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是贊同這種從高級食物變為低級食物、甚至不吃的。

我成年以前,我們家就一直養狗,從沒斷過。我母親說:“狗是最通人性的”,這話說得真好!你看,在所有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眼神的,就是狗與猴子。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是贊同這種從高級食物變為低級食物、甚至不吃的。

我成年以前,我們家就一直養狗,從沒斷過。我母親說:“狗是最通人性的”,這話說得真好!你看,在所有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眼神的,就是狗與猴子。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家之所以後來不養狗,是因為屢屢被人偷去吃掉,太過傷心。但是,我卻是反對做“狗奴”的,人類任何時候都不應墮落到成為寵物的奴隸。

現在,網上經常有人說,外國人不吃狗肉,中國人吃狗肉是令人羞恥的陋習。

此言差矣。

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韓國每年消耗8500餘噸狗肉,另有93600噸用於生產藥用補品;日本人也吃狗肉,天武天皇就喜食狗肉;在瑞士的部分地區,至今還流行吃狗肉吃貓肉,稱狗肉“美妙而柔和”;今天在巴黎北部,也仍有人吃狗肉;狗肉一直到上世紀的1986年,才在德國被禁止……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是贊同這種從高級食物變為低級食物、甚至不吃的。

我成年以前,我們家就一直養狗,從沒斷過。我母親說:“狗是最通人性的”,這話說得真好!你看,在所有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眼神的,就是狗與猴子。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家之所以後來不養狗,是因為屢屢被人偷去吃掉,太過傷心。但是,我卻是反對做“狗奴”的,人類任何時候都不應墮落到成為寵物的奴隸。

現在,網上經常有人說,外國人不吃狗肉,中國人吃狗肉是令人羞恥的陋習。

此言差矣。

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韓國每年消耗8500餘噸狗肉,另有93600噸用於生產藥用補品;日本人也吃狗肉,天武天皇就喜食狗肉;在瑞士的部分地區,至今還流行吃狗肉吃貓肉,稱狗肉“美妙而柔和”;今天在巴黎北部,也仍有人吃狗肉;狗肉一直到上世紀的1986年,才在德國被禁止……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在中國大陸,吃狗肉並不違法。類似的是,在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中,只規定不能商業化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並無不允許買賣狗肉或者吃狗肉的規定,等等。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2011年10月,浙江金華即將開始“狗肉節”因一則網帖的曝光,揭露了不為人知的“血腥殘忍”,引發網友的軒然大波,最終,金華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取消了在當地已有600多年的傳統“狗肉節”……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是贊同這種從高級食物變為低級食物、甚至不吃的。

我成年以前,我們家就一直養狗,從沒斷過。我母親說:“狗是最通人性的”,這話說得真好!你看,在所有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眼神的,就是狗與猴子。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家之所以後來不養狗,是因為屢屢被人偷去吃掉,太過傷心。但是,我卻是反對做“狗奴”的,人類任何時候都不應墮落到成為寵物的奴隸。

現在,網上經常有人說,外國人不吃狗肉,中國人吃狗肉是令人羞恥的陋習。

此言差矣。

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韓國每年消耗8500餘噸狗肉,另有93600噸用於生產藥用補品;日本人也吃狗肉,天武天皇就喜食狗肉;在瑞士的部分地區,至今還流行吃狗肉吃貓肉,稱狗肉“美妙而柔和”;今天在巴黎北部,也仍有人吃狗肉;狗肉一直到上世紀的1986年,才在德國被禁止……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在中國大陸,吃狗肉並不違法。類似的是,在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中,只規定不能商業化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並無不允許買賣狗肉或者吃狗肉的規定,等等。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2011年10月,浙江金華即將開始“狗肉節”因一則網帖的曝光,揭露了不為人知的“血腥殘忍”,引發網友的軒然大波,最終,金華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取消了在當地已有600多年的傳統“狗肉節”……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是贊同這種從高級食物變為低級食物、甚至不吃的。

我成年以前,我們家就一直養狗,從沒斷過。我母親說:“狗是最通人性的”,這話說得真好!你看,在所有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眼神的,就是狗與猴子。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家之所以後來不養狗,是因為屢屢被人偷去吃掉,太過傷心。但是,我卻是反對做“狗奴”的,人類任何時候都不應墮落到成為寵物的奴隸。

