾是用雜麵做的。所謂雜麵,就是將小麥和豌豆按六四比例兌在一塊推成的面。做抿節時,先用開水和豌豆麵,然後再摻入精麵粉,和好後放一邊餳30分鐘左右。紅蘿蔔、黃瓜和豆角切成細絲備用。將餳好的麵糰放在特製的抿節床—— 一塊像擦子一樣的長方形木板,中間有一塊鐵板,鐵板上鑽有數十個豎直的小圓孔,把麵糰放在鐵板上,一手拿抿夾床,一手使勁壓揉麵團。很快,一寸來長、呈扭曲狀的小節,紛紛落入滾水鍋中。待煮熟撈出,盛入大湯碗,多澆以素湯,湯以細碎的豆腐丁、洋芋丁、豆角丁等為主,也有葷湯的,豬肉或羊肉都可做湯。放入備好的紅蘿蔔、黃瓜、豆角,也可加入肉、蛋配及蔬菜和本地產的一種叫“則莓”味道很香的香料。根據自己的口味可加腐乳、芝麻面、韭花、辣椒絲、蔥花、香菜、醋、蒜泥、柿子醬等,加的料種類越多就越有味道。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子洲抿夾講求營養、顏色、味道、柔軟度的科學搭配,風味獨特、豆香誘人,以鮮爽嫩滑、香辣可口為主味,香濃不油膩,鮮美不口乾,通透且又綿長,猛烈且又持久。特別是純手工製作的雜麵抿夾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吸收,富含各種營養成分,具有健脾補胃、增強記憶、強身美容、減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保健功效,能大大提高人的體質,特別適用長期食用細糧的青少年。因而成為陝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點之品種。


鎮川幹爐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鎮川有一種烤餅類食品,名曰“幹爐”,它與綏德黑粉、米脂驢板腸等陝北名食齊名,而且只要一提“幹爐”陝北人都會想到鎮川,使小鎮之名頓生光彩。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鎮川幹爐

鎮川幹爐是圓形的麥面燒餅,形如小車輪,邊厚心薄,分上下兩層,上層中間鼓起一個大紅心。與普通燒餅的區別是,幹爐餅體中空,似由上下兩個硬殼相扣而成,並無軟糯的內瓤,吃起來有酥、脆、香的特點,入口一咬脆格爭爭,細嚼酥沫滿口,後味香格噴噴,的確是香酥爽口、美味怡人,贏得了“鎮川幹爐,吃著香、咬著脆、打上來飽嗝幹爐味”的讚譽。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請輸入標題 bcdef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這幹爐獨特的口味,來源於其精製細做的工藝。其麵粉原料很有講究,要用當地冬小麥,經麥飯石石磨磨製。當地冬小麥經寒冬到伏天后才收穫,營養成分高而且有濃郁香味,麥飯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用麥飯石磨成的麵粉是製作幹爐的最好原料。此外和麵的水要用當地石巖縫中滲出的清澈、甘甜的礦泉水。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幹爐的製作過程叫“打幹爐”,要經過和麵、上壓桿、分劑、放面鹽、手託、上鏊、劃線、入爐翻烤、出爐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幹爐出爐後,立刻要趁其高溫刷一層菜籽油,起到半炸制的作用,待其完全冷卻後裝入瓷缸內進行回油發酥,使幹爐達到脆而不硬、幹而不堅、品味純正的上乘質量,形成酥香爽口、食之易消化、久藏不黴變等特點。


清澗煎餅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清澗煎餅

清澗煎餅是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一種獨特的漢族風味小吃。煎餅狀若朗夜之圓月,晶瑩如白雪,輕薄似蟬翼,柔韌綿冽,其味沁人心肺,過口難忘。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製作清澗煎餅的原材料是蕎麥。蕎麥富含鈣、鐵、磷、鋅以及賴氨酸等營養元素。早在元代王楨《農中》就有蕎麥“治去皮殼,磨而成面,攤作煎餅,配蒜而食”的記載,可謂歷史悠久了。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清澗煎餅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先要將蕎麥粗磨去皮,得了糝子,再將糝子用水浸足,再將多餘的水倒出,浸透的糝子裝羅布做的袋子中反覆揉搓,擠出漿液,按一定的比例兌水後,再用特製的煎餅鏊攤製成20釐米大的如紙薄餅,可以卷綠豆芽或黑豆芽加粉絲、肉絲、炸豆腐絲涼拌,或滷豬頭肉、豬肘子等其他滷肉剁碎加適量青椒和蒜粒,蘸煎餅湯(姜蒜湯汁)或熬製的番茄醬汁就可以吃了。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綏德油旋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綏德油旋

“綏德油旋”因其產自著名的陝北古代名州——綏德城而得名。其做法是:把麵粉和成鬆軟的麵糰,置於盆中加蓋醒上兩小時以上。待面醒透之後用力揉勻,揪成一個個面胚,刷上食油,再醒半小時左右。然後把面胚擀成寬條狀薄皮,撒上蔥末、食鹽、調料等捲起來擰幾圈壓平,再用小擀杖擀成兩公分厚、直徑十公分左右的圓餅狀,放在平面煎餅鍋上翻烤;待八成熟時,再置入烤爐內烘烤至金黃即可。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綏德油旋

“綏德油旋”外酥裡嫩,脆軟相間,香味噴鼻、非常可口。因其外表有一層層的旋渦狀紋理,故而得名“油旋”,是陝北人有口皆碑、老少咸宜的著名小吃。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綏德油旋

綏德油旋手工烙制,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薄如羽翼,外脆酥裡綿軟,油香撲鼻。若乘熱用刀沿邊劃口,填入涼拌豬頭肉,名為“獅子大張口”,咬一口肥美解讒。


鎮川碗託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碗託以鎮川河神廟麻辣肝碗託最具盛名。

鎮川碗託

把蕎麥磨面,過濾摻水,攪拌成濃度適中的麵糊後,就可以裝碗蒸制了。一爐能保持四十分鐘熱度不減的急火,是蒸制碗託的關鍵。爐火太慢,碗託會發粘,而影響成品的口感。碗託蒸熟出爐後,需要自然散熱,涼至稍有餘溫,是口感味道最好的時候。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鎮川碗託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柔韌勁道的碗託配以手法嫻熟的刀工,是一碗正宗鎮川碗託的必備元素。選料、蒸煮、刀工、醬料,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地道的鎮川碗託一定要配以新鮮的麻辣羊肝,色澤誘人的羊肝醬料層層裹挾在勁道粘滑的碗託片上,瞬間能激發食客對於這一碗美食的所有慾望。


神木粉皮卷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神木粉皮卷

粉皮見載於北魏《齊民要術》。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載有多款菜用粉皮配製,如“假鱉羹”等,並用其作仿葷的“假魚膾”。清代《食憲鴻祕》中之“素鱉”,鱉裙是加了墨汁製成的粉皮充代的,從外形到口感都能以假亂真。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神木粉皮卷多以綠豆粉製成,柔韌勁道,光滑細膩,不僅好吃且有降脂、抗氧化、抗菌、改善腸胃等功能,符合人們在美食選擇上注重營養和健康飲食的標準,尤其對愛美的女性而言更是小吃首選。


米脂驢板腸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驢板腸,是米脂縣的一種風味獨特的著名美食,以肉質細膩香醇、麻辣可口,並有滋陰補腎的療效而享譽三秦大地。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關於米脂驢板腸的起源,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朝廷命學臺大人前來陝北米脂察訪褒獎三科連中五名進士之事。當他來到南門外河邊閒遊,感到異香撲鼻,這香味既不像豬肉又不像是羊肉,綿綿肉香頓引口水倒流。學臺大人尋味而去,只見在河對岸一莊戶人家院落裡,熱氣騰騰的大鍋旁圍著六七個孩子,遂問主人鍋中所煮何物?主人吞吞吐吐不肯回答,隨從人員再三追問,這家主人只得如實相告。原來他家境貧寒無錢買肉,為滿足小兒饞嘴,撿回屠夫扔掉的驢大腸,清洗後滷製給孩子們吃。學臺大人嚐了一口,綿軟滑爽味道絕佳連連稱好,說他遊南走北吃過的山珍海味無數,還未見過有如此美味,堪稱米脂美食之一絕呀!從此,米脂驢板腸美名遠揚。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米脂驢板腸

米脂驢板腸的特點是:麻、辣、鹹、嫩,肥而不膩,綿軟香嫩,營養豐富。“驢板腸”是驢八珍之首,因其香爛可口、肥而不膩,難怪在民間有“寧舍孩子娘,不捨驢板腸”的趣說。


靖邊剁蕎麵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靖邊剁蕎麵

剁蕎麵是“榆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小吃。

何為剁蕎麵?這是指用特製的剁面刀剁麵條,而不是切面條。剁面刀長約2尺,寸寬,刃薄如菜刀,刀背兩端裝有兩個木柄。先將蕎麵和好揉團擀至薄片,然後提臂懸肘,雙手持握刀柄,同時用力向下剁面,一剁一撥,動作要準確勻稱,刀落面案“噔噔噔噔”急如雨點,麵條隨刀起落如銀絲飛舞。剁出的麵條細若粉絲,整齊如機制掛麵。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靖邊剁蕎麵