現在,網上經常有人說,外國人不吃狗肉,中國人吃狗肉是令人羞恥的陋習。

此言差矣。

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韓國每年消耗8500餘噸狗肉,另有93600噸用於生產藥用補品;日本人也吃狗肉,天武天皇就喜食狗肉;在瑞士的部分地區,至今還流行吃狗肉吃貓肉,稱狗肉“美妙而柔和”;今天在巴黎北部,也仍有人吃狗肉;狗肉一直到上世紀的1986年,才在德國被禁止……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在中國大陸,吃狗肉並不違法。類似的是,在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中,只規定不能商業化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並無不允許買賣狗肉或者吃狗肉的規定,等等。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2011年10月,浙江金華即將開始“狗肉節”因一則網帖的曝光,揭露了不為人知的“血腥殘忍”,引發網友的軒然大波,最終,金華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取消了在當地已有600多年的傳統“狗肉節”……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吃狗肉or當“狗奴”,這是一個問題

文字原創 / 盡色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昨天,在俄羅斯族朋友家吃了手抓羊肉飯,大美!民間素有“伏羊臘狗”之說,就是說伏天吃羊肉,臘月裡……嗯?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被譽為“美食紀錄片”為什麼沒有拍到吃狗肉?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吃狗肉。但是,吃與不吃,一看法律,二看各自信仰。最好不吃,寵物狗堅決不吃。這就好比印度人視牛為神靈,他們不吃,但是,也沒有要求西方人不吃牛排一樣。

難道中國古人就非要吃狗肉?是的,歷史必須尊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對古代漢人來說,可是一種高檔的食材。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貢獻的“獻”是犬字旁的,為什麼要用犬字旁呢?是因為古人祭祀的時候,曾經必須要用狗肉。

而且,狗是中國傳統飼養的六畜之一,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豬),這些家畜在新石器時代都已馴化成功,不是寵物,是主要肉食和生產工具。

我自口沫橫飛,你只微微一信?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你還記得嗎?我們以前看到的古書或者古裝影視作品裡,那是有專門屠狗的職業呀!比如說《史記·刺客列傳》中,說荊軻旅行到燕國時,與高漸離氣味相投,高漸離擅長擊築高歌,嗯,他的職業其實不是音樂家,而是“狗屠”。

比如說,《戰國策·韓策》裡寫道,刺客聶政,他的職業也是狗屠。人家給聶政一大筆錢,要他殺死一個政敵,他以“上有老母”為由婉拒。其實,他幹狗屠這個職業,也是不差錢的。

再比如,西漢的開國大將樊噲,早年也是一名狗屠,最後做到了左丞相,而且成了呂后的妹夫,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的連襟呀!看來,狗屠也不是沒有地位和前途的職業。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自古對狗肉的美味,頗多諺語:“不食狗肉,不知天下大味”“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聞到狗肉香,神仙要跳牆”……那麼,為什麼《長安十二時辰》裡,卻沒有一點畫面?似乎不科學呀!

我趕緊去翻了原著,沒有查到吃狗肉的描寫,倒是看到如下一段——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里居然帶著點憐惜。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此外,“馬親王”還寫道:為了“借”出這條狗,可是生出了不少波折——

宣徽院的狗坊位於東城最南端的通濟坊,專為宮中豢養玩賞犬和苑獵犬。崔器上門商借時,狗坊的掌監一口拒絕,他們屬於內侍省,根本不在乎靖安司這種外朝行署的臉色……

這是這麼一回事?難道“馬親王”沒有歷史知識?還是我們之前接觸的相關知識都是假的?

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古人嗜好狗肉,為真;到了唐代,又恰好是人們遠離狗肉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也為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狗肉在古代有不少誘人的名稱,比如說“香肉”“地羊”,在商周時期,狗肉是相當珍貴的祭祀食材,宮廷裡專門設置了負責養狗的職位,稱為“犬人”。

而且,貴為周天子,也要吃狗肉的。《禮記·月令》中記載:“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狗被當做祭品,當時被稱為“獻”。

從《禮記》來看,周天子與諸侯、士大夫等要分享一道叫“肝膋(liáo)”的菜,這道菜可是周代宮廷佳餚的“八珍”之一,是以狗肝為主要原料製作的。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秦漢時期,吃狗肉風氣極普遍,張採亮《中國風俗史》中說,漢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傑亦為之。”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設有管理狗的官職,只有稱謂略有變化,稱為“狗中”或“狗監”。名字不好聽,專業超南翔。

其實,在此之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獲得食物的渠道比較少的時候,狗確實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之一。中國人食用狗肉,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從那些遺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狗的骨頭,從發掘研究結果看,專家認為是家畜的,僅有狗和豬兩種。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愛狗,所以忠實於歷史。