將剁好的麵條天女散花般的撒入鍋中煮熟撈在大碗中,澆上酸湯或風乾羊肉湯即成美食。這酸湯是用鐵鍋將當地優質麻油燒熱,加入野生柞檬兒(類似韭菜花的植物)煎炸,待其變黃爆香後熄火,再加入用洋姜醃製的酸湯,將它澆在剁麵碗裡,頓時濃香撲鼻,食之只覺麵條堅軟細滑、湯鮮味美,酸的開胃、爽的過癮。此外,風乾羊肉湯是將山羊羯子肉刮成條,在陰涼通風處風乾,然後切碎丁製作湯料,熟透後放入少許土豆丁即可,這種湯內幹羊肉丁口感筋道愈嚼愈香。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請輸入標題 bcdef

有民歌唱到“蕎麵圪託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是比喻忠貞不渝的愛情。蕎麵和羊肉的結合,的確是“天賜良姻”。蕎麵性較涼蕎麵性較涼,,而羊肉性溫而羊肉性溫,,吃多易上火吃多易上火,,二者結合達到中和,,且營養豐富且營養豐富,,既美味又健康既美味又健康,,這就是蕎麵與羊肉結合的食品在當地經久不衰的原因。。如今蕎麵藥食兩用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蕎麵與當地地椒羊肉結合的美食蕎麵與當地地椒羊肉結合的美食,,已成為靖邊特色美味食品,,吸引著八方來客吸引著八方來客。


響水凍豆腐

橫山響水凍豆腐歷史悠久,早在清朝時期當地居民就開始用清涼甘甜的泉水製作豆腐,然後冷凍成凍豆腐。由於其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較低的脂肪,及鐵、鈣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植物肉”的美譽。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請輸入標題 bcdef

橫山響水凍豆腐做法考究,從選豆、泡豆、打磨、熬煮、點滷、成塊到速凍,道道程序不能馬虎。吃法也很多,可燉、煮、炸、燒、炒等,這樣做出來的凍豆腐,色澤鮮亮,口感綿軟,那叫一個美味!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響水凍豆腐由新鮮豆腐冷凍而成,孔隙多、彈性好、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還可以保護肝臟,促進機體代謝,和其他食物搭配,會使蛋白中所缺的氨基酸得到補充,不僅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吃一口讓人滿口生香,對身體也大有裨益,頗受歡迎!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老榆林羊雜碎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榆林到底有多少家羊雜碎店鋪,實在難說,不管是老街還是新巷,到處都有。榆林人到底有多喜愛羊雜碎也很難說得清,反正每天早晨大多數榆林漢子都會走進雜碎鋪大快朵頤地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然後開始一天的生活。

相傳,在元朝年間,成吉思汗途徵西夏,在榆林附近,糧草已盡,無奈下,後勤人員把原來屠宰的羊的頭、肝、肺等利用起來,用水清洗乾淨,然後用刀剁成碎塊,燴在一個大鍋裡放上鹽。煮熟以後,因沒有蔥和調味品,有一個伙頭軍無意將野地裡採來的野香菜洗淨切碎放到鍋裡。這鍋湯燴好,經軍隊裡眾將官、士卒品嚐後,都稱讚此湯的味道堪稱一絕,羊雜碎自此就誕生了。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舌尖上的榆林本地小吃——留住童年的回憶(深度收藏)

羊雜碎,貴在雜和碎,不雜不碎喝起來沒滋味。羊的頭、蹄、血、肺,心、肝、肚、腸,統統不棄,少了一樣,做出來的雜碎便寡淡。洗滌是一道更精細的活兒。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還得在清水浸泡一陣。這樣處理的下水,乾淨去膩,又有羊雜碎特有的風味。然後用刀切成式樣不同的片、塊、絲、條、肚、條要切得極細,心肝血肺要搭配勻稱。雜碎入鍋,文火熬燴,還可再配上細粉絲。食用時按照個人口味佐以辣面、香菜、蔥絲、姜粉等。


來源:榆林旅遊

陝北故事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小編微信:EMAxiaopan

新浪微博:@陝北頭條


感謝閱讀,收藏、轉發。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評論區說出對文章的看法,小編會認真看大家的意見,及時做出調整。讓頭條/陝北故事 更加完善、積極健康、正能量滿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