有人說在《齊民要術》裡,沒有記載關於狗肉的菜餚,其實是不對的,有一道叫“犬牒”的菜,詳細記載了做法:用30斤狗肉、6升小麥6升米酒,開大火煮沸,三次後換湯,以去除腥味。再次加入小麥、米酒各3升熬煮,煮到狗肉與骨頭分開,再取出切開。打入30只雞蛋,在切開的肉裡,然後把肉包起來,放入陶甑裡,放到火爐上蒸,雞蛋成型後,壓上重石,隔一夜就可食用了。

啊呀呀,滿眼的奢華,這是家裡有礦啊?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民間吃狗肉,更為確鑿的證據在《國語·越語》裡,越王勾踐戰敗後,為了促進民生,規定有產婦生產的家庭,只要上報,政府就會派出醫師待命。如果生男孩,就送兩壺酒及一條狗祝賀,如果生女孩,就送兩壺酒,一頭豬道喜。

福利呀!生二孩翻倍嗎?

在清末的揚州畫家鄭板橋也嗜吃狗肉,在《水滸傳》裡,花和尚魯智深也是一張大嘴嚼狗肉,還有電影《少林寺》裡,和尚吃狗肉的畫面,大家記憶猶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善哉善哉!

至今,江蘇的沛縣狗肉(樊噲狗肉),據說還是劉邦的大將樊噲在做狗屠時發明的;貴州的花江狗肉,則是布依族的傳統菜;廣東雷州的白切狗肉、廣東的客家五香狗肉煲也是傳統菜餚。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說了這麼多,又要回到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上來了,為什麼這部劇裡面看不到一個吃狗肉的鏡頭呢?

嘿嘿,這個裡面有著很大的學問呢!

我們知道,唐代最豪華的宴席叫“燒尾宴”,我查閱了韋巨源所記錄的《食譜》,發現在58款菜餚裡面,獨獨沒有狗肉。

不死心?再查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組》,裡面出現了蒸熊肉、猩猩的嘴脣、烤獾肉等奇特的食材,卻還是沒有看到狗肉的蹤跡。

再查!清代的《養小錄》《隨園食單》《醒園錄》《隨息居飲食譜》裡,沒有一本與狗肉相關的料理。

呦,有沒有突然預感到有故事要發生?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原來,從中國的六朝時期,也就是說三國以後一直到隋朝這段時間,古代漢人正在逐漸遠離狗肉,到了唐代,幾乎就不再吃狗肉了!

有一種說法是,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當歸結為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生產力的水平等幾種因素的合力。我以為,不吃狗肉有三個原因。

其一,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人們的食物來源更為廣泛,狗也從食物,到狩獵工具,再變為寵物,《江表傳》裡面,就記載了人們把狗作為寵物的故事。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其二,受其他民族的影響。比如鮮卑族是遊牧民族,養狗是為了用來狩獵,他們不吃狗肉;北齊的皇帝是渤海人,他們也認為狗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吃狗肉;比如突厥人,他們在祭天的時候,用羊和馬作為祭品,不用狗肉,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狼的子孫。

其三,從魏晉南北朝起,由於佛教的興起,中原地區的食狗之風漸漸衰落。甚至有諺語說:“狗肉上不了席”,從廟堂之高的美食,到低級、低下,中間只隔了一個信仰。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是贊同這種從高級食物變為低級食物、甚至不吃的。

我成年以前,我們家就一直養狗,從沒斷過。我母親說:“狗是最通人性的”,這話說得真好!你看,在所有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眼神的,就是狗與猴子。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我們家之所以後來不養狗,是因為屢屢被人偷去吃掉,太過傷心。但是,我卻是反對做“狗奴”的,人類任何時候都不應墮落到成為寵物的奴隸。

現在,網上經常有人說,外國人不吃狗肉,中國人吃狗肉是令人羞恥的陋習。

此言差矣。

英國廣播公司曾報道,韓國每年消耗8500餘噸狗肉,另有93600噸用於生產藥用補品;日本人也吃狗肉,天武天皇就喜食狗肉;在瑞士的部分地區,至今還流行吃狗肉吃貓肉,稱狗肉“美妙而柔和”;今天在巴黎北部,也仍有人吃狗肉;狗肉一直到上世紀的1986年,才在德國被禁止……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在中國大陸,吃狗肉並不違法。類似的是,在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中,只規定不能商業化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並無不允許買賣狗肉或者吃狗肉的規定,等等。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禁止虐待動物法》。2011年10月,浙江金華即將開始“狗肉節”因一則網帖的曝光,揭露了不為人知的“血腥殘忍”,引發網友的軒然大波,最終,金華政府迫於輿論的壓力,取消了在當地已有600多年的傳統“狗肉節”……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為啥《長安十二時辰》裡看不到吃狗肉了?雷佳音對狗肉說不?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